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6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ight and Path of Rur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from the Subjectiv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1
作者 Shu Yongjiu Li Lu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4-245,共12页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rural areas to develop from unified governance to multi-body governance.The goal of rur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further aggravates the non-applicability of the current system of"towns...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rural areas to develop from unified governance to multi-body governance.The goal of rur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further aggravates the non-applicability of the current system of"township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And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accurate positioning among the bodies of rural governance,the mismatching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and the imperfectness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Presently,the root of the rur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light lies in the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n the of governance bodies.The key to get out of the plight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cultivation of new farmers,and collaboration governance.Therefore,rural governance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 area,but be collectively governed by village,inter-village,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paper reunderstands the rural governance bodies,explores the plight and the root of rur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and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path for rur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all from the subjectiv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合作 认识论 路径 现代化 适用性 不完全 身体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centive policies under government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subjects' behavior analysis
2
作者 GUO Han-ding ZHANG Yin-xian +1 位作者 ZHAO Qian-qian REN Shao-mi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7年第3期227-233,共7页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a long-term strateg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the inconsistencies of main interest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lead to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building energy ...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a long-term strateg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the inconsistencies of main interest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lead to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covers thre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and involves relevant participators, so the paper analyzes interests and roles of the related subjects i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xplore the motivations and its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each player, and dissect the game relationship of associated earnings of developers' and consumers' behaviors selection under government control.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basic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incentive policies for related subjects under government control to regulate the main behaviors of subjects i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s and achieve energy efficiency goals and balance of all parties'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ubject behaviors benefit analysis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centive policies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5期5-15,共11页
随着“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多元主体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价值与作用亟需明确。审视教育评价的本质,可以发现:破解“五唯”问题,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在于打破评价主体的“单主体论”... 随着“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多元主体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价值与作用亟需明确。审视教育评价的本质,可以发现:破解“五唯”问题,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在于打破评价主体的“单主体论”,转向价值主体、评价主体、治理主体的“多主体论”;价值主体、评价主体、治理主体分别以表达价值诉求、履行评价责任、联结主体行动,助推有差异、有动能、有组织的改革落地。然而,当前教育评价改革中多元价值主体诉求的虚置性介入、多元评价主体知能的无力性介入和多元治理主体组织的缺位性介入,致使改革陷入同质、空泛、低效的困境。对此,可以通过权利下沉、教育赋能、秩序重组,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深入。文章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多元主体行动逻辑的阐释,可以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价值主体 评价主体 治理主体 “五唯”问题
下载PDF
数字素养促进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吗?——基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政治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上官莉娜 魏楚珂 杜玉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数据,通过构建有序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民乡村治理参与行为的作用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乡村治理参与行为;除数字金... 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数据,通过构建有序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民乡村治理参与行为的作用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乡村治理参与行为;除数字金融素养外,不同层面的数字素养都对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在数字素养对农民乡村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既要注重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弥合接入层的数字鸿沟,也要完善对农村居民的数字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数字红利,提高村民的政治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乡村治理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政治效能感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魏红梅 杨雪姣 李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5,共8页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协同推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发现,当前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存在价值目标分离、多元主体权责模糊、协同合作机制缺位、制度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应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目标导向,重构政府主导、学校主阵地、家庭主人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持续增加资源、制度供给创新,构建良好的课后服务治理生态,助推“双减”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协同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协同合作 行动网络 治理生态
下载PDF
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困境审视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龚晓莺 王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逐渐融入“三农”领域。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呈现了为农民创造自主、多样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通向共同富裕目标的一种策略。通过分析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历史演进和现...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逐渐融入“三农”领域。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呈现了为农民创造自主、多样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通向共同富裕目标的一种策略。通过分析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历史演进和现实路径,指出在这推进过程中面临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对平台文化容纳度不够、乡村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农民数字化生态建设意识薄弱、农民自治借助平台动力不足等问题,认为在精准理解平台经济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基础上,以主体性振兴为视角,在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文化传承、乡村人才培育、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组织治理等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农民在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乡村振兴 主体性振兴 数字化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新医改十年: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多元政策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国元 冷雪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13-126,共14页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既是中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设重点,也是实现中国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内容系统、复杂,需要多部门高效合作、协同治理。基于新医改十年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政策文...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既是中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设重点,也是实现中国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内容系统、复杂,需要多部门高效合作、协同治理。基于新医改十年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政策文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政策制定主体合作网络节点属性,构建政策主体合作“广度—深度”的二维矩阵,分析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不同政策主体协同治理的角色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主体日益多元,主体间协作关系日益复杂,但发挥其核心作用的机构有限,政策协作网络中心化特征显著;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之间逐渐形成紧密合作闭环;政策主体角色变迁路径以渐进式演进为主,而突进式演进的直接动力主要源于上级政府关键政策文本的颁布。政策导向的学习与交流机制,是构建基于信任的府际关系、促进政策主体协同和实现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 信息化 协同治理 政策主体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村治的“私”化:激发村民主体性的基础逻辑——基于水城区积分制实践的社会学阐释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恩宇 肖秋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
当前乡村社会面临内生性治理力量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生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由此阻碍治理有效乃至乡村振兴目标的推进。水城区的“诚信积分制”从村民主体视角出发,以清晰化逻辑将村级“公务”具象化为个体层面的“... 当前乡村社会面临内生性治理力量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生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由此阻碍治理有效乃至乡村振兴目标的推进。水城区的“诚信积分制”从村民主体视角出发,以清晰化逻辑将村级“公务”具象化为个体层面的“私务”,基于村民“私”的行动逻辑与家本位观念,人为构造出个人行为与自身、家庭成员及全村利益关联的行为责任连带机制,由此驱动村民的公共参与行为。同时,在物质利益和面子心理的关联下,村民的行动单位逐渐由家户之“小私”朝着乡村社会之“大私”演进,制度建构的连带公共治理义务被内化为村民的自发参与行为,现代村落共同体日渐生成,村庄有效治理目标逐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制 乡村治理 村民主体性 公私观念
下载PDF
基于多元治理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主体协同整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萍 凌茗 宋婧馨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合面临资源异构、数量庞大、保存分散的问题。以多元治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参与主体协同整合模式,解决主体分散割裂问题。对参与多元治理的主体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了政府部门主导模式、文化机构主导模式、社会... 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合面临资源异构、数量庞大、保存分散的问题。以多元治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参与主体协同整合模式,解决主体分散割裂问题。对参与多元治理的主体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了政府部门主导模式、文化机构主导模式、社会组织主导模式、社会公众参与模式四种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主体整合模式,在深入分析和比较四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后,构建了动态性、场景化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多元主体协同整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档案 多元治理 主体协同整合模式
下载PDF
社区治理主体关系内卷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宇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正式组织、自治组织及市场主体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关系内卷化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来源于社区治理多主体性与治理目标意义共享性的矛盾、治理主体资源控制差异性与治理过程连续性互为掣肘、自治组织成员公利性身份与私立性需求的结... 正式组织、自治组织及市场主体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关系内卷化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来源于社区治理多主体性与治理目标意义共享性的矛盾、治理主体资源控制差异性与治理过程连续性互为掣肘、自治组织成员公利性身份与私立性需求的结构性张力。针对治理主体关系处理的实践困境,应当从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手段、治理评价等方面采取对策,促进多主体关系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治理主体 业主委员会 关系内卷化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基于“主体性—协同性”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洋 尚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52-65,共14页
新时代社会工作要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效能。在实践中,社会工作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场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主体性—协同性”的理论框架将主体性与协同性视为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两个各有侧重又... 新时代社会工作要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效能。在实践中,社会工作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场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主体性—协同性”的理论框架将主体性与协同性视为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两个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的维度。从“主体性—协同性”的理论框架检视,珠三角D市社会工作通过专业服务与协同行动,在风险防范、矛盾化解与社会动员等方面发挥了治理效能。但从社会工作深度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要求看,仍然面临着主体性与协同性“双重弱化”的实践困境。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就必须走出“双重弱化”的困境,积极提升社会工作的主体性和协同性,实现二者的同步推进。这既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取向,也是社会工作深度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逻辑,同时也为“大社会工作”格局下专业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 主体性 协同性 大社会工作
下载PDF
共同富裕进程中“弱有众扶”的社会救助主体联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建华 胡梦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依托浙江省社会救助联合体建设实践,讨论共同富裕进程中“弱有众扶”的社会救助主体联动机制建设需要解决的关系嵌合性、结构嵌合性、认知嵌合性等三个关键问题,由此延伸出开放共治空间、构建立体网络、营造认知环境等三个必要条件。在... 依托浙江省社会救助联合体建设实践,讨论共同富裕进程中“弱有众扶”的社会救助主体联动机制建设需要解决的关系嵌合性、结构嵌合性、认知嵌合性等三个关键问题,由此延伸出开放共治空间、构建立体网络、营造认知环境等三个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政府、积极的社会、有效的平台这三个具体嵌合路径健全时空嵌合机制平衡主体关系加强关系嵌合,深化技术嵌合机制优化结构网络巩固结构嵌合,打造理念嵌合机制提升共富认知深化认知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联体 嵌合式治理 主体联动
下载PDF
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趋势与特征——基于25份政策文件的文本量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海波 李唯嘉 《公共治理研究》 2024年第3期5-20,共16页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选取2016年以来全球各国或组织出台的25份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政策展开文本量化研究,构建“风险议题—治理主体—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政策的主要内...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选取2016年以来全球各国或组织出台的25份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政策展开文本量化研究,构建“风险议题—治理主体—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后发现,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政策侧重于解决社会风险问题,对技术风险和法治风险的关注仍待强化;治理主体多样化,但参与度不均衡;以强制型政策工具为主,引导型、市场型政策工具为辅,自愿型政策工具运用偏少。因此,应优化政策工具整体布局,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协调机制,健全人工智能安全等级和风险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风险议题 治理主体 政策工具
下载PDF
全球空间安全治理视域下临近空间飞行监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超汉 胡熳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客体不定、监管内容复杂、飞行活动存有争议的情况下,现有国际航空航天法律制度已无法满足调整此类新型利益关系的实践需要。构建针对性的监管制度不仅是行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地面国国防安全和临近空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国内立法层面,中国可参鉴《临近空间管制公约(草案)》的相关条款,积极推进临近空间融入航空法或航天法的制度设计,或制定单行的临近空间法,以国内立法引领国际立法;在国际立法层面,应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主导,通过修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称《芝加哥公约》)相关附件或增设临近空间飞行的新附件标准,推进国际统一规则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监管主体 监管客体 监管事项 国际统一规则 空间安全治理
下载PDF
“下交群评”:迈向人民主体性的基层治理——以北京市平谷区接诉即办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9,共11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成为主导基层治理的逻辑,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下交群评”工作为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并重点关注如何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研究发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成为主导基层治理的逻辑,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下交群评”工作为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并重点关注如何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研究发现,“下交群评”通过治理主体的组织嵌入化、治理单元的熟人社会化、治理规则的崇公抑私化、治理机制的交互整体化形塑了新时代“三治融合”的实践机制,为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从接诉即办的倒逼式治理到主动性治理,再到自主性治理,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治理问题的发起者、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治理成效的获得者、治理情况的监督者。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基层正在从被动的市民诉求驱动迈向人民主体性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诉即办 “下交群评” 基层治理 三治融合 人民主体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面向数字政府建设的病案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建构与实施路径
16
作者 郜翀 李云鹏 +1 位作者 马新星 郁文谊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病案数据共享复用成为掣肘医疗健康数据服务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瓶颈”,开展病案数据治理研究是应时之举。基于对现有研究及国内外病案数据开发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治理目标...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病案数据共享复用成为掣肘医疗健康数据服务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瓶颈”,开展病案数据治理研究是应时之举。基于对现有研究及国内外病案数据开发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过程、治理要素为框架的病案数据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并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加强病案数据资源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一体化平台构建、制度管理和技术实现双管齐下等实施路径。面向数字政府建设的病案数据治理体系,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跨领域、跨专业的病案数据管理中心,构建医疗机构—病案数据管理中心—数字政府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的病案数据整合、共享和复用,为完善民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病案数据支撑,为数字政府建设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档案 数据治理体系 数字政府 一体化平台 管理中心 多元主体 生态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基层妇联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功能及实现路径
17
作者 李华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10,共13页
农村基层妇联组织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人群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的社会支撑之一。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要站在治理的角度去审视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从治理来看,基层妇联是政治组织和群众组... 农村基层妇联组织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人群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的社会支撑之一。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要站在治理的角度去审视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从治理来看,基层妇联是政治组织和群众组织,也是治理组织和服务组织。基层妇联具有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的政治需要和现实需要,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主体性功能。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功能不仅是由妇联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帮手和助手功能决定的。基层妇联凭借其独特的政治、组织、动员、宣传和凝聚群众的优势,在乡村治理中可以发挥组织动员、服务群众、民情枢纽、协商议事等作用,提高乡村治理的组织化、社会化、服务化和共治化。通过组织体系“纵向到底”和“横向到边”以及成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建构,是妇联发挥基层治理功能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妇联组织 乡村治理 主体性功能 主体性建构
下载PDF
数智时代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
18
作者 徐伟 韦红梅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关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当前算法推荐的法律治理政策呈碎片化,治理效果不彰,迫切需要梳理以构建科学的算法推荐法律治理体系。通过扎根理...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关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当前算法推荐的法律治理政策呈碎片化,治理效果不彰,迫切需要梳理以构建科学的算法推荐法律治理体系。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揭示了五种算法推荐安全风险类型。基于此,构建了主体性法律治理、规则性法律治理和程序性法律治理三种工具,相互协同形成法律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水平。展望未来,需持续优化这三种工具的互动机制,规范算法权力行使以实现算法卸责,并推动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主体性法律治理 规则性法律治理 程序性法律治理
下载PDF
“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学习笔谈
19
作者 刘惠荣 董跃 +2 位作者 李晟 王刚 孙恩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开展系统的有组织科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文科科研攻关必须坚持以文理交叉带动研究范式的升级,以有组织科研实现研究模式的优化。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法学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着力法学新兴学科发展与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回信期望为指导,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应聚焦海洋,以具有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与聚焦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科研双轮驱动,构建“海洋—教育—科研”三位一体的海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具体目标,运用系统思维明确其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驱动,促进不同科技体系的交叉融合,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新文科 交叉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系统思维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研究
20
作者 宁亚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既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也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立足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 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既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也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立足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向,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根本目标,国家权力机构与各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体结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关系格局的进程。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吸收了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优势,但摒弃了西方治理理论“去中心化”“去国家化”的理念,与西方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与非政府、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对立与分离存在根本不同。党的领导、政府的统筹和组织,在构建稳定有序和谐高效的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强调,为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民族事务治理 主体关系 共同性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