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层次论指导下的翻译研究——以The First Snow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保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92-97,共6页
以童庆炳提出的文本层次论为指导,以声音美、节奏美、意象美、修辞美、错综美、感知美、绘画美、宁静美、境界美等9大审美要素为内涵,研析了朗费罗的经典散文名篇The First Snow翻译中的理解过程与表达过程,旨在为文学翻译批评与实践提... 以童庆炳提出的文本层次论为指导,以声音美、节奏美、意象美、修辞美、错综美、感知美、绘画美、宁静美、境界美等9大审美要素为内涵,研析了朗费罗的经典散文名篇The First Snow翻译中的理解过程与表达过程,旨在为文学翻译批评与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层次 审美鉴赏 初雪 翻译
下载PDF
设计美学视域下的艺术染整“文本创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银明 顾鸣 刘素琼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106,共10页
艺术染整“文本创新”对服装原创设计意义重大,它赋予艺术染整图式“意义”,使服装设计更具原创视觉特征和文化个性蕴涵。文章从设计美学的视角,重点讨论了服装设计与艺术染整视觉创新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国内外优秀服装设计案例,从“... 艺术染整“文本创新”对服装原创设计意义重大,它赋予艺术染整图式“意义”,使服装设计更具原创视觉特征和文化个性蕴涵。文章从设计美学的视角,重点讨论了服装设计与艺术染整视觉创新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国内外优秀服装设计案例,从“自然、绿色、民族、艺术、科技”五个方面,分析艺术染整视觉创新在服装设计创作中的应用,提出了艺术染整超越“工艺本体”进行“文本创新”的观点,为中国时尚创意与服装品牌创新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学 服装设计 艺术染整 文本创新 中国原创 时尚话语权 品牌应用
下载PDF
中国美学“经典”文本解释的合法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7,共3页
“合法性”一般的理解是法学或政治学意义上的,也可以做社会学和哲学的解读。美学“经典”文本解释的“合法性”主要是指一种能为公共认可的外在客观存在根据。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中国美学‘经典’文本的解读、诠释与参照”能否... “合法性”一般的理解是法学或政治学意义上的,也可以做社会学和哲学的解读。美学“经典”文本解释的“合法性”主要是指一种能为公共认可的外在客观存在根据。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中国美学‘经典’文本的解读、诠释与参照”能否成立;二是指对“中国美学‘经典’文本”解读的表述方式是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经典文本 解释的合法性 原因
下载PDF
中华美学的民族特色——应编一部《中华美学大辞典》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汝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8-56,共9页
一、“美学”作为专科研究,是近世从西方传入的概念和实践,因此可能发生“搬”、“套”西方美学条条框框的流弊。二、中华美学本来散见在各种书籍文体之中,成语、单词、短论、佳话……内容至广至富至要,而一向缺乏系统的整理辑录,... 一、“美学”作为专科研究,是近世从西方传入的概念和实践,因此可能发生“搬”、“套”西方美学条条框框的流弊。二、中华美学本来散见在各种书籍文体之中,成语、单词、短论、佳话……内容至广至富至要,而一向缺乏系统的整理辑录,以致并未真正形成此门专学的规模和精义之总汇。三、这些有关词汇、成语、名句、佳篇,处处涉及到中华汉字词语的本源训诂定义和文化涵蕴的历史积累(大量的文化文学艺术的审美信息),皆有待于从头作出新的、准确的解读或“今译”。因此,必须将汉字训诂学、文献学、诠释学(笺注学)等紧密地结合起来,方可有望于打开一个中华美学的伟大的崭新局面,推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中华美学 汉字文化“小学”训诂学 文献学 笺注学(诠释学) 中华美学大辞典
下载PDF
我的中国美学史理念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节末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2,共4页
传统修史惯制缺乏对古代美学史内在发展理路应有的关注 ,导致美学史史脉研究宏观上难以开展 ,微观上欠缺深度。中国的美学从起源上看是哲学美学 ,具有审美优先的特点。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是古代美学的两大品格 ,它们是内在统一的。在中... 传统修史惯制缺乏对古代美学史内在发展理路应有的关注 ,导致美学史史脉研究宏观上难以开展 ,微观上欠缺深度。中国的美学从起源上看是哲学美学 ,具有审美优先的特点。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是古代美学的两大品格 ,它们是内在统一的。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 ,庄子美学和从玄到禅是两次大突破 ,先秦、魏晋和明清之际又发生了三次大综合。合理地确定基础文本对修撰美学史十分重要 ,因为基础文本中蕴藏着核心问题。以研究中国人的感情经验为内容、以严密的思辩为特征、以适当理论为指导 ,所形成的美学史 ,才是扎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审美优先 基础丈本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基于文本的汉语文学语言审美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贞 陈童 《台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8-42,共5页
汉语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态。基于文本的汉语文学语言研究可以以不同层次、不同性能、不同文体、不同创作主体的文学语言为视角,采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辐射性和开放性研究方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 汉语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态。基于文本的汉语文学语言研究可以以不同层次、不同性能、不同文体、不同创作主体的文学语言为视角,采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辐射性和开放性研究方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和把握其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汉语 文学语言 审美
下载PDF
《金师子章》对中华审美意识建构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望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0,共6页
《金师子章》是法藏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记录,是佛教华严宗的重要经典。它不仅是重要的佛教文献,而且是重要的哲学文献,同时也是重要的美学文献。《金师子章》为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建构提供理论营养,主要有三:第一,它的"缘起&... 《金师子章》是法藏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记录,是佛教华严宗的重要经典。它不仅是重要的佛教文献,而且是重要的哲学文献,同时也是重要的美学文献。《金师子章》为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建构提供理论营养,主要有三:第一,它的"缘起"理论是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的哲学基础之一。第二,它的"圆成"说不仅强调内容的真实,而且强调"圆满""圆融",这些均成为中华美学审美理想的重要内涵。第三,它的"十玄门"是中国审美欣赏"圆观"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佛教于审美意识的建构重在心——境的开发。境界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最高范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佛教最终成就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宗 《金师子章》 中华审美意识
下载PDF
论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透视”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对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验、审美分析与把握,是与认知性解读、单一性筛选信息的解读不同的一种"审美透视"。这种通过对文本审美世界的感悟来完成的精神体验活动,生成了审美主体对往返流淌于文本和自我之间的情感... 对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验、审美分析与把握,是与认知性解读、单一性筛选信息的解读不同的一种"审美透视"。这种通过对文本审美世界的感悟来完成的精神体验活动,生成了审美主体对往返流淌于文本和自我之间的情感生命运动的内心领会。审美透视的过程又是解读主体参与文本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双方的对话,达到了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与彼此接纳。而陶冶性是审美透视的最佳境界,随着对于美的感受、观赏、体味、创造和享受,实现了对审美主体心灵的感染与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类文本 审美透视 语文教材
下载PDF
中国雕版艺术的一朵奇葩——佛经版画概说 被引量:5
9
作者 郎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5-39,共5页
佛经版画源于中国,是中国雕版艺术与印度佛传文化共同浇灌出的一朵奇葩。本文论述了佛经版画的起源,列举历代单刻佛典及大藏经所附版画精品,归纳了佛经版画的内容、形式及艺术特点,揭示出佛经版画的独特风貌。
关键词 佛经版画 扉画 大藏经 经变图 中国古代版画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理念、程序和书写方式
10
作者 吴功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美学史研究和撰著在深化过程中需进入具体的书写层面。它是一个兼备学理性和操作性的命题,即确立研究理念和书写方式。其基本图序是:从文本(文献和文物、理论著录和艺术事实)解读入手,灌注鲜明的主体精神,进而诉诸于具体的操作方法... 中国美学史研究和撰著在深化过程中需进入具体的书写层面。它是一个兼备学理性和操作性的命题,即确立研究理念和书写方式。其基本图序是:从文本(文献和文物、理论著录和艺术事实)解读入手,灌注鲜明的主体精神,进而诉诸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文本解读而言,细读和鉴赏,具有既能支撑又能颠覆、修正既有或现成结论的功能。它是中国美学史研究和书写的起步阶段和基础工程。而解读方式又表现为:既对研究和书写对象进行审美价值判断,又进行审美感受的体验。当前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存在着立场缺位、批评失语的缺陷。应当坚守研究和书写的主体立场,尤其是批判立场,从而体现当下时代和撰著者个人的社会、审美理想与相应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研究主体应当对研究对象持有高屋建瓴的学术姿态,是俯视,不是平视,更不是仰视。因此,研究和书写便引入了审美理知、理想、理性评价立场和审视态度,是理念提升和精神诉求。在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上主要从视域、论述、话语三层面进入。视域求气度,即大气、大度,胸有全"豹",视野宏通;以全篇、全人、全史为立论和论述的出发点和归趋点,构建理论著述与艺术事实、思想精神与美学精神、诸种门类美学之间的互证互动机制。论述求深度,即富于体认深度和研究、书写主体的识见,特别是史感卓识。话语求温度,即书写体验是诗性化体验,书写话语或春意盎然、或秋气凝霜,是一种具有感受性的叙述和论析。切入诗学,出入哲学,归入史学,臻于研究和书写方式的高端境界:诗性、哲思、史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文本 立场 程序 书写方式
下载PDF
日汉对比视角下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名词铺排
11
作者 吴礼权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12,共12页
名词铺排是汉语中一种非常奇特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富有意味的修辞现象,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就已出现,之后,中国历代诗歌以及先后发展出来的赋、词、曲、小说等新文体,都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日语虽跟汉语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在... 名词铺排是汉语中一种非常奇特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富有意味的修辞现象,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就已出现,之后,中国历代诗歌以及先后发展出来的赋、词、曲、小说等新文体,都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日语虽跟汉语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在语法上存在着迥然的差异,但也有名词铺排现象,而且在自古及今的日本各体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在文本建构的审美情趣上也与汉语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日语 名词铺排 文本 审美
下载PDF
汉译文本的审美效果
12
作者 许曦明 王冠芬 《长沙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82-84,共3页
本文讨论汉译文本审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美学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力求译本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音美、意美、形美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汉译文本 美学 音美 意美 形美
下载PDF
古代小说的文化属性及其对小说创作之影响
13
作者 陈才训 周慧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5,192,共11页
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正统文人置于传统知识谱系,民间性、传闻性、实用性成为其最基本的文化属性。娱乐消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功能,它最能体现文学的审美意义,但受"文化"小说观影响的正统文人... 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正统文人置于传统知识谱系,民间性、传闻性、实用性成为其最基本的文化属性。娱乐消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功能,它最能体现文学的审美意义,但受"文化"小说观影响的正统文人却对此持否定态度;一些小说家也对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表现得并不自信。"文化"小说观使小说家固守以"新闻"为小说的观念,记录新奇传闻成为小说家的基本创作方式。"传闻异辞"直接导致文言小说创作中出现"一事多载"现象,并使讲述型结构模式及超叙事结构成为文言小说重要的文本形态;"文化"小说观还对小说家题名、小说标题等"副文本"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促使一些小说家在建构文本形态时积极向传统知识谱系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传统知识谱系 审美娱乐功能 记录“新闻” 文本形态
下载PDF
华文文学课文新审美领域的开拓
14
作者 韩春萌 葛小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世界华文文学以其民族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特征,从而具有重大的审美价值。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华文文学课文,不仅数量少,而且存在主题较单调、缺乏兼容性和开放性不够等缺陷。中学华文文学课文资源亟待开发,无论是作品的题材,还是作品的体... 世界华文文学以其民族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特征,从而具有重大的审美价值。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华文文学课文,不仅数量少,而且存在主题较单调、缺乏兼容性和开放性不够等缺陷。中学华文文学课文资源亟待开发,无论是作品的题材,还是作品的体裁、风格,都有待开拓新的审美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课文资源 兼容性 全球化 审美价值
下载PDF
关于语文“丑形象文本”的美学阐释
15
作者 汪文萍 王康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6年第1期16-19,38,共5页
“丑形象”是语文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丑形象文本”进行美学探索,对于挖掘语文教学的审美内涵、拓宽语文审美教育的渠道以及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就语文“丑形象文本”的类型、特性和审美本质进... “丑形象”是语文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丑形象文本”进行美学探索,对于挖掘语文教学的审美内涵、拓宽语文审美教育的渠道以及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就语文“丑形象文本”的类型、特性和审美本质进行探讨,以期对它的基本审美特征有所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文本 丑形象 审美特征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译技巧探析——以九寨沟主要景点介绍英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佳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旅游文本具有美学和召唤功能,目的在于以优美的文字介绍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翻译美学结合翻译理论和美学,可以用于指导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本文将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分析审美客体的语言美,并以九寨沟主要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从词... 旅游文本具有美学和召唤功能,目的在于以优美的文字介绍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翻译美学结合翻译理论和美学,可以用于指导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本文将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分析审美客体的语言美,并以九寨沟主要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从词语层、句段层、意象层三个层面探讨旅游文本的语言美,并讨论其英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本 翻译美学 语言审美 英译技巧
下载PDF
一次游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戏曲创新——滇剧《水莽草》的文本价值及对“传统戏曲现代化”的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龚孝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新编滇剧《水莽草》的文本创作和舞台呈现,是一次游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戏曲创新,在舞台剧创作不断趋向功利、浮躁、猎奇,无病呻吟、颠覆传统的当下,具有正面的示范价值。该剧的创排,还有力推动了滇剧作为具有古典审美风格地方戏曲剧... 新编滇剧《水莽草》的文本创作和舞台呈现,是一次游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戏曲创新,在舞台剧创作不断趋向功利、浮躁、猎奇,无病呻吟、颠覆传统的当下,具有正面的示范价值。该剧的创排,还有力推动了滇剧作为具有古典审美风格地方戏曲剧种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戏曲现代化"这一命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传统戏曲现代发展的新路。本文对滇剧《水莽草》的文本进行分析,就该剧"扎根传统、大胆创新"的成功创作经验进行简要总结,分析其成功的必然性,并就"传统戏曲现代化"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创新 文本 滇剧 水莽草 审美传达 传统戏曲现代化
下载PDF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中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大胆创新古诗文教学:一、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巧妙激趣;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由点及面,深入探究,唤起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三、指导诵读,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强化学生文化积淀。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情境想象 审美情感 审美体验 诵读之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
19
作者 孙根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3-96,共4页
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思潮逐渐蔓延的时代,同时,现代性的思潮危机也是我们必须反思的内容,在两者相互碰撞的时代危机之下,我们可以从审美主体间性这一全新的角度来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全新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 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思潮逐渐蔓延的时代,同时,现代性的思潮危机也是我们必须反思的内容,在两者相互碰撞的时代危机之下,我们可以从审美主体间性这一全新的角度来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全新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主要体现在浑融的艺术感知性、双向对举的艺术张力以及艺类渗透的文本融合性。中国古代文论的这种审美主体间性是与西方文论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论,它对世界美学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应该成为世界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审美主体间性 感知性 张力 文本融合
下载PDF
预设在中国古典戏剧文本建构中的作用——以《牡丹亭》为例
20
作者 王怡康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5期42-47,共6页
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还是语篇连贯的手段,预设都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根据预设理论,基于M.Short对预设的分类,探讨预设在《牡丹亭》文本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设可以帮助剧作家确立虚拟的文本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 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还是语篇连贯的手段,预设都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根据预设理论,基于M.Short对预设的分类,探讨预设在《牡丹亭》文本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设可以帮助剧作家确立虚拟的文本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主题。此外,妙用预设还可以彰显文本的经济性特点和幽默、荒诞的文体效果。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界面研究,而且有助于对中国古典戏剧语言的深入解读,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升文学欣赏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牡丹亭》 文本建构 中国古典戏剧 美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