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s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L WangHX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Membrane separation, a new technology for removing VOCs including pervaporation, vapor permeation, membrane contactor,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was presented.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hese special techni... Membrane separation, a new technology for removing VOCs including pervaporation, vapor permeation, membrane contactor,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was presented.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hese special techniques are an efficient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Vapor permeation can be applied to recovery of organic solvents from exhaust streams. Membrane contactor could be used for removing or recovering VOCs from air or wastewater. Pervaporation and vapor permeation are viable methods for removing VOCs from wastewater to yield a VOC concentrate which could either be destroyed by conventional means, or be recycled for re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s removE
下载PDF
Fluoroscopic removal of fractured,retained,embedded Z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 using a guidewire lasso technique: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2
作者 Yong-Hua Bi Jian-Zhuang Ren +1 位作者 Jin-Dong Li Xin-Wei H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8期2516-2521,共6页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a fractured esophageal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EMS)and the lasso retrieval technique,forming a guidewire loop by directing the guidewire back up the external stent for retrie...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a fractured esophageal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EMS)and the lasso retrieval technique,forming a guidewire loop by directing the guidewire back up the external stent for retrieval.CASE SUMMARY A 74-year-old man complained of dysphagia approximately 6 mo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Benign anastomotic stenosis was diagnosed,and a 20 mm in diameter and 60 mm in length esophageal covered SEMS was inserted after repeated balloon dilatation.About 13.5 mo after stenting,dysphagia recurred and esophagography showed severe stenosis above the proximal stent and stent removal was performed.One-third of the stent was removed and the fractured stent remained in the proximal esophagus.A suction tube wa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guidewire and then the guidewire was grabbed,acting like a“lasso”on tightening.The remaining fractured stent was successfully removed by slowly pulling back the guidewire,with no fragments of stent wires retained.CONCLUSION The guidewire lasso technique is a simple,effective method of removing esophageal SEMS in rare cases of stent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 Stenosis Guidewire lasso technique Stent removal ESOPHAGUS Case report
下载PDF
Combined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method for foreign body removal from descending colon: A case report
3
作者 Khairunnisa Che Ghazali Huzairi Yaacob Ahmad Shanwani Mohamed Sidek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Procedure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BACKGROUND The majority of published reports on foreign bodies(FBs)involve the rectum and applied a transanal retrieval.Usually,patients with FB above the rectum are subjected to laparotomy for removal.Here,we illustr... BACKGROUND The majority of published reports on foreign bodies(FBs)involve the rectum and applied a transanal retrieval.Usually,patients with FB above the rectum are subjected to laparotomy for removal.Here,we illustrate the case of a man with an FB that had migrated into the descending colon,and its successful removal via a laparoscopic approach.CASE SUMMARY A 43-year-old man,who had the habit of FB insertion into his anus to aid defe-cation,presented upon experience of such an FB slipping through and migrating upward to the distal colon.Plain abdominal radiograph revealed a bottle-shaped FB,positioned in the left iliac fossa region.The FB was successfully removed via a laparoscopic-assisted procedure in which we combined diagnostic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techniques during surgery.The patient was monitored for 2 d postoperatively and subsequently discharged home.CONCLUSION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should be adopted to aid extraction of colorectal FB as it is effective and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ign body COLORECTAL Laparoscopic approach removal technique Minimally invasive Case report
下载PDF
膜耦合技术对沼液浓缩及净水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李冰 吴迪 +3 位作者 石岩 李海翔 李甫 马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3,共8页
利用超滤-纳滤膜耦合技术,探究了pH为5~9条件下膜耦合技术对沼液的浓缩效果、净化能力等。结果表明:体积浓缩倍数(VRF)分别为5倍和10倍时,在pH为5~7的条件下,沼液浓缩效果和净水效果均优于碱性条件。当pH为7,VRF为10倍时,浓缩液中总氮(... 利用超滤-纳滤膜耦合技术,探究了pH为5~9条件下膜耦合技术对沼液的浓缩效果、净化能力等。结果表明:体积浓缩倍数(VRF)分别为5倍和10倍时,在pH为5~7的条件下,沼液浓缩效果和净水效果均优于碱性条件。当pH为7,VRF为10倍时,浓缩液中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分别为1 760、435、2 100 mg/L,浓度浓缩倍数分别达到8.8、7.63、6.34倍,盐分去除效果最好,浓缩效果最佳。透过液中NH_(4)^(+)-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71%、81%、99.82%、95.77%,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仪(EDX)分析可知,膜污染包括有机-无机协同污染,通过酸洗、碱洗能够对膜面污染物的去除起到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沼液 膜耦合技术 浓缩效果 水质净化 重金属去除 膜污染
下载PDF
水环境中含硫有机微污染物:污染现状、去除技术及机理分析
5
作者 金丽丽 孔博宁 +2 位作者 陆俊杰 黄辉 任洪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61-3274,共14页
含硫有机微污染物在国内外自然水体中高频检出,其主要包含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含硫医药和农药,具有难降解性及生物毒性,已形成较高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种类及典型污染物理化性质,全面综述了其在水环境中的来源... 含硫有机微污染物在国内外自然水体中高频检出,其主要包含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含硫医药和农药,具有难降解性及生物毒性,已形成较高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种类及典型污染物理化性质,全面综述了其在水环境中的来源、环境风险及污染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重点分析了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及机理,并从优化污染物高精确度检测手段、完善复合污染物风险评估方法、开发高选择性的污染控制技术、建立效价官能团-环境效应数据库、加强区域水循环体系协同治理5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的热点趋势,以期为水环境中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有效削减及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有机微污染物 环境风险 污染现状 去除技术 去除机理.
下载PDF
钢箱拱桥斜拉扣挂施工法拆索工序研究
6
作者 冯浩轩 裴必达 李传习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斜拉扣挂体系钢箱拱桥拱肋合龙后需进行拆索工作,拆索时桥梁各构件均会产生应力变化从而影响结构安全性。为探究钢箱拱桥合理的拆索顺序及拆索时可能出现的极限不对称状态,以车田江大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四种拆索... 斜拉扣挂体系钢箱拱桥拱肋合龙后需进行拆索工作,拆索时桥梁各构件均会产生应力变化从而影响结构安全性。为探究钢箱拱桥合理的拆索顺序及拆索时可能出现的极限不对称状态,以车田江大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四种拆索方案对拱肋应力及位移的影响。发现当从拱顶向拱脚依次拆索时,扣索索力的增幅最小;相反,若从拱脚向拱顶依次拆索,则会导致拱肋的竖向位移和应力极值达到最大。因此,从拱顶向拱脚依次拆索的方案最符合实际施工需求。采用Midas/Civil软件对几种极限不对称拆索状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扣索、背索的拆除应尽量同步进行,以确保结构稳定。同时,两岸的拆索进度差异以及左右两幅的拆索进度差异都应控制在1束索以内,以减小对桥梁结构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扣挂工艺 钢箱提篮拱桥 扣索 背索 拆除顺序 不对称拆索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Bone Removal去骨技术在MSCT诊断内脏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朝晖 陈海东 毛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Bone Removal去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486例行腹部常规多期增强扫描患者的动脉期薄层图像,利用Bone Removal软件进行动脉去骨血管成像,筛选与诊断内脏动脉瘤;并与常规轴... 目的探讨Bone Removal去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486例行腹部常规多期增强扫描患者的动脉期薄层图像,利用Bone Removal软件进行动脉去骨血管成像,筛选与诊断内脏动脉瘤;并与常规轴位图像已作出的诊断相比较,部分患者同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one Removal去骨MSCTA技术共发现内脏动脉瘤26枚,其中与动脉期常规轴位图相比新发现内脏动脉瘤18枚,行DSA检查的11枚内脏动脉瘤与去骨MSCTA相符。结论利用Bone Removal软件对MSCT常规腹部增强动脉期薄层图像,进行快速去骨血管成像,能显著降低内脏动脉瘤漏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动脉瘤 去骨血管成像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短期与中期效果观察
8
作者 林海海 涂致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n=70)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方案为依据分组(行UBE辅助完成髓核摘除术者32例,为观... 目的: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n=70)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方案为依据分组(行UBE辅助完成髓核摘除术者32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性髓核摘除术者38例,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功能评分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更长,神经水肿持续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0 d、6个月的腰部、腿部疼痛评分更低,术后30 d、3个月、6个月的功能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辅助完成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12个月)效果与开放性髓核摘除术的效果相近,但短期疼痛改善效果与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同时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安全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疼痛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具射流反作用力喷砂除锈并联机构自抗扰控制
9
作者 杨金城 高国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32-11340,共9页
针对由喷砂除锈并联机构末端喷枪射流反作用力造成的非匹配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喷砂除锈并联机构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采用解析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考虑非匹配干扰的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应用等效输入干... 针对由喷砂除锈并联机构末端喷枪射流反作用力造成的非匹配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喷砂除锈并联机构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采用解析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考虑非匹配干扰的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应用等效输入干扰技术将系统的非匹配干扰转换为位于控制输入通道的匹配干扰,并与建模误差、关节摩擦力及外部干扰等集总为系统总干扰;设计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集总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和补偿,进一步设计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以增强系统对集总干扰的鲁棒性,同时提高其轨迹跟踪控制性能。最后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基于MATLAB软件和具射流反作用力喷砂除锈并联机构样机,对所提出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和样机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砂除锈并联机构 射流反作用力 非匹配干扰 等效输入干扰技术 非线性自抗扰控制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及其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辽辽 杨尧瑶 吴江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2-315,共4页
数字化印模技术已经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印模方式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领域。该文介绍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应用,并对数字化口内印模技术准确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 数字化印模技术已经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印模方式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领域。该文介绍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应用,并对数字化口内印模技术准确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技术 模型修正印模技术 可摘局部义齿 准确度
下载PDF
去瓣技术在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沙 张咏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去瓣技术应用于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11/2022-09于我院施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鼻泪管阻塞患者92例98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切开鼻黏膜后保留鼻黏膜瓣,待切... 目的:探讨去瓣技术应用于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11/2022-09于我院施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鼻泪管阻塞患者92例98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切开鼻黏膜后保留鼻黏膜瓣,待切开泪囊后,修剪泪囊瓣及鼻黏膜瓣至合适形态,将泪囊瓣与鼻黏膜瓣相互吻合;改良组将鼻黏膜作“□”形切口,去除完整的方形鼻黏膜组织,待切开泪囊后,尽量保留泪囊黏膜,修剪鼻黏膜残端,使泪囊瓣接近但不接触鼻黏膜残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随访3 mo,分别于术后1、3 mo时行鼻内镜检查、泪道冲洗检查,观察术后吻合口5 mm内肉芽组织增生情况及疗效。结果:术后3 mo时,剔除失访的患者6例7眼,传统组共纳入44眼,改良组共纳入47眼。改良组术中出血量[27.00(22.00,41.00)mL]和手术时长[35.00(33.00,42.00)min]均少于传统组(P<0.001)。术后1 mo时,传统组有12眼吻合口5 mm内见肉芽组织增生;改良组有1眼。术后3 mo时,传统组有9眼吻合口黏连但未完全闭锁,2眼吻合口完全闭锁;改良组有1眼吻合口轻度黏连,无吻合口闭锁,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疗效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去瓣技术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不仅能够显著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还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瓣技术 改良 泪囊鼻腔吻合术 出血量 手术时长 肉芽
下载PDF
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评价标准建立的探索
12
作者 张建 方慧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建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评价标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 目的 建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评价标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梳理所有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根据其药品说明书信息、指南信息和临床使用情况,设立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标准。收集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某院心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采用评价标准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1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适应证,分别从适应证、溶媒、用法用量、辅料和溶剂、配伍使用、特殊人群等方面建立一级、二级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分析120例心内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中,相对接近度(Ci)≥60%的有107例(89.17%),表明某院心内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基本合理。结论 评价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可促进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药品说明书 评价标准 优劣解距离法
下载PDF
张口受限患者的数字化修复1例及文献回顾
13
作者 杨铮灏 朱熙亭 +2 位作者 李晨 周敏 甘雪琦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因系统性硬皮病导致的特殊张口受限(小口畸形)患者取模困难时准确得到其口内模型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1例肯氏Ⅰ类下颌牙列缺损的硬皮病张口受限患者应用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结合传统印模方... 目的探讨因系统性硬皮病导致的特殊张口受限(小口畸形)患者取模困难时准确得到其口内模型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1例肯氏Ⅰ类下颌牙列缺损的硬皮病张口受限患者应用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结合传统印模方式的分段印模方案。根据其本身的左、右下颌牙列制作个别托盘后进行分段式取模,同时口内扫描取得上、下颌软硬组织形态数据。在获得各部分模型后,对下颌模型进行扫描和数字对齐,形成最终的牙列模型,并借助CAD/CAM技术设计制作最终的可摘局部义齿,同时结合文献对张口受限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诊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义齿固位良好,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对该义齿的咀嚼效率等功能行使均满意。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结合传统印模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可以准确地得到患者口内模型,为后续修复做好基础工作。然而患者下颌牙列前段无牙时该流程误差可能较大,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结合传统印模方式的分段印模方案用于修复张口受限患者的牙列缺损效果良好,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畸形 硬皮病 张口受限 牙列缺损 口腔印模技术 分段式取模 口内扫描 数字化对齐 可摘局部义齿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比较
14
作者 胡帅 方晴 +1 位作者 陆麒元 陶建祥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5个游离端,18个非游离端),使用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上颌牙列缺损模型。数字化印模制取的牙列缺损模型通过口...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5个游离端,18个非游离端),使用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上颌牙列缺损模型。数字化印模制取的牙列缺损模型通过口扫(TRIOS2,3Shape)获取;同一患者采用传统压力印模后灌注成石膏模型进行窗扫(先临三维),导出STL格式数字模型。两种数字模型在Geomagic Control X软件中分别进行以基牙作为标志点的转换拟合和最佳拟合,测量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T),计算缺损区牙槽嵴顶近中(M)、中央(C)、远中(D)以及上腭部位点(P)位差,并比较游离端缺损区域与非游离端缺损区域的差异,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基牙作为标志点进行转换拟合时,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为0.03 mm,缺损区牙槽嵴顶M、C、D点以及上腭部位点(P)位差分别为0.47、0.65、1.48、0.07 mm。最佳拟合时,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为0.03 mm,缺损区牙槽嵴顶M、C、D、P点位差分别为0.50、0.66、1.43、0.08 mm。两种拟合方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端缺损区与非游离端缺损区的比较结果显示,游离端缺损区的C、D位点偏差均值分别为1.07、2.38 mm,非游离端缺牙区为0.08、0.11 mm,游离端大于非游离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模型相比有较大偏差,特别是在游离端缺损区域中央及远中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偏差 最佳拟合
下载PDF
火场血迹与血指纹显现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阳 刘松涛 +1 位作者 孙均利 金静 《刑事技术》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血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中常见的痕迹物证。在火灾现场中,由血液形成的血指纹往往是进行人身同一认定和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火场由于其暴露性、破坏性和痕迹间因果关系的隐蔽性,给相关物证的恢复和火灾调查工作带来了困难... 血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中常见的痕迹物证。在火灾现场中,由血液形成的血指纹往往是进行人身同一认定和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火场由于其暴露性、破坏性和痕迹间因果关系的隐蔽性,给相关物证的恢复和火灾调查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尽管火灾会较大程度地破坏现场中遗留的各种痕迹物证,但通过烟尘去除技术和化学显现方法可以对血迹与血指纹进行识别和提取。本文从血液在火场中的成分变化、化学显现方法和火场烟尘清除技术三方面对火场血迹与血指纹的显现方法进行梳理,从公安机关调查火场相关刑事现场的需求角度出发,汇总分析了火场中血迹与血指纹相关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涉火案件的调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场 血迹 血指纹 显现方法 烟尘清除技术
下载PDF
智能卸煤机器人关键技术
16
作者 郑宏远 卢宁 龚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31-7139,共9页
传统机械卸煤方式易损坏敞车车体,敞车破损严重危害煤炭运输安全,破损敞车维修费用高昂,对比传统卸煤方法优缺点,提出使用卸煤机器人方式进行敞车卸煤。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卸煤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技... 传统机械卸煤方式易损坏敞车车体,敞车破损严重危害煤炭运输安全,破损敞车维修费用高昂,对比传统卸煤方法优缺点,提出使用卸煤机器人方式进行敞车卸煤。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卸煤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可以借鉴,因此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智能卸煤机器人概念,根据卸煤机器人智能化的需求提出了卸煤机器人所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探讨智能卸煤机器人自动化作业框架,对框架进行模块化处理,分成不同的子系统,对不同子系统进行了定义与阐述分析,强调了自动化作业系统的功能主要依托于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今后国内中小型露天场站敞车卸煤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卸煤机器人为国内中小型露天场站智能化、自动化卸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卸煤机器人 路径规划 抑尘技术 电子围栏 可移动高速输送技术 控制系统
下载PDF
杨西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
17
作者 孙群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0期67-70,共4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杨西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内容,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据调研,杨西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其目的在于提高闸门的安全稳定性,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并增...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杨西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内容,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据调研,杨西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其目的在于提高闸门的安全稳定性,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并增强其泄洪、排洪、灌溉等功能,由此可以说明从基础处理技术、砼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渗施工技术、安全环保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能够稳定勘察和施工成效,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险加固工程 勘察技术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拆除围堰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18
作者 林淑玲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
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角,以福建闽江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围堰拆除为案例,梳理一项适用性广、实操性易、指导性强的围堰拆除施工技术,重点分析围堰拆除施工总体布置、拆除工艺、围堰边坡稳定性、爆破拆除参数等,从施工技术、质量及... 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角,以福建闽江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围堰拆除为案例,梳理一项适用性广、实操性易、指导性强的围堰拆除施工技术,重点分析围堰拆除施工总体布置、拆除工艺、围堰边坡稳定性、爆破拆除参数等,从施工技术、质量及安全三方面相应制定围堰拆除施工的控制措施,供类似水利水电工程围堰拆除施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拆除 施工技术 控制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周迎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5期22-24,共3页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是中水循环利用技术。本文针对污水现状、来源及处理工艺的不同,探讨了中水回用的概念、技术应用的比较、污水指标及处理工艺机理方法的比较。论述了采用膜分离技术和电化学吸附除垢除盐技术处理并回收中水,详...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是中水循环利用技术。本文针对污水现状、来源及处理工艺的不同,探讨了中水回用的概念、技术应用的比较、污水指标及处理工艺机理方法的比较。论述了采用膜分离技术和电化学吸附除垢除盐技术处理并回收中水,详细说明为了实现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废水再利用,可以为实现零排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回用 污水指标 膜法技术 电化学吸附除垢除盐技术
下载PDF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and Its Removal 被引量:6
20
作者 Liu Zhenzhong Deng Huiping Zhan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0,共8页
Superfluous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can do harm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a broad overview of the available technologies for arsenic removal has been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survey. The main treat... Superfluous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can do harm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a broad overview of the available technologies for arsenic removal has been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survey.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d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dsorption separation and ion exchange, membrane technique, which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concluded that the selection of treatment process should be site specific and prevailing conditions and no process can serve the purpose under diverse conditions as each technology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In order to gain good results, some methods should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removal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DSORPTION ion exchange membrane techniq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