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itutionalization" as Weapons of the Weak: ASEAN Countries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被引量:1
1
作者 Truong-Minh Vu Nghiem Anh Tha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4年第6期370-379,共10页
"Institutionaliz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a process of norm and law setting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individual attitudes. An institutionalized area could be more stable and ordered, the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 "Institutionaliz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a process of norm and law setting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individual attitudes. An institutionalized area could be more stable and ordered, the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actors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predicted signals. Institutions can help to provide a key form of such frameworks, through which all states, but especially the stronger states, can use rules and other normative expectations of conduct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Weaker states, in return, gain limits on the action of the leading states and access to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y can press their interes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articularly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to prove the argument. It is argued that ASEAN, in the situation of power asymmetry between dominant (power-holders) and dominated groups, has used "institu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as a countermeasure to constrain the powerful China in the two ways: (1) trying to lock-in China in a rule-based order, in order to restrict its power, and (2) by institutionaliz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hould be resolved, ASEAN countries want to create a frameworks for setting rules of games, which are shaped by principles and norms instead of balance-of-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IONALIZATION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EAN-China relations.
下载PDF
Interests of Asian Countries in the Review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2
作者 Mitsuo Matsushita 《时代法学》 200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关键词 Interests of Asian countries in the Review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下载PDF
The Power Shift: National Anxiety, Territorial Dispute, and Trans-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ia and the US Role
3
作者 Kumiko Hab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5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Power Shift" is used as the emerging Asia (emerging China and India) and declining US, European Union (EU) and Japa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parallel, it is used as rais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Xenoph... "Power Shift" is used as the emerging Asia (emerging China and India) and declining US, European Union (EU) and Japa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parallel, it is used as rais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Xenophobia in Asia and Europe, especially in East Asia, Japan, China, and Korea. However,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gh economic growth rate attracts the US and the EU to Asian region, not a conflict, and it demands Asian stable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unstable territorial disputes. Angas Maddison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nd World Bank also shows that China will surpass the USA by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base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economically in 2015. The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is not unilateral, but multilateral or multipolar system, and the sift is already starting from the American continent to the Asian continent. How does it ensure the Asian stability and how does it guarantee the collaboration and prosperity between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And how does the United States uses Asian pivot and Asian rebalance strategy? The analysis of these polici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considering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system.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in the transition era, and develops economics, knowledge and science technology in the near future. Especiall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networks of the think-tanks, and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 states and regions under the conflict and antago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hift XENOPHOBIA emerging Asia territorial dispute US rebalance and pivot strategy AngusMaddison statistics multipolar system
下载PDF
Russo-Japanese Peace Treaty Negotiations And Plans For Joint Economic Activity on the Southern Kuril Islands
4
作者 Zhmakin Iliya Voda Kristina 《Macro Management & Public Policies》 2020年第2期31-36,共6页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usso-Japanese peace treaty negotiations in 2013-2019.Despite the rapprochement in the trade,economic,political and humanitarian spheres,the territorial dispute remains an obstacle,significa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usso-Japanese peace treaty negotiations in 2013-2019.Despite the rapprochement in the trade,economic,political and humanitarian spheres,the territorial dispute remains an obstacle,significantly complicating bilateral ties.There remain disagreements on the sovereignty over the southern Kuril Islands,on acceptable conditions for resolving a territorial dispute,as well a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The pla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southern Kuril Islands are also analyzed.It is concluded that Russia and Japan need to continue to build upon the result of rapprochement initiated by the leaders of the countries and continue negotiations on the peace treaty that will upgrade their 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so-Japanese relations Southern Kuril Islands Territorial dispute Economic cooperation Joint economic activity Russia Japan
下载PDF
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传明 王睿 邵明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18年中国1880个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现明显... 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18年中国1880个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梯度化”特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数字乡村在长三角地区呈“片状分布”,而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呈“点状分布”。2)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长三角地区形成“高-高”集聚。数字乡村发展呈现次热点区和热点区围绕高热点区集聚的“中心-外围”结构形态。在热点区与冷点区之间形成“T”字形狭长地带,将热点区与冷点区分隔开。3)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总体基尼系数为0.0359,其中数字乡村的区域间差距是数字乡村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产业经济、人口教育、财政金融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异特征对数字乡村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县域 空间分异 冷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中国
下载PDF
Appraisal of Common Dispute Problems on Public Works Projects in Thailand
6
作者 Borvom Israngkura Na Ayudhy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1年第10期928-936,共9页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dentify and appraising the common dispute problems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unded public works projects. Th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we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dentify and appraising the common dispute problems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unded public works projects. Th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we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Randomly distributed questionnair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elect samples of 390 various construction practitioners consisting of owners, consultants and main contractors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the 43 identified dispute factors. This survey found that contract and specification dispute problem was the highest concern among four main dispute problems for construction practitioners. The insufficient working drawing details factor was ranked as the highest overall severity index.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lso indicated that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unded public projects faced moderately severe dispute level among construction t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dispute public works developing countries.
下载PDF
弱国升级不对称领土争端的行为逻辑
7
作者 李源 韩召颖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80,164,共26页
在与强国的领土争端中,弱国为何会主动使用武力、升级领土争端?既有研究对于不对称形态的领土争端以及弱国的升级行为逻辑关注不足。由于争端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对称形态的领土争端对弱国的争端行为选择与强弱双方的互动具有重要影响。... 在与强国的领土争端中,弱国为何会主动使用武力、升级领土争端?既有研究对于不对称形态的领土争端以及弱国的升级行为逻辑关注不足。由于争端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对称形态的领土争端对弱国的争端行为选择与强弱双方的互动具有重要影响。弱国决策者的被惩罚预期与国内社会的受害者心态,是影响弱国升级不对称领土争端的两个重要因素。弱国决策者预期升级行为不会引发强国的严厉惩罚,将促使其对升级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果持乐观态度,构成弱国升级领土争端的战略机遇。弱国在与强国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受害者心理,促使其接受使用武力的潜在风险,构成弱国升级领土争端的战略动机。弱国的升级行为最终受到机遇—动机的共同作用,既是源于预期强国行为反应所带来的宝贵机会窗口,也是受害者心理形成与释放的结果。1982年阿根廷—英国马岛战争与2008年格鲁吉亚—俄罗斯冲突两个案例,可以为这一分析框架提供经验证据。该研究有助于在理论上理解不对称领土争端的爆发与升级,同时能够为中国周边领土争端的反复发生提供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领土争端 被惩罚预期 受害者心理 机遇—动机
下载PDF
明代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及朝廷处置方略
8
作者 王春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策变化,且处置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失误频频,致纷争... 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策变化,且处置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失误频频,致纷争愈演愈烈,部分土司脱离明朝统治,云南边地土司政治归属发生分化,不仅影响明朝西南边疆军政设置,也导致缅甸土司灭亡,客观上促成缅甸东吁王朝的统一和北扩。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重新界定了明朝与周边之关系,奠定了明末清初西南疆域空间转型的基础,构建了新西南疆域空间,深刻影响了清朝的版图意识,改变了明清时期西南边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边地土司 辖域纷争 历史疆域 边疆治理
下载PDF
地缘政治争端与“弱者的武器”:案例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9
作者 潘玥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4-40,152,153,共19页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频发且日益严峻。本文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国崛起和权力转移导致的安全困境,以及中小国家如何运用“弱者的武器”策略应对这一局面。小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展现其影响力,包括:强调国际法...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频发且日益严峻。本文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国崛起和权力转移导致的安全困境,以及中小国家如何运用“弱者的武器”策略应对这一局面。小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展现其影响力,包括:强调国际法和规则、利用多边平台、善用经济与贸易影响力。这些策略一定程度增加了大国的外交成本,对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施加了压力。但“弱者的武器”策略在不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在多极化趋势明显、国际规则受到普遍认可的地区,这种策略往往更为有效。相反,在大国影响力主导的地区,其效果则相对有限。对于中国而言,为避免战略失误,理解并重视“弱者的武器”策略对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潜在影响至关重要。中国应在维护核心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软实力的运用,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努力在多边平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化解地缘政治争端,还能展现大国风范并提升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争端 “弱者的武器” 地缘政治 周边国家
下载PDF
吴蜀立国策略与荆州之争考论
10
作者 陈思瑞 桂珍明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87-99,共13页
从地理形势上看,吴国和蜀国在立国之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重叠的部分,这是二者矛盾集中的焦点。从短时期看,孙、刘集团皆对荆州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故而集中争夺此地。从长远的策略来看,吴国企图占据包括益州在内的长江上游的战略规划难以实... 从地理形势上看,吴国和蜀国在立国之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重叠的部分,这是二者矛盾集中的焦点。从短时期看,孙、刘集团皆对荆州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故而集中争夺此地。从长远的策略来看,吴国企图占据包括益州在内的长江上游的战略规划难以实现,而蜀国从荆州北伐的策略亦在荆州争夺失败后无从执行。这一切的转折点即以蜀国失去其所占荆州部分为标志。总之,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吴、蜀二国基于立国之策的冲突,导致二者对曹魏攻势减弱。而占据北方广阔地域的曹魏,在长期与吴、蜀的征战之中,削弱了对手的实力。曹魏灭蜀后,西晋代魏而占据益州地利,利用处于长江上游的军事地理优势征伐孙吴,最终统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蜀国 曹魏 立国之策 荆州之争 三国时期
下载PDF
The Territorial Status of the Diaoyu Islands in 1895: A Crucial Issue for the Dispute over These Islands
1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4期106-117,共12页
The territorial status of the Diaoyu Islands in January 1895 when Japan officially made claims to them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issues for the dispute over these island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Given the fact that ... The territorial status of the Diaoyu Islands in January 1895 when Japan officially made claims to them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issues for the dispute over these island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Given the fact that these islets are tiny, uninhabited and remote, as well as that no rival claims to them had existed for a fairly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actual sovereign functions exercised by China regarding these islands before 1895 established the original title of China to the Diaoyu Islands. Thus Japan could not acquire the title to these islets by occup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oyu Islands East China Sea Territorial disput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原文传递
南海主权争端的战略态势及中国的应对方略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杜德斌 范斐 马亚华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17,共17页
南海作为一个具有战略通道功能和能源基地功能的特殊区域,在中国这个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地缘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南海形势的持续紧张固然有其历史成因,但亦反映出当今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地缘环境趋于复杂的残酷现实。本文首先从南... 南海作为一个具有战略通道功能和能源基地功能的特殊区域,在中国这个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地缘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南海形势的持续紧张固然有其历史成因,但亦反映出当今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地缘环境趋于复杂的残酷现实。本文首先从南海地理概况、南海问题的历史沿革、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权的认同三个方面辨析南海疆域地理格局和南海问题的动态演进;其次通过对南海权益争端脉络的梳理,指出南海问题在本质上已从中国与东盟当事国之间纯粹的资源争夺和领土争端,异化为西方大国阻击中国和平崛起的空间战场和历史节点;然后根据中国在"崛而未起"阶段特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指出能力和意愿的不足是导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战略被动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南海局势的基本思路:在坚持"区内问题区内解决"原则,力争在双边或多边制度框架内和平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同时,要树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防范个别国家出现战略误判,并加大对该地区的战略资源投放,逐步强化对争议海域的有效管理和实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主权争端 地缘战略
下载PDF
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的成因及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一省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5,共7页
二战后东盟国家之间大都存在着领土边界争端,其实这种争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的陆上疆界或岛屿主权的争端;另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因海洋资源的获取、领海及大陆架疆界的划分问题而出现的争端。本文认为,东盟国家间所产生的这... 二战后东盟国家之间大都存在着领土边界争端,其实这种争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的陆上疆界或岛屿主权的争端;另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因海洋资源的获取、领海及大陆架疆界的划分问题而出现的争端。本文认为,东盟国家间所产生的这种领土边界争端的原因主要是"殖民主义的遗产"、历史纠葛和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争夺。这种争端不仅给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不稳定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东盟的安全协调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领土边界 争端
下载PDF
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宗山 巫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146,共7页
近代以来,领土争端一直是导致国家间关系紧张,乃至发生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且近代遭受过多次侵略的国家,领土争端问题愈显突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了绝大部分陆地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海域领... 近代以来,领土争端一直是导致国家间关系紧张,乃至发生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且近代遭受过多次侵略的国家,领土争端问题愈显突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了绝大部分陆地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海域领土争端频出,给中国政府提出了新考验,也使中国外交步入新常态。要彻底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中国政府必须清醒洞察实力政治与国际规范的优缺利弊所在,综合运用多种模式,以坚毅勇绝的态度长期坚持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土争端 中国外交 双边关系
下载PDF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补偿问题研究——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加祥 李鑫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在遭受贸易损害时提供了三种解决方式:要求败诉方终止违法行为、败诉方自愿向申诉方提供补偿、授权申诉方中止对败诉方作出的关税减让承诺或其他义务。这些解决方式在实践中已暴露出诸多问题:终止违法行为...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在遭受贸易损害时提供了三种解决方式:要求败诉方终止违法行为、败诉方自愿向申诉方提供补偿、授权申诉方中止对败诉方作出的关税减让承诺或其他义务。这些解决方式在实践中已暴露出诸多问题:终止违法行为的裁定由于败诉方的拒绝而无法执行,现行的补偿制度和报复措施又无法让一些申诉方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当申诉方是发展中国家成员时,上述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如何通过完善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补偿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世贸组织各成员的权益,这是世贸组织各成员,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端解决 补偿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的“取”与“舍”——基于国家、部委对市县空间规划编制要求的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袁媛 何冬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4-20,共7页
在我国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空间规划作为开展空间治理的重要平台与工具,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先后启动了几轮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均围绕空间规划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文章结合国家、部委对市县空间... 在我国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空间规划作为开展空间治理的重要平台与工具,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先后启动了几轮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均围绕空间规划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文章结合国家、部委对市县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通过分析改革进程中各阶段空间规划试点成果内容与技术路线的差别、共同点与适用性,发现规划试点成果的部分核心内容与规划方法有逐步趋同的特征,部分探索在实践中被证明适用性不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新一轮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未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县空间规划 国家 部委 编制内容 编制要求
下载PDF
海疆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其研究重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飞 刘天宝 +2 位作者 韩增林 张耀光 李颖 《热带地理》 2017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海疆的开发利用与权益维护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而中国海疆理论研究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基础十分薄弱,无法满足维护中国海疆权益的现实需求。在人海关系背景下构建海疆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界定海疆的概念与主体构成,探讨海疆地域... 海疆的开发利用与权益维护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而中国海疆理论研究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基础十分薄弱,无法满足维护中国海疆权益的现实需求。在人海关系背景下构建海疆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界定海疆的概念与主体构成,探讨海疆地域系统的属性特征;在划分海疆地域系统类型的同时,解读海疆地域系统要素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在海疆地域系统中,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主导了海洋与陆地的空间塑造,同时该过程也极大影响着国家海疆地域系统的时空演变。海洋与陆地则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具有了自然、社会和关系等基本属性;在海疆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促进了国家与海洋、国家与陆地和海洋与陆地之间复杂互动关系的形成。在海疆地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海疆被重新塑造,同时国家对自身活动的影响和地域系统的状态进行反思,从而不断促使海疆地域系统更新与完善;当前海疆地域系统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海疆理论基础研究、海疆权益维护、海疆开发与保护、海疆战略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疆 地域系统 国家 陆地 海洋
下载PDF
公地化: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另一种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昊 蔡拓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3期75-87,157,共13页
国家间的领土主权争端反映的是国家之间在对地球空间产权私有化过程中的分配矛盾。建立在私有化分配方式基础上的领土主权争端已经成为威胁国际稳定、阻碍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应对领土主权纷争的传统手段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 国家间的领土主权争端反映的是国家之间在对地球空间产权私有化过程中的分配矛盾。建立在私有化分配方式基础上的领土主权争端已经成为威胁国际稳定、阻碍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应对领土主权纷争的传统手段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争议领土公地化为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纷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通过订立维护领土公共性功能的国际条约、创设有效的多边协商机制以及强调多元行为体的共同参与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争议领土公地化,从而克服由私有化分配方式制造的困局。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已经出现了运用公地化策略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纷争的成功实践、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国际社会应对南极洲主权争议的"冻结主权"原则的实践,中美洲三国对丰塞卡湾的共同行使主权。这些成功实践既涉及地球特殊空间,也涉及一般化的国家间领土主权争议。通过对国际社会中成功实践的考察,探索实现争端领土公地化的关键要素,有助于丰富应对领土主权争端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土主权争端 公地化 南极条约 丰塞卡湾 冻结主权
下载PDF
“有疆无界”到“有疆有界”--中国疆域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大龙 铁颜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3,共12页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历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之外,尤其是边疆地区存在的众多族群及其所建...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历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之外,尤其是边疆地区存在的众多族群及其所建政权的疆域,也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之为“自古以来”并无不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疆域开始从传统王朝国家“有疆无界”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有疆有界”转变。域外殖民势力东来并构建殖民体系,不仅终止了中国疆域的“自然凝聚”过程,而且已经明晰的疆域也遭到了蚕食鲸吞。当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与邻国签订一系列边界条约才得以最终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疆域 有疆无界 有疆有界 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PDF
中国与海洋邻国间海域划界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耀光 韩增林 安筱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4-502,共9页
根据我国的领海制度 ,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内容 ,研究划分我国与海洋邻国之间的海域管辖范围 。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 海域划界 海洋邻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