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器弹药立靶密集度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广伟 芮筱亭 王国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2-485,共4页
为减少试验用弹量,根据弹道理论、统计原理和大量试验结果,通过加权处理高低和方向中间误差,得出了温度对立靶密集度没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提出了以常温考核为主,高低温考核为辅的试验方法。与现有试验方法相比,在保证对产品客观评价的... 为减少试验用弹量,根据弹道理论、统计原理和大量试验结果,通过加权处理高低和方向中间误差,得出了温度对立靶密集度没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提出了以常温考核为主,高低温考核为辅的试验方法。与现有试验方法相比,在保证对产品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该方法可减少试验用弹量50%以上,为形成减少试验用弹量试验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 立靶密集度 用弹量 试验方法
下载PDF
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弹药系统研究报导 被引量:28
2
作者 余斌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2-96,共5页
概述了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弹药系统研究在目前所取得的进展 ,对研制的弹药进行了技术分析 。
关键词 超高射频弹幕武器 弹药 射频 装药 发射技术 试验方法
下载PDF
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饶运章 张中亚 +1 位作者 舒太镜 彭立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1,共5页
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固体混合物的连续介质力学加载过程,难以通过经验估算或理论推导获得其沉降规律。为研究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问题,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比例(高度)全尾砂、... 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固体混合物的连续介质力学加载过程,难以通过经验估算或理论推导获得其沉降规律。为研究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问题,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比例(高度)全尾砂、废石组成的复合充填进行室内试验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复合充填体中废石所占比例与其总沉降量呈递减函数关系;复合充填体总沉降量与时间的拟合关系为递减对数关系,且拟合曲线在15 d时斜率明显减小,故在15 d后复合充填体沉降量趋于稳定,可进行顶板胶结作业;比较不同废石比例的复合充填体沉降稳定所需时间,1/2废石比例的复合充填体沉降稳定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废石 复合充填体 沉降规律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北京某高速公路软土段高填方路基沉降计算及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立 马秉务 薛祥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42-247,共6页
软土地基是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施工中的重点,过大的地基变形常常发生于上述工况条件下,而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在填方路基宽度较大、填方较高,且软土厚度较大、较深的情况下,沉降计算值和实际值常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是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施工中的重点,过大的地基变形常常发生于上述工况条件下,而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在填方路基宽度较大、填方较高,且软土厚度较大、较深的情况下,沉降计算值和实际值常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地基处理措施失当。本文以北京某高速公路软土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以及沉降观测为例,对软土地基上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计算及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路基沉降 软土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检测 沉降观测 沉降计算
下载PDF
新型砂弹填料配方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冲 赵晓利 +2 位作者 仲伟君 甄云卉 郭金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9期5792-5794,共3页
砂弹的填料一直是制约常规弹药试验精确度的问题。由于目前的填料没有满足实际要求,故研制一种新型填料势在必行。介绍了一种新型填料配方,砂弹在填装这种填料后能够满足部分试验需求。
关键词 砂弹 填料 配方 弹药试验
下载PDF
惰性弹新型填料比重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冲 赵晓利 +1 位作者 仲伟君 甄云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期780-782,共3页
惰性弹新型填料比重控制是实现试验惰性弹精确装填的关键。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经过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新型填料的比重控制规律,从而为更精确控制惰性弹装填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惰性弹 新型填料 比重控制 弹药试验
下载PDF
矿井硐室施工中大面积冒顶火灾治理实践
7
作者 王子君 郝圣艾 李大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1,111,共3页
为了防治硐室施工中冒顶火灾,分析了冒顶及自然发火的原因,采用复合胶体填充冒落区以扑灭内部火源,之后采用分段分时期取芯检测、加压注浆稳固周边围岩等措施,经钻孔取芯检测,各分层凝固体强度均达22 MPa以上,符合二次开挖施工要求,效... 为了防治硐室施工中冒顶火灾,分析了冒顶及自然发火的原因,采用复合胶体填充冒落区以扑灭内部火源,之后采用分段分时期取芯检测、加压注浆稳固周边围岩等措施,经钻孔取芯检测,各分层凝固体强度均达22 MPa以上,符合二次开挖施工要求,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硐室 冒顶 复合胶体填充 取芯检测
下载PDF
鞍钢矿山全尾砂新型充填胶凝材料配方正交试验与优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董培鑫 王忠红 +1 位作者 高谦 袁国斌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7-50,共4页
基于目前以水泥作为充填胶凝材料的铁矿充填法采矿面临严峻的经济效益问题,利用水淬渣和脱硫石膏等废弃物开发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是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采矿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鞍钢水淬渣为主要原料,以水泥熟料、脱硫石膏和工业... 基于目前以水泥作为充填胶凝材料的铁矿充填法采矿面临严峻的经济效益问题,利用水淬渣和脱硫石膏等废弃物开发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是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采矿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鞍钢水淬渣为主要原料,以水泥熟料、脱硫石膏和工业芒硝为复合激发剂开展充填胶凝材料配方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充填体28d强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脱硫石膏〉工业芒硝〉水泥熟料。通过调整激发剂掺量进行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试验,从而得到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最优配比是:水泥熟料4%、脱硫石膏11%、工业芒硝0%和矿渣粉85%,其胶结充填体28d强度为3.79 MPa。是相同条件下水泥胶结充填体强度的2.7倍,但材料成本仅是水泥的4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 全尾砂 复合激发剂 充填胶凝材料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弯-剪-扭耦合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宇航 李硕 +1 位作者 周绪红 刘界鹏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共12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剪切和扭转复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开展了10个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在纯扭、弯-剪和弯-剪-扭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往复加载及单调加载试验,得到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荷载-变形曲线和钢管应变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剪切和扭转复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开展了10个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在纯扭、弯-剪和弯-剪-扭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往复加载及单调加载试验,得到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荷载-变形曲线和钢管应变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短柱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塑性性能;在纯扭作用下,圆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往复扭转荷载作用下钢管发生低周疲劳破坏;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单调及往复扭转荷载作用下钢管面外发生斜向局部屈曲;纯扭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管混凝土柱的荷载-变形骨架曲线与单调加载下基本一致;在弯-剪及弯-剪-扭复合荷载作用下,在进入塑性工作阶段前截面的轴向变形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在弯-剪-扭耦合荷载作用下,短柱的破坏模式取决于弯扭比,在弯扭比较大(为1.90)时,其类似于弯剪破坏,在弯扭比较小(为0.96)时,其类似于扭转破坏。在有限元模拟及大量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弯-剪-扭承载力相关方程,承载力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短柱 弯-剪-扭作用 拟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原文传递
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柯晓军 丁文 +1 位作者 梁昊 苏益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受剪机理及承载力,以剪跨比、箍筋形式、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和钢管尺寸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进行受剪性能试验,分析组合柱的破坏过程及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变形以及...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受剪机理及承载力,以剪跨比、箍筋形式、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和钢管尺寸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进行受剪性能试验,分析组合柱的破坏过程及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变形以及承载力等受力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组合柱破坏形态受剪跨比和箍筋形式的影响显著,除剪跨比1.5的井字形箍筋组合柱发生剪切黏结破坏外,其余均发生斜压破坏;体积配箍率在1.63%~1.93%和试验轴压比在0.1~0.2之间时,组合柱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在体积配箍率相同的情况下,井字形箍组合柱拥有更好的剪切延性而八字形箍组合柱受剪承载力更高;相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变形及受剪能力显著提高。试验基础上,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高强混凝土 组合柱 复合箍筋 静力试验 受剪性能 修正压力场理论
原文传递
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徐变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伟 刘琼祥 +2 位作者 艾武波 申超 孙煜坤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183,共9页
为研究加载龄期对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开展了12组试件的徐变试验,得到了不同加载龄期下的徐变系数-持荷时间和徐变应变-持荷时间曲线。分析了徐变系数的变化规律和不同算法预测试件徐变应变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 为研究加载龄期对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开展了12组试件的徐变试验,得到了不同加载龄期下的徐变系数-持荷时间和徐变应变-持荷时间曲线。分析了徐变系数的变化规律和不同算法预测试件徐变应变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钢管混凝土试件还是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试件,加载龄期越早,徐变系数越大,加载龄期对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试件徐变系数的影响较钢管混凝土试件小;加载龄期相同时,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试件的徐变系数较钢管混凝土柱的小,加载龄期越晚,两者相差越小。提出了基于Counto模型的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预测试件的徐变应变,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徐变试验 加载龄期 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