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组构语义学与比喻语言字面义及非字面义的区别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辉 杨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文章运用"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对比喻语言中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区分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区分是一个具有一定心理现实性的区分,提出有效的区分方法可以为心理语言学的实验提供一定分类依据和理论基础。... 文章运用"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对比喻语言中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区分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区分是一个具有一定心理现实性的区分,提出有效的区分方法可以为心理语言学的实验提供一定分类依据和理论基础。通过对汉语中隐喻、转喻和各种熟语的分析,认为字面义主要是词汇概念可及的基本认知模式,而非字面义则是词汇概念通过基本认知模式可及的次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概念 认知模式 字面义 熟语
下载PDF
LCCM理论框架下词汇隐喻的意义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费红 覃丽赢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11期77-80,共4页
"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LCCM理论)以词汇概念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个语义构建和理解的认知框架,兼顾了语言组成成分意义和概念知识结构在意义构建中的作用。基于这个理论,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分析探讨了词汇隐喻的意义构建和... "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LCCM理论)以词汇概念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个语义构建和理解的认知框架,兼顾了语言组成成分意义和概念知识结构在意义构建中的作用。基于这个理论,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分析探讨了词汇隐喻的意义构建和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CM理论 隐喻 词汇概念 意义构建
下载PDF
多义词“过”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月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1,共5页
"过"是汉语中义项较多的一个多义词。本文在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型理论指导下,对规则多义研究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然后运用调整后的方法,从义项派生的经验基础和语用过程两个方面对"过"进行多义研究。
关键词 多义研究 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型理论 规则多义研究方法
下载PDF
英源汉语网络词及其意义衍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勇 白解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
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看,英源汉语网络词是一种跨语言的认知加工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过程体现为,词汇概念的选择和融合,包括整合和理解为主的意义组合机制。研究认为,英源汉语网络词的不同... 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看,英源汉语网络词是一种跨语言的认知加工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过程体现为,词汇概念的选择和融合,包括整合和理解为主的意义组合机制。研究认为,英源汉语网络词的不同形式是在最大认知关联原则支配下,不同识解突显和选择的结果。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揭示了其重新词汇化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网络外来词 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 认知机制 重新词汇化
下载PDF
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研究框架 被引量:14
5
作者 宋国民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07,共4页
在分析人类认识自然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研究框架,将支撑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划分成以空间认知理论和信息传输理论、空间概念研究、地理数据模型研究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三层次结构,并对各理论基... 在分析人类认识自然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研究框架,将支撑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划分成以空间认知理论和信息传输理论、空间概念研究、地理数据模型研究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三层次结构,并对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共享 空间认知理论 信息传输理论 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标准化
下载PDF
法律词语的概念化——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
6
作者 官科 谢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5,共5页
借鉴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证,探讨法律词语的词汇认知表征和概念化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法律词语的概念化是以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交互与融合为特征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在法律语境和法律行为因果关系的制约作用下... 借鉴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证,探讨法律词语的词汇认知表征和概念化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法律词语的概念化是以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交互与融合为特征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在法律语境和法律行为因果关系的制约作用下,法律词语的词汇概念经过选择与融合机制,激活了相应的法律行为事件认知模式。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的组构与整合使不同类型的法律词语形义匹配体进行细微调整或重新匹配,进而协调不同概念化主体的认知差异,实现一致性语义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词语 刑法 概念化 词汇概念 认知模式
下载PDF
浅谈一种新兴的语义理论
7
作者 彭懿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80-84,共5页
在众多的语义理论中,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型理论因其特定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最新的颇具解释力的认知现实语义理论。文章大致介绍了这一新兴语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且揭示了该理论的重要价值与些许不足。
关键词 意义 词语概念与认知模型理论 价值与不足
下载PDF
认知“启动”与意象“啮合”:句子语义匹配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文成 张丽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4,共7页
认知语法视句子为意象。场景启动的句子,如果发生意象与预期意象"啮合",话语就构成为认知模型侧画提供可及点的场景词汇概念所允准的例示,形成一个现实句;如果发生意象与预期意象"铣齿",话语就得不到为认知模型侧... 认知语法视句子为意象。场景启动的句子,如果发生意象与预期意象"啮合",话语就构成为认知模型侧画提供可及点的场景词汇概念所允准的例示,形成一个现实句;如果发生意象与预期意象"铣齿",话语就得不到为认知模型侧画提供可及点的场景词汇概念的允准,句子语义异常。其中,场景启动的比喻句经过概念合成,合成空间的浮现结构与场景词汇概念提供可及点的认知模型侧画及其相关知识一致,属于整合性意象"啮合",是认知模型扩展的结果。句子语义匹配的意象观把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尝试性地解释场景启动的句子语义匹配的内在认知机制。因为引入体验认知,句子语义匹配的意象观比结构观和形式观更自然、心理真实性更强,也证明语义-语法互动的本质,以及语义的动态性、主观识解性和百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匹配 意象 啮合 铣齿 词汇概念 认知模型
下载PDF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和认知模型建构的化学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选修5“卤代烃”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计从斌 林建芬 +2 位作者 黄海金 高兆芬 胡异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5-49,60,共6页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划分化学核心内容的学习周期、阶段要求与认知层级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热点。基于SOLO分类理论探讨有机物进阶学习的途径,建构由反应类型、物质变化、影响因素、反应选择性4要素组成的认知模型,包括基于具体物质、官能...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划分化学核心内容的学习周期、阶段要求与认知层级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热点。基于SOLO分类理论探讨有机物进阶学习的途径,建构由反应类型、物质变化、影响因素、反应选择性4要素组成的认知模型,包括基于具体物质、官能团、化学键3层级。在人教版卤代烃教学中融入模型建构,按照理论铺垫、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归纳提升、性质迁移5环节进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有机反应认知模型 SOLO分类理论 微粒观 卤代烃
下载PDF
网络语境下转类词的动态概念化模式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解红 王勇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1,共5页
尽管已有转类词研究在强调形态句法转移时都涉及语义问题,但却较少讨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本质特征,对包括语言与概念知识的语义建构也较少探究。本文基于以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言观,认为网络语境下的转类词具有象征性符号单位的特征,... 尽管已有转类词研究在强调形态句法转移时都涉及语义问题,但却较少讨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本质特征,对包括语言与概念知识的语义建构也较少探究。本文基于以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言观,认为网络语境下的转类词具有象征性符号单位的特征,在阐释其形态句法与语义关系的同时,指出语义建构才是制约网络转类词生成的深层本质根源,形态句法转变只是其结果及体现。本文在合理运用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进行转类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制约转类词形成的深层认知语义因素及其动态概念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类词 网络语境 语义建构 动态概念化模式 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
原文传递
汉语对联主题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11
作者 邹巧妹 白解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155,共8页
汉语对联顾名思义,既“对”又“联”,指的是语言形式上的对称和意义上相关联。上联与下联跨句间的对称映射关系,和相对的词汇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所激活的主要认知模型,对汉语对联主题意义的建构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平行并置的两个联... 汉语对联顾名思义,既“对”又“联”,指的是语言形式上的对称和意义上相关联。上联与下联跨句间的对称映射关系,和相对的词汇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所激活的主要认知模型,对汉语对联主题意义的建构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平行并置的两个联句的各层级语言单位因其相似性,在跨语段、非线性交叉映射关系中相互激活,产生语音共鸣、词汇或句法共鸣、语义共鸣和句法语义共鸣;当上下联对称的词汇概念所激活的主要认知模型出现重合或者共同建构同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型时,通过共鸣机制,上联与下联就会形对意联,并成功建构汉语对联的主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对联 主题意义建构 共鸣 词汇概念 认知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