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棅《唐诗品汇》与明代格调派诗学辨体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新跃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7-81,共5页
高棅是明初闽中诗派诗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他所编选的《唐诗品汇》是闽中诗派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唐诗品汇》对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四唐分期说的确立与宗法盛唐格调的诗学审美取向的形成。《唐诗品汇》标志着格调派诗学... 高棅是明初闽中诗派诗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他所编选的《唐诗品汇》是闽中诗派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唐诗品汇》对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四唐分期说的确立与宗法盛唐格调的诗学审美取向的形成。《唐诗品汇》标志着格调派诗学理论的确立,在诗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辨体 高棅 诗派 诗学理论 唐诗 诗学批评 确立 代表 地位
下载PDF
选择的立场:宋人词选价值略论
2
作者 余敏芳 赵晓岚 《云梦学刊》 2012年第5期101-106,共6页
词选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宋人词选虽然数量不多,但明显勾勒出由选歌到选派的发展轨迹,在词体文学发展史、词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宋人词选价值主要有三:文献价值、理论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 词选 文献价值 理论价值 文学史价值
下载PDF
刘克庄“诗外功夫”论的诗学地位
3
作者 明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9-42,共4页
中国诗法理论史大致经历了诗法论的史前时期、格律论、格式论、法度论、活法论、悟入论等六个阶段,这些诗法论都是"诗内功夫"。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光在诗内下工夫还不行,要想诗歌作得更好,必须于诗外下工夫,于是产生了"... 中国诗法理论史大致经历了诗法论的史前时期、格律论、格式论、法度论、活法论、悟入论等六个阶段,这些诗法论都是"诗内功夫"。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光在诗内下工夫还不行,要想诗歌作得更好,必须于诗外下工夫,于是产生了"诗外功夫论",这是诗法理论史的最后阶段、最高范畴,刘克庄是这一范畴最系统、最完美的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诗法理论史 诗学地位 “诗外功夫”论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圆融而通达睿智而明澈——唐圭璋先生谈唐宋词
4
作者 钱锡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根据杨海明先生保存的唐老当年给研究生讲课的实录整理而成,主要将唐老论述唐宋词的部分予以介绍。一是词史观,唐五代突出温庭筠的地位,北宋并列小令和慢词双线发展,南宋强调辛弃疾、姜夔和吴文英三家分鼎的格局;二是词学观,对张炎... 本文根据杨海明先生保存的唐老当年给研究生讲课的实录整理而成,主要将唐老论述唐宋词的部分予以介绍。一是词史观,唐五代突出温庭筠的地位,北宋并列小令和慢词双线发展,南宋强调辛弃疾、姜夔和吴文英三家分鼎的格局;二是词学观,对张炎《词源》、李清照《词论》、王国维《人间词话》等词论中的不实之见予以拨乱反正;三是词作论,重视对词的文本分析,抓住直觉之感受、采用比较之方法,探究其异同和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唐宋词 词史观 词学观 词作论
下载PDF
元好问词序、词题论三则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6-81,共6页
元好问的词学理论同样体现在其遗山词之创作中,通过对元好问词序(题)的分析,可以看到其词体创作的完备、"以词存史"理论主张的实现、"诗词一体"观的自觉实践。
关键词 元好问 词学理论 “以词存史” “诗词一体”
下载PDF
论元好问的隐逸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剑柔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0-21,49,共3页
金代文宗元好问的隐逸思想一方面是受儒经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经过曲折的生活际遇逐渐形成的,是一位时而仕,时而隐,仕也隐,隐也进的特殊的爱国主义隐者。
关键词 元好问 隐逸思想 诗歌理论 文学评论 政治思想
下载PDF
“意格”论: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的词史建构与词学批评史意义
7
作者 傅宇斌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1期508-539,共32页
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提出清词“以意格为主”,此“意格”不仅是龙榆生的选词宗旨,也是龙榆生衡论宋以后词史的重要标准,同样是龙榆生的论词宗旨。梳理龙榆生“意格”论的语意与语境运用的进程,推溯“意格”论与晚清词学的渊源关... 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提出清词“以意格为主”,此“意格”不仅是龙榆生的选词宗旨,也是龙榆生衡论宋以后词史的重要标准,同样是龙榆生的论词宗旨。梳理龙榆生“意格”论的语意与语境运用的进程,推溯“意格”论与晚清词学的渊源关系,可以确定所谓“意格”,即指意境和体格,具体则指词人在创作中用含蓄、委婉或比兴、寄寓的艺术手法表现他沉郁、深厚、幽微的士大夫情怀与情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是龙榆生“意格”论的选本实践,词选通过选词的题材与内容、词人小传、词作集评等方式多方面、多层次地彰显了“意格”的内涵。“意格”同样是龙榆生通过词选建构清词史的理论根基,《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对清词发展的脉络、清词发展的特征、清代词学演变的规律、清代词人的词史价值与地位都有比较客观公正的展现,是现代词学视野下的优秀并具有个性的选本。“意格”论也是现代词学批评学史上以传统形态呈现的典型范畴,它与龙榆生等所开创的现代词学的理念与方法是融为一体的,同时比较胡适、胡云翼、俞平伯等人的词选后,可以发现现代词学吸纳了传统词学的优良因素后,反而更具包容性与合理性,也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榆生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意格”论 清词史 现代词学批评学
原文传递
侗族古歌创作观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侗族古歌特别是一些古歌的歌头、序歌、尾声歌等集中体现了侗族人的创作观念,在侗族古歌创作过程中,人、历史、文化、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古歌所内蕴的诗缘史论、根茎生长论以及生命本色论等创作观念就具有了丰富的... 侗族古歌特别是一些古歌的歌头、序歌、尾声歌等集中体现了侗族人的创作观念,在侗族古歌创作过程中,人、历史、文化、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古歌所内蕴的诗缘史论、根茎生长论以及生命本色论等创作观念就具有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根基,以及充满生命活性的逻辑理性,这对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古歌 口头创作观念 诗缘史论 根茎生长论 生命本色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