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方资助制度研究
1
作者 薛贺文 马占军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1期66-69,共4页
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国际商事仲裁作为纠纷解决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效便捷且独立公正的特点,但不足之处是费用较为昂贵,第三方资助制度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方资助制度具有降低当事人仲裁成本、促进仲裁程序进行及分担商事仲裁风险... 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国际商事仲裁作为纠纷解决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效便捷且独立公正的特点,但不足之处是费用较为昂贵,第三方资助制度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方资助制度具有降低当事人仲裁成本、促进仲裁程序进行及分担商事仲裁风险的优点,世界主要的仲裁中心和仲裁机构都开始逐步将第三方资助制度纳入仲裁法与仲裁规则之中。我国作为国际上主要的贸易大国,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以合理的方式引入国际商事仲裁第三方资助制度,并且研究解决该制度中存在具有争议性质的问题,如利益冲突问题、披露问题和费用问题,形成符合我国立法制度且与国际接轨的第三方资助制度,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仲裁市场中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第三方资助 利益冲突 仲裁规则
下载PDF
国际商事仲裁中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与限制
2
作者 单婧文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国际商事主体之间的意思自治会受到可仲裁性标准、准据法选择、仲裁争议管辖权、内国司法监督审查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些限制从反面保障了意思自治原则适用边界的正当性。随着意思自治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 国际商事主体之间的意思自治会受到可仲裁性标准、准据法选择、仲裁争议管辖权、内国司法监督审查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些限制从反面保障了意思自治原则适用边界的正当性。随着意思自治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国际商事仲裁应统筹兼顾意思自治从实体法到程序法的适用与限制,对强行性规范适当限缩,对意思自治更加信任,使二者在相互平衡中实现辩证统一,有效避免私法的公法化,推进国际商事活动经济秩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意思自治 强制性规则
下载PDF
仲裁中应设立第三人制度 被引量:17
3
作者 庞小菊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仲裁活动涉及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况客观存在。学术界对于仲裁中应否设立第三人制度意见不一。仲裁的实践、仲裁的法律性质和仲裁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必然性。... 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仲裁活动涉及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况客观存在。学术界对于仲裁中应否设立第三人制度意见不一。仲裁的实践、仲裁的法律性质和仲裁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仲裁第三人制度应从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方式、时间 ,第三人的权利及其限制等方面加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第三人制度 第三人 自治性 司法性
下载PDF
论依法治国形势下参政党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晓武 滕勇前 常子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3,共6页
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在依法治国形势下,参政党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群体利益的表达与整合、党际民主建设、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方式应当由执政党文件的引领向法律制度的引领转化。具... 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在依法治国形势下,参政党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群体利益的表达与整合、党际民主建设、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方式应当由执政党文件的引领向法律制度的引领转化。具体做法是通过国家根本法将参政党的参政地位和职能明晰化,用法律制度推动参政党职能的实现;用法律法规规范参政党职能的实现路径;用依法参政理念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的能力;在依法参政理念指导下,实现从执政党领导人主导、参政党领导人响应的原有职能实现方式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参政党 职能 依法参政
下载PDF
年级差异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路径探析——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 李加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以年级为微观变量,从政治制度认同、执政党认同、社会关注与参与度三方面开展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并且不同的年级呈现不同的差异性。为此... 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以年级为微观变量,从政治制度认同、执政党认同、社会关注与参与度三方面开展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并且不同的年级呈现不同的差异性。为此要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校园主流文化,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拓宽分类指导范畴,加强社会媒介的引导和管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互动格局,以提升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级差异 大学生 政治认同 路径探析
下载PDF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崔起凡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279-304,共26页
当事人和仲裁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但是通常要遵守仲裁程序准据法的强制性规则尤其是正当程序要求。当事人和仲裁庭对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直接影响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与目标的实现。国内证据法是否以及如何... 当事人和仲裁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但是通常要遵守仲裁程序准据法的强制性规则尤其是正当程序要求。当事人和仲裁庭对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直接影响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与目标的实现。国内证据法是否以及如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也取决于当事人或仲裁庭的选择。不过,由于价值取向以及仲裁参与人法律文化背景多元化等原因,国内证据法一般不宜严格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事实上,各国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规则的适用出现了不同法律文化的融合趋势。以《IBA证据规则》为代表的仲裁证据软法体现了这种文化融合,它可以灵活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在国际实践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总之,尽管未能完全摆脱仲裁地法的影响,但各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之实践整体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相比之下,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相关实践具有浓厚的"诉讼化"和"本地化"色彩,我国仲裁界应针对其中的原因,相应地采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证据规则 《IBA证据规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 自由裁量权
下载PDF
政治文明论纲——基调、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肖金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政治文明研究应当强调政治学方法与宪法学方法结合的重要性,尤其需要体现政治学视野和宪法学逻辑的有机结合。在政治学视野和宪法学逻辑相结合的层面上,可以建构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与稳健的政党制度———... 政治文明研究应当强调政治学方法与宪法学方法结合的重要性,尤其需要体现政治学视野和宪法学逻辑的有机结合。在政治学视野和宪法学逻辑相结合的层面上,可以建构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与稳健的政党制度———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发展着的公民政治权利———有效的分权体制及其保障着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相互关系———宪法与宪政。在民主宪政即宪法政治的框架内,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政治参与 法治国家 政治文明
下载PDF
合作型政党关系中的执政党与参政党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继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3-16,42,共5页
根据2005(5)号文件精神,全面揭示了我国合作型政党关系中的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基本关系,并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发展这些基本关系,克服不足,更充分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建议。
关键词 合作 竞争 执政党 参政党
下载PDF
201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评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霞 《时代法学》 CSSCI 2010年第6期92-98,共7页
最新修订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于2010年8月15日生效。此次修订紧密结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和现代国际仲裁实践,涉及的事项比较广泛,如简化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明确了仲裁中的通知形式和... 最新修订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于2010年8月15日生效。此次修订紧密结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和现代国际仲裁实践,涉及的事项比较广泛,如简化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明确了仲裁中的通知形式和多方当事人下的仲裁庭组庭方式、确立了仲裁的目标、扩大了仲裁第三人加入仲裁庭、完善了仲裁庭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范围、进行短员仲裁庭的权力,规定了仲裁机构及仲裁院的免责、加强了对开庭方式、仲裁费用的控制、设置了仲裁保密性的突破例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 仲裁第三人 仲裁费用控制 临时措施
下载PDF
中菲南海争端仲裁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民才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5期21-35,155,共15页
菲律宾无视它与中国之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存在与有效性,以变相的岛礁主权争端和海洋划界争端的方式,单方面提起南海争端强制仲裁。虽然此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启动该程... 菲律宾无视它与中国之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存在与有效性,以变相的岛礁主权争端和海洋划界争端的方式,单方面提起南海争端强制仲裁。虽然此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启动该程序具有非法性。即使中国不接受该仲裁和不参与仲裁程序,也不影响中菲仲裁庭的合法成立及其程序的合法性与对中国不利裁决的有效性。因此,对待仲裁庭的后续书面程序和口诉程序,中国是维持现行政策还是重新参与,是值得重新评估的一个问题。重新参与后续程序应该是中国的一个适当政策选择。因为参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可以通过反驳《公约》对之不适用从而避免澄清其地位的棘手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南方蓝鳍金枪鱼案"仲裁庭的推理与裁决和中国2006年声明以及国际海洋划界与外大陆架划界案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属于《公约》第281条第1款中排除附件7强制仲裁的"协议",菲律宾的大部分实体请求属于不可裁决事项,因而仲裁庭应该裁定对本争端无管辖权或不可受理。即使中国继续奉行不参与政策,也不应该无所作为。中国可以采取"间接参与"的方式,在仲裁庭开始书面程序后,公开发表一份正式书面文件,以全面反对菲律宾提起仲裁和反对仲裁庭对争端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菲仲裁庭 南海争端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参与后续仲裁程序
下载PDF
增强六种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素质参政党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宗俦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我国现在的民主党派非常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发展,实现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左翼政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被"作为"团结、教育、改造"对象的民主党派,向中国特...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我国现在的民主党派非常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发展,实现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左翼政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被"作为"团结、教育、改造"对象的民主党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转型。我们务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关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适应新世纪、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民主党派完成这种时代性转变,需要不断增强政党意识、政治意识、参政意识、学习意识、实践意识、改革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执政党 参政党 意识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党执政的实践选择
12
作者 张永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4,共6页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新选择,但是,由于它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向性、等级式的政治生态环境,在党的执政权威、公民政治参与的实效以及党的权力运作模式等方面给党的执政实践带来了新挑战。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应善于...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新选择,但是,由于它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向性、等级式的政治生态环境,在党的执政权威、公民政治参与的实效以及党的权力运作模式等方面给党的执政实践带来了新挑战。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应善于根据执政环境的新变化,通过采取积极引导,不断强化各级官员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完善权力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畅通政治参与渠道,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权威等举措,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价值,促进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互联网 执政环境 执政方式 有限理性 政治参与
下载PDF
多元评估主体模式下党员参与党内法规评估的有效机制研究
13
作者 庄德水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1,共10页
党内法规评估主体建构是党内法规评估活动的重要内容。党内法规评估遵循“谁制定、谁评估”原则,评估主体建构的决策具有一元化特征,一般由制定主体、执行主体和被委托主体承担评估工作,对党员参与评估关注不足。多元化是党内法规评估... 党内法规评估主体建构是党内法规评估活动的重要内容。党内法规评估遵循“谁制定、谁评估”原则,评估主体建构的决策具有一元化特征,一般由制定主体、执行主体和被委托主体承担评估工作,对党员参与评估关注不足。多元化是党内法规评估主体建构的发展趋向,党员是重要的评估主体,在党内具有正式评估权利和资源。重塑党员主体性,推动党员参与党内法规评估,需要从环境层面建设评估文化,从主体层面推进评估能力建设,从机制层面推进评估平台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评估 多元主体 党员参与 一元化
下载PDF
增强执政能力与提高参政水平的互动关系
14
作者 钟枢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55-61,共7页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共的执政能力不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也不会强;反之,如果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不强,中共的执政能力也不会强。当中共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如何提高...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共的执政能力不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也不会强;反之,如果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不强,中共的执政能力也不会强。当中共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如何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也成为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能力 参政水平 多党合作 相辅相成
下载PDF
加强参政党建设 促进政党关系长期和谐
15
作者 贾小明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谐是我国政党关系的根本特点和优点,参政党是促进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责任主体,加强参政党建设是促进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参政党 执政党 政党关系 和谐
下载PDF
公众参与和执政党政策的合法性
16
作者 杨成虎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执政党依靠的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来实现对社会的治理,执政党的政策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直接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强化其与民众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 执政党依靠的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来实现对社会的治理,执政党的政策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直接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强化其与民众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特别是倡导和鼓励公众参与,使执政党政策的合法性途径更为多元,这不仅实质性地提高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执政成本,也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执政党政策 合法性 机制
下载PDF
参政党要做“中国之治”的促进派
17
作者 徐宗俦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8-32,共5页
实现新时代“中国之治”,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明史的逻辑性延续。参政党在推进新时代“中国之治”中要做高度自觉的践行者、坚定不移的促进派,核心在于拥护中共执政,关键是提高“两个本领”:一是具有通透性地深刻领悟执政党执政规律... 实现新时代“中国之治”,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明史的逻辑性延续。参政党在推进新时代“中国之治”中要做高度自觉的践行者、坚定不移的促进派,核心在于拥护中共执政,关键是提高“两个本领”:一是具有通透性地深刻领悟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本领;二是具有把握参政党自身参政规律、坚定支持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战略性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参政党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促进派
下载PDF
论中国政党制度的生态文明建设
18
作者 曹天生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14,共6页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理想境界是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中国各政党间的长期共存,是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的多样性特征;执政党和参政党的角色定位,是其平衡性特征;政党间的团结合作,是其和谐型特征;各政党团结在中共周围,是其统一性特...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理想境界是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中国各政党间的长期共存,是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的多样性特征;执政党和参政党的角色定位,是其平衡性特征;政党间的团结合作,是其和谐型特征;各政党团结在中共周围,是其统一性特征。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各政党自身建设的加强。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完全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执政党 参政党
下载PDF
公众参与:执政党政策合法性的新来源
19
作者 杨成虎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执政党依靠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的治理。执政党的政策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直接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强化其与民众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特... 执政党依靠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的治理。执政党的政策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直接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强化其与民众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特别是倡导和鼓励公众参与,使执政党政策的合法性途径更为多元,这不仅实质性地提高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执政成本,也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执政党政策 合法性 机制
下载PDF
亨廷顿理论的启示与我国政治稳定的课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艳 文远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9-21,共3页
亨廷顿关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理论对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建设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构建新形态的执政党公信力来重构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统一。
关键词 政治稳定 制度化参与 公民社会 执政党公信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