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与根本行动遵循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蓉生 耿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脉络,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其理论成果,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的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涵括了文化的地位作用、前进方向、建设目标、实践路径、发展动力等丰富内涵;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人民至上、胸怀天下等理论品格;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的极端重要性、“两个结合”的方法准则、新的文化使命等原创性贡献。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在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务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明确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底蕴,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自信自强、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团结奋斗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尤国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团结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史观和历史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依靠团... 团结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史观和历史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依靠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稳定了新生政权;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新的伟业。要深刻把握团结奋斗精神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锚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凝聚最大合力不懈怠,坚持接续奋斗不松劲,从而以新的更大的团结奋斗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 民族复兴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从自觉发展阶段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被引量:1
3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自在-自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党的十八大 伟大复兴
下载PDF
国会及其特设机构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中的角色与影响
4
作者 张建 姜星宇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64,170,共19页
拜登政府执政后提出“竞赢中国”战略,全面开展对华战略竞争,明确美国对华战略以及美中关系的主导范式将由“竞争”来定义,“竞争”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导性框架”。美国国会两党也逐渐统一对华战略竞争共识,广泛介入中美关系,开展以遏... 拜登政府执政后提出“竞赢中国”战略,全面开展对华战略竞争,明确美国对华战略以及美中关系的主导范式将由“竞争”来定义,“竞争”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导性框架”。美国国会两党也逐渐统一对华战略竞争共识,广泛介入中美关系,开展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对华立法和政策行动。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在这一背景下成立,并通过调查研究涉华议题,为美国国会制定对华强硬政策和立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协调政府的对华政策行动。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在对华政策上的激进化取向,使其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扮演了极其负面的角色,成为美国各项遏制中国行动的策源地之一,对中美双边关系乃至全球局势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加剧了中美战略博弈烈度,加深了美国民众对华错误认知,导致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日趋常态化、极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中美战略博弈 “竞赢中国” 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伟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新时代以来既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中领导力量、文明主体、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等方面内容,还在社会主义生态、价值、治理三个文明维度进行了创造和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新时代以来既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中领导力量、文明主体、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等方面内容,还在社会主义生态、价值、治理三个文明维度进行了创造和创新。不仅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延续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了中华文明的斗争品格,丰富了中国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为现代文明如何全面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愿景蓝图,并就全球治理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确定了现代文明的人类共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文明 中华文明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历史演变、基本经验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杨煦 张宇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38-546,共9页
文化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变化与实践要求,不断确立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使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 文化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变化与实践要求,不断确立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使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演变。在这一历史演变中,党对文化使命的诠释、践行积累了重要经验,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明现代化、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演变的百年历程及其经验,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应当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推进“两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李佳妮 宫玉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中华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共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从新民主主...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中华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共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的“第三新文明”理念,到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探索,直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持续的理论创新。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充分利用并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并立足现实推动“第二个结合”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就,从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国共两党的抗战表现对比为视角
8
作者 彭丽媛 冯秋季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12-15,共4页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抗战表现对比当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倡导、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面持久的抗战路线,在敌后战场采用符合抗日战争规律的游击战争方式,取得了辉煌战绩,使敌后战场...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抗战表现对比当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倡导、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面持久的抗战路线,在敌后战场采用符合抗日战争规律的游击战争方式,取得了辉煌战绩,使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这些都是鼓舞中国人民投入全民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面抗战 中流砥柱
下载PDF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9
作者 李忠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0,共7页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好“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改革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按照现代化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好“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改革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按照现代化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效,同时也是检验改革开放成效的最重要标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七个聚焦”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于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切实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三个务必”的形成理路、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武毓宣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9,共10页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对全党作出的新要求和新期盼。从形成理路上来看,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两...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对全党作出的新要求和新期盼。从形成理路上来看,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两个大局”背景下党情、国情、世情的时代回应。“三个务必”在理论蕴涵上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新时代新征程上,贯彻落实“三个务必”要从筑牢思想根基着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构建全覆盖、见效快的长效机制,使“三个务必”真正嵌入全体党员的灵魂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三个务必”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劳动思想的国际实践渊源——基于“旅法华工”视角的分析
11
作者 杨云霞 顾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劳动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实践渊源。“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实行“以工代兵”的战略,派出大量华工赴法从事战地后勤工作。这些旅法华工对中国旅法知识分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与旅法华工的互动推动了旅法知识分子对劳... 中国共产党早期劳动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实践渊源。“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实行“以工代兵”的战略,派出大量华工赴法从事战地后勤工作。这些旅法华工对中国旅法知识分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与旅法华工的互动推动了旅法知识分子对劳工问题认识的深入,促进了旅法知识分子斗争经验的积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旅法华工的劳动实践,形成了系列关于劳动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有效开展劳动工作、制定劳动方针政策、领导工人运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劳动思想 国际实践 旅法华工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
12
作者 贾海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简称“新思想”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价值维度上讲,“新思想”课应深入汲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成为展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直接窗...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简称“新思想”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价值维度上讲,“新思想”课应深入汲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成为展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直接窗口。从关系维度上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思想”课需注重时代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叙事,讲清楚党在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创新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赓续性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前进性。从目标维度上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思想”课教学应实现政治功能与教育功能、叙事逻辑与主体对话、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客观历史认知与主观情感表达、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精神等“五个”相统一。这一多维度融合,旨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强化学生对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医药思想形成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金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56-160,共5页
近百年来中医药发展走过的路径明晰地显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医药思想从初步摸索到振兴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一脉相承,带领全党正确认识中医药,团结保护中医药,扶持引领中医药,传承创... 近百年来中医药发展走过的路径明晰地显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医药思想从初步摸索到振兴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一脉相承,带领全党正确认识中医药,团结保护中医药,扶持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持续发展中医药,领导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走中西医并重道路,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开放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全面、系统、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思想和理论,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医药思想 中西医并重 形成与发展
下载PDF
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眼中的中共二十大:精髓要义与伟大意义
14
作者 余维海 王晓青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盛会,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对此次大会更是高度重视。他们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盛会,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对此次大会更是高度重视。他们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贡献了全球治理的新方案。他们认为,中共二十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以及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 中共二十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多维审视
15
作者 沙君 吴海龙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对高校“大思政课”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经典范本.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是推进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是对思政课程的本质属性、教育环境的现实要求以及青年学生需求和期待的理性... 对高校“大思政课”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经典范本.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是推进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是对思政课程的本质属性、教育环境的现实要求以及青年学生需求和期待的理性回应.高校要围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和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成就,切实解决“为什么融”“融什么”“如何融”的现实问题;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视野、搭建互联互通的大场域、凝聚协同育人的大力量、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先生”,提升融入的深度、力度、效度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大思政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融入
下载PDF
论坚持“三个不动摇”与践行“六个坚持”相统一
16
作者 余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也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维系好和发展好“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必然选择。坚持“三个不动摇”与践行“六个坚持”相统一,还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握好和发展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个不动摇” “六个坚持” 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华侨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
17
作者 杜俊华 王津桥 冯熙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23,共9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过程中,华侨统战工作一直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华侨统战工作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同时因“侨”制宜、因时而变,积累了百余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过程中,华侨统战工作一直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华侨统战工作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同时因“侨”制宜、因时而变,积累了百余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经验:立足“为国家服务”与“为华侨服务”的互惠性原则,推进思想政治引领和法治垂范,切实维护并不断增进侨益,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切入点,走向中国与华侨群体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华侨统战 历史经验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关于“两个确立”的新阐述
18
作者 陈小林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1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基础上,对“两个确立”有进一步的新阐述。以十年来伟大变革的“三件大事”“五重里程碑意义”,对“两个确立”的形成基础有新概括,体现了历史的厚度;以“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习近... 党的二十大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基础上,对“两个确立”有进一步的新阐述。以十年来伟大变革的“三件大事”“五重里程碑意义”,对“两个确立”的形成基础有新概括,体现了历史的厚度;以“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两个确立”的基本内涵有新丰富,彰显了理论的深度;以“重大政治成果”“决定性因素”“决定性意义”,对“两个确立”的政治地位有新论断,突出了政治的高度;要求全党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对“两个确立”的贯彻落实有新要求,标注了实践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习近平 两个确立 新阐述
下载PDF
“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斌雄 张丽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9,F0002,共14页
“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和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总结百余年党史经验的郑重历史结论,更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 “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和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总结百余年党史经验的郑重历史结论,更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根本保证。“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结合”理论发展的本然和应然真知,是新时代10年历史性成就的实践发展的实然和所以然结论,是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未来发展的将然和必然选择。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构建过程看,“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体现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程中,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实践史、理论史和自身建设史的科学总结中,体现在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确立 党的二十大 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
下载PDF
系统观念思想方法对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深化与发展--基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视角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雨来 杨玉成 张智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5-29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系统观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并用系统观念来统摄“七大思维”(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明确系统观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系统观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并用系统观念来统摄“七大思维”(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明确系统观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中的重要地位。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从社会和自然出发,确立了“有机体”和“集合体”的观念,把自然和社会当作一个“有机”“集合”的“相联系的总体”,这实际上就是把自然和社会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马克思对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系统作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在内一整套范畴体系,并运用这套范畴体系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历代领导集体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点,把事物看作由各种要素基于一定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自觉地坚持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布局和新方略,使坚持系统观念成为党的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的系统观念思想方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深化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的系统观念思想方法,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思想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精神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