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中晚期朱子学的自我拯救及其学术史意义--以李元春为中心的探讨 |
李敬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季本的《大学私存》与中晚明的“朱、王之争” |
李敬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论朱熹、王阳明“新民”“亲民”之辨——基于人性论的立场 |
王斯诗
|
《武陵学刊》
|
2024 |
1
|
|
4
|
宋明理学的性说 |
申绪璐(译)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5
|
席书心学思想刍论 |
陆永胜
Wang Keyou(译)
|
《孔学堂》
CSSCI
|
2024 |
0 |
|
6
|
以“大人之学”分判朱王之学 |
魏子钦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船山于朱子、阳明“知行之辩”互斥模式之解构 |
朱汉民
杨超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8
|
新“鹅湖之会”高端会讲--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交锋 |
李承贵
朱汉民
蔡方鹿
董平
吴震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4
|
|
9
|
张履祥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王学的批判 |
张天杰
肖永明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0
|
从对“致知在格物”的不同诠释看新儒学的问题意识:从朱熹和王阳明到熊十力 |
张庆熊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1
|
陆陇其的《四书》学与清初的“由王返朱”思潮 |
张天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2
|
从慎独的诠释看儒学的当代困境——以《五行》和《大学》为中心 |
苟东锋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3
|
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 |
郭淑新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4
|
论宋明理学中的王道公共性意涵及其当代价值--兼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看 |
杨肇中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
5
|
|
15
|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 |
何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6
|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
黄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7
|
熙宁庙议与朱熹的宗庙思想 |
曾亦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阳明论朱陆异同——从现代朱子学研究的角度看 |
乐爱国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9
|
王阳明“乐是心之本体”与朱熹“唯仁故能乐”之比较 |
乐爱国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3
|
|
20
|
竺可桢教育思想中的“阳明情结” |
李兴韵
张杨旭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