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功能探析——以砖质买地券为中心
1
作者 张剑光 李忠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所具备的镇墓属性。这种镇墓属性是买地券作为“冥契”的固有属性,其存在与否与券文中宗教神仙色彩的有无强弱无关。汉末吴晋时期,买地券诸要项日渐完备,宗教神仙色彩日益浓厚,并出现了程式化演变趋势,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其镇墓功能亦并未实现根本性的增强。汉末出现的糅杂了解注文内容的特殊买地券,不代表这一时期买地券演变的主流趋势。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深入影响,一系列厌镇神仙鬼吏、慰抚亡魂、护佑生人的宗教语言出现在买地券文之中,至南梁时期,这种新式的券文书写模式已成为南朝各地买地券文的主流。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增强了买地券的镇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南朝 买地券 镇墓 砖刻文献
下载PDF
河南禹州阎寨遗址新莽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2
作者 魏继印 付永敢(绘图/执笔) +2 位作者 文春峰 韩涛 崔彦春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2018年,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禹州市阎寨遗址发掘汉代墓葬6座。其中,M5和M7两座新莽时期墓葬形制较为特殊,所见随葬品组合及葬俗特征鲜明,双墓室四人合葬、海蓝宝石珠等在河南地区尚不多见,为了解新莽时期豫中地区的葬俗与社会增加了... 2018年,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禹州市阎寨遗址发掘汉代墓葬6座。其中,M5和M7两座新莽时期墓葬形制较为特殊,所见随葬品组合及葬俗特征鲜明,双墓室四人合葬、海蓝宝石珠等在河南地区尚不多见,为了解新莽时期豫中地区的葬俗与社会增加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禹州市 阎寨遗址 新莽时期 墓葬
下载PDF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景区文旅产品的包装设计研究
3
作者 孙有霞 王辉 宋诗文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是我国东汉时期重要的墓葬遗迹,保留了大量技艺精湛的石刻画像与壁画,为研究东汉时期中上层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东汉石刻画像与绘画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河南新密提供了旅游...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是我国东汉时期重要的墓葬遗迹,保留了大量技艺精湛的石刻画像与壁画,为研究东汉时期中上层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东汉石刻画像与绘画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河南新密提供了旅游文化资源,对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树立特色文旅品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以“汉乐神游”为主题,提取打虎亭汉墓壁画中的汉代生活场景及奇珍异兽等图形元素,探索与开发具有国潮风格的包装与广告设计,以期顺应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个性化、审美化、体验化的需求,提升打虎亭汉墓景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虎亭汉墓 壁画 包装设计 文旅产品
下载PDF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三阴脉循行考证
4
作者 程施瑞 邱科 +4 位作者 孙睿睿 张乙小 周兴兰 梁繁荣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研究其循行方向及路径特点,对于研究早期经络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经穴髹漆人像 足三阴脉 经脉学说
下载PDF
论汉画像历史故事的两种图像叙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以“赵氏孤儿”为例
5
作者 朱浒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共11页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本文考证出江苏徐州白集汉墓前室北横梁上存一例不为人知的“赵氏孤儿”图像,采用长卷式连环画叙事,依时间顺序描绘了四个精彩瞬间。汉画像历史故事的图像叙事从单幕走向多幕,应受到早期青铜画像叙事传统、汉画发展内在规律、图像载体转换、地域性差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历史故事 赵氏孤儿 白集汉墓 图像叙事
下载PDF
陕西西安高陵区榆楚墓地CM1发掘简报
6
作者 耿庆刚 冯博(绘图) +9 位作者 王学文(绘图) 韩飞(绘图) 刘一博(绘图) 葛立毅(摄影) 赵汗青 崔梦鹤 夏培朝 于有光 裴学松 马珍珍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7,F0002,共15页
2020年3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融豪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编号CM1的墓葬为一座带有祭祀坑的竖穴墓道洞室墓,虽然墓室被盗严重,但壁龛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和动物骨骼... 2020年3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融豪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编号CM1的墓葬为一座带有祭祀坑的竖穴墓道洞室墓,虽然墓室被盗严重,但壁龛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和动物骨骼。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CM1的年代大致为秦汉之际。该墓的发掘为研究秦汉之际墓葬形制、随葬品和葬俗演变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秦汉之际 秦墓 祭祀坑
下载PDF
西汉列侯墓葬封土及有关设施
7
作者 刘尊志 柴怡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4,101,共9页
西汉时期,具有相对较高等级的列侯墓葬获得较多地发展,封土的普遍使用即是内容之一。封土的形状与尺寸、筑建与配套设施、功能与作用及和封土有关的陪葬墓与陪葬坑等,从多个方面体现出西汉列侯墓葬的内容内涵及发展演进,较好反映出与墓... 西汉时期,具有相对较高等级的列侯墓葬获得较多地发展,封土的普遍使用即是内容之一。封土的形状与尺寸、筑建与配套设施、功能与作用及和封土有关的陪葬墓与陪葬坑等,从多个方面体现出西汉列侯墓葬的内容内涵及发展演进,较好反映出与墓葬及墓主等级相对应的墓葬封护与措施、制度和要求、设施修建与功用等有关的内容,对认识汉代列侯墓葬的发展可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列侯墓葬 封土 设施
下载PDF
陕西清涧桑树坪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8
作者 闫宏东(摄影) 申宝发(绘图) +1 位作者 何家欢(绘图/摄影) 郝志国(摄影/执笔)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9,共17页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区西汉时期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清涧 西汉 木椁墓 石室墓
下载PDF
陕西咸阳茂苑小区一期汉墓发掘简报
9
作者 谢高文 刘卫鹏(摄影/执笔) +4 位作者 王长虹(摄影/绘图/执笔) 武杰(摄影/绘图/执笔) 魏嘉黎(摄影/执笔) 邱雅暄(绘图) 谢雪菲(绘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咸阳茂苑小区一期范围内发掘汉代墓葬百余座。其中M1、M9和M49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年代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随葬有陶器、漆器、铜牌饰、石祖及幼布三百、差布五百等...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咸阳茂苑小区一期范围内发掘汉代墓葬百余座。其中M1、M9和M49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年代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随葬有陶器、漆器、铜牌饰、石祖及幼布三百、差布五百等王莽货币,推测墓主为居住于茂陵邑南部郊区的普通民众。这为探索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关中地区墓葬形制、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咸阳市 汉代墓葬 石祖 王莽钱币
下载PDF
双古堆汉简《算术书》校释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序林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80,共14页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残简简文文意相对清晰完整,即残简1、残简28+27+21+20+5、残简24+25。对比《九章算术》相关算题,确认它们分别与《九章算术》“均输”章第25题、第1题和“少广”章第8题相合。考察《九章算术》的删补者张苍与双古堆1号汉墓墓主的情况,认为二者有条件并有可能在算学方面有交流。双古堆汉简《算术书》与其他简牍算书有着不一样的血统,张苍在整理《九章算术》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本子可能是它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古堆汉简 《算术书》 《九章算术》 张苍
下载PDF
汉代列侯分封的考古学分析
11
作者 刘尊志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83-89,共7页
分封列侯是汉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两汉四百余年,分封的列侯数量众多。随着考古资料尤其是汉代列侯墓葬资料的不断丰富,其所体现的汉代列侯分封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考古资料对于不同列侯与侯国、列侯的始封与嗣封及续封方式、列侯的具... 分封列侯是汉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两汉四百余年,分封的列侯数量众多。随着考古资料尤其是汉代列侯墓葬资料的不断丰富,其所体现的汉代列侯分封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考古资料对于不同列侯与侯国、列侯的始封与嗣封及续封方式、列侯的具体种类等皆有较为充分的体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列侯及其侯国的发展和变化。虽然考古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局限性,但也为我们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汉代列侯分封的有关内容、内涵等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列侯 墓葬 分封制度
下载PDF
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
12
作者 王清雷 张玲玲 +1 位作者 李文欢 徐长青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100,168,共14页
该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调音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然后对这套编钮钟的测音采样和机测做了简单介绍。其后,该文根据《海昏侯刘贺墓青铜乐器测音报告》一文,对这套编钮钟的音列以及其与同均三宫的关系、音准做了深入探讨。从这套... 该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调音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然后对这套编钮钟的测音采样和机测做了简单介绍。其后,该文根据《海昏侯刘贺墓青铜乐器测音报告》一文,对这套编钮钟的音列以及其与同均三宫的关系、音准做了深入探讨。从这套编钮钟测音数据的乐学分析来看,其音列可以构成“同均三宫”:?A均?A宫正声音阶(古音阶)、?A均?E宫下徵音阶(新音阶)、?A均?B宫清商音阶(俗乐音阶)。但从这套编钮钟的演奏痕迹可以确知,这套编钮钟在当时并没有使用“同均三宫”,仅使用了?A宫正声音阶(古音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 刘贺墓 编钮钟 西汉
下载PDF
西安地区东汉时期墓内祭祀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妍琳 徐卫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两汉时儒家“孝道”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思想的影响下,不仅流行墓上祠堂祭祀,还流行墓内祭祀。墓内祭祀是汉代开始流行的葬俗,当墓主下葬后,在象征着“地下祠堂”的前室为墓主举行祭奠仪式,墓室封闭后,墓内的祭... 两汉时儒家“孝道”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思想的影响下,不仅流行墓上祠堂祭祀,还流行墓内祭祀。墓内祭祀是汉代开始流行的葬俗,当墓主下葬后,在象征着“地下祠堂”的前室为墓主举行祭奠仪式,墓室封闭后,墓内的祭器与祭食就象征了对墓主灵魂永恒的供奉。目前考古发现的西安地区东汉时期的墓内祭祀遗存较多,与其他地区发现的东汉时期墓内祭祀遗存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地区特点,体现出汉文化的多元统一性。西安在东汉时期属于陪都,地位仅次于首都洛阳,其文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通过研究该地区的墓内祭祀遗存,可以研究东汉时期的丧葬礼俗、丧葬思想、生死观念以及墓内祭祀这一礼俗背后的政治、文化背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内祭祀 汉代 西安地区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汉魏时期砖室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皓 张子夜 张敬尧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1期10-13,51,共5页
随着国家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历史建筑逐渐发展成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1993年—2023年间CNKI中收录的砖室墓期刊进行统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砖室墓科学知识研究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砖室墓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研究发现:30... 随着国家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历史建筑逐渐发展成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1993年—2023年间CNKI中收录的砖室墓期刊进行统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砖室墓科学知识研究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砖室墓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研究发现:30年间对砖室墓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也逐渐多元化,但还没有形成较为紧密的研究团队,各个学者之间的认可度不高,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合作也相对薄弱。主要为考古研究所与各地高校,且发文呈现出地区性聚集。在时间序列上,30年间的砖室墓研究分为不同阶段,研究内容上,多注重于从考古学的视角来研究墓葬本身。通过对砖室墓的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与研究意义。今后,从问题出发,开展多学科、多技术和多机构合作对砖室墓进行研究或成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时期砖室墓 CITESPACE 可视化数据
下载PDF
陕西渭南民主南路汉墓M2发掘简报
15
作者 曾鑫(绘图) 史文婷(绘图) +1 位作者 王一伟(绘图) 孙溢旋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2019年4月,渭南市博物馆、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在渭南市民主南路基建工地发现并抢救性清理了两座汉代砖室墓。其中M2保存较好,随葬器物未被扰动且数量较丰富,出土了带有“汝義”铭文的龟钮铜印。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关中东部地区... 2019年4月,渭南市博物馆、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在渭南市民主南路基建工地发现并抢救性清理了两座汉代砖室墓。其中M2保存较好,随葬器物未被扰动且数量较丰富,出土了带有“汝義”铭文的龟钮铜印。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关中东部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组合及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南市 汉墓 西汉晚期 龟钮铜印
下载PDF
广州市校场北路西汉墓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分析
16
作者 吕良波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997,共7页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普遍的。而附件的分铸既可以保证二分范脱模的成功率,同时也让青铜铸造过程分工更加精细,极大提高青铜器铸造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青铜器 二分范 分铸
下载PDF
陕北高原汉代墓葬研究
17
作者 张倩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8,共10页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考古材料,对陕北高原汉代墓葬的形制及主要随葬品进行类型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将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分为五个时期和四个区域,并总结各期及各区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脉络。
关键词 陕北高原 汉代 墓葬
下载PDF
宇宙希声三籁之器——徐州白集汉墓出土的三幅汉画像弦乐器图研究
18
作者 顾颖 岳凯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0-78,123,共10页
白集汉画像石墓(文中均简称白集汉墓)位于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白集村,是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也是国内迄今罕见的一座祠、墓形制东汉画像石墓。1965年南京博物院组织第一次清理发掘;1994年为配合汉墓陈列馆建设,徐州博物馆进行了第... 白集汉画像石墓(文中均简称白集汉墓)位于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白集村,是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也是国内迄今罕见的一座祠、墓形制东汉画像石墓。1965年南京博物院组织第一次清理发掘;1994年为配合汉墓陈列馆建设,徐州博物馆进行了第二次清理发掘,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集汉墓共有画像石刻24块,其中有3块内容为古琴图像,分别位于前室东横梁、中室北壁西侧以及中室南壁上。这三幅画像所绘弦乐器是“琴”还是“筝”,一直存在争论,根据古籍记载结合当时的时代精神与墓主人的君子理想分析,这三幅汉画像上的弦乐器是“古琴”而不是“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集汉墓 汉画像 弦乐器
下载PDF
广西贵港贵县师范学校旧址汉墓发掘简报
19
作者 王星 甘雨棠 +5 位作者 廖其坚 陈晓颖 谢广学(摄影) 王星(摄影) 张小波(绘图) 龙耀英(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4,F0002,F0003,共16页
2013年8月,为配合贵港市东湖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广西贵港贵县师范学校旧址的11座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6座汉墓保存相对完整,年代序列清晰,对研究贵港地区西汉中期至东汉前期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 2013年8月,为配合贵港市东湖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广西贵港贵县师范学校旧址的11座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6座汉墓保存相对完整,年代序列清晰,对研究贵港地区西汉中期至东汉前期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贵港 贵县师范学校 汉墓
下载PDF
满城汉墓与海昏侯墓出土青铜灯比较研究
20
作者 黄喆安琪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同为西汉中期诸侯墓的河北满城中山王墓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了数量相近的青铜灯。一方面,两墓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完善的造物体系,代表着西汉中期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器物文明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两墓的墓葬时间、墓主人身份地位、... 同为西汉中期诸侯墓的河北满城中山王墓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了数量相近的青铜灯。一方面,两墓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完善的造物体系,代表着西汉中期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器物文明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两墓的墓葬时间、墓主人身份地位、墓葬保存完好程度的相近使得二者的出土器物具有比较研究的可行性。本文试以满城汉墓与海昏侯墓中出土青铜灯为例,通过对铜灯造型种类、制造工艺、所刻铭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寻西汉中期经济社会与贵族日常生活的一角,加深对西汉历史的认识;在南北异曲同工的精美青铜器上,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巧夺天工的青铜艺术魅力和一个时代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满城汉墓 海昏侯墓 青铜灯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