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原北齐娄叡墓十二生肖图像再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倩 《草原文物》 2018年第2期70-75,共6页
娄叡(531-570年),鲜卑人,字佛仁,北齐贵戚重臣,武平元年(571年)葬于今山西太原王郭村。1979年娄叡墓葬被发掘之后①,作为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北朝时期的高等级墓葬在当时就备受学界关注,关于娄叡墓壁画、葬制、墓志、随葬品的讨论成... 娄叡(531-570年),鲜卑人,字佛仁,北齐贵戚重臣,武平元年(571年)葬于今山西太原王郭村。1979年娄叡墓葬被发掘之后①,作为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北朝时期的高等级墓葬在当时就备受学界关注,关于娄叡墓壁画、葬制、墓志、随葬品的讨论成果颇丰②。然而,相关论述中对壁画的某些重要题材如十二生肖图像的研究稍显不足。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作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娄叡墓 十二生肖图 法天象地 灵魂升天
下载PDF
北朝“焰肩”畏兽形象源考
2
作者 宁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1-79,共9页
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南北方广泛出现了“焰肩”畏兽形象,在此之这些形象罕见于汉,隋唐之后亦不多见。关于它们的形象及文化起源已有诸多学者进行讨论,多数认为与外来宗教文化息息相关。通过对北朝畏兽形象中的“焰肩”“獠牙门齿”“山字... 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南北方广泛出现了“焰肩”畏兽形象,在此之这些形象罕见于汉,隋唐之后亦不多见。关于它们的形象及文化起源已有诸多学者进行讨论,多数认为与外来宗教文化息息相关。通过对北朝畏兽形象中的“焰肩”“獠牙门齿”“山字形顶饰”等元素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其形象至少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结合现存墓主遗物、墓葬壁画、陪葬石刻、石窟造像、传世画卷中的畏兽形像,以及它们的出土环境及文化背景,初步判断“畏兽”的形象来源与外来祆教文化并无直接联系,系中国传统护佑墓主“升天”的避邪形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壁画 畏兽形象 墓主升天
下载PDF
汉墓画像中“升仙”与“升天”问题辨析
3
作者 卜友常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4-78,共5页
在汉代墓葬考古中,天界与仙界是明显分开的,不存在汉墓“升天”的画像,灵魂“升天”的说法完全违背了汉墓画像的视觉逻辑和文化结构,只有升仙是这个时代墓葬画像唯一表述的亡灵归宿观念。在汉代以后,中国思想信仰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呈... 在汉代墓葬考古中,天界与仙界是明显分开的,不存在汉墓“升天”的画像,灵魂“升天”的说法完全违背了汉墓画像的视觉逻辑和文化结构,只有升仙是这个时代墓葬画像唯一表述的亡灵归宿观念。在汉代以后,中国思想信仰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丧葬和灵魂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多种可能性,就没有必要进行学术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升仙 升天 亡灵
下载PDF
也论马王堆汉墓帛画——以阊阖(璧门)、天门、昆仑为中心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煜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9,共9页
马王堆帛画中心的双龙穿璧图像应该是阊阖(璧门)的表现,其上的平台为昆仑悬圃。根据西汉前期的楚地文献,阊阖并不像东汉时期那样等于天门,而是"始升天之门",也是昆仑之门,昆仑为最为重要的登天神山。整个帛画描绘的是西汉前... 马王堆帛画中心的双龙穿璧图像应该是阊阖(璧门)的表现,其上的平台为昆仑悬圃。根据西汉前期的楚地文献,阊阖并不像东汉时期那样等于天门,而是"始升天之门",也是昆仑之门,昆仑为最为重要的登天神山。整个帛画描绘的是西汉前期楚地文献中表现出的"阊阖-昆仑-天门-天帝"的升天信仰。升天成仙与昆仑为通天中心的观念在西汉前期已经形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帛画 阊阖(璧门) 昆仑 升天
原文传递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三题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正 谢安琪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5,134,共13页
本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重新探讨,认为上部蛇首人身神除了可能为女娲之外,还可能是阴阳合一之神;帛画下部赤蛇主要象征地下世界的勃勃生机;整幅帛画的基本性质是墓主升天,回归祖先,并含有较强烈的生殖崇拜之意。
关键词 马王堆一号汉墓 帛画 阴阳合一 升天 生殖崇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