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grant Workers and Elimination of Risks in Chinese Modern Transformation
1
作者 JIA Nan, GUO Qiang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Research,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12期44-46,51,共4页
Firstly, risks in Chines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mobility of rural laborers. Secondly,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migrant works in elimination of... Firstly, risks in Chines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mobility of rural laborers. Secondly,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migrant works in elimination of risks in Chinese modern transformation is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namely rural migrant workers pursuing equ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atus (identity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hen working in cities.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migrant works play a key role in Chinese modern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NT workers modern transformation RISKS china
下载PDF
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逻辑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扬 黄亚娴 朱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95,共8页
作为驱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职业教育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机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引领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储备人才与科技力量。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具有专业... 作为驱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职业教育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机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引领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储备人才与科技力量。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教学资源绿色化、合作办学模式集约化、实践教学活动生态化特征,可通过对接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绿色职业需求,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面向绿色低碳转型趋势,职业院校以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谱系为精神内核,以绿色教育政策嬗变历程为行动指南,以国际绿色技能经验为逻辑参鉴,形塑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的逻辑框架。为实现现代化工匠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可立足绿色低碳转型理念,优化类型定位,健全保障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打造合作联盟;深化技术嵌入,创建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转型 职业教育 现代化工匠人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3
作者 宋才发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称于世。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改革和转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良法善治彰显了中华民族建构法治秩序的理性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司法审判中具有价值引导功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行为规范作用,建成法治国家则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旭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探索中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有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教育实践变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探索中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有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教育实践变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方向,教育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动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时代条件和实践逻辑,丰富了教育学的构建路径和方式。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教育学的价值取向;坚持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以密切教育与社会关系为教育学的内容;坚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思想,以提升教育学的学术品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推动教育学的时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 教育实践变革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呼应社会转型变迁
5
作者 杨述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4,159,共11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以及在近代历史过程中所建构的相应知识体系,也必将同时发生深刻转型变革,以呼应这一崭新时代的转型变迁。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人类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面临人类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正逢其时。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走到世界前沿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
6
作者 唐绪华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81-90,共10页
翻译场域的空间效应有助于阐明特定时段区域性翻译活动的历史蕴意。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是殖民扩张语境下的传教运动和抗日战争语境下文军西征的时代产物。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该翻译场域前期的行动者主体以来华传... 翻译场域的空间效应有助于阐明特定时段区域性翻译活动的历史蕴意。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是殖民扩张语境下的传教运动和抗日战争语境下文军西征的时代产物。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该翻译场域前期的行动者主体以来华传教士为主,后期则以中国学者为主,两大译者群体的文化身份和翻译动因各有不同。行动者主体身份的嬗替使华西地区翻译场域中的资本占位发生根本性转变。本文认为既应该批判华西传教士企图通过翻译活动瓦解本土文化认同、构建知识权力体系的文化帝国主义本质,也应该肯定中国学者在抗战大后方通过翻译实践反抗知识霸权、化解边疆危机和建构国族认同的民族主义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华西地区 翻译场域 生发 嬗变
下载PDF
双重转型——民国瓷器装饰工艺的继承与革新
7
作者 陈航宇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民国时期,瓷器装饰工艺发生了从传统工艺美术向艺术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转型。除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全面继承之外,一方面手工瓷绘在保持传统工艺如青花和粉彩的同时,引入了文人风格、西方技法与新色料,产生了如浅绛彩、新粉彩和新彩等装饰... 民国时期,瓷器装饰工艺发生了从传统工艺美术向艺术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转型。除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全面继承之外,一方面手工瓷绘在保持传统工艺如青花和粉彩的同时,引入了文人风格、西方技法与新色料,产生了如浅绛彩、新粉彩和新彩等装饰工艺,向着艺术化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采用了机械印刷、转印和喷涂等现代化技术,产生了喷花、贴花等现代工艺,使瓷器装饰更加多元化和工业化,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型。这些艺术与技术的变革为新中国成立后瓷器装饰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瓷器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瓷器 装饰工艺 艺术化 现代化 技术变革
下载PDF
民国时期苏州古典园林之“识”
8
作者 胡旖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近代的苏州古典园林在开放性上越来越高,与苏州社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在民国时期的苏州社会变迁中,不同群体如文人、学者和政府对苏州古典园林越来越重视,在文学品评、学术研究、市政建设的不同方面将古典园林作为一部分的话语中心,从... 近代的苏州古典园林在开放性上越来越高,与苏州社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在民国时期的苏州社会变迁中,不同群体如文人、学者和政府对苏州古典园林越来越重视,在文学品评、学术研究、市政建设的不同方面将古典园林作为一部分的话语中心,从文本撰写和实践操作中可以反映出其在这一阶段的演变,以及如何影响到苏州城市的发展方向。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和实用功能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开发,各界对古典园林的认识尤为关键,使得苏州的古典园林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园林保护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指导作用,为苏州此后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园林 古典园林 传统园林 民国园林 社会变迁 近代转型
下载PDF
发展中国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兼论生态农业在我国兴起与发展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松良 施生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4-1193,共10页
农业是支撑人类生命和永续繁衍的支撑产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属性。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现代常规农业过多依赖化石能源投入,以单一的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和工业化物质武装以实现其单一的经济收益目标,产生严重的环境和... 农业是支撑人类生命和永续繁衍的支撑产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属性。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现代常规农业过多依赖化石能源投入,以单一的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和工业化物质武装以实现其单一的经济收益目标,产生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十分紧迫。发展以农业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论协同指导下的中国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文章论述了“中国生态农业”这一作为与国情、农情相适应的生态农业体系之形成历史,提出其作为中国式农业现代根本路径的3个基本任务,即农业产业由纯商品经济的产业向生命保障的公共事业转型、农业生产由生态上的恶性循环向生态上的良性循环转型和农业经营从破碎链条向“种养加”“农工商”一体化转型;3个技术体系,即应用多维用地技术体系促进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应用物能多级利用技术体系建立自净的生产系统和应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以及3个政策机制,即加快建设农业生态学科,完善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全面兑现生态农业产品价值,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多规合一,保证监管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化转型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从二元分立到三足鼎立——中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嬗变与转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I0002,共9页
中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学科建构与学术发展,与中国音乐文化由古代走向现代、由传统转向新学的发展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国人对西乐的美感认同是新音乐创作和新的音乐美学思想成为强势话语的最为根本而内在的驱动力。中国近代音乐美学思想... 中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学科建构与学术发展,与中国音乐文化由古代走向现代、由传统转向新学的发展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国人对西乐的美感认同是新音乐创作和新的音乐美学思想成为强势话语的最为根本而内在的驱动力。中国近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辛亥时期,主要特征是新旧音乐思想的冲突和音乐美育思想的萌发;五四时期,主要特征是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二元分立;抗战与内战时期,主要特征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的三足鼎立。在新旧音乐文化的冲突与博弈中,中国固有的音乐美学思想开始发生嬗变,与此同时,具有学科意义的现代音乐美学思想逐渐确立,成为中国近代音乐美学转型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中国近代 嬗变 转型
下载PDF
民众图书馆在我国近代图书馆转型中的指针意义
11
作者 张书美 刘劲松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2,F0003,共7页
我国近代教育经历了从培养精英人才到普及民众教育的转变。作为知识汇聚之地的图书馆,也历经了从嘉惠士林向教育国民的转型。在我国近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中,民众图书馆具有指针意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民众图书馆对我国旧式图书... 我国近代教育经历了从培养精英人才到普及民众教育的转变。作为知识汇聚之地的图书馆,也历经了从嘉惠士林向教育国民的转型。在我国近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中,民众图书馆具有指针意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民众图书馆对我国旧式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及管理模式进行革故鼎新,开启了近代图书馆普及化、通俗化、法制化及创新化等历史转型。民众图书馆所蕴含的平等、便利、主动服务理念,代表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发展方向,对当下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治理不失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图书馆 图书馆转型 中国近代
下载PDF
国家、教育与社会——周慧梅“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系列著作读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林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1期166-177,191,共13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教育作为一项专门事业,在行政上设立专职部门,在人事上配置专业人员,在研究上有专业机构、专题著作及专门期刊,呈现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学理、政策及实践层面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多有值得今日发覆参鉴之处。周慧梅... 近代中国的社会教育作为一项专门事业,在行政上设立专职部门,在人事上配置专业人员,在研究上有专业机构、专题著作及专门期刊,呈现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学理、政策及实践层面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多有值得今日发覆参鉴之处。周慧梅多年覃研于此,先后出版五种著作,其中的重要专题、核心史料,以及研究视野、方法,均有创获及新见,切实增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当然,其系列著作中的局部体系结构、细节表述及字词编校方面仍有调整精进之处。综合考察可知,这一研究领域尚有可再拓展深入的空间,主要包括概念史视野下的社会教育概念集群探究、新制度史视野下的社教机构及人物群体研究、近代财政史视野下的社会教育经费问题研究、文化史视野下的社会教育文献研究,以及比较史视野下的延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教育 社会改造 学术评论
下载PDF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湾区高校中国式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3
作者 谢幼如 李成军 +1 位作者 章锐 邱艺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3,89,共8页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其建设为湾区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基于国际化视野,以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明晰了湾区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的中国式表征,提出了...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其建设为湾区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基于国际化视野,以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明晰了湾区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的中国式表征,提出了课程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构建了跨越社会制度壁垒和体现国家平台与湾区双向赋能的中国式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论述了国家平台赋能湾区高校中国式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国内外高校及地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 课程数字化转型 体系构建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个体解绑:农村自由恋爱式早婚兴起——基于西南C村的田野调研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秋玲 《当代青年研究》 2023年第2期27-37,共11页
立足西南C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在现代和传统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个体从家庭、社会和法律中解绑,形成了青年人的自由恋爱式早婚。具体机制如下:低升学率产生了一批不读书、不就业的“空窗”青年,他们在手机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开放的性观念;... 立足西南C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在现代和传统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个体从家庭、社会和法律中解绑,形成了青年人的自由恋爱式早婚。具体机制如下:低升学率产生了一批不读书、不就业的“空窗”青年,他们在手机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开放的性观念;在城市娱乐消费经济中获得了丰富的恋爱交往和发生性行为的机会;在当地相对独立的代际关系文化下拥有了婚恋自主权;在重生育和低成本的婚姻文化传统下选择了“怀孕就结婚”。当地早婚多以跑婚和离婚结束,如何加强学校教育、家庭发展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衔接,让西南农村青年能够获得更多实质性的发展机会,是破解早婚及其带来的家庭和社会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年 早婚 西南地区 婚姻家庭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民国监察官群体与监察权的现代转型
15
作者 云静达 孙文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4-62,共9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赋予监察权在国家政治权力架构中极为重要的地位。监察官作为监察权的人格化表现,是学界研究监察权的重要面向。相对于传统监察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官制有诸多创新因子,在吸收权能分治、专业监察、独立监察等...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赋予监察权在国家政治权力架构中极为重要的地位。监察官作为监察权的人格化表现,是学界研究监察权的重要面向。相对于传统监察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官制有诸多创新因子,在吸收权能分治、专业监察、独立监察等近代西方政治理念的基础上,将“硕学通儒、独立监察、厚养其廉”作为中国现代监察官群体选拔和管理的重要制度设计,从而塑造了中国现代监察官群体的早期轮廓。民国监察官群体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传统监察权力从听旨俸诏到权力法定、从皇权依附到独立监察、从德行显著到专业兼顾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监察权 监察官 监察法治 现代化 权力转型
下载PDF
学堂乐歌与中国新诗发生的多重路径选择
16
作者 禹权恒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8-133,共6页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清政府开始实行改革措施,先后派遣大批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全面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开设乐歌课程,有效地刺激着近代学堂乐歌运动的发生。学堂乐歌题材类型多样,蕴含丰富,已经具有中国新诗的基本雏形,可视...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清政府开始实行改革措施,先后派遣大批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全面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开设乐歌课程,有效地刺激着近代学堂乐歌运动的发生。学堂乐歌题材类型多样,蕴含丰富,已经具有中国新诗的基本雏形,可视为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初 学堂乐歌 中国新诗 现代转型
下载PDF
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1895-1949) 被引量:23
17
作者 周秋光 曾桂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4-94,共11页
18 95— 1 949年 ,近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促使了中国东南社会的沧桑变迁及其慈善事业的近代化 ,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清末十余年是初步兴起时期 ,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得以萌生 ,慈善公益活动有了初步扩展 ,传统的善堂善会纷... 18 95— 1 949年 ,近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促使了中国东南社会的沧桑变迁及其慈善事业的近代化 ,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清末十余年是初步兴起时期 ,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得以萌生 ,慈善公益活动有了初步扩展 ,传统的善堂善会纷纷向近代慈善团体转变。民国是兴盛发展时期 ,东南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团体和慈善家群体 ,对于民国社会的维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代慈善事业实际上扮演着调节社会的重要角色 ,成为推动近代社会前进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事业 近代化 东南地区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丛林 乔海娟 +1 位作者 王毅 孙凌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
将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水利发展模式、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兴起、恢复河流运动的兴起、水利事业发展迈向流域综合管理以及水利发展向绿色、生态、环保转型等5个阶段。阐述了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列举了各阶段的标志性事... 将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水利发展模式、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兴起、恢复河流运动的兴起、水利事业发展迈向流域综合管理以及水利发展向绿色、生态、环保转型等5个阶段。阐述了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列举了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总结了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的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新形势下水问题的变化及水利现代化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2方面论述了中国水利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水利现代化经验,从流域综合管理、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灾害防控等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水利现代化的若干政策建议,并构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水利现代化建设改革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水利转型 水利现代化历程
下载PDF
“大同”“小康”在近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默闻 丁俊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37-44,共8页
"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向往的两种不同程度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政治理想,"小康"则是比较贴近现实的社会政治理想。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探... "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向往的两种不同程度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政治理想,"小康"则是比较贴近现实的社会政治理想。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同时也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小康"概念,并赋予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使之成为阐述其奋斗目标的中国话语,并因此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进而成为激励和引导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小康 近现代 中国 转化
下载PDF
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 被引量:23
20
作者 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22,共9页
中国近代行会制度完全为同业公会制度所取代经历了约 90余年时间。鸦片战争后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新变化 ,行会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 ,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与新兴工商业的发展对行业组织提出了新的制度要求 ,传统行会开始了内在性变... 中国近代行会制度完全为同业公会制度所取代经历了约 90余年时间。鸦片战争后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新变化 ,行会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 ,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与新兴工商业的发展对行业组织提出了新的制度要求 ,传统行会开始了内在性变迁 ,组织缓慢趋新 ,功能逐渐转变 ,形成一种较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但是这种内在性的变迁在行业上与地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 ,同时 ,要使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权威性 ,还必须得到国家的法律支持 ,使其成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晚清至民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及其配套措施 ,提供了行会变迁的制度供给系统 ,加之商会的推波助澜、西方同业公会的示范效应 ,从外部促成行会的最终转型。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是内力与外力相结合的产物、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与自下而上的内在性变迁两种方式交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行会 同业公会 制度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