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under George Steiner's Fourfold Translation Motion Theory-A Case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Fu Sheng Liu Ji
1
作者 朱志遥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4期164-167,共4页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1970s,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t...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1970s,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manifes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Fu Sheng Liu Ji by Shen Fu on the basis of George Steiner's fourfold translation motion theory, namely"trust", "aggression","incorporation"and"compensation". By the study, we may obtai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translation is shaped by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us affirming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late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 Sheng liu JI the fourfold translation MOTION th
下载PDF
国内翻译研究的语境化思潮简评——以五部译学专著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彭利元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的语境化问题已逐步发展为国内译学界不可忽视的一股理论思潮,并成为近年翻译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文章就国内讨论翻译语境问题比较集中的五部译学著作做了简要评述,以期引起译学界更多的关注,推动翻译语境论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的语境化问题已逐步发展为国内译学界不可忽视的一股理论思潮,并成为近年翻译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文章就国内讨论翻译语境问题比较集中的五部译学著作做了简要评述,以期引起译学界更多的关注,推动翻译语境论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语境论 朱文振 郑诗鼎 李运兴 刘宓庆 程永生
下载PDF
刘炳善散文翻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钱灵杰 操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翻译家刘炳善在英国散文翻译实践中,认为散文翻译必须译性之所近之作,散文译者应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与高度的责任感,散文风格翻译应细察原意并熔铸新词。他对散文翻译选材、散文译者素质以及散文风格翻译均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观点,形成了... 翻译家刘炳善在英国散文翻译实践中,认为散文翻译必须译性之所近之作,散文译者应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与高度的责任感,散文风格翻译应细察原意并熔铸新词。他对散文翻译选材、散文译者素质以及散文风格翻译均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观点,形成了系统的散文翻译思想,对我国译介英国散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炳善 散文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刘若愚实用翻译理论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巧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8,共9页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刘若愚在西方从事中国古典文论、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三十多年,有大量的翻译实践,也提出了一些翻译理论。学界对他的翻译实践讨论较多,但对其翻译理论研究不够。本文在梳理、讨论刘若愚翻译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他的翻译...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刘若愚在西方从事中国古典文论、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三十多年,有大量的翻译实践,也提出了一些翻译理论。学界对他的翻译实践讨论较多,但对其翻译理论研究不够。本文在梳理、讨论刘若愚翻译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他的翻译理论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不仅对中国诗歌、诗论的英文翻译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也丰富了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形成的路向亦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若愚 翻译理论 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
下载PDF
刘宓庆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贺爱军 贺海琴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第5期65-71,共7页
刘宓庆秉承"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他以语言、文化信息为出发点,以信息意义处理为任务,以意义表现及表现效果为终端,提炼出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这一理论立足翻译学,从语言学、... 刘宓庆秉承"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他以语言、文化信息为出发点,以信息意义处理为任务,以意义表现及表现效果为终端,提炼出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这一理论立足翻译学,从语言学、心理学、美学、政治等跨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宓庆 整体性文化翻译观 对策论
下载PDF
刘宓庆与奈达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力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刘宓庆与奈达为中西翻译理论界代表人物。他们著书立作,投身翻译实践与研究几十年,对翻译真实体会颇深,在一次次不断尝试并修正自我思想的同时,将翻译的面纱层层支开,对世人影响深远。文章从两人翻译思想形成的阶段性与流变性等方面展... 刘宓庆与奈达为中西翻译理论界代表人物。他们著书立作,投身翻译实践与研究几十年,对翻译真实体会颇深,在一次次不断尝试并修正自我思想的同时,将翻译的面纱层层支开,对世人影响深远。文章从两人翻译思想形成的阶段性与流变性等方面展开异同之比较,并得出结论: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展开的理论研究终将引入语言表达的异化,只有求同存异,方能实现翻译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宓庆 奈达 翻译思想
下载PDF
从刘宓庆翻译美学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以朱纯深和许渊冲翻译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延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60-66,共7页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词中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现存苏词翻译数不胜数。除了忠实地翻译词的字面意思,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艺术之美是译坛永恒的难题。翻译审美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智活动,刘宓庆教授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此...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词中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现存苏词翻译数不胜数。除了忠实地翻译词的字面意思,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艺术之美是译坛永恒的难题。翻译审美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智活动,刘宓庆教授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刘宓庆翻译美学 翻译审美
下载PDF
刘勰的“六观”说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批评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全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2-146,共15页
中国古典文论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可以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最为肥沃的土壤。本文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六观”说和黄维樑的现代解释为基础,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批评的操作框架,包括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 中国古典文论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可以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最为肥沃的土壤。本文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六观”说和黄维樑的现代解释为基础,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批评的操作框架,包括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正和通变6个层面,并结合古典诗词翻译的特殊性,提出一些具体的论题与切入视角。从“六观”视角进行古典诗词翻译批评,既可从宏观层面切入,也可从具体个案着手,但都需以博观和精阅为前提。其中个案分析还应注意在“六观”中有所侧重,善于发现译诗的独特价值,不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作为批评方法,“六观”说也有望为整个文学翻译批评提供操作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六观”说 中国古典诗词 翻译批评 文心雕龙 文论
下载PDF
散文英译与鉴赏的理论指导模式研究——从刘宓庆的翻译审美理论看《故都的秋》三个英译版本
9
作者 童兆升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基于翻译美学家刘宓庆的翻译审美理论,选用《故都的秋》的三篇译文为研究个案,从语言结构层、超文本语言美以及风格美三个层面对这三篇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再现原文美学特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目前,散文英译研究依然缺乏有效的... 基于翻译美学家刘宓庆的翻译审美理论,选用《故都的秋》的三篇译文为研究个案,从语言结构层、超文本语言美以及风格美三个层面对这三篇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再现原文美学特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目前,散文英译研究依然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刘宓庆的审美理论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检验译文的质量,为散文的英译与鉴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指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宓庆的翻译审美理论 散文英译 指导模式 深层理解
下载PDF
刘宓庆翻译教学思想综论
10
作者 张思永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5-60,共6页
刘宓庆是中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其翻译教学思想是其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历时视角梳理了刘宓庆翻译教学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从共时视角建构了他的翻译教学思想的框架,并尝试对其翻译教学思想进行定位,即“以功能为视角、以... 刘宓庆是中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其翻译教学思想是其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历时视角梳理了刘宓庆翻译教学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从共时视角建构了他的翻译教学思想的框架,并尝试对其翻译教学思想进行定位,即“以功能为视角、以整合为手段、以审美为旨归”的翻译教学思想。旨在能以此个案研究为视角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历程,并望对当前中国的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宓庆 翻译教学思想 综论
下载PDF
简论维特根斯坦对刘宓庆翻译理论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刘宓庆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其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具有很大影响。他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并提出了创新思想。本文从三方面简论英国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对刘宓庆翻译理论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刘宓庆 翻译理论 影响
下载PDF
翻译家刘重德先生译学思想考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智 李亚舒 耿宁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0,共9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刘重德教授“信达切”三字原则的立论过程,阐述了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辩证特色,指出认真学习和践行“中庸之道”是他的成功之道。刘重德教授为译界同仁后学树立了治学和为人的榜样。
关键词 刘重德 辩证论译 信达切三原则 中庸之道
下载PDF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刘宇昆的译者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林熹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616-620,共5页
以在中外文坛备受青睐的科幻小说作家与《三体》英译者刘宇昆为研究对象,以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为视角,从"译内"和"译外"两个层面分析其译者行为。认为刘宇昆是一位成功的译者,无论从"译内"还是"译外&q... 以在中外文坛备受青睐的科幻小说作家与《三体》英译者刘宇昆为研究对象,以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为视角,从"译内"和"译外"两个层面分析其译者行为。认为刘宇昆是一位成功的译者,无论从"译内"还是"译外"角度而言,他的译者行为都是他所处的文学翻译场域,他不断被塑造的译者惯习和资本共同作用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宇昆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 译者行为
下载PDF
淡泊人生中的执着追求——刘宓庆教授访谈录
14
作者 章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是对著名学者和翻译理论家刘宓庆教授的访谈。在访谈中,刘教授介绍了《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修订的主要内容,强调在翻译理论研究中中国学者应维护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重申了翻译理论的中国价值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有规划、有... 本文是对著名学者和翻译理论家刘宓庆教授的访谈。在访谈中,刘教授介绍了《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修订的主要内容,强调在翻译理论研究中中国学者应维护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重申了翻译理论的中国价值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有规划、有规模地对中国古代翻译遗产进行开发和发扬。他还谈到人生经历对于自己意志培养的影响,对儒家和道家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所做翻译理论研究工作的评价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 历史感 翻译理论的中国价值
下载PDF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大学网页简介英译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丽村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3期106-106,109,共2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交流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网站英文版对一所大学的对外宣传,跨文化话交流起着基础性作用。经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大学网页英译质量良莠不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该文将从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交流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网站英文版对一所大学的对外宣传,跨文化话交流起着基础性作用。经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大学网页英译质量良莠不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该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刘宓庆的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网页简介英译策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大学网页简介英译 刘宓庆翻译理论
下载PDF
“变异说”观照下《三体》的英译
16
作者 龙尚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72-173,共2页
作为文体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变异说”认为文体是一种变异,指作家为了制造新奇感和吸引眼球,通过实现层、形式层和语义层的变异来打破语言常规。以“变异说”为视域,本文拟对刘宇昆的《三体》英译本进行探析,旨在说明译者采取恰当的方... 作为文体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变异说”认为文体是一种变异,指作家为了制造新奇感和吸引眼球,通过实现层、形式层和语义层的变异来打破语言常规。以“变异说”为视域,本文拟对刘宇昆的《三体》英译本进行探析,旨在说明译者采取恰当的方法再现源文本的语言变异现象,更好地再现原作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取得相似的文体效果并达到翻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说” 《三体》 刘宇昆 英译
下载PDF
试论《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隐喻的英译
17
作者 庄照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0-82,共3页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隐喻理解产生了重大的认知影响。现代隐喻研究表明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文章以...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隐喻理解产生了重大的认知影响。现代隐喻研究表明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文章以《毛泽东诗词》中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为例,通过不同译本,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探寻隐喻分析,隐喻翻译策略之中,并验证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隐喻 翻译策略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诗词
下载PDF
桐城派文气论与古典散文英译研究——以《游万柳堂记》英译为例
18
作者 操萍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古典散文是中国文章写作的精粹,其英译是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就是做文章”,相比西方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理论,中国译论中的文章翻译学更能有效指导古典散文的英译实践。本文以文章翻译学为纲,选取桐城派刘大櫆散文名... 古典散文是中国文章写作的精粹,其英译是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就是做文章”,相比西方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理论,中国译论中的文章翻译学更能有效指导古典散文的英译实践。本文以文章翻译学为纲,选取桐城派刘大櫆散文名篇《游万柳堂记》的英译本进行案例分析,考察桐城派文气论在古典散文英译中的适应性。研究认为,古典散文的英译要贴合原作的写作章法,以“气合”贯穿始终,使译文在音、义、篇等方面都与原文相得益彰,达到浑然一体、自然流畅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气论 古典散文英译 文章翻译学 气合 刘大櫆
下载PDF
刘宓庆译学思想的哲学之“源”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思永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21,189,共12页
翻译学具有天生的跨学科性,来自他学科的理论之"源"有层次之分,而最高层次的"源"就是哲学之"源",即现代翻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之"源"的观照。分清"源"和"流",这是中国当... 翻译学具有天生的跨学科性,来自他学科的理论之"源"有层次之分,而最高层次的"源"就是哲学之"源",即现代翻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之"源"的观照。分清"源"和"流",这是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在译学研究中坚持和践行的一个基本原则。文章分析了刘宓庆译学思想的中西哲学之"源",旨在探究其译学思想形成的哲学心路历程,并望对中国当前的译学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宓庆 译学思想 哲学之“源”
原文传递
刘重德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洪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7,共6页
本文探讨了我国当今翻译界著名翻译家刘重德教授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活动,着重从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活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学问道德和学会建设来展开。文中指出刘重德教授的翻译生涯对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 翻译理论 刘重德 实践研究 实践活动 翻译活动 文学创作 翻译实践 学会建设 示范作用 翻译事业 翻译家 教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