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真善美”--兼及大学素质教育中的文化自信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怡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康德"三大批判"按顺序分别探讨真、善和美,所以人们习惯用"真善美"表述三者顺序,并将其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但"真善美"的表述方式不仅和康德构建其哲学体系的初衷不一致,而且"善"高于&qu... 康德"三大批判"按顺序分别探讨真、善和美,所以人们习惯用"真善美"表述三者顺序,并将其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但"真善美"的表述方式不仅和康德构建其哲学体系的初衷不一致,而且"善"高于"美"。中国文化是一个以"道"为灵魂、以"合"为途径、以"和"为目标的和谐文化,因此当以"善"为最高境界,守住"善本位",既可以按"真美善",也可以按"美真善"的路径去努力,实现"殊途同归"。人的真正本质就是追求以"真善美"的统一为目标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知情意 和合文化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
2
作者 于顺林 缪宏兵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涉及到很多主客观因素。但牢牢把握真善美这三个基本要素,则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方面。为此,对真、善、美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基本要求、相互关系,以及整合实现的途径进行了阐释,以期有助于进一...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涉及到很多主客观因素。但牢牢把握真善美这三个基本要素,则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方面。为此,对真、善、美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基本要求、相互关系,以及整合实现的途径进行了阐释,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以美启真 以美储善——评《裴艳玲传》兼及裴艳玲的艺术人生
3
作者 张川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0-83,128,共5页
裴艳玲兼擅昆曲、京剧和河北梆子的表演,三获"梅花奖",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裴艳玲传》浓墨重彩描摹了裴艳玲精湛的艺术造诣和精彩的艺术人生,在漫长而艰辛的演艺生涯中,裴艳玲形成了既植根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艺术观念,执着... 裴艳玲兼擅昆曲、京剧和河北梆子的表演,三获"梅花奖",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裴艳玲传》浓墨重彩描摹了裴艳玲精湛的艺术造诣和精彩的艺术人生,在漫长而艰辛的演艺生涯中,裴艳玲形成了既植根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艺术观念,执着追求艺术之"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达到了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艳玲传》 以美启真 以美储善 戏曲艺术 写意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的理论命题探究
4
作者 刘军平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6,189,共12页
知识翻译学的系列理论命题的提出,体现了翻译学知识与知识论之间整合的内在必然性。它将翻译研究推向了跨学科的理论维度,进行了复杂系统的整合研究。由此,翻译研究可夯实理论基础,更新范式,进一步增强学科的求真意识、求善意识、求美... 知识翻译学的系列理论命题的提出,体现了翻译学知识与知识论之间整合的内在必然性。它将翻译研究推向了跨学科的理论维度,进行了复杂系统的整合研究。由此,翻译研究可夯实理论基础,更新范式,进一步增强学科的求真意识、求善意识、求美意识和理论自觉意识。将知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所形成的跨学科越界,构成了新的翻译研究命题和问题意识,加深了我们对翻译现象的认知,弥补了现存的翻译理论知识之不足。知识翻译学方法论上进行的创新尝试,带来的是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的翻译知识。这种跨学科贯通路径,体现了自主知识创新的价值,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将聚焦“词与物、词与事、词与人的知识存在”的命题,进而从解释学角度,阐发知识翻译学“以真求知、以善立义、以美行文”的陈述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理论命题 三位一体 解释学
原文传递
再论于庆成雕塑的大真、大善、大美
5
作者 陈伟 《雕塑》 2016年第2期46-47,共2页
于庆成的雕塑语言透露出一种大真、大善、大美,这里的"大"就代表了"艺术","真"中有中华民族的真精神,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善"中有中华民族的真胸怀,虚怀若谷,厚德载物;"美"中有中华... 于庆成的雕塑语言透露出一种大真、大善、大美,这里的"大"就代表了"艺术","真"中有中华民族的真精神,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善"中有中华民族的真胸怀,虚怀若谷,厚德载物;"美"中有中华民族的真追求,"保合大合",终身健康、幸福、快乐。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奇特美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大真 大善 大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