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悲剧情境中的生命本真——论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英雄形象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海燕 邱维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3-67,共5页
莎士比亚的罗马剧着眼于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人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本真的生命形态,这也是导致他们从荣誉之巅走向毁灭之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他们成为英雄的主导因素。在悲剧英雄身上,莎士比亚对于理想人性的探索得到了艺术化的体现。
关键词 悲剧情境 生命 莎士比亚 罗马剧 英雄形象 文学评论 戏剧 英国 理想人性
下载PDF
《周易》的诗性智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周易》从原始诗性思维生发成为充满诗性智慧的"天人合一"精神。在理解世界的生成和变化方面,它表现为二项生成的诗性哲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它表现为让物性保持本真、充分自我呈现的诗性直观;在处理人间秩序方面,它表... 《周易》从原始诗性思维生发成为充满诗性智慧的"天人合一"精神。在理解世界的生成和变化方面,它表现为二项生成的诗性哲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它表现为让物性保持本真、充分自我呈现的诗性直观;在处理人间秩序方面,它表现为以天道提升人道,以人道顺应天道的诗性伦理。这种诗性智慧的本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对"生"的深深眷顾,它让我们看到了克服现代文明弊病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天人合一 诗性智慧 生命精神
下载PDF
论沈从文生命诗学的内在构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投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呈现出一个生命诗学的基本构架,这是其创作最为显明的标志,也是其创作独特性的根源所在。"生命"与"生活","人性"与"神性","人事"与"人生"是沈从文... 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呈现出一个生命诗学的基本构架,这是其创作最为显明的标志,也是其创作独特性的根源所在。"生命"与"生活","人性"与"神性","人事"与"人生"是沈从文生命诗学的三对基本范畴,联结沈从文思想与创作的各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诗学 生命 人性 神性 人事 创作独特性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人生态度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海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3,共8页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从天地之道的角度来观照人道,通过天地人相协调来实现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这样一种理解人性的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在一定的人群关系、伦理关系当中去悟觉人生真性...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从天地之道的角度来观照人道,通过天地人相协调来实现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这样一种理解人性的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在一定的人群关系、伦理关系当中去悟觉人生真性情的儒家仁道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就个体生命而强调怎样去求生保真,怎样去悟觉生命本然的道家自然之道思想。以孔老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在生命之道与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思想传统,能给现代人以安顿生命的智慧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仁”之真性情 生命自身本然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生命智慧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东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70,共6页
陶渊明的生命智慧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生命观下自我心灵世界的救赎,这可从"飞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饮酒意趣下的渐近自然"等方面获得解释。而最重要的是方法论上,陶渊明为了拯救自我苦难焦灼的人生,采... 陶渊明的生命智慧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生命观下自我心灵世界的救赎,这可从"飞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饮酒意趣下的渐近自然"等方面获得解释。而最重要的是方法论上,陶渊明为了拯救自我苦难焦灼的人生,采取了具有心灵疗救意味的求索探寻,即安时处顺、审美自足信念的思考;自由闲静、任真自适的心态定位;躬耕陇亩、自耕自资生活方式的选择。所有这一切最终使得陶渊明成为了一个人生的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智慧 “天人合一” 诗意人生 心灵救赎
下载PDF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传才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68-75,共8页
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 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体 生命本性 文学价值取向 人生观念 文学的层次品位
下载PDF
生命本真的审美升华——论婉约之美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丹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1-67,共7页
婉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审美内涵既是对正宗词家的审美追求及其词作的审美特性作出的理论概括,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时期人的生命境界中自然、本真一面的审美升华。运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以正宗婉约词为依据,具体分析其审... 婉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审美内涵既是对正宗词家的审美追求及其词作的审美特性作出的理论概括,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时期人的生命境界中自然、本真一面的审美升华。运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以正宗婉约词为依据,具体分析其审美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心,似水柔情的审美宣泄;二是词境,托迹闺房的意象体系;三是词格,俗、丽、清、雅的多彩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约之美 生命本真 词心 词境 词格
下载PDF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多重主题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杜艳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2-104,共3页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近代作家杰克·伦敦重要的小说著作之一。在小说中,杰克·伦敦通过一条狗的视角来写人类社会,从而不断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后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除此之外,达尔文"...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近代作家杰克·伦敦重要的小说著作之一。在小说中,杰克·伦敦通过一条狗的视角来写人类社会,从而不断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后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除此之外,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是贯彻在这本书中,通过巴克的奋斗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社会。杰克·伦敦正如同现实中的巴克,不断地为了生存而努力着,并且在最后针对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基于此,具体探讨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多重性主题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弱肉强食 生存 生命真谛
下载PDF
“高古”:金代诗歌的一种审美形态
9
作者 于东新 于广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8,共6页
金代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审美形态,其美学特征及内涵有三,即"高古"之诗性精神是金人以魏晋风度作为诗的内在人格,追求一种与古人心灵商量沟通的自由超越和潇洒简淡,再有就是弥漫于诗坛的复古主义倾向。"高古&... 金代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审美形态,其美学特征及内涵有三,即"高古"之诗性精神是金人以魏晋风度作为诗的内在人格,追求一种与古人心灵商量沟通的自由超越和潇洒简淡,再有就是弥漫于诗坛的复古主义倾向。"高古"之生命形式的意蕴,则是在文化皈依的营构中安顿灵魂,以及对山水风物与隐逸自适生活的向往。而"高古"之诗境真谛,主要是指与天地同化、与洪荒同古的时空境界。在道教神仙思想和佛家心性修养的深刻影响下,诗人主体在与天地同化的闲适中任性逍遥,远离世俗尘嚣,获得心灵的极大自由,从而实现金诗"高古"的境界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诗歌 高古 诗性精神 生命形式 诗境真谛
下载PDF
寻找精神家园——沈从文对人性美的诠释和追求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晓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2-113,123,共3页
对人性美的诠释和追求是沈从文生命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边城的秀丽风景、纯朴的民情风俗而构成的“湘西世界”,呼唤着美的人情人性,这正是他所寻找到的理想的精神家园。本文主要从人性美的角度切入,来探讨沈从文小说中透露出的人性美... 对人性美的诠释和追求是沈从文生命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边城的秀丽风景、纯朴的民情风俗而构成的“湘西世界”,呼唤着美的人情人性,这正是他所寻找到的理想的精神家园。本文主要从人性美的角度切入,来探讨沈从文小说中透露出的人性美,以及人性美的具体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美 生命美 人格美 爱情美
下载PDF
岁月如歌 记忆似帆——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师生谈
11
作者 杨剑龙 李洪华 +3 位作者 张登林 陈雪康 吴智斌 巫小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2-57,共6页
《汤汤金牛河》是作者知青生活的记录,作品采取连环式结构,具有散文化的特征,塑造了牛汉国、姜阿翠、麻大哥、黄书记、大老李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透露出人性的丰富,延续了沈从文的抒情诗性传统,力图写出艰难时代中的人情人性。
关键词 知青生活 叙事结构 人物形象 诗性抒情 人情人性
下载PDF
人性·生命·民族品德——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正丽 李浩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3期29-31,共3页
沈从文,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我们要探讨沈从文作品的意义,应该首先了解他的文学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视为解读沈从文及其作品的一把钥匙。文章试图从剖析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入手,为读者真正领会作家的创作意... 沈从文,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我们要探讨沈从文作品的意义,应该首先了解他的文学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视为解读沈从文及其作品的一把钥匙。文章试图从剖析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入手,为读者真正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人性 生命 民族品德
下载PDF
女性生存的诗意化追求——读简女贞的《忧郁女猎人》
13
作者 张艳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61-63,共3页
文学的人文主义特性与女性生存的内心渴望有着本质的契合。简女贞抓住文学的这一特性 ,以文学—艺术审美的方式作为女性超越现实束缚、寻求人生诗意的手段 ,立足于女性的现实人生 ,从艺术思维、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寻求、建构自由。
关键词 性别人格 散文 文学评论 简Zheng 《忧郁女猎人》 社会批评 女性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要做人——论沈从文《月下小景》中的人性、自然与神性
14
作者 郑依梅 《宜宾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纷杂与清净之后,沈从文迎来了人生中写作灵感最为丰沛的阶段之一。他在短篇小说《月下小景》中借助英雄追赶日月的传说,书写出人性与自然熔融而拥有的灵动广博,构建爱情悲剧来展现人性在爱情和死亡的砥砺中所... 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纷杂与清净之后,沈从文迎来了人生中写作灵感最为丰沛的阶段之一。他在短篇小说《月下小景》中借助英雄追赶日月的传说,书写出人性与自然熔融而拥有的灵动广博,构建爱情悲剧来展现人性在爱情和死亡的砥砺中所获得的神性,传达出人性趋于健康与美好的可能。沈从文生命诗学中的人性、自然与神性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母题与精神主旨,体现了他对"我们为什么要做人"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自然 神性 生命诗学
下载PDF
《雪国》——虚实镜像:雪白世界的寂动生命
15
作者 邱水鱼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因其以独特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所以得到了极大的赞誉。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描写日本美的时候,借助了镜子这一媒介或意象,通过描写自然之镜、人物之镜、社会之...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因其以独特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所以得到了极大的赞誉。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描写日本美的时候,借助了镜子这一媒介或意象,通过描写自然之镜、人物之镜、社会之镜展现了美的发现和虚幻、美的追寻和否定、美的幻灭和重生的过程,经过虚实镜像的对比,刻画了一幅雪白世界的生命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之镜 人物之镜 社会之镜 虚实 生命
下载PDF
论迪伦·托马斯的“过程诗学”
16
作者 吴伏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1,共8页
"过程诗学"是20世纪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源自西方传统中的泛神主义,将人类与自然视为一体,把生命与死亡看作相生相灭的过程,是托马斯用以打造其独特的诗歌理念与风格、体现其对人生与世界感受的... "过程诗学"是20世纪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源自西方传统中的泛神主义,将人类与自然视为一体,把生命与死亡看作相生相灭的过程,是托马斯用以打造其独特的诗歌理念与风格、体现其对人生与世界感受的理论纲领和艺术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伦·托马斯 “过程诗学” 泛神主义 人与自然 生与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