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程再造在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彬 韩晨光 孟祥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年第3期35-36,共2页
将流程再造应用于围手术期安全管理,通过实施连台手术"无缝对接"工作流程,使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实现了患者安全目标。
关键词 流程再造 手术 安全管理 术前等待时间
下载PDF
节点管理在急诊手术管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月花 蔡骅 黄爱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节点管理在急诊手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6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实行急诊手术的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时... 目的探讨节点管理在急诊手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6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实行急诊手术的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时间节点管理,制定具体节点管理实施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手术等待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节点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急诊手术患者等待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手术 术前等待时间 节点管理
下载PDF
流程管理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春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3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流程管理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4月于本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及观察组(n=26);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围术期采用流程管理干预模式。观... 目的:研究流程管理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4月于本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及观察组(n=26);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围术期采用流程管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术前等候时间及术中疼痛评分,术后视觉质量及手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用药方法、术中配合要点、手术流程、术后体位、术后用药方法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质量评分及手术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管理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可增加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节约等候时间,提高手术满意度及视觉效果,对患者术中疼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管理 手术相关知识 白内障围术期 等候时间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刍议
4
作者 常艺潇 种华 常丹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3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估在手术室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择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滕南医院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30名,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 目的评估在手术室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择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滕南医院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30名,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首台准时率99.92%高于对照组,术中抗生素使用及时率99.80%高于对照组,漏收费率0.02%低于对照组,接台等待时间(42.05±6.52)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专科护理(20.63±1.56)分、器械管理(23.05±1.03)分、高值耗材管理(22.05±1.98)分、手术配合质量(22.65±1.28)分和总分(88.98±4.2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 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 接台等待时间
下载PDF
时间节点管控方法提高手术间利用率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琦 宋玲 +2 位作者 张立 张捷 李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3期4081-408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节点管控提高手术间利用率的效果。方法2017年开始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时间节点管控方法,分析改进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并实施管控措施。收集2017年12月1—8日应用改进措施后的手术数据,包括首台手术患者入室时...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节点管控提高手术间利用率的效果。方法2017年开始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时间节点管控方法,分析改进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并实施管控措施。收集2017年12月1—8日应用改进措施后的手术数据,包括首台手术患者入室时间、手术准时开始率和接台手术入室时间,与2016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首台手术患者入室时间由2016年的8:23分提前到2017年的7:52分。2016年和2017年首台手术准时开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71%vs.78.54%;χ^2=11.391,P<0.01),而接台手术准时入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8,P>0.05)。结论应用时间节点管控合理利用时间,可以提高手术间利用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时间节点 利用率
原文传递
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MDT全程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林夏 彭棉棉 +1 位作者 金熙熙 朱思品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全程管理模式在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9年3-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39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全程管理模式在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9年3-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39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骨科收治的143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术前多学科团队评估→术中管理→术后快速康复→出院随访的MDT全程管理模式,对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干预管理。比较2组高龄骨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关节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高龄骨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2(2,4)d短于常规组6(3,7)d;住院时间10(6,14)d短于常规组14(1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40%)显著低于常规组(10.07%,P<0.05)。结论MDT全程管理模式应用于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能够有效缩短高龄骨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MDT全程管理模式在高龄骨科患者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全程管理模式 高龄骨科患者 围手术期 术前等待时间 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互联网+”流程管理在康复医学专科运营的应用
7
作者 严文 王志军 +2 位作者 何婉雯 HUANG Wen-zhu CHEN Yang-xin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康复医学专科运营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康复治疗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现有康复治疗模式及5W1H分析法和品质管理工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等候时间、治疗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等候治...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康复医学专科运营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康复治疗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现有康复治疗模式及5W1H分析法和品质管理工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等候时间、治疗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等候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医学专科运营应用“互联网+”流程管理优化康复治疗流程,可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保证患者康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专科运营 流程管理 互联网+ 康复 治疗时间 等候时间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