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characters of water exchange abilities between Dongting Lake and Yangtze River 被引量:19
1
作者 OU Chaomin LI Jingbao +3 位作者 ZHOU Yongqiang CHENG Weiyan YANG Yan ZHAO Zhonghu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731-745,共15页
By using field-survey hydrological data of the related control stations in Dongting Lake and the Yangtze River mainstream in 1951-2010, the evolution characters of water exchange abilities between the two. water bodie... By using field-survey hydrological data of the related control stations in Dongting Lake and the Yangtze River mainstream in 1951-2010, the evolution characters of water exchange abilities between the two. water bodies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from different time scal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ir hydraulic relations.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Firstly, during July-September, the replenishment ability of Three Outlets to Dongting Lake is stronger, and in January-March, the replenishment ability of Dongting Lake to Yangtze River is stronger. Secondly, there has been an obvious inter-decadal wave on the water exchange coefficient between Dongting Lake and Yangtze River. In 1951-1958 and 1959-1968, the replenishment ability of Three Outlets to Dongting Lake was stronger, but in 2003-2010, the replenishment ability of Dongting Lake to Yangtze River has been strengthened. Thirdly, the spill-division ability of Three Outlets weakens, and the water of Dongting Lake coming from Three Outlets decreases either in typical years or under different dispatching modes of the TGR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Furthermore, the water of Dongting Lake coming from Four Rivers tak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which obviously enhances the replenishment ability of Dongting Lake to Yangtze River. Fourthly, if the effect of the runoff fluctuation in the basin is not considere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s of the exchange capacities and the exchange process between Dongting Lake and Yangtze River in different time scales are generally chang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water exchange amount between them, although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ater exchange capacities between them is very complex. These show that there is an in-line growth or decline relation between the river-lake water exchange ability and the river-lake water exchange 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exchange coefficient evolution of water exchange function dongting lake Yangtze River
原文传递
近60年洞庭湖水位演变态势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世杰 李英海 +2 位作者 吴江 杨恒 李清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586,共12页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洞庭湖水位变化趋势性、周期性、突变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IHA-RVA法综合评价洞庭湖突变年前后各站点水位改变度和整体水位改变度。研究结果表明:(1)19612020年,鹿角站和杨柳潭站年均水位呈上升趋势,南咀站年均水位呈下降趋势;3个站点水位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呈现4~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第一主周期为55~56年;鹿角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9、2003年,杨柳潭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8、2003年,南咀站水位突变年份为2003年,综合确定2003年为3个站点突变年份。(2)通过分析突变前后3个站点的水位、时间、频率、延时和改变率5组32个水位指标改变度,发现杨柳潭站水位改变度大于鹿角站和南咀站,鹿角、杨柳潭、南咀站的整体水位改变度分别为43%、48%、42%,均属于中度改变。该研究可为进一步解析洞庭湖水文情势演变规律以及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位演变 水位变化特征 水位改变度 IHA-RVA法
下载PDF
滇池补水工程入湖盘龙江河道水质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军亮 马巍 +3 位作者 淦家伟 崔松云 杨凡 孙秋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8-519,共12页
盘龙江作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入湖清水通道,其水质状况对牛栏江来水改善滇池的水生态环境成效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盘龙江城区段雨季污染物浓度超标、沿程污染物浓度不断升高、年际间水质波动较大等问题,利用单因子评价法、改... 盘龙江作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入湖清水通道,其水质状况对牛栏江来水改善滇池的水生态环境成效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盘龙江城区段雨季污染物浓度超标、沿程污染物浓度不断升高、年际间水质波动较大等问题,利用单因子评价法、改进后的加拿大水质指数法(CCME-WQI)、Mann-Kendall检验和主成份分析等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盘龙江城区段水质年内变化过程及其年际演变特征,初步揭示了近年来盘龙江水质变化成因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牛栏江补水量是维持盘龙江良好的流水景观和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降雨量是影响盘龙江水质年内波动的重要因素,城市面源及合流制污水溢流是造成盘龙江雨季水质快速变差的主要原因,大量污染物入河主要分布在调水末端至敷润桥段。为充分发挥牛栏江补水的生态效益,强化昆明市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昆明老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将成为近期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演变特征 驱动力因素 入湖清水通道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盘龙江 滇池
下载PDF
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巢湖流域南淝河为例
4
作者 顾洋 张平究 +2 位作者 秦风约 蔡永久 王晓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9-1781,共13页
景观格局由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和景观配置等方面共同组成,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是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探讨景观格局演变对城市地区典型河流水质的定量影响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巢湖流域南淝河2013年与2023年水质数据和土地... 景观格局由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和景观配置等方面共同组成,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是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探讨景观格局演变对城市地区典型河流水质的定量影响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巢湖流域南淝河2013年与2023年水质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层次聚类法探究水质时空变化,通过Bioenv分析、VPA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在不同时空尺度下景观格局中的各个部分对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的解释率以及影响TLI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2023年南淝河水质优于2013年,总氮、总磷和TLI在2013年显著高于2023年,但不同年份水质的季节差异并不一致。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均发现,非汛期景观格局对TLI的解释率高于汛期,1000 m河岸带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下景观格局对TLI影响较大。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对TLI的独立解释率大于景观配置;景观配置对TLI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景观组成、地理特征的联合作用中。在景观组成中,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园地面积占比与TLI呈显著正相关,水域面积占比与TLI呈显著负相关。在地理特征中,面积高程积分、地形湿度指数与TLI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未来南淝河流域要限制“源”景观的无序扩张,不可忽视地理特征对河流水质的优化作用,并从景观配置中的“复杂度、破碎度和连通性”等方面着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以辅助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 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非点源污染 南淝河 巢湖流域
下载PDF
洞庭湖内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简析
5
作者 李清 王丹 徐玲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6期67-72,共6页
为探究洞庭湖内湖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服务于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基于2016—2021年洞庭湖内湖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44个典型内湖的水质类别、总磷浓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千龙湖、柳叶... 为探究洞庭湖内湖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服务于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基于2016—2021年洞庭湖内湖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44个典型内湖的水质类别、总磷浓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千龙湖、柳叶湖和后江湖水质相对较好,华容东湖、大通湖和北民湖水质相对较差;②总磷是洞庭湖内湖水质的决定性因子;③近年来持续的污染防治工作促使洞庭湖内湖总磷浓度不断下降,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稳中向好,内湖水质总体改善明显。分析了华容东湖、大通湖和黄盖湖等内湖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控源降磷、畅通河湖、恢复水域、修复生态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内湖 水质 总磷 生态环境问题
下载PDF
南漪湖水质时空演化特征及污染来源解析
6
作者 李雯 褚巍 +2 位作者 谢坤伦 许大强 胡广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文章基于水质采样和监测数据开展南漪湖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法,解析水质时空演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湖泊水质主要影响因子,判定主要污染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2013—2021年南漪湖水质均在Ⅳ类及以... 文章基于水质采样和监测数据开展南漪湖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法,解析水质时空演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湖泊水质主要影响因子,判定主要污染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2013—2021年南漪湖水质均在Ⅳ类及以下。综合水质标识法评价结果表明,南漪湖水质呈波动性变化,水质总体上处于Ⅲ类,主要表现为氮磷污染,且入湖河流对湖泊水质影响较大。汛期(6—8月)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总氮(total nitrogen,TN)、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_(5)),主要来自农田径流、外湖水产养殖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非汛期(1—5月、9—12月)主要影响因子为氨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_(Mn)(chemical oxygen demand)、叶绿素a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主要受生活污水、湖底内源污染等的共同影响。该研究为制定湖区水质改善方案提供多重污染源控制角度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漪湖 水质分析 时空演化特征 污染源解析 氮磷污染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洞庭湖湖区水质时空演化(1983-2004年) 被引量:33
7
作者 申锐莉 鲍征宇 +2 位作者 周旻 乔胜英 谢淑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82,共6页
根据洞庭湖湖区的1983-200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运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洞庭湖湖区22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水质污染在时间上呈有升有降的波动变化.洞庭湖湖区丰水期... 根据洞庭湖湖区的1983-200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运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洞庭湖湖区22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水质污染在时间上呈有升有降的波动变化.洞庭湖湖区丰水期和洪水期的水质较差,但是从2002年以后,丰水期的水质逐渐好于平水期.污染空间变化表现为入湖河道的污染程度高于湖体,湖体污染呈西洞庭湖的污染较为严重,南洞庭湖其次,东洞庭湖的水质仍较好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质 内梅罗指数 演化
下载PDF
洞庭湖近30年水环境演变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丽婧 田泽斌 +5 位作者 李莹杰 陈建湘 李利强 汪星 赵艳民 郑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0-1149,共10页
水量、泥沙和污染物交换作为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关键过程,对湖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以长江中游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江湖""河湖""人湖"三重作用关系变化,从水文情势、水质... 水量、泥沙和污染物交换作为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关键过程,对湖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以长江中游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江湖""河湖""人湖"三重作用关系变化,从水文情势、水质、富营养化3个层面剖析了近30年洞庭湖水环境演变态势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江湖"关系变化影响了洞庭湖水沙交换及其年内分配,是湖泊枯水期提前和延长、水沙关系突变等现象的主控因素;"河湖""人湖"关系变化协同加剧了该现象.②"河湖"关系的失衡和"河湖"统筹管理措施缺位,造成入湖河流长期输送大量营养物质,是湖体氮磷污染较重的根源;"江湖""人湖"关系变化协同影响着营养盐分布格局,但影响范围及程度有限.③在"江湖""河湖"作用关系复合影响下,藻类生长条件更为有利,增加了洞庭湖富营养化及水华风险.为保障洞庭湖水环境安全,建议:针对"江湖"作用主导的低枯水位问题,以水资源调控为核心,推进长江与流域上游水库联合生态调度,保障湖泊生态流量;针对"河湖"作用主导的水质恶化问题,以水污染防治为核心,强化流域污染控制,统筹"河湖"一体化监测管理模式,保障湖泊水环境质量;对于"人湖"作用主导的生态破坏问题,以生态空间管控为核心,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保障生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通江湖泊 水环境 演变态势 “江湖”关系 “河湖”关系
下载PDF
洞庭湖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47
9
作者 王丽婧 汪星 +4 位作者 刘录三 郑丙辉 李利强 黄代中 田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2011年1—12月在洞庭湖湖区采集360个水样,测定pH、ρ(DO)、ρ(BOD5)、ρ(TP)、ρ(CODMn)、ρ(CODCr)、ρ(NH3-N)、ρ(TN)、粪大肠菌群及ρ(Chla).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样断面水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虞公庙、鹿角断面水质主要影响... 2011年1—12月在洞庭湖湖区采集360个水样,测定pH、ρ(DO)、ρ(BOD5)、ρ(TP)、ρ(CODMn)、ρ(CODCr)、ρ(NH3-N)、ρ(TN)、粪大肠菌群及ρ(Chla).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样断面水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虞公庙、鹿角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DO)、ρ(BOD5)、ρ(TP)、ρ(CODMn)、ρ(CODCr)、ρ(TN)、ρ(NH3-N)及ρ(Chla);南嘴、目平湖、横岭湖和万子湖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TP);小河嘴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TP)、ρ(BOD5)和ρ(Chla);东洞庭湖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BOD5)和ρ(Chla);岳阳楼和洞庭湖出口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DO)、ρ(CODMn)、ρ(CODCr)、ρ(NH3-N)和ρ(TN).主成分综合得分对各断面水体受污染程度排序为虞公庙>鹿角>东洞庭湖>岳阳楼>洞庭湖出口>南嘴>横岭湖>目平湖>小河嘴>万子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因子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洞庭湖
下载PDF
洞庭湖水质评价(2002-2004年) 被引量:59
10
作者 申锐莉 张建新 +3 位作者 鲍征宇 周旻 乔胜英 谢淑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9,共7页
根据2002-2004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选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和黄浦江污染指数对洞庭湖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洞庭湖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2)黄浦江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7... 根据2002-2004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选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和黄浦江污染指数对洞庭湖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洞庭湖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2)黄浦江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7,所以洞庭湖12个断面水质无黑臭现象发生;(3)枯水期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水质污染最严重,平水期西洞庭湖水质污染最严重,洞庭湖丰水期的污染程度小于平水期;(4)洞庭湖的大部分水体的水质主要处于轻度污染的状态,局部水体的水质在枯水期达到重污染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质评价 内梅罗水污染指数 黄浦江污染指数
下载PDF
洞庭湖退耕还湖区水质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甫成 邓学建 +2 位作者 吕焕哲 彭世良 邹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4-136,140,共4页
选择洞庭湖退耕还湖区汉寿县青山湖垸不同生境条件区及周边地区对照点,3年水质监测表明,围垦区在退耕还湖后的前1~2年,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大肠菌群等项水质指标比本区河流、湖泊天然水体含量高,水体有轻度富... 选择洞庭湖退耕还湖区汉寿县青山湖垸不同生境条件区及周边地区对照点,3年水质监测表明,围垦区在退耕还湖后的前1~2年,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大肠菌群等项水质指标比本区河流、湖泊天然水体含量高,水体有轻度富营养化现象,但较目前堤垸区地面水水质要好,且其富营养化程度依老宅基区、老堤垸区、老稻田区、老林地草滩区和老渔塘区而依次减弱。随着退耕还湖后多次淹水、退水的进行,退耕还湖区各项水质指标正逐步接近天然水体,这标志着洞庭湖退耕还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正在缓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湖区 水质变化 监测 分析 湿地生态系统 洞庭湖
下载PDF
洞庭湖水体水质状况及运用小波神经网络对营养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曾光明 卢宏玮 +1 位作者 金相灿 徐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根据近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考虑TN,TP,COD等参数具体分析了目前洞庭湖的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不管是平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体的水质状况都较差,营养水平较高;枯水期水体的水质状况呈现恶化趋势.通过深入探讨洞庭湖区水质恶化的原因,运用... 根据近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考虑TN,TP,COD等参数具体分析了目前洞庭湖的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不管是平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体的水质状况都较差,营养水平较高;枯水期水体的水质状况呈现恶化趋势.通过深入探讨洞庭湖区水质恶化的原因,运用小波神经网络评价洞庭湖各监测点附近区域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目前洞庭湖的大部分区域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由于洞庭湖周边有很多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因此洞庭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已不容忽视.最后针对洞庭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质 营养状态 评价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星 郑丙辉 +4 位作者 李黎 刘录三 李利强 黄代中 田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99-1807,共9页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进行23种生物指数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Goodnight-Whitley指数3个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可以用作辨别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敏感生物指数。通过5、3、1记分法对3种生物指数统一量纲后,获得变化范围为3~15的综合生物指数,运用四分法划分出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辨别的生物基准:3~6,差;7~9,一般;10~12,好;13~15,很好。据此对7个断面进行重新记分,获得了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基本分区现状:虞公庙、万子湖、目平湖3个断面的水质良好,而鹿角、坡头、南嘴及东洞庭湖4个断面的水质较差。该水质生物学基准基本适合评价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指数 水质生物评价 生物基准 洞庭湖
下载PDF
洞庭湖水位变化对水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旭 肖伟华 +1 位作者 朱维耀 史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的剧烈演变引起了洞庭湖水位的相应变化,并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了揭示洞庭湖水位变化与水质变化的内在联系和特征,根据洞庭湖区典型水文站1995年-2010年历史水位与水质观测资料,从年内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 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的剧烈演变引起了洞庭湖水位的相应变化,并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了揭示洞庭湖水位变化与水质变化的内在联系和特征,根据洞庭湖区典型水文站1995年-2010年历史水位与水质观测资料,从年内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对洞庭湖水位变动情况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洞庭湖区的典型水文站15年来水位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年际变化上,水质指标TN、高锰酸盐指数随着水位的降低而升高;年内季节变化上,TN含量表现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特征,而TP含量表现出相反的特性,随着丰水期水位的升高而含量也相对升高。总体上,洞庭湖水位变化与水质状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水质 时空变化 洞庭湖
下载PDF
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类分布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79
15
作者 戴友芝 唐受印 张建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7-282,共6页
1 995年枯水、平水、丰水期对洞庭湖设 6个断面进行采样 ,共采到底栖动物 58种 ;其密度变幅为 78~ 544 .5个 /m2 ;1 0种常见种均成聚集分布。采用综合生物污染指数评价水体质量 ,结果显示洞庭湖整体水质受到轻度污染 ,评价结果与化学... 1 995年枯水、平水、丰水期对洞庭湖设 6个断面进行采样 ,共采到底栖动物 58种 ;其密度变幅为 78~ 544 .5个 /m2 ;1 0种常见种均成聚集分布。采用综合生物污染指数评价水体质量 ,结果显示洞庭湖整体水质受到轻度污染 ,评价结果与化学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一致 ;各采样断面综合生物污染指数均明显大于 1 981~ 1 982年的测量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生物评价 底栖动物 洞庭湖
下载PDF
太湖2007-2016十年水环境演变及“以渔改水”策略探讨 被引量:37
16
作者 谷孝鸿 曾庆飞 +2 位作者 毛志刚 陈辉辉 李红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5-318,共14页
太湖水环境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其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2007年太湖水危机事件,催生了对太湖的综合整治.本文基于2007-2016十年对太湖水质与蓝藻水华面积等的监测,分析了太湖水环境的演变趋势.太湖十年水质变化阶段性明... 太湖水环境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其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2007年太湖水危机事件,催生了对太湖的综合整治.本文基于2007-2016十年对太湖水质与蓝藻水华面积等的监测,分析了太湖水环境的演变趋势.太湖十年水质变化阶段性明显,2008-2012年各项水质指标下降明显,而后趋于平缓,近3年个别指标如总磷、叶绿素a浓度等呈现快速上升的反弹趋势;另外,水质指标在空间上的差异性逐步缩小,原来污染严重的西北部水域水质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其正从"污水湖"向"自然湖"状态过渡,而原来水质相对较好的东南部水域水质却逐步下降.本文也综述分析了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与水质环境变化的相关性,基于太湖局部水域的鱼类调控实践,提出了太湖现阶段"以渔改水"的鲢鳙控藻非经典生物操纵与鱼类结构调控的经典生物操纵结合的渔业途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需要充分关注到鱼类对湖泊浮游生物和水质变化的重要驱动效应,需要充分考虑到鱼类群落结构优化和食物网调控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演变 鱼类 群落结构 “以渔改水” 太湖
下载PDF
三峡工程建库后对洞庭湖水位、泥沙和水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洪林 董磊华 李文哲 《中国水利》 2007年第6期13-14,共2页
长江与洞庭湖在地理和水文要素上联系紧密。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水位、含沙量和水质都将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洞庭湖径流的年内分配比原来更加均匀,湖内泥沙淤积放缓,水质有所改善,枯水期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等。为了更好地发挥三峡水... 长江与洞庭湖在地理和水文要素上联系紧密。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水位、含沙量和水质都将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洞庭湖径流的年内分配比原来更加均匀,湖内泥沙淤积放缓,水质有所改善,枯水期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等。为了更好地发挥三峡水库的作用,改善江湖关系,本文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长江 洞庭湖 水位 泥沙淤积 调蓄功能 水质
下载PDF
西洞庭湖区养殖水体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婷 李德亮 +4 位作者 许宝红 陈开健 肖调义 杨昌珍 刘寅初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8,共7页
于2008年8月对湖南省西洞庭湖区40个典型养殖水体的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0个养殖水体中共发现浮游植物67属101种,优势种类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卷... 于2008年8月对湖南省西洞庭湖区40个典型养殖水体的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0个养殖水体中共发现浮游植物67属101种,优势种类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十字藻(Crucigenia apiculata)、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集星藻(Actinastrum hantzschii)、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羽纹脆杆藻(Fragilaria pinnata)、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浮游植物平均密度高达3.19×107个/L,变动范围9.46×104~1.32×109个/L。浮游植物密度与蓝藻密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40(P<0.00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00~3.74。利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作为水体状况评价指标,初步评价表明,对于人工养殖水体而言,采用半精养模式的水体污染程度相对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区 养殖水体 浮游植物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查干湖湿地水环境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然然 章光新 +3 位作者 魏晓鸿 刘艳 张蕾 孙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2-768,共7页
查干湖湿地是吉林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分析其水环境演变特征,可为保障其水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2~2011年的水位资料和1985~2011年的水质资料分析其水环境演变特征,采用卡尔森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查干湖湿地进行综合营养... 查干湖湿地是吉林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分析其水环境演变特征,可为保障其水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2~2011年的水位资料和1985~2011年的水质资料分析其水环境演变特征,采用卡尔森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查干湖湿地进行综合营养状态和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显示引松工程通水后湿地水位得以恢复并稳定在129.8~130.3 m;20世纪80年代末湿地水环境大幅改善,水体盐碱化、富营养化、有机污染得以缓解,但2006年以来水质碱化和有机污染加剧,水质由Ⅲ类演变为IV类。现阶段农田退水缓解了主湖区的碱化且暂未加剧其水体富营养化。查干湖水受流域陆源排放、湖泊内源释放及水文情势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呈以磷素为限制的中营养状态,应控制区域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的污染以保护其水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文情势 水质演化 查干湖湿地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洞庭湖湿地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维 王为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345-6352,共8页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其下游第一个大型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水文、水质以及湿地环境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峡工程已经开始影响到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水位波动、水质以及植被演替等。以三峡水库调度运行方案、河湖交互作用和洞庭湖...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其下游第一个大型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水文、水质以及湿地环境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峡工程已经开始影响到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水位波动、水质以及植被演替等。以三峡水库调度运行方案、河湖交互作用和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格局为基础,从长江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文、水质以及湿地植被演替等方面综述了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湿地的综合影响。三峡工程减缓了长江输入洞庭湖泥沙的淤积速率,对短期内增加洞庭湖区调蓄空间、延长洞庭湖寿命有利。总体上减少了洞庭湖上游的来水量,改变了洞庭湖原来的水位/量变化规律。给洞庭湖水环境质量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其水质改变尚存一定争议,但至少在局部地区加剧了污染。水位变化和泥沙淤积趋缓协同改变了洞庭湖湿地原有植被演替方式,改以慢速方式演替,即群落演替的主要模式为:水生植物—虉草或苔草—芦苇—木本植物。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方向,为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三峡工程 洞庭湖 江湖关系 泥沙淤积 水位波动 水质 植被演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