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ndy desertification trend in western Northeast China Plain in the past 10 years 被引量:2
1
作者 LI Bao-lin~1,2, ZHOU Cheng-hu~1 (1. LREI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2期179-186,共8页
The west sandy land of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huge sandy belt of mid-latitude in Eurasia and the eastern fringe of desertified land with best bio-climatic conditions in China. With rapid e... The west sandy land of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huge sandy belt of mid-latitude in Eurasia and the eastern fringe of desertified land with best bio-climatic conditions in China.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environment has occurred and the desertification becomes very obviou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xplor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desertification. The second part aims to reveal the dynamic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1990s by using NOAA/AVHRR data and thematic data in GIS database. This work lay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andy 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sandy land in northeast China Plain landscape pattern regional differenc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dynamic change
下载PDF
Features of Seismicity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Region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Japan Sea Plate
2
作者 SunWenbin HeYuesh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年第4期373-384,共12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rouped activity features of deep-focus (M≥6.0) and shallow-focus (M S≥5.0)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the time-space correlation between deep focus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rouped activity features of deep-focus (M≥6.0) and shallow-focus (M S≥5.0)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the time-space correlation between deep focus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and shallow focus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have been studied. The study was main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on the collision zone between the west Pacific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and on its relations to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Moreover, emphasis was laid 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west Pacific plate on the seismicity of Eurasian plate.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west Pacific plate subducts at low angles, the seismicity on the plate collision zone is strong, the effect of plate subduction on Eurasian continent is strong too, and the subduction zone is under a state of high compressional stress. However,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west Pacific plate subducts at high angles, the seismicity along the plate collision zone is weak, the effect of plate subduction on Eurasian continent is weak too, and the tensile stress produced by the subduction zone at depth is enhanced. We therefore propose that the seismicity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will enter an active period of shallow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in the future 10 years. In the period, six earthquakes of M S≥5.0 may occur. Therefore, the work of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in this region shall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west Pacific plate Earthquake trend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前沿区域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任红玲 廉毅 +3 位作者 高枞亭 张文哲 钟林生 丁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0,T003,T004,共7页
依据 1 996年 7~ 9月和 1 988年 8~ 1 0月两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信息 ,分别对中国东北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前沿的典型区域吉林省乾安县的盐渍化、吉林省梨树县土地沙化变化和乌尔吉木伦河与新开河间的土地利用状况 ,进行遥感解译和... 依据 1 996年 7~ 9月和 1 988年 8~ 1 0月两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信息 ,分别对中国东北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前沿的典型区域吉林省乾安县的盐渍化、吉林省梨树县土地沙化变化和乌尔吉木伦河与新开河间的土地利用状况 ,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西部这三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1 996年比 1 988年有所恶化 ,主要表征为盐渍化和沙化土地向东有较强发展和蔓延 ,撂荒地显著扩大 ,与沙化土地面积量级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荒漠化 生态环境 盐渍化 遥感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优化布局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陈玉洁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刘世薇 谭俊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7-1407,共11页
利用2003~2013年东北西部各县市粮食生产统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粮食贡献度和PSR模型方法,分析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国家"镰刀弯"地区规划提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目标,对各县市具体调减值进行核算,得出以下主... 利用2003~2013年东北西部各县市粮食生产统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粮食贡献度和PSR模型方法,分析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国家"镰刀弯"地区规划提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目标,对各县市具体调减值进行核算,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2003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明显向玉米、水稻两种作物集中,而相对低产的大豆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粮食生产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多数地区被以玉米为主的类型区取代。2003~2013年东北西部粮食增产主要归因于种植面积扩大,其次是粮食单产提高,受粮食作物结构影响较小。东北西部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均小于0.6,处于不安全级至临界安全级阈值范围内,其中不安全级和较不安全级所占比重为97.01%,集中呈片状分布,亟待调整区域种植结构以提高耕地生态安全。东北西部玉米播种面积调减总目标为145.20万hm2,其中农牧交错带调减113.23万hm2,冷凉区调减31.97万hm2,调减地区主要集中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吉林西部和辽宁西部地区的部分县市等玉米为主的类型区。东北西部各县市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耕地生态安全、农民的生计替代和利益补偿等问题,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地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种植结构 优化布局 东北西部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排序 被引量:18
5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1 位作者 范志平 姜凤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87-691,共5页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进行DCA排序 ,排序结果充分反映了沙地植被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干扰因子的关系 .DCA排序的第 1轴反映沙地植被...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进行DCA排序 ,排序结果充分反映了沙地植被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干扰因子的关系 .DCA排序的第 1轴反映沙地植被分布的水分梯度 ;第 2轴反映土壤梯度 ;第 4轴主要反映热量梯度 ;DCA的1、4轴排序图和 1、2、4轴排序图 ,反映沙地植被与沙质荒漠化的生态规律 .采用定性因子评价赋值与定量因子相结合的方法 ,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了沙地植被DCA排序坐标与地理、气候、地形、水文、干扰等诸多生态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西部 沙质荒漠化 植被 排序 生态 沙地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分类 被引量:15
6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07-911,共5页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 ,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 (TWINSPAN) ,结合DCA排序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结果 ,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分类系统 ,6个植被...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 ,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 (TWINSPAN) ,结合DCA排序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结果 ,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分类系统 ,6个植被型 ,11个植被亚型 ,40个群系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荒漠化地区 植被 分类 荒漠化
下载PDF
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的构造地貌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栋梁 李海兵 +5 位作者 潘家伟 CHEVALIER Marie-Luce 裴军令 孙知明 司家亮 许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99-3512,共14页
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受三条大型断裂:康西瓦断裂、主帕米尔-铁克里克断裂和公格尔断裂的制约。通过野外考察、卫星遥感图像解译、ASTERGDEM高程数据的分析,对上述三条断裂及整个区域进行构造地貌研究,并探讨其构造... 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受三条大型断裂:康西瓦断裂、主帕米尔-铁克里克断裂和公格尔断裂的制约。通过野外考察、卫星遥感图像解译、ASTERGDEM高程数据的分析,对上述三条断裂及整个区域进行构造地貌研究,并探讨其构造意义。结果表明:康西瓦断裂为左行走滑断裂;主帕米尔-铁克里克断裂为逆冲断裂;公格尔断裂和塔什库尔干断裂分别为右行、左行走滑正断层,连接两者的是塔合曼正断裂。通过ASTERGDEM高程数据的高程分布、局部高程差和坡度分析,表明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至塔里木盆地存在三级特征地貌(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山前褶皱逆冲带和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西昆仑地区受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而产生垂向物质运动,由于三条大型断裂控制在西侧断裂附近存在水平方向的物质运动,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的存在促使靠近康西瓦和公格尔断裂形成高山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格尔断裂 康西瓦断裂 主帕米尔-铁克里克断裂 构造地貌 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对流系统与中国东部降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23
8
作者 胡亮 李耀东 +1 位作者 付容 何金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1-309,共9页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提供的1985—2002年共18年的MCSs路径跟踪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38个地面常规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夏季起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移动性MCSs的主要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MCSs与中国降水的关系。通...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提供的1985—2002年共18年的MCSs路径跟踪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38个地面常规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夏季起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移动性MCSs的主要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MCSs与中国降水的关系。通过对MCSs爆发异常强弱年高度和风差值场的分析,概括出青藏高原MCSs影响中国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MCSs主要生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其爆发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它们能够传播到我国中东部及南亚许多地区;夏季MCSs对我国降水具有重要影响,它们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布以4条正、负相间的东西向分布带的形势存在,从南到北依次为"-+-+",这与我国夏季降水带的变化形势非常一致;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北冷涡的强度、位置变化与高原MCSs生成的多少密切相关,并通过它们对我国夏季降水带的分布造成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MCSS 中国降水 南亚高压 西太副高 东北冷涡
下载PDF
西秦岭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过程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变形的约束 被引量:33
9
作者 郭进京 韩文峰 李雪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5-225,共11页
西秦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梯度带内,是高原物质向北、向东扩展的前缘,其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地貌过程应该是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对西秦岭内部中—新生代沉积、变形及地貌记录的初步综合分... 西秦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梯度带内,是高原物质向北、向东扩展的前缘,其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地貌过程应该是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对西秦岭内部中—新生代沉积、变形及地貌记录的初步综合分析,得出如下初步认识:(1)根据西秦岭中—新生代红层沉积岩石组合和构造变形特征,可以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和新近纪三个构造层,分别对应于西秦岭新生代3个构造演化阶段。(2)西秦岭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的褶皱缩短和区域断裂带的逆冲推覆发生在古近纪末期—新近纪初期,与整个青藏高原主要逆冲推覆构造事件同步,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应力在古近纪末已波及至西秦岭。(3)西秦岭新近纪以来经历了一个构造相对稳定的侵蚀夷平期,于3.6Ma之前形成了以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侵蚀面、前新生代碳酸盐地层的岩溶夷平面为标志的主夷平面以及夷平面发育过程中形成新近纪近水平的、以红色粘土岩为主要特征的细碎屑沉积。这一夷平面可以作为高原组成部分的西秦岭隆升的基准面。该夷平面现今高程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反映了西秦岭隆升呈现自西向东连续的扩展。(4)青藏高原南部构造变形方式在中新世发生了由逆冲推覆-褶皱缩短向伸展走滑的构造转换,而在西秦岭内部却并未发生这样的构造转换,仍然以逆冲构造为主,只是西秦岭北缘的边界断层在中—晚更新世才发生逆冲-左旋走滑作用,这可能指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走滑作用只是构造块体边界与构造挤压应力方向下非正交的应力分解所致,同时也可能反映了作为西秦岭块体整体滑移和块体内部的收缩变形并行不悖。(5)由GPS观测数据确定的区域位移场应该指示了现今西秦岭块体的整体缓慢的向东移动,地震机制解确定的构造应力是下地壳向东蠕动拖曳脆性上地壳的整体运动,西秦岭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厚是西部由于南北向缩短增厚的下地壳向东扩展流动的结果,增厚地壳的均衡抬升是西秦岭地貌面高度变化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红层沉积 断裂带 构造变形 夷平面 隆升作用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 被引量:18
10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8,共6页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与群落分布的地下水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植物群落Hill的多样性指数H0,H1、Hill的均匀度Eh、Hill指数的均匀度E′1与海拔、湿润系数、Thornthwaite指数、降水量、地下水位、放牧干扰等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Renyi的多样性指数N0,N1、Heip修正的均匀度Ep、Alatalo修正的均匀度E′h与经度、温暖指数、冷暖指数、Thornthwaite指数、土壤有机质、地下水位、放牧等干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呼伦贝尔沙地的完工-海拉尔沙带,樟子松林、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科尔沁沙地的油松林、羊草草甸草原、丛生禾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各群落类型随着沙质荒漠化过程的逐渐加剧,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其递减趋势分为旱生沙化系列、湿生沙化系列、盐水至水生系列。按各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递减顺序可分为6个级别,6个级别所含的群落类型分别对应着稳定沙地(A、B),固定沙丘(C),半固定沙丘(D),半流动沙丘(E),流动沙丘(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西部 植被 群落多样性 沙质荒漠化过程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气候变异与土地荒漠化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9,共6页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东缘。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堪忧。气候因素是荒漠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是我国北方气候...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东缘。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堪忧。气候因素是荒漠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是我国北方气候条件最好的沙区 ,但目前对于区域荒漠化驱动因子的气候因素影响方面的研究未开展系统的工作。论文系统分析了东北平原西部沙地影响荒漠化的现代气候因素特点 ,探讨了在较好气候条件下气候变异、人类活动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气候发展趋势预测了未来在自然因素作用下沙地的可能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西部沙地 荒漠化 气候变异 人类活动 发展趋势 气候波动 干旱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以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邓健 王新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154,共9页
本文首先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87—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我国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振兴的实施提高了东北地... 本文首先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87—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我国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振兴的实施提高了东北地区的能源效率,缩小了与高效区的能源效率差距;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并没有提高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反而扩大了与高效区的能源效率差距。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西部开发主要以发展资源型工业为主,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致力于转变原来高耗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有关。另外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市场化水平等因素也对地区能源效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能源效率 东北振兴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近百年来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尹怀宁 汤姿 吕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90-192,共3页
东北平原西部地区为草甸草原—草原过渡带,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变化反映敏感。近百年来,本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面积出现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通过对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百年尤... 东北平原西部地区为草甸草原—草原过渡带,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变化反映敏感。近百年来,本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面积出现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通过对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百年尤其是近50年来,人口的大量增长和对水、土、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变化(气温升高和降水波动较大等),二者达成了"共振",导致了荒漠化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西部 生态环境 退化机制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被引量:51
14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5,共9页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 ,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 ,...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 ,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 ,已经超过与其相邻的西部环境条件更差的沙区。利用 RS和 GIS,根据 NOAA/ AVHRR数据建立的沙质荒漠化监测指标 ,对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现代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 ,在此基础上利用 TM数据对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方式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沙地 沙质荒漠化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发展方式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遥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2,T001,共7页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勘忧。本文利用TM数据分析了区域荒漠化景观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特征 ,从机理上认识了区域的土地荒漠化发生过程 ...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勘忧。本文利用TM数据分析了区域荒漠化景观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特征 ,从机理上认识了区域的土地荒漠化发生过程 ;在此基础上以目前生态系统没有产生明显退化的生态状况作为基准 ,采用相对基准的办法 ,利用NOAA/AVHRR数据 ,确定了植被指数荒漠化监测指标 ;对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域荒漠化监测应当以全球常用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基础 ,在认识荒漠化发生机理之后进行监测与评估 ,在资料获取、分类分级和荒漠化监测的技术路线全球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 ,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景观特征、沙质荒漠化程度、沙质荒漠化发展方式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二十世纪 90年代沙质荒漠化发展速度很快 ,但区域差异很大 ,这种区域差异与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 沙质荒漠化 遥感监测
下载PDF
东北中、西部地区亟待解决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金达 刘景双 +1 位作者 于君宝 张学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5,268,共3页
简要分析了东北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 ,探讨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参 8。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东北中部地区 东北西部地区
下载PDF
近10a气候变化影响下四川山地暴雨事件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22
17
作者 黄楚惠 李国平 +3 位作者 张芳丽 高珩洲 王铭杨 郭善云 《暴雨灾害》 2020年第4期335-343,共9页
利用近10 a(2010—2019年)国家气象基本站与加密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从气候态探究了四川省山地暴雨事件的空间分型与时间变化特征。在将四川山地暴雨事件划分为川西暴雨(SC-A)、川东北暴雨(SC-B)和川西、川东北两地并发型暴雨(SC-C)这三... 利用近10 a(2010—2019年)国家气象基本站与加密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从气候态探究了四川省山地暴雨事件的空间分型与时间变化特征。在将四川山地暴雨事件划分为川西暴雨(SC-A)、川东北暴雨(SC-B)和川西、川东北两地并发型暴雨(SC-C)这三种类型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近10 a四川山地暴雨的频次略有减少,但累计降雨量和地质灾害却有所增加。SC-A近10 a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呈增加趋势,而SC-B表现出不规则的振荡趋势。在三类暴雨事件中,SC-A在发生频次和强度上均为四川山地暴雨中最高的一类。(2)暴雨峰值逐年变化中,SC-A暴雨峰值雨量总体大于另两类暴雨,近10 a中,峰值雨量除在8月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月份山地暴雨强度无明显的线性增减趋势。(3)三种类型的山地暴雨事件累积雨量和频次变化趋势比较一致,5—7月逐渐增加,7月达到最高,8—9月逐渐下降。5月和9月发生的暴雨事件主要为SC-B山地暴雨,6—8月则为SC-A山地暴雨为主。(4)四川山地暴雨事件夜间出现暴雨峰值的频次远高于白天,主要集中在北京时00—06时,在研究的三种类型山地暴雨事件中,SC-A的夜间暴雨峰值出现次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演变特征 年际变化 川西山地 川东北山地
下载PDF
东北典型冷、暖夏年的北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季节演变合成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尚锋 沈柏竹 +1 位作者 廉毅 曹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7-132,共6页
选取长春站为东北地区的典型代表站,使用该测站百年气温资料,在典型个例合成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东北典型冷、暖夏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和海温距平场从前冬到夏季的特征及其演变。主要结果表明:(1)东北冷夏年前冬NPO为很明显的负位... 选取长春站为东北地区的典型代表站,使用该测站百年气温资料,在典型个例合成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东北典型冷、暖夏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和海温距平场从前冬到夏季的特征及其演变。主要结果表明:(1)东北冷夏年前冬NPO为很明显的负位相,暖夏年前冬NPO位相并不明显。前冬、春季和夏季的500hPa位势高度场同长春测站夏季平均气温的显著相关区(显著性水平α≥0.05)呈半球尺度纬向分布。前冬,高相关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地区,有两条带状正相关区域:一条主要控制中南半岛北部、印度半岛以及阿拉伯半岛、红海一直到英格兰三岛一带的区域;另一条控制从墨西哥湾经夏威夷群岛到太平洋关岛一带的区域。这两条带状高相关区域,经春季到夏季逐渐向北收缩,但大都位于60°N以南的区域。(2)从前冬到夏季,东北冷夏年西风漂流区的海温距平由正值逐渐变成负值,暖夏年该区域海温从前冬到夏季是一个正距平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冷夏年从春季到夏季该区域对应的El Nino位相显著加强,而暖夏年该区域对应的La Nina位相,从春季到夏季却是一个显著减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夏 NPO 西风漂流区
下载PDF
春季西亚地表热力异常与初夏东北冷涡活动年代际变化的联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迪 陈海山 赵昶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80,共11页
基于1979~2015年中国月平均站点温度资料,计算了初夏东北冷涡指数,分析了初夏东北冷涡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东北初夏冷涡活动与春季西亚地表热力异常之间的可能联系,并初步讨论了前期西亚地表热力异常影响东... 基于1979~2015年中国月平均站点温度资料,计算了初夏东北冷涡指数,分析了初夏东北冷涡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东北初夏冷涡活动与春季西亚地表热力异常之间的可能联系,并初步讨论了前期西亚地表热力异常影响东北初夏冷涡活动的可能过程。结果表明:(1)1979~2015年间,初夏东北冷涡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00年前,冷涡活动总体偏强,之后总体减弱。(2)春季西亚地表热力状况在2000年前后也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转变:2000年前总体偏冷,之后明显偏暖。(3)春季西亚地区的地表热力异常与东北冷涡活动的在年代际尺度上联系密切。西亚地表异常偏冷,东北冷涡活动偏强;而西亚地表异常偏暖对应了偏弱的冷涡活动。初步分析发现,西亚地表热力因子可能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分布并通过遥相关型影响我国初夏东北地区冷涡,当然相关的机理还有待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西亚地表热力异常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后新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状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琼 聂晓红 高朝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本文类比分析了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发生后3年内新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活动状态,并进一步讨论了2008年于田7.3级和乌恰6.8级地震后新疆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结果表明,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 本文类比分析了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发生后3年内新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活动状态,并进一步讨论了2008年于田7.3级和乌恰6.8级地震后新疆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结果表明,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发生后,新疆地区应变能释放相对较为充分,震后3年通常无6.5级以上强震发生;7级左右地震后3年新疆地区5级以上地震频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后5级以上地震出现的活跃—平静的显著差异性活动特征与1974年乌兹别里山口7.3级地震和1996年喀喇昆仑山口7.1级地震后较为相似。此外,结合新疆地区强震活动的动力学环境作用和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的震源机制特征,初步探讨分析了该区7级左右地震后3年内新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征的可能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级地震 中强地震 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 活动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