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东南部白垩系综合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李耀西
汪迎平
丁保良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8,共8页
-
基金
原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专项研究(专题编号 地科专96-31)部分成果
-
文摘
笔者以盆地分析学、构造-沉积学、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手段对中国东南部白垩系进行综合研究,对过去有争议的、特别是关键性的地层问题,从成因机制上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研究认为,该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构造-沉积旋回、地层相序与层序、地质事件等,主要受控于相同的幕式构造运动,是同一诱因形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地质记录,因而彼此间有成因联系和对应关系,可以互相验证和补充,从而达到深化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上述手段所获信息的综合研究,对“塘上组”的时代归属、“丽水运动”是否存在、永康群与“天台群”以及方岩组、中戴组、“赤城山组”等类磨拉石建造间的层位关系等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最后,还提出了中国东南部各省白垩纪地层的划分对比方案。
-
关键词
中国
白垩系
综合地层学
“塘上组”
“丽水运动”
类磨拉石建造
层位关系
盆地分析学
成因机制
构造-沉积学
-
Keywords
southeastern china
Cretaceous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y
“Tangshang Formation”
“Lishui movement”
horizonal relationship among molassoid formations
-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中国南方东部三叠纪古地理演化及其构造控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鲍志东
冯增昭
李永铁
-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6-8,共3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研项目
-
文摘
中国南方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控制着古地理演化特征,不同构造单元内沉积盆地的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别。早三叠世的中下扬子混积盆地属克拉通边缘盆地,而上饶和明溪碎屑岩盆地则为大陆边缘断陷盆地。在整个三叠纪,区域性大断裂对沉积相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绍兴—宜春断裂作为构造分区的界限,控制了其两侧古地理的发展。古地理演化是构造运动的直观响应,中国南方三叠纪的地壳抬升、台地浅滩化。
-
关键词
中国南方
三叠纪
古地理演化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运动
-
Keywords
southeastern china
Triassic
palaeogeographic evoluti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ectonic movement\=
-
分类号
P5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湘东南印支运动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49
- 3
-
-
作者
柏道远
贾宝华
钟响
刘耀荣
贾朋远
黄文义
-
机构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9,共11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南1:25万武冈市和永州市幅区调修测"项目(编号1212011120793)
"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编号1212010811032)的成果
-
文摘
关于华南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变形特征,一种观点强调其重要性或认为其形成了NNE向为主的上古生界盖层褶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印支运动强度不大,上古生界NNE向主体褶皱形成于燕山运动甚至更晚。鉴于此,本文重点对湘东南印支运动的构造线走向展开了研究,厘定其为NNE向,反映区域NWW向挤压作用。对资兴三都、宜章瑶岗仙、桂东沙田等晚三叠世—侏罗纪残留盆地进行的研究表明,早燕山构造层下伏不整合面切割了上古生界中NNE向褶皱;以NNE走向为轴将不整合面旋转至水平,恢复上古生界岩层走向及构造线方向为NNE向。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层位普遍存在沿东西方向的快速变化。以上表明湘东南印支运动构造线为NNE向而非EW向,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WW向而非SN向。其动力机制可能与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产生陆内汇聚有关。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印支运动中华南不同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构造体制存在显著差异。
-
关键词
印支运动
构造线走向
构造背景
湘东南
华南
-
Keywords
indosinian movement
direction of structural lineament
tectonic setting
southeastern Hunan
South china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中国木刻运动的兴起和革命化改造
- 4
-
-
作者
黄尧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9-62,共4页
-
文摘
中国木刻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运动早期存在着主题模仿、脱离中国实际等种种局限性,影响了革命作用的发挥。1938年,中国木刻运动中心转移到延安后,艺术家从创作思想到创作形式都经历了革命性的改造,有力推动了中国木刻运动,为革命文艺的兴盛作出了贡献,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木刻运动
中国新兴版画
大众化
-
Keywords
woodcut movement
china’s new print
popularization
-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J217
[艺术—美术]
-
-
题名再塑自我:抗战时期东南木刻运动中的杨可扬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颖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美术馆
-
出处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7,96,共12页
-
文摘
杨可扬的套色木刻是嵌入中国版画记忆的一道时代风景,但这远未含括他获颁“中国新兴版画运动杰出贡献奖”(1991)的多重深意。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美术革命中的“木刻青年”,从山民子弟“杨嘉昌”到木运中坚“阿杨”,杨可扬文化身份建构的多重性和动态过程脱离不开具体的社会时空与人际网络,以及有关政治、美学、道德层面的认同实践。
-
关键词
杨可扬
现代木刻
东南木刻运动
左翼美术
-
Keywords
Yang Keyang
modern woodcut
the woodcut movement in southeastern china
left-wing art
-
分类号
J217
[艺术—美术]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