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stracts of Research Papers Written in Chinese
1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FOREST CERTIFICATION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Forests Theory,Practice and Future Tendency Dong Ke, Deng Huafeng (Forestry Colleg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07) ... FOREST CERTIFICATION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Forests Theory,Practice and Future Tendency Dong Ke, Deng Huafeng (Forestry Colleg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07) 20(5): 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tracts of Research Papers written in chinese world
原文传递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著的明清诗词书写
2
作者 葛文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自1901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在其《中国文学史》中首次介绍明清诗词,至2022年中国香港学者张隆溪《中国文学史》的明清诗词书写,120余年来,英语世界先后有七部中国文学史著对明清诗词保持关注。在发轫期、发展期与深化期等不同阶段,英语... 自1901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在其《中国文学史》中首次介绍明清诗词,至2022年中国香港学者张隆溪《中国文学史》的明清诗词书写,120余年来,英语世界先后有七部中国文学史著对明清诗词保持关注。在发轫期、发展期与深化期等不同阶段,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对明清诗词的书写,从诗人词人与作品的简单介绍,到具体的批评与丰富的史述,反映了其逐步走向系统化、深入化的学术过程。文学史著的书写侧重点映射出不同编者的研究风格,折射出英语世界学者对明清诗词评判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中国文学史 明清诗词 书写 海陶玮 翟理斯 张隆溪
下载PDF
新诗二次革命论 被引量:6
3
作者 骆寒超 陈玉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中国新诗86年的创作成绩实在让人无法高估。为免新诗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消失之虞,须整顿诗坛风气,重建新诗秩序,通过改善诗歌世界、调整情理关系、规范诗体原则这三个方面,对新诗进行"二次革命"。
关键词 新诗 二次革命 诗歌世界 情理关系 诗体原则
下载PDF
如何成为世界文学?——“椭圆折射”理论与中国古诗海外传播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永安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8,共8页
达姆罗什提出的"椭圆折射"世界文学理论,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西方经验与世界文学根本原则之间的必然联系,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区域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它把民族文学通过折射进入世界文学空间看成必然,把世界文学看成原语文化与宿主... 达姆罗什提出的"椭圆折射"世界文学理论,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西方经验与世界文学根本原则之间的必然联系,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区域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它把民族文学通过折射进入世界文学空间看成必然,把世界文学看成原语文化与宿主文化的混合物,为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描绘了清晰的路径。这一理论有助于克服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空间时遇到的原作本质主义阻碍,对促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闻一多认为小畑薰良的英译唐诗把灵芝变成了黑菌,是对原作的亵渎,这是原作本质主义的典型体现。而事实上,正是大量这一类英译中国古诗,在异文化空间里蓬勃生长,增强了世界文学的中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椭圆折射 达姆罗什 中国古诗英译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
下载PDF
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的世界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汪云霞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4,共10页
世界文学概念自歌德提出之后,经过不断的讨论和阐释,成为重要的理论范式和方法。丹穆若什强调,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它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宇文所安以北岛为例分析了中国现代诗歌在向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得与... 世界文学概念自歌德提出之后,经过不断的讨论和阐释,成为重要的理论范式和方法。丹穆若什强调,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它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宇文所安以北岛为例分析了中国现代诗歌在向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等问题。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流变轨迹既体现了民族化的内在诉求,也见证了其参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外在需要。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及集大成者诗人的创作历程,都显示出其在融通民族性与世界性上的不懈努力。中国现代诗歌何以走向世界?罗伯特·白英1947年编译出版的《当代中国诗选》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模式。研究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的世界性,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中国现代诗歌 世界性 翻译
下载PDF
世界诗歌、中国(文学)经验和后理论——从北岛诗歌英译的争论谈起 被引量:3
6
作者 吕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9,共9页
上个世纪90年代,海外汉学界围绕着北岛诗歌的英译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第三世界文学在国际文学市场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政治和伦理问题。自觉不自觉地从中心立场出发,宇文所安虽然预言了全球资本在向更恶劣方向发... 上个世纪90年代,海外汉学界围绕着北岛诗歌的英译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第三世界文学在国际文学市场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政治和伦理问题。自觉不自觉地从中心立场出发,宇文所安虽然预言了全球资本在向更恶劣方向发展,但忽视了第三世界文学书写当代经验的正当性;奚密、周蕾等海外华裔学人熟练运用理论揭示了西方话语的矛盾性,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伦理诉求,但其有意识选择边缘地位的立场无法引爆第三世界文学的政治动能。后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世界想象和文学未来。论辩各方对翻译的遗忘显示出重新认识翻译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文学和理论的政治和伦理力量来自从更大的空间书写和表述中国经验,为人类和地球寻找逃离人类纪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诗歌 全球资本 中国经验 后理论 海外汉学
下载PDF
由李金发的《弃妇》诗谈古今文学的关联 被引量:5
7
作者 谈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 1917年为起点而形成的中国新文学 ,尽管从西方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 ,但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新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不在对传统的回归。本文以李金发的《弃妇》诗为例 ,指出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的关联 ... 以 1917年为起点而形成的中国新文学 ,尽管从西方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 ,但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新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不在对传统的回归。本文以李金发的《弃妇》诗为例 ,指出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的关联 ,以及对古今文学演变作贯通性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文学演变 新诗 传统诗歌 李金发 《弃妇》诗
下载PDF
论清人词话的学术背景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新红 王兆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0-64,共5页
清词话作者的学者化,使清人词话与清代学术有着为更密切的联系。清代实学、朴学及今文经学对清词话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实学 朴学 经学 清词话 清代学卡
下载PDF
优美地说出全新的诗意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中国当代诗坛焦虑和期望并存 ,从诗史角度客观地对这一现状进行辨析 ,提出诗歌振兴的思路是新世纪社会与时代的双重文化课题。第一 ,当代现实题材的开掘与主旋律崇高内涵的深化是构建诗歌新境界的本源和基础 ;第二 ,以语言构建的新姿态... 中国当代诗坛焦虑和期望并存 ,从诗史角度客观地对这一现状进行辨析 ,提出诗歌振兴的思路是新世纪社会与时代的双重文化课题。第一 ,当代现实题材的开掘与主旋律崇高内涵的深化是构建诗歌新境界的本源和基础 ;第二 ,以语言构建的新姿态表述诗歌新境界能够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也能够营造出优美的审美空间 ;第三 ,在汉语写作的前提下 ,必须对中国诗歌传统和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进行积极审视与删汰 ,清除盲从与屈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当代诗坛 中国诗歌传统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
下载PDF
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新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9,共9页
在"中学西传"的大语境下以威廉斯对中国古典诗歌创造性的翻译、接受和移用为基点,考察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威廉斯作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导师,借中国古典诗歌"他山之石&qu... 在"中学西传"的大语境下以威廉斯对中国古典诗歌创造性的翻译、接受和移用为基点,考察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威廉斯作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导师,借中国古典诗歌"他山之石",身体力行地鼓励美国诗人把自己从传统语言的囚笼里解放出来,对生活作如实的呈现。威廉斯的景物诗充分传达出对生活本质的透彻理解与高度尊重,获得了自然人生与艺术匠心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景物诗 中国古典诗歌 物我观 美国新诗运动
下载PDF
论白话诗与文言诗区别的提出与转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共5页
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区别是胡适在文学革命时期为了倡导新诗反对旧体诗而提出的。白话诗与文言诗区别的转化,主要是由于胡适在《谈新诗》里改称"白话诗"为"新诗",使得这一区别部分转化为新诗与旧体诗的区别;其次是由... 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区别是胡适在文学革命时期为了倡导新诗反对旧体诗而提出的。白话诗与文言诗区别的转化,主要是由于胡适在《谈新诗》里改称"白话诗"为"新诗",使得这一区别部分转化为新诗与旧体诗的区别;其次是由于《白话文学史》从用语着眼而涉及诗歌内容方面的问题,使得其文言白话之分部分转化为雅俗之分。这一名称上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对汉语诗歌规律的遵循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学革命 白话诗与文言诗 新诗与旧体诗
下载PDF
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生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古远清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4,共10页
移民史研究和“境外”新词的创造,是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中国境外文学向海外华文文学辐射,从着重政治功利向注重审美价值的转换两个阶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对象为中... 移民史研究和“境外”新词的创造,是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中国境外文学向海外华文文学辐射,从着重政治功利向注重审美价值的转换两个阶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还应把华人文学包括进去。中国文学、华文文学、华人文学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有新意,但去中国化的倾向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华文文学 华人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华语语系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图谱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4-92,共9页
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20世纪英美政府对东亚研究的资助及学人在精神上或艺术上的危机,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译介与研究发轫于英国,兴盛于北美,先后经历萌蘖期、勃兴期与深化期。就诠释路径而言,英... 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20世纪英美政府对东亚研究的资助及学人在精神上或艺术上的危机,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译介与研究发轫于英国,兴盛于北美,先后经历萌蘖期、勃兴期与深化期。就诠释路径而言,英语世界独特的西方研究理路与学术思潮,规训着现代西方汉学研究者的知识构型;借用西方主流思想与批评方法来重新诠释他者文化的做法,既照亮中国词人词作的新形象、新特点,也启发着国内学者在传统的词学领域开拓新的研究路径。就研究实践而言,部分汉学家通过研究中国词人词作,或应证、或扩大并部分修正了西方主流思想,从而扩展了主流思想的普遍性价值。英语世界汉学家的诠释路径和话语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语世界词学研究与西方主流思想保持的张力关系:既西学中用,又中研西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词 英语世界 接受 翻译
下载PDF
例谈“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小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一种修身交友之道,之后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阐发,成为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将动态方法转化为僵化模式、将辅助方法混同为鉴赏目的这两大误区。文章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师运...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一种修身交友之道,之后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阐发,成为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将动态方法转化为僵化模式、将辅助方法混同为鉴赏目的这两大误区。文章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师运用"知人论世"方法开展古诗教学的策略:首先要熟悉教材,做好筛选;其次要结合文本,精心设计,既要考虑好运用的时机,又要选择好运用的内容;再次要依据学情,恰当使用;同时还须与"文本细读"法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人论世 高中语文 古诗教学 运用策略
下载PDF
诗人之焦虑与创造——论庞德、陈美玲与中国古诗之三重变奏 被引量:1
15
作者 蒲若茜 李卉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5-81,共7页
庞德是美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他从中国古诗中汲取灵感,引领意象派诗歌之潮流。华裔美国女诗人陈美玲的诗歌更加充斥着与中国古诗之互文。庞德与陈美玲在运用中国古诗时有何异同?陈美玲对庞德诗歌美学有何承继?他们"混杂"的... 庞德是美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他从中国古诗中汲取灵感,引领意象派诗歌之潮流。华裔美国女诗人陈美玲的诗歌更加充斥着与中国古诗之互文。庞德与陈美玲在运用中国古诗时有何异同?陈美玲对庞德诗歌美学有何承继?他们"混杂"的诗歌创造在世界诗歌史中有何重要意义?本文从影响之焦虑出发,分析庞德与陈美玲挪用中国古诗的类型和特征,探究庞诗、陈诗与中国古诗这三重变奏之后体现的深层文化和政治诉求,以及其中孕育的"世界诗歌"和"世界文学"新趋势。本文认为中国古诗在庞德诗中的移植与变异跨越时空、民族、语言、文化的界限,陈美玲的诗与中国古诗、庞德《古中国》的双重互文则进一步加深中西文化交流并打破族裔的疆界:他们的诗歌可谓超越文化、国界和族裔的"世界诗歌"之先声。庞诗、陈诗与中国古诗的三重变奏体现的是多元文明杂糅的力量,其中蕴含着文化的传承与变异,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诗歌得以丰富和发展。在文化交流与碰撞空前频繁的当今时代,多元混杂的"世界诗歌""世界文学"日渐成为创作的主流和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陈美玲 中国古诗 “世界诗歌”
下载PDF
英语世界里的《诗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结评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89-92,共4页
本文从译介与研究两个发展阶段,对《诗经》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基本面貌进行学理层面的梳理和评价:第一阶段(译介),主要是对《诗经》的选编与翻译,以及《诗经》的分类;第二阶段(研究),主要是对《诗经》的翻译探讨与阐释分析研究,特别是西... 本文从译介与研究两个发展阶段,对《诗经》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基本面貌进行学理层面的梳理和评价:第一阶段(译介),主要是对《诗经》的选编与翻译,以及《诗经》的分类;第二阶段(研究),主要是对《诗经》的翻译探讨与阐释分析研究,特别是西论中用的尝试,在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意象研究等诸多方面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诗经》 译介 西论中用
下载PDF
“转身,惊见诗的天空”--试论缅甸五边形诗社诗歌创作的几个主要特点
17
作者 北塔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1,共5页
五边形诗社是缅甸也是东南亚华文诗坛最新崛起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成员全部都是1980年代出生的后起之秀,而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这个诗社在价值观取向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创造性、开放性、多样性、鲜活性和点射法等。它的存在和... 五边形诗社是缅甸也是东南亚华文诗坛最新崛起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成员全部都是1980年代出生的后起之秀,而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这个诗社在价值观取向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创造性、开放性、多样性、鲜活性和点射法等。它的存在和发展将证明缅甸不再是华文诗歌的洼地,而是东南亚诗歌众多高地中的一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华文诗坛 五边形诗社
下载PDF
论19世纪末诗人的生态及诗界革命发生的诗歌原因
18
作者 王珂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诗界革命是多元发生的汉诗改良运动。社会的动荡造成文人生态的恶劣,政治与文化上的大转型和大动乱导致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的大变化,文人由中心地位沦落到边缘地位。文人的生存境遇的巨变导致诗歌的巨变。文人的优越地位被颠覆后,... 诗界革命是多元发生的汉诗改良运动。社会的动荡造成文人生态的恶劣,政治与文化上的大转型和大动乱导致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的大变化,文人由中心地位沦落到边缘地位。文人的生存境遇的巨变导致诗歌的巨变。文人的优越地位被颠覆后,格律诗成为文人身份的象征,导致汉诗僵化保守。文坛及诗坛的保守势力严重影响了汉诗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影响着汉诗适应新的时代。晚清诗坛的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既对抗更和解的局势决定了诗界革命的保守改良性质。诗界革命产生的是古代汉诗范畴中的近代诗歌而不是现代汉诗范畴中的现代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界革命 汉诗 古代汉诗 现代汉诗
下载PDF
日本汉诗引用《左传》典故考论
19
作者 毛振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日本学者非常重视对《左传》的学习和研究,在版本、校勘、注释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学术成就。《左传》在日本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典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意涵深受日本汉诗作家的吸取和借鉴,他们主要通过引言、引事等方... 日本学者非常重视对《左传》的学习和研究,在版本、校勘、注释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学术成就。《左传》在日本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典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意涵深受日本汉诗作家的吸取和借鉴,他们主要通过引言、引事等方式寄托、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道德规范意识,增强了诗作的修辞表达效果,提升了诗作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显现了日本汉诗的创造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左传 典故 引用 表达效果
下载PDF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论“外”字所表现的宋词世界
20
作者 王德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3-68,共6页
“外”字是一个普通的方位名词,但在宋词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其他名词搭配,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宋词世界。通过“外”字展现出来的宋词世界具有突出的层次感、透视效果和画面的丰富性,就其最普遍的意义来说,是宋人心灵世... “外”字是一个普通的方位名词,但在宋词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其他名词搭配,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宋词世界。通过“外”字展现出来的宋词世界具有突出的层次感、透视效果和画面的丰富性,就其最普遍的意义来说,是宋人心灵世界的表现与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字 宋词世界 宋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