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西湖凹陷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绍亮 张建培 +1 位作者 唐贤君 张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4,共8页
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断裂样式具有显著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特征。西部斜坡带北部和南部为断阶式构造样式,中部的平湖斜坡带主要为单断式;中央-洼陷反转构造带自北向南构造样式呈规律性变化,反映出断裂反... 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断裂样式具有显著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特征。西部斜坡带北部和南部为断阶式构造样式,中部的平湖斜坡带主要为单断式;中央-洼陷反转构造带自北向南构造样式呈规律性变化,反映出断裂反转强度自北向南减弱的趋势;东缘陡坡断隆带北部以西倾的同向断阶式为主,南部以东倾的反向断阶为主,中部黄岩边缘断裂带呈过渡特征。各主要构造带南北构造样式的转换部位也具有特殊的构造现象,凹陷中南部主要表现为晚期近E—W向断裂的集中发育,两侧NE、NNE向断层多尖灭或横向错移,中北部主要表现为断裂走向的变化。构造带南北构造样式的转换部多位于区域NW、NWW向基底断裂的延伸线上,这类NW、NWW向基底断裂多具有走向平移特征,据此,笔者认为这种构造特征的南北差异可能与早期NW、NWW向基底调节断裂的限制或再活动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湖凹陷断裂样式南北差异的成因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构造样式 南北差异 成因机制 西湖凹陷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半地堑特征及其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龙根元 吴世敏 +1 位作者 刘兵 郭翔燕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用琼东南盆地的反射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崖北、北礁凹陷等半地堑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和多米诺式半地堑系3种类型,认为半地堑经历了中始新世-早渐新世、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两个演... 利用琼东南盆地的反射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崖北、北礁凹陷等半地堑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和多米诺式半地堑系3种类型,认为半地堑经历了中始新世-早渐新世、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两个演化阶段,并且在时间上有东早西晚,空间上有"东西分块、南北分带"的特征。在盆地半地堑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盆地的发育与演化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后撤、红河断裂的左行走滑和南海海盆扩张的联合作用影响,表现为裂陷前期(Tg-T7)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及红河断裂的左行走滑联合作用,后期(T-T)主要受南海海盆海底扩张作用影响;而盆地张裂是通过纯剪切作用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地堑 构造样式 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
下载PDF
述国事变迁 观人生沉浮——颜之推《观我生赋》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观我生赋》 南北朝文风
下载PDF
试论汉代陶灶的岭南类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杰 石荣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
汉代岭南类型陶灶以带有前出地台、有底为显著特征,平面以长方形或梯形为主,主要流行于岭南地区,出现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以后,是受到汉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从时代、形制上看,不排除其受到徐州地区陶灶影响的可能。岭南类型陶灶在东汉时期... 汉代岭南类型陶灶以带有前出地台、有底为显著特征,平面以长方形或梯形为主,主要流行于岭南地区,出现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以后,是受到汉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从时代、形制上看,不排除其受到徐州地区陶灶影响的可能。岭南类型陶灶在东汉时期传播到了邻近的湖南地区,其中平面为舟形的陶灶在六朝时沿北江、赣江传播到了江西地区。岭南类型陶灶基本上沿西江、桂江、漓江、湘江及北江这些主要河流分布,而这些河流正是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陶灶 传播 南北交通 岭南类型
下载PDF
“以南写北”和“以北隐南”——《红楼梦》写作策略新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5,123,共6页
《红楼梦》在以假隐真、石头撰书、僧道交通等明显的策略之外,还采用了"以南写北"和"以北隐南"的写作策略,这个超越了选材、地域局限的写作策略是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家世引证得到明证的。发现并利用它来分析小说,... 《红楼梦》在以假隐真、石头撰书、僧道交通等明显的策略之外,还采用了"以南写北"和"以北隐南"的写作策略,这个超越了选材、地域局限的写作策略是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家世引证得到明证的。发现并利用它来分析小说,不仅可以调和红学研究中因南北因素共存导致的争论,而且对理解作者的"述祖德""明盛衰"的写作目的都大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写作策略 以南写北 以北隐南
下载PDF
《云韶集》与陈廷焯初期的词学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水云 张清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8,共4页
陈廷焯学习填词,经历了一个由喜写艳词到崇尚醇雅的过程,接受了朱彝尊以雅为尚的审美观念,还仿照《词综》的体例编选了一部历代词选———《云韶集》,但在宗南宗北及师法对象等方面修正了浙派词学过于偏激的提法,这正是他后期词学立场... 陈廷焯学习填词,经历了一个由喜写艳词到崇尚醇雅的过程,接受了朱彝尊以雅为尚的审美观念,还仿照《词综》的体例编选了一部历代词选———《云韶集》,但在宗南宗北及师法对象等方面修正了浙派词学过于偏激的提法,这正是他后期词学立场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廷焯 词学 醇雅 南北宋 五圣
下载PDF
从常用词看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的差异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秀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数理统计,调查几组常用词在魏晋南北朝文与同期汉文佛典中的使用情况,了解两种文献在使用常 用词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文 汉文佛典 常用词 词汇 语言差异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企业化管理浅议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骏 郑垂勇 《水利经济》 2006年第4期58-60,共3页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组建了四个项目法人,通过企业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研究水利工程企业化管理的原理、务实及其管理体制。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企业化管理 管理体制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简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意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魏晋南北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混杂在所谓的"北朝民歌"中,应从中大致区分出哪些是真正的北方少数民族民歌。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揭示出了他们基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尚武、质朴为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对北方刚健之风... 魏晋南北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混杂在所谓的"北朝民歌"中,应从中大致区分出哪些是真正的北方少数民族民歌。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揭示出了他们基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尚武、质朴为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对北方刚健之风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种刚健之风又是唐诗繁荣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少数民族民歌 风格 作用
下载PDF
士人文化心态对北朝诗赋文体的吁求——对北朝诗赋特质成因的文体学考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高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文体不是孤立的语言现象,在其话语体式的背后,有一个话语主体的心理—精神结构所指向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家创造的话语符号结构,与其精神、心理结构具有同构对应性。文体作为文学话语的结构模型,既受到文化的制约,也同样表征着文化。特... 文体不是孤立的语言现象,在其话语体式的背后,有一个话语主体的心理—精神结构所指向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家创造的话语符号结构,与其精神、心理结构具有同构对应性。文体作为文学话语的结构模型,既受到文化的制约,也同样表征着文化。特定文化中主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结构,包括体验世界的心理图式,是文学文体话语体式演化的内在规律。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化往往以胡、汉文化,也即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为表征。文化的整合形成北朝士人的特殊文化心态,如文化隔漠心态,畏祸心态与羁臣心态等。这是造成北朝诗赋凝重古奥的文体特点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文化心态 北朝诗赋 文体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对两大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建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0-55,共6页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方面共构互渗,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标示出清代词学批评的理论水平与历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批评宗尚 词风之宗 南北宋之宗 消解
下载PDF
南北宋社会变动与山水画风格之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2,共8页
南宋中后期山水画出现供游赏的景象和表现歌舞湖山、尽情享受的思想,不能完全指向南宋统治者偏安不思振作。这种情景在北宋后期业已出现,是北宋后期至南宋社会变动的反映,也是以权臣为代表的官僚大地主集团的生活写照。南宋中后期,这种... 南宋中后期山水画出现供游赏的景象和表现歌舞湖山、尽情享受的思想,不能完全指向南宋统治者偏安不思振作。这种情景在北宋后期业已出现,是北宋后期至南宋社会变动的反映,也是以权臣为代表的官僚大地主集团的生活写照。南宋中后期,这种生活更趋细腻和精致。山水画是所谓"君子"喜好,即专属士大夫所钟爱,园林别业又是士大夫们的生活场所。士大夫们不仅希望将"君子"喜好山水尽置于园景中,而且希望通过绘画将第一自然的原生状态的山水,转变为第二自然的审美状态的山水。由此山水画的意境与园林别业的意境被绾结在一起。兼工山水画的士大夫,他们笔下的山水画是其园林别业的"记忆"或"写意"。画院画工虽然一般多是没有文化的伎艺人,但能留其名的山水画家则多出自士大夫阶层,他们与官僚士大夫过从甚密,他们笔下的山水画,或是园林别业的"写实",或从园林别墅的四至景色得到灵感乃至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画。南宋官僚士大夫的园林别业因人工迭山凿池而形成诸多特色,对山水画风格的演变亦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宋 山水画 社会变动 风格 园林别业
下载PDF
元代“文人画”之管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文岩 陈宗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元代是“文人画”兴起的时代 ,在那个异族统治的黑暗时期 ,文人所处的不幸际遇 ,使大批饱学之士隐循山林 ,寄怀诗文书画。“文人画”由此发端并漫延开来 ,形成一股贯穿元、明、清三朝 ,尤盛不衰的滚滚洪流。本文旨在管窥“文人画”的历... 元代是“文人画”兴起的时代 ,在那个异族统治的黑暗时期 ,文人所处的不幸际遇 ,使大批饱学之士隐循山林 ,寄怀诗文书画。“文人画”由此发端并漫延开来 ,形成一股贯穿元、明、清三朝 ,尤盛不衰的滚滚洪流。本文旨在管窥“文人画”的历史成因 ,透析元代文人心态和“文人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南北宗 不求形似 借物抒怀 格调 自我表现
下载PDF
胶东传统民居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沿海聚落文化生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政 曾坚 《建筑师》 2005年第3期69-73,共5页
历史上胶东地区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本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制约与外来文化的熏陶成就了胶东民居南北融合的地域特色。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原理,通过对胶东传统民居聚落形式与形态的实地考察,从微观角度入手,扩展到对人们的传统... 历史上胶东地区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本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制约与外来文化的熏陶成就了胶东民居南北融合的地域特色。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原理,通过对胶东传统民居聚落形式与形态的实地考察,从微观角度入手,扩展到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习俗、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宗教等地域文化圈的宏观层次进行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生态学 机理研究 聚落文化 沿海 视野 自然人文环境 生态学原理 地域特色 外来文化 交通枢纽 贸易中心 胶东地区 传统观念 实地考察 生活方式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唐祈诗歌的牧歌意绪与新诗的“南北”交融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登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唐祈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 唐祈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祈诗歌 牧歌意绪 南北融合 抒情话语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志怪四体论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伟峻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12,共7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可分为四体:猎异体在于满足士人搜奇猎异的心理,并不真正用意于记怪;刺世体在宗教的外衣下旨在说教、批判社会现实;神教体是宗教徒或受到宗教思想浸淫极深的文士宣传宗教、"自神其教"之作;博物体则有小说...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可分为四体:猎异体在于满足士人搜奇猎异的心理,并不真正用意于记怪;刺世体在宗教的外衣下旨在说教、批判社会现实;神教体是宗教徒或受到宗教思想浸淫极深的文士宣传宗教、"自神其教"之作;博物体则有小说家藉小说以广见识、逞才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猎异体 刺世体 神教体 博物体
下载PDF
南北文风融合辨——兼及“南北文风”的中古文学史考察
17
作者 雷炳锋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1-196,共6页
"南北文风融合说"经初唐史学家提出后遂沿用至今,成为文学史与文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但这一传统说法有值得商榷之处,北朝文学一直模拟和学习南朝文学,二者之间无本质差异,北朝文学实际上并未形成与南朝文学并峙... "南北文风融合说"经初唐史学家提出后遂沿用至今,成为文学史与文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但这一传统说法有值得商榷之处,北朝文学一直模拟和学习南朝文学,二者之间无本质差异,北朝文学实际上并未形成与南朝文学并峙的所谓"北方文风",习惯上用以指代"北方文风"的"词义贞刚,重乎气质"乃"汉魏风骨"的内核。初唐史学家所提出的"南北文风融合说"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审美主张,由于忽视了其时文学的实际状况,而将北朝文风与"北方文风"等同起来,陷入了理论困境而缺乏具体的实现路径。至于被誉为"穷南北之胜"的庾信后期文风转变主要是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发生改变所致,也是其取法汉魏文学传统的结果,并非北朝文风与南朝文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文风 北方文风 北朝文风 融合 庾信 汉魏风骨
下载PDF
论福克纳小说的哥特式特征
18
作者 刘道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福克纳在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哥特式手法,他的小说在恶魔式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场景的描绘与神秘恐怖气氛的渲染、主题的表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哥特式特征。他借助哥特式手法揭示人性中的黑暗与罪恶,进行道德探索和社会批判,产生了... 福克纳在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哥特式手法,他的小说在恶魔式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场景的描绘与神秘恐怖气氛的渲染、主题的表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哥特式特征。他借助哥特式手法揭示人性中的黑暗与罪恶,进行道德探索和社会批判,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小说 哥特式特征 美国南方
下载PDF
《国风》诗风探
19
作者 陈一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诗经·国风》实由 3类诗歌组成 :周民族早期诗歌 ,周入主中原、推行封建化统治以后的诗歌 ,以及被周民族兼容、排挤的南方民族的诗歌。从而形成特征鲜明的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探究《国风》
关键词 《诗经》 《国风》 诗歌风格 南北分派
下载PDF
从自然之景到心象之境——我对山水画创作的认识
20
作者 方向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中国山水画创作不是简单地图解自然和时代,必须遵循艺术法则、运用艺术手法把画家对自然、时代等的感受、思考和迁想妙得,融汇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使生动气韵鼓荡于其间,真正表现出感人的力量。因此,应自觉向传统艺术回归,自觉关注生活... 中国山水画创作不是简单地图解自然和时代,必须遵循艺术法则、运用艺术手法把画家对自然、时代等的感受、思考和迁想妙得,融汇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使生动气韵鼓荡于其间,真正表现出感人的力量。因此,应自觉向传统艺术回归,自觉关注生活,同时汲取"南顿"与"北渐"精髓,打破地域局限,融合南北精神,完成从自然之景到心象之境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南北交融 自然之景 心象之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