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杜果肉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伟 严贤春 +2 位作者 王箫 乔波 蒋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对白杜果肉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来制备白杜黄色素,其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的乙酸乙酯做提取剂,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h。研究表明该色素在pH=3~7、温度低于80℃和氧化剂的作用下皆较稳... 对白杜果肉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来制备白杜黄色素,其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的乙酸乙酯做提取剂,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h。研究表明该色素在pH=3~7、温度低于80℃和氧化剂的作用下皆较稳定,在日光照射和还原剂作用下稳定性差,几种常见金属离子除Fe3+、Cu2+外均对色素无明显的不良影响,葡萄糖、蔗糖等几种食品添加剂对色素亦无不良影响且柠檬酸能使色素增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杜 黄色素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提高丝棉木苗干高度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福 张百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730-8731,共2页
[目的]探索有利于提高丝棉木苗干高的措施。[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不同基肥施用量与施水量、不同苗木年龄以及栽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对苗干高度影-向最大的因素是移植的苗木年龄,其次是施肥施水量,而栽植密度... [目的]探索有利于提高丝棉木苗干高的措施。[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不同基肥施用量与施水量、不同苗木年龄以及栽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对苗干高度影-向最大的因素是移植的苗木年龄,其次是施肥施水量,而栽植密度的效应不显著。在试验条件下,以30cm×30cm的株行距,栽植2年生的苗木,栽后平茬,在施基肥的基础上,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施肥量112.5kg/hm^2,追施尿素1次,施用量75kg/hm^2,全年灌溉5-6次,连续进行2年,可使苗干平均高度达到庭荫树的标准。[结论]较大的苗龄和较高的施肥施水量有利于提高苗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木 正交试验 苗龄 枝下高
下载PDF
离体培养下白杜木质部的形态发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英 韩厉玲 李白玲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7期489-494,共6页
白杜(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离体木质部经过组织培养,成功地诱导出小植株,诱导率为8%。诱导过程经过3个阶段:1.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以 H 培养基效果最好,但需附加不同浓度的2,4-D、NAA 或 BA。2.分化阶段,诱导小植株的形成,以 H 或... 白杜(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离体木质部经过组织培养,成功地诱导出小植株,诱导率为8%。诱导过程经过3个阶段:1.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以 H 培养基效果最好,但需附加不同浓度的2,4-D、NAA 或 BA。2.分化阶段,诱导小植株的形成,以 H 或 MS+BA2mg/1+KT0.5—1mg/1+NAA0.2mg/1分化培养基为宜。3.小植株的成长,以 White+NAA0.1mg/1+IAA0.1mg/1培养基最适。愈伤组织主要起源于木射线细胞。在愈伤组织中可以产生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呈带状排列的分生组织,其中有些分生组织最后可形成象茎中的形成层那样连成一圈,但它们不能产生正常的维管组织,只能向一侧分化出木质部的管状分子,而不能向另一侧分化出韧皮部的筛状分子。另外,在愈伤组织中还出现了一些鸟巢状管胞团。不定根发生在愈伤组织深处,为内起源;不定芽起源于愈伤组织表面,为外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白杜木质部 形态发生
下载PDF
丝棉木种子处理与圃地养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俊朴 李凤诩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对丝棉木的种子处理与圃地养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认为:丝棉木播种育苗进行种子处理时,必须脱去假种皮进行冬季沙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在苗圃地养干,以抹芽养干方法最好。
关键词 丝棉木 种子处理 圃地养干
下载PDF
桃叶卫矛培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燕 张珺 +1 位作者 李献兰 张焕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6期73-76,共4页
桃叶卫矛是集园林景观、工业、医药等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价值树种,科学、规范的栽培种植技术对其推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桃叶卫矛种植需求,总结了桃叶卫矛种植栽培技术研究要点,包括繁殖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可为桃叶卫矛种... 桃叶卫矛是集园林景观、工业、医药等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价值树种,科学、规范的栽培种植技术对其推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桃叶卫矛种植需求,总结了桃叶卫矛种植栽培技术研究要点,包括繁殖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可为桃叶卫矛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卫矛 繁殖技术 苗期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丝绵木高接换头嫁接北海道黄杨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兴 张红利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91-92,共2页
介绍了多年生大径丝绵木高接换头嫁接北海道黄杨技术,采用蜡封接穗,接穗采用发育枝中段或基段,失水率不超过6.5%,接口用塑料薄膜绑紧,正常年份可使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丝绵木 北海道黄杨 高接换头 蜡封接穗 插皮舌接
下载PDF
不同喷肥处理对丝绵木根系活力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学英 《山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20-22,共3页
以生长健壮、长势均匀、无病虫害的3年生丝棉木实生苗为材料,对不同喷肥处理下丝绵木的黄酮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月20日至10月20日不同处理丝绵木的黄酮总增长量排序为:CK>d1>d3>d2;黄酮增长量分别在5月20日至... 以生长健壮、长势均匀、无病虫害的3年生丝棉木实生苗为材料,对不同喷肥处理下丝绵木的黄酮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月20日至10月20日不同处理丝绵木的黄酮总增长量排序为:CK>d1>d3>d2;黄酮增长量分别在5月20日至6月20日与7月20日至8月20日达到了高峰,从两次黄酮增长量峰值总和可看出,不同处理的增长量总和均高于对照。不同喷肥处理丝绵木,根系活力除处理d3外均表现出升—降的趋势,通过计算得知处理d3的根系活力最大。综合分析可知,处理d3为0.5%尿素与0.5%磷酸二氢钾加0.1%微量元素铁、锰、锌、铜,有利于丝绵木黄酮含量的积累及根系活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绵木 叶面喷肥 黄酮含量 根系活力
下载PDF
丝绵木果油的超临界提取及其油脂组成
8
作者 朱诚炎 李磊 +5 位作者 纪祖阳 王雷 王翼南 周梦琳 李舒宇 王宝琴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4期5-9,12,共6页
为了考察丝绵木果实中油脂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其种子油脂的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提取工艺并进行了验证。采用碱甲酯化和GC-MS联用方法,分... 为了考察丝绵木果实中油脂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其种子油脂的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提取工艺并进行了验证。采用碱甲酯化和GC-MS联用方法,分析了丝绵木种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再用皂化萃取分离和GC-MS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结果发现,丝绵木果实的油脂主要分布在种子中,种子含油42.30%。超临界CO_(2)法提取种子油脂的工艺条件为:压力40MPa,温度30℃,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丝绵木种子油脂的提取率为96.6%。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12.545%、亚油酸25.215%、油酸59.830%、硬脂酸2.41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达85.045%,属于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油类。油脂中的其他化学成分以甾醇为主,包含有谷甾醇、豆甾醇和羊毛甾醇酯,总含量达2.259%,还含有0.856%的角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木 种子 超临界提取 油脂 甾醇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桃叶卫矛转Bt基因植株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敏 杨承香 +1 位作者 蒋子凡 马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406-6412,共7页
虫害一直是制约农林作物高产、优产和稳产的重要因素,开展植物抗虫性研究具有关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使用农杆菌介导法,以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农杆菌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时... 虫害一直是制约农林作物高产、优产和稳产的重要因素,开展植物抗虫性研究具有关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使用农杆菌介导法,以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农杆菌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对桃叶卫矛叶片愈伤组织转化效率所产生的影响;并在建立的最佳转化体系下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基因及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owpea trypsin inhibitor) SCK基因导入桃叶卫矛中,最终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化植株。结果显示,在侵染菌液OD_(600)=0.5~0.6,侵染时间30 min,共培养5 d的条件下,桃叶卫矛叶片愈伤组织的转化效率最好,经PCR鉴定检测后,在23株抗性植株中有10株同时检测到两个抗虫基因的表达,证明外源抗虫基因已导入桃叶卫矛基因组中。本研究将为卫矛科植物的抗虫性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卫矛 农杆菌介导法 胚性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