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周祭祖礼的因革与《周颂》的礼乐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银琴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38-50,共13页
《周颂》中不见祭祀周穆王及后世诸王的颂歌,这与周代祭祖礼的发展演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殷周对抗之际,“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一方面消解了殷人天命神权的合法性,同时也让周人失去了“天宗上帝”的必然庇护。周人的先祖,尤其... 《周颂》中不见祭祀周穆王及后世诸王的颂歌,这与周代祭祖礼的发展演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殷周对抗之际,“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一方面消解了殷人天命神权的合法性,同时也让周人失去了“天宗上帝”的必然庇护。周人的先祖,尤其是文王与武王在不断被歌颂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周人实际上的保护神。但从祭祖礼的角度而言,周初一方面损益殷礼创造“配天而祭”的祭祖礼仪,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遵循着“祭不过三代”、重视近世祖先的习俗。随着时世推移,文王、武王先后超出了近世三代之祖的祭祀范围,而政治上仍然存在着推崇文武的强烈需求。于是,融会整合两种礼俗,推尊文王、武王为“百世不祧之祖”的昭穆制度应时而生。通过昭穆制度,周初就已成熟的祖神分离思想最终落实在礼的实践层面上,通过神化后稷、文王、武王以配天的郊祭与专祭祖先并重视三代近祖的庙祭表现出来。这一次对祭祖礼的融会整合,确立了周人礼乐精神中“雅”“颂”分立的核心本质,以告功娱神为目的郊祭之乐“颂”随着郊祭礼仪的稳定趋于定型,以“立政”为目的、“言王政之所由兴废”的“雅”乐由此开始走上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颂》 祭祖礼 昭穆制度 郊祭 庙祭
下载PDF
西周蒡京与殷周■祭——殷周苑囿与祭竈传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时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5-15,共11页
西周金文习见蒡京,其与周、宗周、成周不同,而独称“京”,性质为王室苑囿,地在秦阿房故地,于秦汉上林苑中,最初则为文王之灵囿,其事见载于《诗·大雅·灵台》。蒡京沼池遍布,禽兽出没,故其间必筑作绝高台基之建筑,以避潮湿与兽... 西周金文习见蒡京,其与周、宗周、成周不同,而独称“京”,性质为王室苑囿,地在秦阿房故地,于秦汉上林苑中,最初则为文王之灵囿,其事见载于《诗·大雅·灵台》。蒡京沼池遍布,禽兽出没,故其间必筑作绝高台基之建筑,以避潮湿与兽害,故而称“京”,且借景而作辟雍等宫室。蒡京作为王朝苑囿,为生养之地,周王以[食宛]祭祭之,是为制度。殷周[食宛]祭实即竈祭,目的在于祈食主生养,[食宛]为养生之和豆饴糖,世以为竈糖。竈祭迎神于室之西南隅尊处,遂室之西南隅本称“宛”,后转为“奥”,故祭竈也就是祭奥,殷周祭竈则或称[食宛]大室。利用殷周金文史料,参诸传世文献,可揭示其时之苑囿制度与祭竈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 蒡京 苑囿 [食宛]祭
下载PDF
先秦赵氏多神崇拜试探
3
作者 魏建震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0-75,共6页
赵氏崇拜的图腾玄鸟是人们常说的凤凰,而凤凰这一神鸟来源于形体较大的孔雀与鸿鹄。《赵世家》记载赵氏多神的资料一部分可能来源于赵人所作谱牒,一部分则可能来源于太史公在赵地所搜集到的流传于赵人中的神话传说。
关键词 赵氏 《赵世家》 多神崇拜 祭祀 研究
下载PDF
瑶族牛角文化释析
4
作者 廖方容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牛角在瑶族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瑶族多个支系流行砍牛习俗,其中白裤瑶的砍牛祭祀尤具代表性,钉在"追垒"木桩上牛角的主要作用是为献祭、引领灵魂。在瑶族人们的观念里,作为鼓吹器的牛角号是神圣之物,它的... 牛角在瑶族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瑶族多个支系流行砍牛习俗,其中白裤瑶的砍牛祭祀尤具代表性,钉在"追垒"木桩上牛角的主要作用是为献祭、引领灵魂。在瑶族人们的观念里,作为鼓吹器的牛角号是神圣之物,它的形成与梅山教神祇张赵二郎有关,角声可沟通三界,召唤兵马。另外,牛角亦可作为占卜问神的工具,是人与神交流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 砍牛祭祀 鼓吹器 张赵二郎
下载PDF
元赵孟頫书《投龙简记》碑考释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军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2,共4页
《投龙简记》碑记录了元仁宗派人祭祀济水和王屋山的过程。这次祭祀是仁宗登基之后对济水神和王屋山神佑护的感恩之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碑为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关键词 《投龙简记》碑 元仁宗 祭祀 赵孟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