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王阳明尽管有着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心学架构,但其思维模式、问题意识乃至立论都深受朱熹的影响。阳明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扬弃主要体现在:扬弃朱熹的理本论和心性论,建立良知(心)本体论;摒弃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先后提出诚意格物论和致知格物论...
王阳明尽管有着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心学架构,但其思维模式、问题意识乃至立论都深受朱熹的影响。阳明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扬弃主要体现在:扬弃朱熹的理本论和心性论,建立良知(心)本体论;摒弃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先后提出诚意格物论和致知格物论;去除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倡知行合一论;借鉴朱熹的立志、静坐、存养和省察的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扬弃
朱熹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赵南星《学庸正说》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卉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明中后期,王门后学的弊端、儒者逃儒入释或阳儒阴释以及燕赵文风的颓变等都引起赵南星的担忧。面对于此,赵南星作《学庸正说》试图从学理上回应社会问题。《学庸正说》站在尊朱的立场上,融摄王学思想,试图会通朱王,这种理学取向无疑契...
明中后期,王门后学的弊端、儒者逃儒入释或阳儒阴释以及燕赵文风的颓变等都引起赵南星的担忧。面对于此,赵南星作《学庸正说》试图从学理上回应社会问题。《学庸正说》站在尊朱的立场上,融摄王学思想,试图会通朱王,这种理学取向无疑契合了明清之际的学术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庸正说》
朱学
王门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学说本真及其巩固良心信仰之价值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兆伟
刘北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2,共12页
王阳明生于明朝有担当情怀的仕宦之家。其面对明中叶八股取士、理论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国弱官腐、民不聊生之颓局,决意挽狂澜、拯人心。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亲民"等思想学...
王阳明生于明朝有担当情怀的仕宦之家。其面对明中叶八股取士、理论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国弱官腐、民不聊生之颓局,决意挽狂澜、拯人心。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亲民"等思想学说,其实质是巩固中国人良心信仰的思想改革,并影响中国与韩、日等国家500余年。今日对其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大有养心明志、巩固良心信仰、构建和谐社会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学说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亲民
良心信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国学教育教学改革之检讨--基于王阳明心学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胜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从王阳明心学来看,当前的大学国学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功利化等问题。有必要参考和借鉴王阳明心学,勾画当前大学国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蓝图:就教育理念而言,要警惕以"博"为"通",国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培养;就课程设...
从王阳明心学来看,当前的大学国学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功利化等问题。有必要参考和借鉴王阳明心学,勾画当前大学国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蓝图:就教育理念而言,要警惕以"博"为"通",国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培养;就课程设置而言,国学教育应以儒学元典为主,其他知识可以辅助形式进入其中,同时开展讨论性及实践性课程;就教学评估而言,应该为国学类教师制定适宜的标准,受教育对象也应该采取评语制等新的评价方式。总之,要防止功利化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王阳明心学
教改
功利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的王学特质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毓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是在试图融合朱王的理论构建目标下的儒学的阳明式展开,是王学在近代历史、思想背景下新的发展。马一浮沿用王阳明的思路融合朱学思想成份,建立以王学化的"天理"为中心的本体论,提出基于王学心物论基础的...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是在试图融合朱王的理论构建目标下的儒学的阳明式展开,是王学在近代历史、思想背景下新的发展。马一浮沿用王阳明的思路融合朱学思想成份,建立以王学化的"天理"为中心的本体论,提出基于王学心物论基础的新心物论,并以"主敬"为手段确立以"致良知"为根本目标的修养理论。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可见其承上启下的思想地位,研究马一浮的新王学思想体系有助于理解整个现代新儒家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王学
本体论
心物论
工夫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知识为德性:阳明心学的德性知识观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道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124,共9页
王阳明基于心学特色,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德性知识观:一是主张心外无物的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的价值应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上从认识事物转向成就事物,在成物与成己的关系上从以知成物进入以知成己,在成己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使心充...
王阳明基于心学特色,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德性知识观:一是主张心外无物的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的价值应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上从认识事物转向成就事物,在成物与成己的关系上从以知成物进入以知成己,在成己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使心充实转向使心光明,在使心光明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提升智能转向提升智德;二是主张理事心合一的认识对象论,认为认识的对象应在知识与理本身的关系上从书本知识转向理本身,在寂理与显理的关系上从寂理转向显理,在理与事的关系上从理本身转向事本身,在客观事物与意识本身的关系上从客观事物转向意识本身,将意识本身视为认识的首要对象;三是主张心事合一的认识方法论,认为认识的方法应在即物求理与即心求理的关系上从即物求理转向即心求理,在即心求理与事上体认的关系上应基于即心求理转向事上体认,在追逐规则与提升素养的关系上应从规则至上转向素养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德性知识论
知识价值论
认识对象论
认识方法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学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被引量:
3
7
作者
黄万机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王阳明学说以"致良知"为核心,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事上磨炼"的工夫,存善去恶,使天赋良知复明,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求得社会的和谐。阳明学说对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王阳明学说以"致良知"为核心,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事上磨炼"的工夫,存善去恶,使天赋良知复明,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求得社会的和谐。阳明学说对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保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说
身心和谐
生态平衡
社会和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熹人欲思想在日本近世的误读——以古学派对“无欲说”的批判为线索
8
作者
高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5-136,共12页
在朱熹思想中“欲”和“人欲”是不同的范畴,其讲“灭人欲”“去人欲”并非要人“灭欲”“无欲”,而是主张克制不合于理的过分欲望。虽然朱熹人欲说在中国后世也招致了误解,但日本近世对朱熹人欲说的漏读与误读却呈现体系化的特征。这...
在朱熹思想中“欲”和“人欲”是不同的范畴,其讲“灭人欲”“去人欲”并非要人“灭欲”“无欲”,而是主张克制不合于理的过分欲望。虽然朱熹人欲说在中国后世也招致了误解,但日本近世对朱熹人欲说的漏读与误读却呈现体系化的特征。这一现象酝酿于藤原惺窝、林罗山等所谓朱子学的“忠实介绍者”当中,至古学派兴起后,其内部各家儒者开始对宋儒人欲说进行猛烈抨击,然而观点不尽相同:山鹿素行区别了周敦颐和朱熹无欲说的差异,贬周而褒朱;伊藤仁斋、伊藤东涯认为“主静”不合于“天地生物之心”,指出无欲是无意义的修养工夫;荻生徂徕、太宰春台则考究“人欲”在《礼记·乐记》中的内涵,批判宋儒人欲说是对古典真意的背离。朱熹人欲说被古学派如此误读,与近世早期朱子学与阳明学对欲望的严格主义演绎有关,藤原惺窝、林罗山等的人欲说中并未传递出朱熹对“欲”“人欲”的区分,而阳明学者中江藤树与熊泽蕃山则极力表现着儒家无欲境界的奇妙。这些诠释传统共同构成了古学派理解朱熹人欲说的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欲说
无欲说
朱熹
周敦颐
日本古学派
日本阳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静
机构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融合和发展--王阳明心学之研究"(07JA720013)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融合和发展--王阳明心学之研究"(06CGZX11YBM)
文摘
王阳明尽管有着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心学架构,但其思维模式、问题意识乃至立论都深受朱熹的影响。阳明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扬弃主要体现在:扬弃朱熹的理本论和心性论,建立良知(心)本体论;摒弃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先后提出诚意格物论和致知格物论;去除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倡知行合一论;借鉴朱熹的立志、静坐、存养和省察的工夫论。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扬弃
朱熹理学
Keywords
wang
yangming
'
s
philo
s
ophy of mind
pre
s
erving and di
s
carding
Zhu Xi'
s
theory of Li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赵南星《学庸正说》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卉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基金
河北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重大项目“燕赵学术思想史(多卷本)”。
文摘
明中后期,王门后学的弊端、儒者逃儒入释或阳儒阴释以及燕赵文风的颓变等都引起赵南星的担忧。面对于此,赵南星作《学庸正说》试图从学理上回应社会问题。《学庸正说》站在尊朱的立场上,融摄王学思想,试图会通朱王,这种理学取向无疑契合了明清之际的学术发展脉络。
关键词
《学庸正说》
朱学
王门后学
Keywords
Xueyongzheng
s
huo
Zhu
’s
theory
theories of wang yangming’s successors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学说本真及其巩固良心信仰之价值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兆伟
刘北芦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2,共12页
文摘
王阳明生于明朝有担当情怀的仕宦之家。其面对明中叶八股取士、理论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国弱官腐、民不聊生之颓局,决意挽狂澜、拯人心。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亲民"等思想学说,其实质是巩固中国人良心信仰的思想改革,并影响中国与韩、日等国家500余年。今日对其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大有养心明志、巩固良心信仰、构建和谐社会之价值。
关键词
王阳明学说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亲民
良心信仰
Keywords
wang
yangming’
s
theory
exten
s
ion of intuitive knowledge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caring forthe people
con
s
cience and faith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国学教育教学改革之检讨--基于王阳明心学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胜军
机构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文摘
从王阳明心学来看,当前的大学国学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功利化等问题。有必要参考和借鉴王阳明心学,勾画当前大学国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蓝图:就教育理念而言,要警惕以"博"为"通",国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培养;就课程设置而言,国学教育应以儒学元典为主,其他知识可以辅助形式进入其中,同时开展讨论性及实践性课程;就教学评估而言,应该为国学类教师制定适宜的标准,受教育对象也应该采取评语制等新的评价方式。总之,要防止功利化陷阱。
关键词
国学教育
王阳明心学
教改
功利化
Keywords
Guoxue education
wang
yangming
'
s
theory
teaching reform
utilitariani
s
m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的王学特质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毓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文摘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是在试图融合朱王的理论构建目标下的儒学的阳明式展开,是王学在近代历史、思想背景下新的发展。马一浮沿用王阳明的思路融合朱学思想成份,建立以王学化的"天理"为中心的本体论,提出基于王学心物论基础的新心物论,并以"主敬"为手段确立以"致良知"为根本目标的修养理论。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可见其承上启下的思想地位,研究马一浮的新王学思想体系有助于理解整个现代新儒家学派。
关键词
马一浮
王学
本体论
心物论
工夫论
Keywords
Ma Yifu
wang
yangming
'
s
thought
ontology
the relation
s
hip between e
s
s
ence and phenomenon
the theory of
s
elf - cultivation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知识为德性:阳明心学的德性知识观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道宇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124,共9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心学教学文化的现代意蕴研究”(20JD047)。
文摘
王阳明基于心学特色,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德性知识观:一是主张心外无物的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的价值应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上从认识事物转向成就事物,在成物与成己的关系上从以知成物进入以知成己,在成己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使心充实转向使心光明,在使心光明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提升智能转向提升智德;二是主张理事心合一的认识对象论,认为认识的对象应在知识与理本身的关系上从书本知识转向理本身,在寂理与显理的关系上从寂理转向显理,在理与事的关系上从理本身转向事本身,在客观事物与意识本身的关系上从客观事物转向意识本身,将意识本身视为认识的首要对象;三是主张心事合一的认识方法论,认为认识的方法应在即物求理与即心求理的关系上从即物求理转向即心求理,在即心求理与事上体认的关系上应基于即心求理转向事上体认,在追逐规则与提升素养的关系上应从规则至上转向素养至上。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德性知识论
知识价值论
认识对象论
认识方法论
Keywords
wang
yangming
′
s
mind philo
s
ophy
virtue epi
s
temology
knowledge axiology
cognitive object theory
cognitive methodology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学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被引量:
3
7
作者
黄万机
机构
贵州省文史馆
出处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文摘
王阳明学说以"致良知"为核心,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事上磨炼"的工夫,存善去恶,使天赋良知复明,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求得社会的和谐。阳明学说对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保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阳明学说
身心和谐
生态平衡
社会和谐
Keywords
wang
yangming
'
s
theory, body-mind harmony, ecological balance,
s
ocial harmony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人欲思想在日本近世的误读——以古学派对“无欲说”的批判为线索
8
作者
高伟
机构
深圳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5-136,共12页
文摘
在朱熹思想中“欲”和“人欲”是不同的范畴,其讲“灭人欲”“去人欲”并非要人“灭欲”“无欲”,而是主张克制不合于理的过分欲望。虽然朱熹人欲说在中国后世也招致了误解,但日本近世对朱熹人欲说的漏读与误读却呈现体系化的特征。这一现象酝酿于藤原惺窝、林罗山等所谓朱子学的“忠实介绍者”当中,至古学派兴起后,其内部各家儒者开始对宋儒人欲说进行猛烈抨击,然而观点不尽相同:山鹿素行区别了周敦颐和朱熹无欲说的差异,贬周而褒朱;伊藤仁斋、伊藤东涯认为“主静”不合于“天地生物之心”,指出无欲是无意义的修养工夫;荻生徂徕、太宰春台则考究“人欲”在《礼记·乐记》中的内涵,批判宋儒人欲说是对古典真意的背离。朱熹人欲说被古学派如此误读,与近世早期朱子学与阳明学对欲望的严格主义演绎有关,藤原惺窝、林罗山等的人欲说中并未传递出朱熹对“欲”“人欲”的区分,而阳明学者中江藤树与熊泽蕃山则极力表现着儒家无欲境界的奇妙。这些诠释传统共同构成了古学派理解朱熹人欲说的历史文脉。
关键词
人欲说
无欲说
朱熹
周敦颐
日本古学派
日本阳明学
Keywords
Theory of Human De
s
ire
“No De
s
ire”Thought
Zhu Xi
Zhou Dunyi
Ancient Learning
s
chool
Japan
s
wang
yangming
s
chool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31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
何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赵南星《学庸正说》思想探析
许卉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阳明学说本真及其巩固良心信仰之价值
刘兆伟
刘北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学国学教育教学改革之检讨--基于王阳明心学的一种思考
王胜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的王学特质分析
王毓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化知识为德性:阳明心学的德性知识观
杨道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王阳明学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黄万机
《教育文化论坛》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朱熹人欲思想在日本近世的误读——以古学派对“无欲说”的批判为线索
高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