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ture or Nurture—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1
作者 席丽红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9期I0255-I0255,共1页
Referring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people are very interested in,that is,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on earth dep... Referring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people are very interested in,that is,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on earth depend on innate inheritance or postnat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then,expounds some theori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finally,finds out the cru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 翻译
下载PDF
Is Alzheimer’s Disease an Adaptability Disorder? What Role Does Happiness Have in Treatment,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
作者 John B. Myers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5年第3期180-188,共9页
A case presentation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happiness” in childhood causing memory block until the patent presented with probable mixed 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memory loss at 60 years of age is presente... A case presentation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happiness” in childhood causing memory block until the patent presented with probable mixed 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memory loss at 60 years of age is presented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emotional factors in causing the diseas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lzheimer’s disease is an adaptability disorder is raised, given the patient blocked out her memory of her childhood experience. The importance of “happiness” as a treatment goal raises issues of advocacy and Guardianship as well as capacity, which is addressed by actual case reference and court action in defence of the patient’s rights to have their wishes respected and observed. Functional mental capac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Functional Mental State Measure (FMSM) gives a greater indication of neuronal reserve than standard cognitive testing, as it helps to unravel the dilemma associated with pure cognitive assess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 as well as vascular dementia patients and patients who, despite retained and intact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ability to express their wishes, i.e. “best interest”, are “wrongly” placed under Guardianship. Maladaptive responses, to control the change in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are sensed or perceived, and which lead to disorder or to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exemplify a General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in which appropriate and adequate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behavioural terms, by a person, whether independently, or as the recipient or giver, or both, leads to functional interaction and happi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Vascular DEMENTIA “Happiness as a Goal Cause and in Management” Functional Mental Capacity Memory cognitive development Advocacy Behaviour General systems theory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光锋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调查分析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认知发展理论,从辨识少儿阅读需求、激发少儿阅读兴趣、塑造少儿阅读行为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策略,即制定分级阅读服务标...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调查分析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认知发展理论,从辨识少儿阅读需求、激发少儿阅读兴趣、塑造少儿阅读行为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策略,即制定分级阅读服务标准分析少儿阅读需求;借助多元化手段强化少儿参与意愿;依托立体化渠道拓宽少儿阅读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分级阅读 认知发展理论 少儿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学龄前儿童趣味甲骨文玩具设计研究
4
作者 马雨洁 李双 《设计》 2024年第20期106-109,共4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三孩政策的开放,更多的家长注重孩子识字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文化性和阶段性。本次研究主要基于认知发展理论,针对学龄前儿童3-6岁独有的阶段性认知特点和接受感知,分别洞察3-4岁、4-5岁、5-6岁儿童的生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三孩政策的开放,更多的家长注重孩子识字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文化性和阶段性。本次研究主要基于认知发展理论,针对学龄前儿童3-6岁独有的阶段性认知特点和接受感知,分别洞察3-4岁、4-5岁、5-6岁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普遍行为因素,指导完成以甲骨文为主要视觉特征的趣味识字系列玩具设计,将甲骨文结构、释义、造字依据进行整理归纳,对识字应用体的安全性、适龄性、教育性、交互性、美观性方面进行探索。目的是设计出适合不同认知发展阶段下的学龄前儿童趣味甲骨文识字玩具,希望以科学的识字玩具提高学龄前儿童对文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同类识字玩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趣味甲骨文 识字玩具 认知发展理论 文字创新
下载PDF
A Cognitive Account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被引量:1
5
作者 Yi Sun Ya Guo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8年第1期83-101,共19页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CMT), originally formulated by Lakoff and Johnson in 1980, reject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metaphor being a rhetorical phenomenon, and redefines it as a cognitive instrument by which humans p...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CMT), originally formulated by Lakoff and Johnson in 1980, reject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metaphor being a rhetorical phenomenon, and redefines it as a cognitive instrument by which humans perceive, categorize, and conceptualize the world.The cognitive method of metaphor studies offers an innov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which is more a process of reproduc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mapping relations of the original metaphor than a simpl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concept on the linguistic level.Metapho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igures of speech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but its translation is not as effortless as it might be, for translators have to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factors such as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social differences, but also children's limited linguistic level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which altogether pose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translators.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cognitive metaphor translation model by explor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that translators go through when dealing with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MT.The cognitive metaphor translation process is specified as including three steps: metaphor comprehension, metaphor adjustment, and metaphor reconstruction.By analyzing metaphor examples extracted from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a masterpiece of Kenneth Grahame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of Britai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metaphor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metaphor translation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原文传递
程式知识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赐平 桑标 缪小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603,共8页
研究探查 5 6位 3~ 5岁幼儿的程式知识、接受性言语能力以及他们在假装认识、外表 -事实区分、错误信念和表征变化等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ToM )任务上的表现 ,着重探究程式知识、言语能力与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识之间的发展关系。... 研究探查 5 6位 3~ 5岁幼儿的程式知识、接受性言语能力以及他们在假装认识、外表 -事实区分、错误信念和表征变化等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ToM )任务上的表现 ,着重探究程式知识、言语能力与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识之间的发展关系。结果表明 :(1)排除年龄因素后 ,程式知识对幼儿关于错误信念的认识、假装 -事实的区分和假装者信念的推测有显著影响 ,但对关于外表 -事实区分的影响不显著 ;(2 )排除年龄因素后 ,言语能力对幼儿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式知识 幼儿心理 理论 发展关系 认知发展
下载PDF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2 位作者 王港 姚进 周楠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5,共11页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假想伙伴细节性特征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条主线。就认知方面而言,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任务中,他们更善于运用想象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假想伙伴玩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抽象化和概括化,这也促进了儿童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就人格方面而言,儿童在与假想伙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加以区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人格特质上的发展差异集中体现在一种社会指向性上,即个体愿意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就社会性方面而言,假想伙伴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假想伙伴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与假想伙伴平等互动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而且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有关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当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儿童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动构建亲子关系与儿童假想伙伴玩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假想伙伴为中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拓展游戏的内涵,并在重视儿童日常活动性游戏和教学过程性游戏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和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和与游戏相关的活动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假想伙伴探寻儿童基本生活经验的源点,进行教学材料、指导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未来对假想伙伴的研究应当重视深化研究假想伙伴的概念和特点;重视完善和丰富假想伙伴的研究方法;重视开展有关假想伙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下载PDF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蓓 阳德华 韩露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早期阅读对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又有赖于其智力、思维的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教师认识和指导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为:在早期阅读活动目标的制定上,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尊重个体... 早期阅读对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又有赖于其智力、思维的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教师认识和指导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为:在早期阅读活动目标的制定上,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尊重个体差异性;在早期阅读活动内容的选取上,贴近幼儿已有经验和促进其认知水平发展;在早期阅读活动方式的实施上,提倡灵活教学,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发展理论 学前儿童 早期阅读
下载PDF
学龄儿童失调态度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一项多波段追踪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文峰 卢永彪 陈世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通过对3年级和7年级学龄儿童的追踪研究,探讨儿童群体中Beck抑郁理论认知易感因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对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作为Beck抑郁理论中认知易感因素的失调态度在3年级儿童中既没有... 通过对3年级和7年级学龄儿童的追踪研究,探讨儿童群体中Beck抑郁理论认知易感因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对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作为Beck抑郁理论中认知易感因素的失调态度在3年级儿童中既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也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在7年级儿童中虽然失调态度仍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能初步揭示了失调态度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发展性特征,这一发现对在儿童群体中实施抑郁的有效干预将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抑郁理论 失调态度 多层线性模型 多层结构方程模型 学龄儿童
下载PDF
国外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的最新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0
作者 佟秀丽 莫雷 Zhe Chen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5-739,共5页
认知发展变化是儿童发展研究的中心课题,而儿童学习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儿童学习重新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在最新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的... 认知发展变化是儿童发展研究的中心课题,而儿童学习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儿童学习重新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在最新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的新发现以及儿童学习的有关研究和结论,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发展 儿童学习 重波理论 微观发生法
下载PDF
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进一步甄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丽锦 张臻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2-1123,共12页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为测量工具对被试进行动态测验。结果发现:(1)在传统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的基础上,动态测验的"潜在认知能力"指标可以对儿童数学成绩增加19%的预测力;(2)以"潜在认知能力"指标为依据能够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一步区分为"发展落后"和"发展缺陷"两个水平;(3)"发展落后"儿童一年内数学成绩发生了增长性变化,与正常儿童水平相当,而"发展缺陷"儿童的数学成绩没有变化。研究证实关注潜能指标的动态测验范式在快速、准确甄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上具有独特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态测验 数学学习困难(MD) 最近发展区(ZPD) 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与TRIZ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永当 付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31-138,共8页
目的针对现有儿童益智玩具中存在的缺乏“益智”性及未完全贴合儿童认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结合TRIZ获得儿童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研究模型。方法运用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四个运算阶段思维发展特征,分析不同年龄... 目的针对现有儿童益智玩具中存在的缺乏“益智”性及未完全贴合儿童认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结合TRIZ获得儿童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研究模型。方法运用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四个运算阶段思维发展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益智玩具的需求,通过建立各阶段益智玩具的理想功能模型,结合理想化水平公式进行解析;然后应用TRIZ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儿童益智玩具设计中存在的冲突,通过工具系统中的冲突矩阵找出相对应的发明原理并分析可行性。结果为针对7~9岁儿童的科学设计益智玩具提出了一种具有互动体验且较为创新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思路。结论通过将认知发展理论融入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原则与原理,在设计参数间产生出了许多潜在冲突;并由TRIZ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冲突,进而通过解决冲突生成了可行、有效的概念设计方案,对益智玩具行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发展理论 TRIZ 儿童益智玩具 冲突矩阵 互动体验
下载PDF
基于认知特征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剑锋 上官培军 《设计》 2018年第9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从儿童认知特征的角度,结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以及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设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智能技术发展,对我国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 目的研究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从儿童认知特征的角度,结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以及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设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智能技术发展,对我国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结论互联网+儿童智能益智玩具、儿童玩具模块化,结合关卡持续激励儿童和根据目标用户认知阶段特征进行设计,将成为未来我国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益智玩具 多元智能 认知发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少儿图书馆分级阅读推广服务研究——以盘锦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分级阅读推广项目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艳冬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年第2期65-69,共5页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驱动下,学龄前人口逐步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少儿图书馆面向了更加普遍、更加复杂的服务对象。如果能够用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分级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将会为少儿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增加精准性和专业...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驱动下,学龄前人口逐步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少儿图书馆面向了更加普遍、更加复杂的服务对象。如果能够用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分级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将会为少儿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增加精准性和专业性,为少儿图书馆向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多维度的文化服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少儿图书馆 分级阅读推广
下载PDF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实践的指导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 《图书情报研究》 2015年第3期46-50,共5页
图书馆未成人服务的实践应该接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馆员根据孩子擅长的领域,推荐他们参加相关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馆员在小读者已经达到的阅读水平和基础上提供服务和阅读指导,阅读... 图书馆未成人服务的实践应该接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馆员根据孩子擅长的领域,推荐他们参加相关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馆员在小读者已经达到的阅读水平和基础上提供服务和阅读指导,阅读活动设计略有难度,能够在馆员和家人的辅助下完成;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指导馆员在与未成年人读者接触的过程中,应该多给他们正面的强化,多给他们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导馆员在馆藏资源的选择、分类、摆放,空间的设计与布局,服务的设计与开展等方面符合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要;关键期/敏感期理论指导馆员要抓住未成年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教育学心理学 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键期/_敏感期理论
下载PDF
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综述
16
作者 张学艺 陈舒 《社会心理科学》 2011年第5期45-49,共5页
情绪认知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认知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认知可分为基于面部表情的认知、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儿童道德情绪认... 情绪认知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认知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认知可分为基于面部表情的认知、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儿童道德情绪认知几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 认知能力 心理理论
下载PDF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佩轩 胡建平 郭燕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第4期47-5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并探讨其核心思想对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的启示价值。研究认为幼儿认知结构与动作发展都经历了由量到质的转变,并同时具备建构性和阶段性特征,因此幼儿阶段同样应该遵循这一特...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并探讨其核心思想对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的启示价值。研究认为幼儿认知结构与动作发展都经历了由量到质的转变,并同时具备建构性和阶段性特征,因此幼儿阶段同样应该遵循这一特性,基于此,提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的启示:确立以幼儿为动作发展教育活动中心的主导教育思想;把以同化为主的象征性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动作发展教育开展的基本形式;将幼儿动作的发展与认知水平的提升作为过程评价的基础标准;同时,鉴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将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引入到幼儿动作发展教育中作为皮亚杰思想局限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幼儿体育 动作发展 教育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教育机器人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柴巾媛 单阳 《工业设计》 2022年第11期31-33,共3页
随着孩童陪伴和家庭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儿童教育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发展领域。由于儿童调研难度高、不确定性大,大多数教育机器人的设计都是依据成人设计师的设想及购买者需求而定,没有充分关注儿童自身认知发展需要。文章基... 随着孩童陪伴和家庭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儿童教育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发展领域。由于儿童调研难度高、不确定性大,大多数教育机器人的设计都是依据成人设计师的设想及购买者需求而定,没有充分关注儿童自身认知发展需要。文章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梳理儿童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精炼理论方法与实际案例,提出儿童教育机器人设计原则,为儿童教育机器人设计方向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 教育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丽 黄丽霞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年第4期35-39,共5页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的认知结构随着年龄的变化不断发展,其阅读需求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从认知发展理论出发,将影响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要素归纳为阅读资源、阅读环境、阅读指导以及阅读推广活动设计四类,对其...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的认知结构随着年龄的变化不断发展,其阅读需求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从认知发展理论出发,将影响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要素归纳为阅读资源、阅读环境、阅读指导以及阅读推广活动设计四类,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将公共图书馆的儿童读者按照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划分为三类,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进行阅读推广研究,构建了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
下载PDF
3~5岁幼儿权力概念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晓玲 陈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为考察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进程,研究采用了将权力人物和无权力人物图片放置大圆形或小圆形、垂直空间的上方框或下方框和不平衡跷跷板重端或轻端的图片迫选任务。通过3个实验及综合分析发... 为考察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进程,研究采用了将权力人物和无权力人物图片放置大圆形或小圆形、垂直空间的上方框或下方框和不平衡跷跷板重端或轻端的图片迫选任务。通过3个实验及综合分析发现:3岁幼儿尚不具备权力隐喻理解能力;4岁是幼儿权力隐喻理解能力的重要发展时期,具备正极权力概念的隐喻理解能力,建立起有权力为“大、高、重”的多重隐喻联结;5岁幼儿的权力隐喻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已具备较完整的多重隐喻理解能力,建立起有权力为“大、高、重”、无权力为“小、下、轻”的多重隐喻联结。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理解能力同步发展,不受隐喻靶域习得时间早晚的影响。系列研究表明,学龄前幼儿的权力隐喻理解能力发展趋势符合隐喻一致性理论,隐喻表征的产生并非“有或无”的模式,而是“渐进”呈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岁幼儿 权力概念 多重隐喻 隐喻一致性理论 极性编码一致性理论 认知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