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Self-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1
作者 ZHANG Wenxia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3期203-227,共25页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self-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is a great project to adapt Marxist legal science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our times in the new era, a profound revolution in ...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self-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is a great project to adapt Marxist legal science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our times in the new era, a profound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legal science, a precursor and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 urgent need to train high-quality legal talents with both virtues and talents, 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the Chinese path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o carry out such a systematic project, it is imperative to focus on the seven basic principles and scientific methods that include adhering to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The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cornersto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elf-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has provided a necessary and much-needed theoretical paradig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elf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has led to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legal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self-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system of legal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与激发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喜平 刘一帆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的有效激发。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合规律性和主动建构性的统一,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独特性,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方面。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主...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的有效激发。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合规律性和主动建构性的统一,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独特性,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方面。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视角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与机制。从机理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强烈的实现现代化的意愿,来自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必将取得成功的信心。从机制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激发由中国式现代化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动力激活与凝聚机制和中国式现代化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与协调机制共同完成。三个子系统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在共同作用下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发展理论 动力机理 动力激发机制 主体能动性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下载PDF
文化赋能论:文化遗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继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文化与经济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文化非营利说”“文化配角说”“文化被动说”和“文化搭台说”等传统经济与文化观点的深刻反思,可以发现,文化赋能论着重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自身的经济能量... 文化与经济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文化非营利说”“文化配角说”“文化被动说”和“文化搭台说”等传统经济与文化观点的深刻反思,可以发现,文化赋能论着重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自身的经济能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具体表现为物质性文化遗产、制度性文化遗产、习俗性文化遗产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进而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经济的螺旋式上升发展。作为尝试构建中国人文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文化赋能论旨在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融合和互促发展,这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赋能论 文化遗产 文旅产业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法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8,178,179,共18页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法学的新背景,要求从系统主义维度进一步创新发展法学理论;另一方面,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在方法论、制度体系、理论体系三个维度的递进式创新,有助于促进与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体而言,在方法论创新方面,发展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应融入系统论方法以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进行以中国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新综合研究,指导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促进全面发展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发展权利、义务与责任,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容型制度体系;在理论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发生论、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方面进一步创新,在发展研究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为世界法学理论之进步与世界共同发展之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法学学科 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时代特征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宏兵 赵春旭 王秀景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遵循。实践探索上,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时代特征上,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时代特色;推进路径上,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遵循。实践探索上,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时代特征上,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时代特色;推进路径上,中国金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金融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探索 时代特征 推进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兼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重意涵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主流发展经济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逻辑、辩证特性与推进路径
8
作者 徐国亮 胡玉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5,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而孕育出的理论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探寻—借鉴—超越”的百余年探索结出的实践果实,体现出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而孕育出的理论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探寻—借鉴—超越”的百余年探索结出的实践果实,体现出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借鉴性与超越性相统一、全面性与协调性相统一、人民性与人类性相统一的辩证特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一新的时代方位,继续开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遵循正确的原则导向、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活力、不断构建完善社会发展体系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生成逻辑 辩证特性 推进路径 发展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发展评估及时空特征
9
作者 王敏 李云 +1 位作者 刘莹莹 程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3,190,共9页
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进行精准识别和系统评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以中国式现代化的... 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进行精准识别和系统评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为指引,结合水治理的行业特色和实际需求,从人口、经济、协调以及生态等4个维度,构建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的区域异质性特征较为显著,呈现出“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的梯度格局,且区域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城镇化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综合用水量、总人口数、生态用水占比等指标与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关联程度最大。建议制定具有差异化、针对性、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增加生态用水投入量,中部区域可以通过优化人均综合用水量的方式提升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也为中国式水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水治理 时空特征 发展评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本质特征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63,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反映和具体方式,对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逻辑,表现为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高质量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反映和具体方式,对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逻辑,表现为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追求,以优秀文化为重要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新型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彰显了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等本质特征。未来,需要从价值引领、制度保障、文化赋能、技术支撑及内外联动等维度入手,才可能消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本质特征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海妍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将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培养具备法治意识的新时代青年。为此,应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以及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展开研究,总结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策略,不断提高高校法治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具备高度法治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 高校 思政教育 融入策略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意义阐释
12
作者 荆世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演进历程与路径展望
13
作者 李冰封 张秀萍 孙慕容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结合中国发展史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梳理与分析中国发展演进中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命题,可以发现:与西方发展历程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以新中国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结合中国发展史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梳理与分析中国发展演进中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命题,可以发现:与西方发展历程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以新中国的成立为开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依据与价值导向,历经了漫长的摸索、实践和丰富后,而逐渐形成的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蕴意,分阶段理清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内涵与多重特征,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实现与推进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江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条件和框架结构
14
作者 陈鹏远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而以点带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突破则是江苏地域的历史使命。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背景下,首先,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剖析为起点,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而以点带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突破则是江苏地域的历史使命。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背景下,首先,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剖析为起点,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其次,基于发展数据提炼江苏现代化经济的基本状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最后,在理论和实践并行推进下,从点、线、面逐步升维的路径中逐步呈现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着力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并为“全国一盘棋”发展做出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
下载PDF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现代化诠释和发展思路
15
作者 高树中 陈永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781-787,共7页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内容下,“司外揣内”反映脏腑病变可在体表出现特定症状或体征;而“辨经论治”则反映了经脉体表刺激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在当下的多...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内容下,“司外揣内”反映脏腑病变可在体表出现特定症状或体征;而“辨经论治”则反映了经脉体表刺激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在当下的多学科交叉和大数据时代下,验证及科学诠释经络学说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从“经脉-脏腑相关”的角度,探讨应用大数据技术发现诊治疾病的规律,利用多学科前沿技术研究该学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以梳理总结传统经络理论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及提升经络理论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中医现代化 大数据 发展思路 经脉-脏腑相关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蕴
16
作者 王欢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在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在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生成和拓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妇女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妇女现代化
下载PDF
数字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17
作者 贺立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厘清数字经济学内容及框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学理论范式构建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分析数字经济学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内...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厘清数字经济学内容及框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学理论范式构建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分析数字经济学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内在关系,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重点任务。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学是研究数字技术如何改变经济活动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数字经济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引领数字经济学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创新中,必须把数字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念统一起来,并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推进数字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完善数字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支撑体系,需要弘扬开放包容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学学科体系,将数字经济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基础性工程,重点探索构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数字经济学学科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数字经济学 数据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特色学徒制赋能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价值与路径
18
作者 孙国海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推行特色学徒制契合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需求,有助于实现高质量育人与就业。特色学徒制赋能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能够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赋能技能型人才培育,助力工匠精神弘扬,聚焦稳定就业与促进创业。基于此,各参与主体... 推行特色学徒制契合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需求,有助于实现高质量育人与就业。特色学徒制赋能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能够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赋能技能型人才培育,助力工匠精神弘扬,聚焦稳定就业与促进创业。基于此,各参与主体应建立特色学徒制标准体系,做好健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机制“压舱石”;创新特色学徒制协作模式,奏响校企双元育人“协奏曲”;推动劳动及教育制度衔接,按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加速键”,以期驱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学徒制 职业教育现代化 育人模式 产教融合 科学发展理念 产业结构优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9
作者 刘伟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5-15,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深刻概括和重大创新,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科学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怎样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深刻概括和重大创新,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科学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怎样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报告着力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不可逆转进程的历史内在逻辑,所具有的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前所未有尖锐复杂的风险和挑战,阐发和部署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新形势...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深刻把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着力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特征 战略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