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玮轩 解东超 +5 位作者 邵晨阳 张悦 吕海鹏 林智 杜琪珍 朱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联用技术系统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关键嗅感物质。结果表明,当茶叶用量为200 mg、捕集温度为70℃、孵化温度为70℃、吹扫总流量为350 mL、吹扫速率为10 mL/min、干燥速率为10 mL/min时,萃取效果最佳。继而对3个代表性品种制备的烘青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成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香气化学物质基础差别迥异,共18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关键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其中异亚丙基丙酮及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含量最高,6-甲基-5-庚烯-2-酮、辛醛、环己酮、苯乙酮、古巴烯、表荜澄茄油烯醇等在福鼎大白茶中含量最高。进一步的GC-O-MS分析共识别出烘青绿茶中的28种嗅感物质,它们主要呈现青香、清新、花果香、草本香、木香、甜香等气味属性,其中花果香属性的香气强度总和最高,青香、清新属性次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芳樟醇、菖蒲烯、δ-杜松烯、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醛是3个不同品种烘青绿茶间的关键差异性嗅感物质,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贡献显著,而后四者对福鼎大白茶烘青绿茶的香气品质形成贡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绿茶 茶树品种 挥发性成分 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 关键嗅感物质
下载PDF
加工条件对亚油酸氧化形成呋喃的影响
2
作者 张青 李刘滨 +1 位作者 张梁 朱梦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8-284,共7页
呋喃是2B级致癌物(可能使人类致癌),主要形成于食品热加工过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氧化是形成呋喃的重要途径,然而PUFAs形成呋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选用亚油酸为代表性脂肪酸,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 呋喃是2B级致癌物(可能使人类致癌),主要形成于食品热加工过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氧化是形成呋喃的重要途径,然而PUFAs形成呋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选用亚油酸为代表性脂肪酸,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探究加工条件(温度、时间、pH值、含水量、金属离子、多酚)对亚油酸氧化形成呋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呋喃含量呈现增长趋势。随着水分添加量的增加(0~100μL),促进效果呈先上升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规律。添加Cu^(+)、Cu^(2+)和Fe^(3+)等变价金属离子可显著促进亚油酸氧化形成呋喃(P<0.05),而加入K^(+)、Na^(+)和Ca^(2+)等金属离子对呋喃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与中性条件相比,酸性条件对呋喃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而碱性条件可显著抑制呋喃的形成(P<0.05),抑制率达56.64%。此外,添加多酚类物质,如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杨梅素、奎宁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可显著抑制呋喃的形成(P<0.05),其中杨梅素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最高可达55.54%。本研究结果可为脂质热加工过程中呋喃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呋喃 热加工 抑制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的生脉饮热稳定性评价
3
作者 王炜祺 宋怡霖 +3 位作者 薛雯蔚 张长丽 张边江 陈昌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构建生脉饮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综合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热稳定性评价.通过色谱图的比对分析,筛选出最优的实验条件.采用WondaSil C18(4.6 mm×150 mm, 5μm)作为色谱柱;以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 构建生脉饮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综合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热稳定性评价.通过色谱图的比对分析,筛选出最优的实验条件.采用WondaSil C18(4.6 mm×150 mm, 5μm)作为色谱柱;以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采用SPSS、SIMCA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模式识别.构建18份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确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出4个主要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党参炔苷、原儿茶酸和五味子醇甲.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达到0.828及以上.此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良好,能有效识别生脉饮中的化学成分,为生脉饮质量控制及热稳定性提供参考.随温度升高,峰面积减小,五味子醇甲的热稳定性降低,且不同厂家的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热稳定性有所差异,其他成分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热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低阻水淹层地化录井识别技术在南海北部A油田的应用
4
作者 李冬蕾 胡琳 +3 位作者 王建伟 邓薇 贾元钊 柴晓武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注水方式为地层提供能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物性好、连通性好的层位被快速水淹,剩余油较少,而物性差、连通性差的层位因注入水未波及,则留存较多剩余油。部署调整井开发剩余油需避开水淹层射孔,因此需要...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注水方式为地层提供能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物性好、连通性好的层位被快速水淹,剩余油较少,而物性差、连通性差的层位因注入水未波及,则留存较多剩余油。部署调整井开发剩余油需避开水淹层射孔,因此需要对水淹层进行准确识别。通过优选S_(1)、nC_(24)/nC_(29)、∑(C_(1)-C_(5))/∑(C_(1)-C_(9))等地化录井优势参数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了基于地化谱图对比识别方法、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参数nC24/nC29比值法,以及轻烃组分∑(C_(1)-C_(5))/∑(C_(1)-C_(9))比值与岩石热解S1交会图板法用于低阻水淹层地化录井识别。该技术在南海北部海域A油田的应用表明,水淹层识别符合率达到87.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油田开发避开水淹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水淹层 地化录井 岩石热解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轻烃组分分析 交会图板
下载PDF
Chromatoprobe as a sample-sparing technique for residual solvent analysis of drug discovery candidates by gas chromatography 被引量:3
5
作者 Christopher J.Poronsky Jingfang Qian Cutron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65-269,共5页
In drug discovery research, residual solvent measuremen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purity analysis for synthesis of a drug candidate before it is used for toxicity testing. This is usually carried out using gas chromatog... In drug discovery research, residual solvent measuremen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purity analysis for synthesis of a drug candidate before it is used for toxicity testing. This is usually carried out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GC)with direct injection sample introduction. This method requires testing compounds to be soluble at high concentrations( > 50 mg/mL, usually in DMSO) to achieve acceptable sensitivity, a hurdle which is not always achievable for some samples such as cyclic peptides and oligonucleotide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direct injection approach, a new method using the Chromatoprobe thermal extraction device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fying residual solvents of drug discovery compounds. This method not only consumes significantly less material(less than 1 mg), but also shows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the direct injection approach.In addition, because no diluent is required with the Chromatoprobe thermal extraction, all residual solvents can be detected and measured without further method optimization. In our study, we compared data from GC residual solvent analysis using the Chromatoprobe solid sample introduction to those of the direct injection method for seven in-house samples. Our results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data from these two sample introduction methods. Thus, the Chromatoprobe sample introduction method provided a samplesparing alternative to the direct injection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residual solvents in drug discovery.This method can b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residual solvent analysis in samples that are available only in limited amounts, poorly soluble, and/or unstable in the diluents used for the direct injec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atoprobe thermal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RESIDUAL SOLVENT DRUG discovery
下载PDF
Forward Looking Analysis Approach to Assess Copper Acetate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chanism 被引量:1
6
作者 Itab Youssef Sécou Sall +2 位作者 Thierry Dintzer Sana Labidi Corinne Petit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年第5期153-170,共18页
Thermal decomposition course of copper acetate monohydrate was monitored by combining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RIFT) coupled with μ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μGC-MS) ... Thermal decomposition course of copper acetate monohydrate was monitored by combining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RIFT) coupled with μ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μGC-MS) with other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and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Non-isothermal kinetic was examined in air and Ar. A complet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infrared spectra matched with crystalline phase transition data during the course of reaction allows access to significant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molecular dynamics. While thermogravimetry gives broad conclusion about two steps reaction (dehydr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 in line approach (in situ X-ray and in situ DRIFT coupled to μGC-MS) is proposed as an example of a new robust and forward-looking analysis. While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copper acetate monohydrate is still not well elucidated yet previously, the present in-lin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lead to accurate data making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explic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perando Spectroscopy and chromatography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chanism Copper ACETATE CROSS-LINKED Characterization Data
下载PDF
Thermal aging behavior of high performance 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
7
作者 唐启恒 牛润利 +2 位作者 杨荣杰 李晓东 何吉宇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4期558-563,共6页
The thermal aging behavior of poly ( vinyl alcohol ) ( PVA ) hydrogel was studied at fou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40 ℃, 50 ℃, 60 ℃ and 70 ℃ in one year. The samples of PVA hydrogel were closely covered by pl... The thermal aging behavior of poly ( vinyl alcohol ) ( PVA ) hydrogel was studied at fou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40 ℃, 50 ℃, 60 ℃ and 70 ℃ in one year. The samples of PVA hydrogel were closely covered by plastic film. The changes of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during aging were measured through different measurable techniques including tensile testing,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 GPC ), viscosity analysi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 tr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VA in hydrogel changed little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FTIR spectra of PVA in all the sampl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original sampl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PVA hydrogel didn't change until the 330th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vinyl alcohol) hydrogel thermal aging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VISCOMETR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um
下载PDF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Fiber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8
作者 钱和生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7年第5期604-609,共6页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fib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400℃ to 750℃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fib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400℃ to 750℃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on its composition of pyrolysates.At 400℃,pyrolysis of molecular chain could occur,only 13 pyrolysates could be identified.The trimethylene moieties bound to the macromolecular core by ester bonds are cleaved at around 400℃.At 550℃-750℃,pyrolysis of molecular chain could completely take place,46 pyrolysates could be found.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the compositions of pyrolysate are distinctly increased.Several compounds,especially benzoic acid,monopropenyl-p-phthalate,2-propenyl benzoate,di-2-propenyl ester,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benzene,1,5-hexadiene,biphenyl and 1,3-propanediol dibenzoate could be formed.The thermal degradation mechanism,which is determined by structure and amount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s,are described.During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meric chain scissions take place a peeling reaction as a successive removal of the dimer units from the polymeric chain.The chain scissions are followed by the elimination reaction,linkage action and secondary reactions,which bring about a variety fra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丙烷对苯二酸酯 高温分解 热降解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快速连续提取沉积物中还原性无机硫的实验方法与应用
9
作者 茅昌平 杜苏明 +3 位作者 贾志敏 于刚 王耀 饶文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586,共11页
还原性无机硫是沉积物硫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含量变化控制沉积物中铁、磷及重金属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地质过程和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化学连续提取法是目前沉积物中硫形态提取基本方法,但常用的冷扩散法处理单个样品... 还原性无机硫是沉积物硫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含量变化控制沉积物中铁、磷及重金属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地质过程和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化学连续提取法是目前沉积物中硫形态提取基本方法,但常用的冷扩散法处理单个样品耗时长,难以实现对大批量样品的快速连续提取。为实现快速、准确地测定沉积物样品各形态还原性无机硫的含量,本文采用热蒸馏法,改进基于前人的三步提取过程,通过优化实验装置预先制备实验所需的二氯化铬溶液,实现了样品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快速连续提取;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提取的各形态硫氧化为SO2-4后采用离子色谱进行检测。选取三峡库区沉积物样品进行重复实验检验,得到提取酸挥发性硫、黄铁矿硫、元素硫的标准偏差(RSD,n=3)分别为5.26%、1.22%和3.09%,重复性较好。进一步对酸挥发性硫、黄铁矿硫、元素硫的加标回收率进行测定,得到这三种硫形态的回收率分别为92.8%、93.6%、94.1%。本实验方法采用的热蒸馏法对单个硫形态提取时间为1.5h,用时较短,玻璃装置连接便捷、操作简单,分析检测准确度好,实现了一套装置对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连续提取,可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硫形态快速提取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无机硫 热蒸馏法 硫形态提取 沉积物 离子色谱法
下载PDF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3种林分芬多精成分分析
10
作者 李光荣 蔡芳 +3 位作者 李军章 王义勋 向珊珊 杜业云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6-51,67,共7页
为了解九峰国家森林公园芬多精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以马尾松林、枫香林和油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联用法分析林分中芬多精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左旋樟脑14.68%,枫... 为了解九峰国家森林公园芬多精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以马尾松林、枫香林和油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联用法分析林分中芬多精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左旋樟脑14.68%,枫香林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癸醛6.59%,油桐林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反式角鲨烯9.00%;马尾松林、枫香林、油桐林中萜类物质相对含量为40.71%、17.72%、24.22%,尤其马尾松林中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具有较好的森林疗养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多精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萜类 森林康养
下载PDF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
11
作者 姜阳 《上海计量测试》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建立了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对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苯浓度0.001~0.05 mg/m^(3)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3.34%~6.95%,加标回收率为100.3%~108.3%。该方法检出限为3.1×10^... 建立了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对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苯浓度0.001~0.05 mg/m^(3)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3.34%~6.95%,加标回收率为100.3%~108.3%。该方法检出限为3.1×10^(-4) mg/m^(3),可以实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热脱附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热加工牛肉特征风味物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月 许蜜蜜 +4 位作者 谢雪华 王旭骅 张建友 丁玉庭 吕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5,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方式对煮制、煎制、炒制和烤制4种热加工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醛类、醇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等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炒制牛肉的总体风味物质含量最低。通...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方式对煮制、煎制、炒制和烤制4种热加工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醛类、醇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等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炒制牛肉的总体风味物质含量最低。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7种特征标志物(VIP>1)。指纹图谱与热图分析表明不同热处理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显著。煮制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庚醛和壬醛;炒制牛肉为苯甲醛和丁酮;煎制牛肉为(E)-2-庚烯醛和(E)-2-己烯醛;烤制牛肉为3-羟基-2-丁酮、乙酸丙酯和乙酸乙酯。研究结果可为牛肉加工风味调控以及GC-IMS在肉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热加工方式 风味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梦婷 邵淑贤 +5 位作者 陈静 田洪武 谢微微 陈潇敏 叶乃兴 高水练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90,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呈香物质,该研究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TD-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 为了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呈香物质,该研究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TD-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品种工夫红茶中共鉴定出96种挥发性化合物,共有挥发性物质的种类18种,包括醇类、醛类、酮类、烯类、酯类、酸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5个品种工夫红茶主要呈现花香、果香和甜香,其中癸醛、芳樟醇、苯甲醇、香叶醇、正己醛和异戊醛6种香气成分为共同的主要赋香物质。5个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组分及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其中,金牡丹含有较高的酯类和酮类化合物;金观音含有较高的醇类和醛类化合物;紫玫瑰含有较高的醇类和酮类化合物;梅占含有丰富的醇类化合物;福云6号含有较高的醇类和酮类化合物。此外,该研究结合ROAV值从5个品种工夫红茶中共筛选出7~15种对香气品质特征具有重要贡献的香气成分(ROAV≥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香气 茶树品种 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基于ATD-GC-MS技术检测铁观音做青过程环境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毕婉君 魏子淳 +5 位作者 郑玉成 邓慧莉 倪子鑫 林宏政 郝志龙 孙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211,共11页
采用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捕集和检测铁观音做青关键工艺节点的环境挥发性成分,应用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采用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捕集和检测铁观音做青关键工艺节点的环境挥发性成分,应用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铁观音做青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铁观音做青环境中共鉴定出12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烯烃类、烷烃类、醛类、芳香烃类、酮类和其他化合物8大类,其中酯类是做青环境中的主要挥发物;STEM结果表明,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可划分成19种变化趋势,且在2种趋势模型中有显著性富集,其中仲丁醇、乙酸乙酯、异戊醛、异戊醇、正己醇、2-庚醇、己酸甲酯、甲基庚烯酮、异丁酸辛酯等挥发性成分带有特殊香气并随着做青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LS-DA结果表明,摇青和晾青两部分可有效区分开,并鉴定出7种共同特征挥发性成分(变异权重参数值>1):(Z)-乙酸-4-己烯-1-酯、反-3-己烯基丁酯、叶醇、3-己烯醛、异戊腈、(3E)-4,8-二甲基壬-1,3,7-三烯、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由此可见,铁观音做青过程中环境挥发性成分类别的比例和所含物质都会随做青过程的推进有所变化,大部分挥发性成分呈现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筛选得到的7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呈现有规律的倍数变化,可作为判断智能化做青的香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做青 环境挥发性成分 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 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随机森林的加热卷烟烟叶原料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颐 范迎杰 +3 位作者 汪旭 杨菁 赵文涛 张志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和随机森林(RF),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加热卷烟烟叶原料适用性。称取过筛后的样品粉末0.90 mg于样品杯中,采用Py-GC-MS对28种不同类型的加热卷烟进行检测,用MZmine软件对Py-GC-MS数据进行处理,获得... 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和随机森林(RF),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加热卷烟烟叶原料适用性。称取过筛后的样品粉末0.90 mg于样品杯中,采用Py-GC-MS对28种不同类型的加热卷烟进行检测,用MZmine软件对Py-GC-MS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含有峰强度信息的特征峰表。分别以样品的特征峰表和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采用RF回归算法建立加热卷烟烟叶原料适用性模型。结果显示:RF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决定系数为0.93,均方根误差为0.85,在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为0.92,均方根误差为0.96;根据NIST 2017库的定性结果,共筛选出20个特征重要性评分较高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随机森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自生热体系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振鑫 王亚楠 +2 位作者 李清平 吕鑫 葛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77-81,共5页
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方法有避免地质灾害的优点,但其工艺复杂且置换效率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生热体系(亚硝酸钠、氯化铵、盐酸、氯化钙)反应释放的热量和氮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在已经优化的体系配方基础上,模拟天然气水... 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方法有避免地质灾害的优点,但其工艺复杂且置换效率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生热体系(亚硝酸钠、氯化铵、盐酸、氯化钙)反应释放的热量和氮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在已经优化的体系配方基础上,模拟天然气水合物藏低温高压(4℃、8MPa)的条件下开展自生热体系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及CO_(2)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效果对比实验,结合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计算两种方法的开采效率。结果表明:自生热体系1h内的开采效率可达59.24%,比CO_(2)的开采效率高32个百分点。研究成果为该体系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验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自生热体系 气相色谱 开采效率
下载PDF
二阶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
17
作者 杨倩倩 刘春颖 +5 位作者 韩露 李培峰 金慧安 段杉杉 张洪海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80,共7页
本文采用自制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气环境中三种挥发性硫化物(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_(2))),根据标准样品的响应值对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本方法测定大气中的... 本文采用自制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气环境中三种挥发性硫化物(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_(2))),根据标准样品的响应值对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本方法测定大气中的三种含硫化合物的线性范围较好,精密度为0.43%~1.11%,检出限为1.70~2.58μg·L^(-1),高、低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7%~102.3%和96.7%~137.2%。除了DMS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外,其余两种硫化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对实际样品的测定与气质联用法无显著性差异。本方法可应用于环境空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测定,并对青岛胶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区域挥发性硫化物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 冷阱浓缩 热解吸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金 梁旭俊 +1 位作者 毕武 张鹏飞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5-282,共8页
药物靶标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特殊结构,它能与药物相互作用,促使药物发挥疗效。全面识别药物靶标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靶标识别和鉴定技术,如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 药物靶标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特殊结构,它能与药物相互作用,促使药物发挥疗效。全面识别药物靶标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靶标识别和鉴定技术,如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compound-centric chemical proteomics,CCCP),需要对化合物小分子进行修饰,这可能会降低甚至改变药物分子的活性。因此,无需对药物分子进行化学修饰的技术,如药物亲和反应的靶标稳定(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细胞热位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和热蛋白质组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逐渐成为药物靶标研究的重要手段。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是鉴定药物靶标蛋白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药物靶标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对药物靶标鉴定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靶标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BPP) 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CCCP) 药物亲和反应的靶标稳定(DARTS) 细胞热位移分析(CETSA) 热蛋白质组分析(TPP)
下载PDF
基于QDA和GC-MS的热加工牛肉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19
作者 谢雪华 邱月 +4 位作者 王旭骅 许蜜蜜 张建友 丁玉庭 吕飞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1-310,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热加工牛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QD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煎制、炒制牛肉风味相近,与煮制、烤制牛肉差异较大。煎制和炒制牛肉具有热油味... 为明确不同热加工牛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QD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煎制、炒制牛肉风味相近,与煮制、烤制牛肉差异较大。煎制和炒制牛肉具有热油味、肝脏味及煎炒特有风味,烤制牛肉具有烤制特有风味。GC-MS分析结果显示:醛类是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贡献物质。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QDA和GC-MS测试数据,结果显示:煎制和炒制牛肉特征风味物质为戊醛,烤制和煮制牛肉特征风味丰富,分别为壬醛、十五醛、(E)-2-辛烯醛、癸醛、蘑菇醇与庚醇、2-十一烯醛、(E)-2-癸烯醛、庚醛、辛醛、己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牛肉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定量描述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过充热失效特征参量研究
20
作者 宿磊 余嘉川 +2 位作者 杨帆 杨志淳 章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913-5922,共10页
锂电池的安全性,是掣肘锂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探究锂电池过充热失效的特征参量,采用两段式充电对100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展开过充实验。通过检测特征气体、电压、温度等参量,对热失效早期锂电池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停... 锂电池的安全性,是掣肘锂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探究锂电池过充热失效的特征参量,采用两段式充电对100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展开过充实验。通过检测特征气体、电压、温度等参量,对热失效早期锂电池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停止过充后锂电池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气体检测仪和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表明,H2为出现最早且含量最高的气体,在特征气体中占比达到62%以上,能够在热失效前至少3 min完成预警,最适合作为预警气体;其次为CO和烃类气体,烃类气体中C2H4含量最高,达到烃类气体总量的78.5%。分段式充电结果表明,在锂电池发生热失效前的电压迅速上升期停止充电,能避免热失效发生。停止过充后电池表面温度仍会继续上升,说明电池内部副反应放热仍在继续,可能促使热失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效 气相色谱 气体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