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source,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helium under deep thermal fluid activities:A case study of Ledong diapir area in Yinggehai Basin,South China Sea
1
作者 FENG Ziqi HAO Fang +7 位作者 HU Lin HU Gaowei ZHANG Yazhen LI Yangming WANG Wei LI Hao XIAO Junjie TIAN Jinq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3期753-766,共14页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analytical data,the heat conservation equation,mass balance law,Rayleigh fractionation model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in-situ yield and external flux of crust...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analytical data,the heat conservation equation,mass balance law,Rayleigh fractionation model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in-situ yield and external flux of crust-derived helium,and the initial He concentration and thermal driving mechanism of mantle-derived helium,in the Ledong Diapir area,the Yinggehai Basin,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source,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of helium under deep thermal fluid activities.The average content of mantle-derived He is only 0.0014%,the ^(3)He/^(4)He value is(0.002–2.190)×10^(−6),and the R/Ra value ranges from 0.01 to 1.52,indic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mantle-derived He is 0.09%–19.84%,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rust-derived helium can reach over 80%.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derived helium is dominated by external input,followed by in-situ production,in the Ledong diapir area.The crust-derived helium exhibits an in-situ 4 He yield rate of(7.66–7.95)×10^(−13)cm^(3)/(a·g),an in-situ 4 He yield of(4.10–4.25)×10^(−4)cm^(3)/g,and an external 4 He influx of(5.84–9.06)×10^(−2)cm^(3)/g.These results may be related to atmospheric recharge into formation fluid and deep rock-water interactions.The ratio of initial mole volume of 3 He to enthalpy(W)is(0.004–0.018)×10^(−11) cm^(3)/J,and the heat contribution from the deep mantle(X_(M))accounts for 7.63%–36.18%,indicating that deep hot fluid activities drive the migration of mantle-derived 3 He.The primary helium migration depends on advection,while the secondary migration is controlled by hydrothermal degassing and gas-liquid separation.From deep to shallow layers,the CO_(2/3) He value rises from 1.34×10^(9)to 486×10^(9),indicating large amount of CO_(2)has escaped.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ep thermal fluid,heli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include:deep heat driven diffusion,advection release,vertical hydrothermal degassing,shallow lateral migration,accumulation in traps far from faults,partial pressure balance and sealing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thermal fluid HELIUM genetic sourc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Yinggehai Basin
下载PDF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Hydrocarbon Filling and Accumulation Phases of the Hari Sag, in the Yingen-Ejinaqi Basin, 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YANG Peng REN Zhanli +4 位作者 XIA Bin TIAN Tao ZHANG Yong QI Kai REN Wen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157-1169,共13页
This work restored the erosion thickness of the top surface of each Cretaceous formations penetrated by the typical well in the Hari sag, and simulated the subsidence burial history of this well with software BasinMod... This work restored the erosion thickness of the top surface of each Cretaceous formations penetrated by the typical well in the Hari sag, and simulated the subsidence burial history of this well with software BasinMod. It is firstly pointed out that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evolution of the Hari sag since the Cretaceou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initial subsidence phase, rapid subsidence phase,uplift and erosion phase, and stable slow subsidence phase. A detail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ies of typical well was undertaken using the EASY R% model,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vitrinite reflectance(R)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rapid subsidence phase, the peak period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as reached at c.a.105.59 Ma with the increasing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A concomitant rapid increase in paleotemperatures occurred and reached a maximum geothermal gradient of about 43-45℃/km. The ma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eriod ensued around 105.59-80.00 Ma and the greatest buried depth of the Hari sag was reached at c.a. 80.00 Ma, when the maximum paleo-temperature was over 180℃.Subsequently, the sag entered an uplift and erosion phase followed by a stable slow subsidence phase during which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was discussed based 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inclusions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wo periods of rapi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Cretaceous rapid subsidence phase. The first accumulation period observed in the Bayingebi Formation(Kb) occurred primarily around 105.59-103.50 Ma with temperatures of 125-150℃. The second accumulation period observed in the Suhongtu Formation(Ks) occurred primarily around84.00-80.00 Ma with temperatures of 120-130℃. The second is the major accumulation period, and the accumul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ocess was comprehensively controlled by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During the rapid subsidence phase, the paleo temperature and geothermal gradient increased rapidly and resulted in increasing thermal evolution extending into the peak period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which is the key reason for hydrocarbon filling and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inclusion erosion thickness subsidence burial history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hase Inner Mongolia China
下载PDF
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流体势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光 倪智勇 +4 位作者 宋到福 张旋 韩子敬 张威 安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0-1123,共14页
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要的含油气区,油气成藏期次及流体势研究有利于探究油气充注的世代以及流体势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判定成藏期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什股壕区块和十里加汗区块5口井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一段储层砂岩为... 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要的含油气区,油气成藏期次及流体势研究有利于探究油气充注的世代以及流体势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判定成藏期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什股壕区块和十里加汗区块5口井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一段储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包裹体分析厘定油气成藏期次,并结合流体势理论计算研究区关键成藏期的流体势并揭示油气的运移方向。研究结果显示:什股壕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成藏时间为132~102 Ma;十里加汗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成藏时间为132~101 Ma。杭锦旗北部的什股壕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流体势为18 128~22 872 J/kg;杭锦旗南部的十里加汗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流体势为22 975~27 153 J/kg。本文认为研究区二叠系盒一段储层油气成藏时间在早白垩世,十里加汗区块整体的流体势要高于什股壕区块,油气具备由南部向北部运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 流体势 油气运移 储层 杭锦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期与油气成藏期对比
4
作者 张新乐 平宏伟 +4 位作者 杨鑫 陈红汉 李纯泉 何发岐 齐荣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前人研究表明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然而原油到底来自研究区还是其东北部盆地中心的烃源岩还未有定论,从而制约了泾河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利用盆地模拟方... 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前人研究表明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然而原油到底来自研究区还是其东北部盆地中心的烃源岩还未有定论,从而制约了泾河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模拟了研究区和盆地中心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史,确定了泾河油田不同构造部位长7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技术厘定了延长组储层原油成藏期次。烃源岩生、排烃时间和储层原油成藏时间以及生、排烃量的计算结果显示,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对本区油气成藏贡献有限,而盆地中心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油气成藏时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本区油气明显具有由东北部向西南部运移的特点。因此与普遍认为的延长组储层以近源短距离垂向运移为主的成藏特征不同,本区已发现油藏可能主要来源于其东北部盆地中心优势生、排烃区,沿走滑断裂带经历了一定距离的侧向运移后聚集成藏。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区有利运聚方向及成藏区带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流体包裹体 热史 埋藏史 油气运移 烃源岩
下载PDF
深部热流体活动背景下氦气的成因来源与运聚机制——以莺歌海盆地乐东底辟区为例
5
作者 冯子齐 郝芳 +7 位作者 胡林 胡高伟 张亚震 黎阳明 王维 李昊 肖俊杰 田金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5-666,共12页
基于地球化学参数及分析数据,应用热守恒方程、质量平衡定律及瑞利分馏模型等方法,通过对莺歌海盆地乐东底辟区的壳源氦气原位产率和外部通量、幔源初始氦浓度及热驱动机制等定量分析,探讨深部热流体活动背景下氦气的成因来源及运聚机... 基于地球化学参数及分析数据,应用热守恒方程、质量平衡定律及瑞利分馏模型等方法,通过对莺歌海盆地乐东底辟区的壳源氦气原位产率和外部通量、幔源初始氦浓度及热驱动机制等定量分析,探讨深部热流体活动背景下氦气的成因来源及运聚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乐东底辟区氦气的来源以壳源氦为主,幔源为辅。其中,研究区幔源^(3)He/^(4)He值为(0.002~2.190)×10^(-6),R/R_(a)值为0.01~1.52,测算幔源He贡献占比为0.09%~19.84%,占比较小;而壳源贡献占比则高达80%以上。(2)壳源氦的原位^(4)He产量仅为(4.10~4.25)×10^(-4)cm^(3)/g,外部^(4)He通量则显著高值,为(5.84~9.06)×10^(-2)cm^(3)/g,表明壳源氦气以外部输入为主,推测与地层流体受大气补给以及深部岩石-水相互作用有关。(3)底辟区深部热流体活动显著影响地温场,^(3)He初始质量体积与对应焓的比值(W)为(0.004~0.018)×10^(-11) cm^(3)/J,来自深部地幔的热贡献(XM)为7.63%~36.18%,揭示底辟热流体对幔源^(3)He迁移具有一定的热驱动作用。(4)研究区氦气的初次运移方式以平流为主,二次运移受控于水热脱气和气液分离过程;氦气从深部至浅部的运移过程中,CO_(2)/^(3)He值由1.34×10^(9)升至486×10^(9),指示受到壳幔混合和脱气效应影响,存在CO_(2)规模性析出和^(3)He的明显逸散。在深部热流体影响下,氦气运移聚集机制包括:深部热驱动扩散、平流释放、垂向水热脱气,浅部横向迁移、远离断裂的圈闭聚集,分压平衡、完整密闭的盖层封存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热流体 氦气 成因来源 运移聚集机制 乐东底辟区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成储成藏机理与油气藏开发方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9 位作者 黎茂稳 李慧莉 朱东亚 邱楠生 庞雄奇 曾大乾 康志江 马安来 石开波 张军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707,共16页
基于钻井、地震、测井、测试以及实验分析等新资料,针对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成储、成藏和油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持续攻关。研究表明:(1)断裂主导形成的储集体和古老层系白云岩储层是深层—超深... 基于钻井、地震、测井、测试以及实验分析等新资料,针对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成储、成藏和油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持续攻关。研究表明:(1)断裂主导形成的储集体和古老层系白云岩储层是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两类重要的储层;以断裂为主导形成的规模储集体,根据成因可进一步分为3种类型:断裂活动过程中构造破裂形成的缝洞储集体、致密碳酸盐岩受断裂和流体双重改造形成的储集体与早期丘滩等高能相带受断裂和流体改造形成的储层;优势丘滩相、早期白云石化和溶蚀、酸性流体环境、膏盐岩封盖和超压是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和保持的关键。(2)中国中西部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于被动陆缘深水陆棚、碳酸盐缓坡等环境中,构造-热体制是控制深层—超深层油气藏赋存相态的重要因素,改造型动力场控制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与分布。(3)普光等高含硫酸性气田开发过程中硫析出堵塞井筒,采用井筒溶硫剂配合连续油管解硫堵效果明显;基于沉积模拟的双重介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可以精细刻画水侵前缘空间展布及变化,并据此提出气井全生命周期调、排、堵控水对策。(4)超深断控缝洞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敏感,渗透率随压力下降而显著降低,产量递减较快;凝析气藏相态变化快,压降显著影响凝析油采出程度;据此提出“注水+注天然气”重力驱油藏开发方法和“高注低采”天然气驱凝析气藏开发方法;采用分层次约束、逐级地质建模和流-固-热耦合的复合介质数值模拟有效提高了油气藏开发生产动态模拟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机理 礁滩相高含硫酸性气藏 超深断控缝洞油气藏 井筒硫沉积 流-固-热耦合数值模拟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Ⅱ号断裂带新生界多期热流体活动与天然气运聚特征
7
作者 黄向胜 闫琢玉 +2 位作者 张东峰 黄合庭 罗程飞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运用流体包裹体、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压力模拟手段,综合研究了琼东南盆地东部Ⅱ号断裂带新生界多期热流体活动及天然气运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琼东南盆地东部Ⅱ号断裂带BX19-2构造天然气主要为烃气和CO_(2),烃气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 运用流体包裹体、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压力模拟手段,综合研究了琼东南盆地东部Ⅱ号断裂带新生界多期热流体活动及天然气运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琼东南盆地东部Ⅱ号断裂带BX19-2构造天然气主要为烃气和CO_(2),烃气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混合气,但不同气层中天然气组分含量差异较大,浅部三亚组气层为相对高含量的烃气(体积分数为83.93%)和低含量的有机成因CO_(2)(体积分数为7.11%);较深部的陵水组气层为含量相对较低的烃气(体积分数为16.10%~76.63%)和含量相对较高的幔源CO_(2)(体积分数为18.70%~81.56%)。(2)流体包裹体和岩石地球化学参数显示烃气运移与3期热流体活动相关,每期热流体的活动深度及引起的热异常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3期含烃热流体活动的时间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约8.8 Ma)、上新世(约4.5~4.1 Ma)和第四纪(约1.1~0.1 Ma)。(3)热流体是以断裂为主要通道发生垂向高效快速充注。来自宝岛凹陷深部的幔源CO_(2)在上新世晚期—第四纪(约2.2~0.5 Ma)发生充注,并驱替了陵水组储层的烃气。因此,宝岛凹陷Ⅱ号断裂带附近的圈闭可能具有钻遇高CO_(2)含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藏 多期热流体活动 垂向运移 流体包裹体 幔源CO_(2) 三亚组 陵水组 新生界 Ⅱ号断裂带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G构造成藏关键问题探讨
8
作者 杨宇龙 杏绿芽 +2 位作者 孙茹 楚逸忱 许可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该文以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近年来油气勘探不够理想的G构造为研究目标,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角度分析了平湖组、花港组不同的生烃条件、运移条件、岩相组合以及断裂系统特征,同时对火成岩测龄、镜煤反射率、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地化等... 该文以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近年来油气勘探不够理想的G构造为研究目标,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角度分析了平湖组、花港组不同的生烃条件、运移条件、岩相组合以及断裂系统特征,同时对火成岩测龄、镜煤反射率、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地化等多种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后认为G构造平湖组在龙井运动前具有自生自储、封存箱成藏的有利条件,龙井运动后深部油气垂向运移至平上段,具有侧向砂体疏导、岩性成藏的可能。而花港组处于流体势不利位置,是花港组构造圈闭成藏困难的主要原因。结合分析G构造的成藏演化过程,认为下步可以关注中央背斜带西翼下降盘具有断裂侧向封堵的构造位置或中央背斜带主构造周边的低缓背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烃源对比 输导条件 流体势 成藏系统
下载PD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Eocene Niubao Formation in the Lunpola Basin, Tibet, China: Insights from Basin Modeling and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被引量:4
9
作者 Yiming Liu Jiaren Ye +2 位作者 Qiang Cao Baolin Yang Zhongrong Li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The Eocene Niubao Formation is the primary research target of oil exploration in the Lunpola Basin.Crude oil was extracted from Well Z1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basin in 1993.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evaluatio... The Eocene Niubao Formation is the primary research target of oil exploration in the Lunpola Basin.Crude oil was extracted from Well Z1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basin in 1993.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the source rock geothermal,and maturity histories and the fluid inclusion and 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s was performed to aid in predicting area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Due to 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the kerogen types,maturity,and oil-sources correlate with the geochemical data.The middle submember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Niubao Formation(E2n^2-2)is the most favorable source rock based on the amount of oil produced from the E2n^2-3and E2n^3-1reservoirs.One-and twodimensional basin modeling,using BasinMod software,shows that the E2n^2-2source rock started to generate hydrocarbon at 35-30 Ma,reached a maturity of Ro=0.7%at 25-20 Ma,and at present,it has reached the peak oil generation stage with a thermal maturity of Ro=0.8%to less than Ro=1.0%.By using fluid inclusion petrography,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and microthermometry,two major periods of oil charging have been revealed at 26.1-17.5 and 32.4-24.6 Ma.The oil accumulation modeling results,conducted by using the Trinity software,show a good fit of the oil shows in the wells and predict that the structural highs and lithologic transitions within the Jiangriaco and Paco sags are potential oil tr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ubao Formation Lunpola Basin source rocks basin modeling fluid inclusions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petroleum geology
原文传递
致密油运聚动力研究——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Wg4井沙三中致密油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二社 黄娟 +6 位作者 鹿坤 蒋宏 周勇水 钱门辉 陶国亮 刘鹏 李志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以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的文、卫、濮结合部Wg4井沙三中亚段致密油为例,开展流体包裹体古温压分析,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动态展现其致密油的运聚动力——烃源岩生烃增压作用。沙三中亚段致密储层于东营期构造抬升时,烃类发生幕式充注,烃... 以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的文、卫、濮结合部Wg4井沙三中亚段致密油为例,开展流体包裹体古温压分析,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动态展现其致密油的运聚动力——烃源岩生烃增压作用。沙三中亚段致密储层于东营期构造抬升时,烃类发生幕式充注,烃包裹体Ⅰ,Ⅱ先后被捕获。致密油充注时期为古近纪末期(约19.5~17.5 Ma);基于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深度可知致密油充注为超压充注,超压系数分别为1.54,1.26。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谱图及参数对比追溯的下伏烃源岩,在古近纪末期达到成熟阶段,保留有大量生烃所形成的高压。烃类超压充注与邻近下伏烃源岩生烃增压史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有力地证实了致密油的运聚动力主要为烃源岩生烃增压作用,这对于致密油层段优选具有积极的意义,需聚焦优质烃源岩的发育规模、生烃史以及近源型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运聚动力 生烃增压 流体包裹体 盆地模拟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地层水判断油气运移方向方法研究
11
作者 毛振强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储层内流体势是判定油气运移的重要依据。主要分析了东营凹陷内地层水的矿化度和水型的分布规律,指出其与油藏圈闭保存条件密切相关。异常高压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是流体势大小的重要指标,高势区的部位往往是油气源区,可以提供流体运... 储层内流体势是判定油气运移的重要依据。主要分析了东营凹陷内地层水的矿化度和水型的分布规律,指出其与油藏圈闭保存条件密切相关。异常高压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是流体势大小的重要指标,高势区的部位往往是油气源区,可以提供流体运移的动力,油气运移由高势点向低势点运移。通过对流体势低势区的分析,可以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东营凹陷由此形成油气藏围绕主要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格局。利用地层水化学变化规律和地层压力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油气运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地层压力 流体势 运移方向 油气成藏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段油藏成藏动力条件探讨
12
作者 梁正中 王镜惠 李昌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基于大量的新井钻探测试、声波测井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段油气运移成藏动力机制不清的问题,以环县-彭阳及周缘地区深部异常压力为重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长7底部与长8上部普遍存在一定的剩余压力差,平面... 基于大量的新井钻探测试、声波测井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段油气运移成藏动力机制不清的问题,以环县-彭阳及周缘地区深部异常压力为重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长7底部与长8上部普遍存在一定的剩余压力差,平面上压力分布特征与全盆地流体压力由中心向拗陷边缘逐渐减低的趋势相吻合.长7段烃源岩生烃作用产生的异常高压可驱使烃类向下以较大规模运移充注至长8储层,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模拟恢复出原油在充注进入长8段储层后仍具有一定的异常高压.整体上,与盆地内部相比,研究区源储剩余压差较小,但仍然是作为西南缘长8段油气成藏动力的主要机制.期待该研究能更进一步认识盆缘低渗致密油的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为拓展勘探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 油气运移 流体包裹体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运移、成藏机理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震亮 刘林玉 +3 位作者 于轶星 周荔青 吴聿元 朱桂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427,共9页
致密砂岩中的油气成藏是油气地质学领域内的前沿问题。如何将影响油气运移成藏的流体动力、成岩事件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相结合,以准确确定油气的成藏机理,仍是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首先论证了青山口组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生烃潜力... 致密砂岩中的油气成藏是油气地质学领域内的前沿问题。如何将影响油气运移成藏的流体动力、成岩事件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相结合,以准确确定油气的成藏机理,仍是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首先论证了青山口组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生烃潜力;恢复了最大埋深时期(古近纪末)泥岩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特点;立足成岩作用与成藏事件的紧密联系,根据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资料分析了成藏期次;最后综合石油地质概念模式和储层内流体活动的记录,建立了油气运移、成藏的模式。研究认为,青山口组烃源岩经历了较高的热演化程度(R0达1.0%~1.2%),古近纪时其中的过剩压力可达6~11MPa,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砂岩储层内曾于明水期(K2m)内发生过含烃流体的两期注入。提出了古近纪前、后的“跷跷板”式成藏模式,即明水期一古近纪油气主要由源区向西南方向运移,而新近纪后的油气运移主要靠浮力驱动,但因储层已致密化,难以形成较高的连续油柱,油、水的分异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英台地区 青山口组 流体动力 油气运移和成藏 成藏期次 成藏机理
下载PDF
论成藏动力学与成藏动力系统 被引量:24
14
作者 田世澄 孙自明 +2 位作者 傅金华 韩军 胡春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油气成藏动力学包括油气成藏的各种动力、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从源岩到圈闭形成油气藏所经过的"路"——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既是成藏动力学的载体,也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藏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排... 油气成藏动力学包括油气成藏的各种动力、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从源岩到圈闭形成油气藏所经过的"路"——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既是成藏动力学的载体,也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藏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排液(烃)单元、排液(烃)组合、成藏动力子系统、连通体系等。成藏动力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是:1)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成藏动力系统识别和划分中的应用,认识到最大洪泛面是识别和划分成藏动力系统的关键界面;2)异常压力封存箱发育区的成藏动力系统;3)构造动力在油气生、排、运、聚、再运移、再聚集、直至油气藏破坏的成藏作用过程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学 成藏动力系统 排液(烃)单元 排液(烃)组合 连通体系
下载PDF
利用包裹体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充注史与古流体势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单秀琴 陈红汉 +2 位作者 罗霞 高嘉玉 张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03-2308,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110块砂岩样品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荧光、温度和流体势分析。系统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具有多阶连续性运聚特征,虽可划分6期,但应为多期充注一期成藏。各区块不断运移平衡连续成藏。不同时期流体... 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110块砂岩样品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荧光、温度和流体势分析。系统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具有多阶连续性运聚特征,虽可划分6期,但应为多期充注一期成藏。各区块不断运移平衡连续成藏。不同时期流体势走向不尽相同,榆林、神木、乌审旗等地区为油气长期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49
16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1 位作者 郑朝阳 王传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3,共5页
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成藏过程,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从纵向上划分出自源高压封闭、混源低压半封闭和他源常压开放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系统中浊积砂层... 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成藏过程,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从纵向上划分出自源高压封闭、混源低压半封闭和他源常压开放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系统中浊积砂层系和混源低压半封闭系统中近源岩的三角洲前缘砂层系,是今后进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动力学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三角洲前缘砂层 西峰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特征 被引量:32
17
作者 叶博 梁晓伟 +3 位作者 宋娟 曹润荣 毛振华 郝炳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规模小,成藏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探讨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否存在二次运移与成藏,以及延安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等,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颗粒荧光定量测试...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规模小,成藏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探讨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否存在二次运移与成藏,以及延安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等,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颗粒荧光定量测试、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的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油藏存在古油水界面上升和油气逸散等地质事件,揭示出部分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遭受过破坏并发生过油气二次运移。整体而言,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主要存在两期成藏,早期为早白垩世末的充注成藏,油气主要在延安组下部层位聚集成藏;晚期为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油气二次运移成藏,油气在延安组上部层位聚集成藏。相比早期成藏,晚期的成藏区域更加远离长7生烃中心,两期成藏形成了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现今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荧光定量测试 流体包裹体 二次运移 成藏期次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有录 谭丽娟 +1 位作者 荣启宏 宋建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31,共9页
根据东营凹陷西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层压力特征 ,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特征、成藏动力学机制及成藏模式。成藏动力学机制可分为 :自源封闭型和它源开放型。按照封存箱理论 ,油气藏的形成有箱内成藏、箱外顶部成藏和箱外边部成藏 3种... 根据东营凹陷西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层压力特征 ,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特征、成藏动力学机制及成藏模式。成藏动力学机制可分为 :自源封闭型和它源开放型。按照封存箱理论 ,油气藏的形成有箱内成藏、箱外顶部成藏和箱外边部成藏 3种模式 ;又分为近距离运移、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 3种聚集模式。成藏动力学背景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博兴地区 油气藏 成藏动力学 成藏模式 地层压力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2
19
作者 郝芳 邹华耀 姜建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21,共11页
成藏动力学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在盆地演化历史中和输导格架下 ,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 ,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过程和聚集规律的综合性学... 成藏动力学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在盆地演化历史中和输导格架下 ,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 ,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过程和聚集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盆地演化历史和流体输导格架 ,研究的核心是能量场 (包括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 )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进展表现在 :( 1)流体输导系统预测能力的提高 ;( 2 )能量场演化机制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和流体流动样式研究的深入 ;( 3)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深化 ;( 4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改进。在进一步认识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和机理的基础上 ,实现盆地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的耦合和流体流动、能量传递和物质搬运的三维模拟 ,是成藏动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学 输导系统 能量场 动力学过程 流体运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地层流体特征与油气运聚成藏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梅 金爱民 +2 位作者 楼章华 法欢 朱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7-615,共9页
准噶尔盆地为大型压扭性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十分复杂。运用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历史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从动态和演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地层流体化学场、压力场、流体动力场的形成演化特征及... 准噶尔盆地为大型压扭性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十分复杂。运用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历史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从动态和演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地层流体化学场、压力场、流体动力场的形成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分布的影响,深入揭示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油、气、水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并预测有利油气勘探区。结果表明,盆地西北缘的边缘地带是大气水下渗淡化区,通常遭受大气水下渗淋滤破坏,油气保存条件较差;玛湖凹陷、盆1井西凹陷内部为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区,油气可能在局部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油藏规模相对较小;西北缘断阶带、陆梁隆起区、莫索湾-莫北凸起、达巴松凸起和车拐地区等为越流、越流-蒸发泄水区,油气大量聚集,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化学 流体动力学 流体压力场 油气运聚 压扭性叠合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