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温差冷却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司政 杨丹 +2 位作者 黄灵芝 李守义 王正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6-1151,共6页
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小温差冷却的方式,以有效降低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减小温度应力,防止水管周边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的产生。为验证小温差冷却的影响效应,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热流耦合算法,对传统低温通水冷却和小温差变温通水... 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小温差冷却的方式,以有效降低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减小温度应力,防止水管周边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的产生。为验证小温差冷却的影响效应,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热流耦合算法,对传统低温通水冷却和小温差变温通水冷却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低温通水冷却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大、温降速率快,混凝土浇筑早期温度应力易超过同期的允许应力;小温差变温通水冷却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小、温降速率慢,改善了水管周边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因遭受冷却水的冷击而形成早期裂缝。小温差变温通水冷却方式将成为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温差冷却 热流耦合算法 冷击效应 温度梯度
下载PDF
水中快速冷却对花岗岩高温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朋 陈有亮 +2 位作者 周雪莲 郜珊珊 赵卉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54-57,63,共5页
通过研究20~800℃高温状态的花岗岩在自然冷却和水中快速冷却后的力学性能,分析了花岗岩随温度和冷却方式变化的破坏机理,从纵波波速、应力-应变曲线、单轴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杨氏模量等方面探讨了水中快速冷却对花岗岩高温残余力学... 通过研究20~800℃高温状态的花岗岩在自然冷却和水中快速冷却后的力学性能,分析了花岗岩随温度和冷却方式变化的破坏机理,从纵波波速、应力-应变曲线、单轴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杨氏模量等方面探讨了水中快速冷却对花岗岩高温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随经历温度的升高而衰减,水中快速冷却比自然冷却衰减的幅度更大。这说明温度越高,花岗岩的力学性能劣化越严重,水中快速冷却产生的热冲击加剧了花岗岩力学性能的劣化。花岗岩水中快速冷却后的峰值应变小于自然冷却后的峰值应变,说明高温状态的花岗岩水中快速冷却后,其脆性比自然冷却后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 快速冷却 力学性能 热冲击
下载PDF
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热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宏安 胡荣祖 +6 位作者 王喜军 赵凤起 高红旭 张海 张晓亮 冯煜 马海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536-2540,共5页
借助不同加热速率(β)的非等温DSC曲线离开基线的初始温度(T0)、onset温度(Te)和峰顶温度(Tp),Kissinger法和Ozawa法求得的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k和EO)和指前因子(Ak),Hu-Zhao-Gao方程lnβi=ln[A0/(be0orp0G(α))]+be0orp0Teiorpi... 借助不同加热速率(β)的非等温DSC曲线离开基线的初始温度(T0)、onset温度(Te)和峰顶温度(Tp),Kissinger法和Ozawa法求得的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k和EO)和指前因子(Ak),Hu-Zhao-Gao方程lnβi=ln[A0/(be0orp0G(α))]+be0orp0Teiorpi求得的be0orp0,Zhao-Hu-Gao方程lnβi=ln[A0/((ae0orp0+1)G(α))]+(ae0orp0+1)lnTeiorpi求得的ae0orp0,微热量法确定的比热容(Cp),以及密度(ρ)、热导率(λ)和分解热(Qd,取爆热之半)数据,Zhang-Hu-Xie-Li公式、Hu-Yang-Liang-Xie公式、Hu-Zhao-Gao公式、Zhao-Hu-Gao公式、Smith方程、Friedman公式和Bruckman-Guillet公式,计算了TNAZ在β→0时的T0,Te和Tp值(T00,Teo和Tp0)、热爆炸临界温度(Tbe和Tbp)、绝热至爆时间(tTlad)、撞击感度50%落高(H50)和热点起爆临界温度(Tcr),得到了评价TNAZ热安全性的结果:TSADT=Te0=485.81K,Tp0=497.38K,Tbeo=499.50K,Tbp0=513.45K,tTlad=8.90s(n=0),tTlad=8.96s(n=1),tTlad=9.01s(n=2),H50=28.88cm,Tcr=641.46K(Troom=293.15K),Tcr=658.89K(Troom=300K),表明:(1)TNAZ对热是稳定的;(2)撞击感度好于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3)热点起爆临界温度高于RDX,而界于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和六硝基茋(HN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aZ 热安全性 自加速分解温度 热爆炸临界温度 绝热至爆时间 撞击感度特性落高 撞击热点起爆临界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