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babl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before the Zhangbei M_s=6.2 earthquake on January 10, 1998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琪琦 丁鉴海 崔承属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0年第2期203-209,共7页
This paper used the thermal infrared data of the satellite NOAA-AAVHRR of the north pat of North China (113°~119°E, 38°~42°N), and processed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through radiation adjustment, ge... This paper used the thermal infrared data of the satellite NOAA-AAVHRR of the north pat of North China (113°~119°E, 38°~42°N), and processed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through radiation adjustment, geometric adjust ment and so on by the software 'The Monitoring and Fast Process System of Earthquake Precursor Thermal Infra red Anomaly', inversed the each surface temperature. Some disturbances effect had been excluded, and thermal infrared temperature anomaly had been extracted by the picture difference method. The Zhangbei M_s=6.2 earth quake is used as the example in the paper, so that in the paper thermal infrared characteristics on time-space before earthquak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y and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Within more than ten days before the Zhangbei earthquake, th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had emerged widely along Zhangjiakou-Bobal seismic belt, and the anomalous region seemed like a belt and it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there; the anomaly expanded from the outside toward the earthquake focus, but the focus lay at the edge of the thermal infrared region. So it is possible to explore a new anomaly observation method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by 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before big earthquakes happ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precursor of imminent earthquake zhangbei earthquake
下载PDF
Formation cause of thermal infrared high temperature belt along Honghe fault and its relation to earthquakes
2
作者 屈春燕 单新建 马瑾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6年第1期93-99,共7页
Aiming at two Dayao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more than 6 occurred in 2003 in Yunnan Province, we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the NOAA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images of 1999, 2003 and 2004 in Chuandian region, and al... Aiming at two Dayao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more than 6 occurred in 2003 in Yunnan Province, we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the NOAA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images of 1999, 2003 and 2004 in Chuandian region, and also calculated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of the hot belt along Honghe fault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caus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bel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belt along Honghe fault is caused by geographic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water system and terrain. But the annual averag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of the belt in earthquake year of 2003 is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 earthquake years of 1999 and 2004, this maybe indicates that the thermal activities of Honghe fault increase in earthquake years, and can cause the annual variation anomaly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We can detect and monitor this thermal activities of Honghe fault before earthquake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thermal infrar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of the hot belt in differen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annual variation anomaly earthquake precursor fault activity
下载PDF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OUS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IMPENDING EARTHQUAKE PRECURSOR 被引量:4
3
作者 强祖基 赁常恭 +1 位作者 王宣吉 胡思颐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2年第19期1642-1646,共5页
The Changshu earthquake (M_s = 5.1) occurred at 17:57 (GMT, hereinafter) on Feb. 9, 1990, and it was sensible around Shanghai, Wuxi and some other places. The epicenter was at 31.6°N, 121°E. We predicted on ... The Changshu earthquake (M_s = 5.1) occurred at 17:57 (GMT, hereinafter) on Feb. 9, 1990, and it was sensible around Shanghai, Wuxi and some other places. The epicenter was at 31.6°N, 121°E. We predicted on Feb. 6, 1990 that there would be an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5—6 in the south Huanghai Sea-north Jiangsu Province region, There were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frared channel BURSTING ANOMALIE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impending earthquake precursor
原文传递
IMPENDING-EARTHQUAK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D GROUND TEMPERATUREINCREASE ANOMALIES 被引量:13
4
作者 强祖基 徐秀登 赁常恭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1年第22期1894-1900,共7页
This not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of the impending-earthquak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with the ground temperature-increase anomaly, namely, expounds the problem if th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 This not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of the impending-earthquak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with the ground temperature-increase anomaly, namely, expounds the problem if the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surficial temperatureincrease anomaly caused by seismic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s about the re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nding earthquake ground temperature-increase ANOMALIES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IES earthquake precursor
全文增补中
张北6.2级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 被引量:30
5
作者 吕琪琦 丁鉴海 +2 位作者 崔承禹 张晋开 柳钦火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利用张北地震前 1个月华北北部 (37~ 42°N,1 1 3~ 1 1 9°E)的气象卫星 NOAA/ AVHRR热红外遥感资料 ,提取震前热红外温度异常 ,研究其时空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并对热红外温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在张... 利用张北地震前 1个月华北北部 (37~ 42°N,1 1 3~ 1 1 9°E)的气象卫星 NOAA/ AVHRR热红外遥感资料 ,提取震前热红外温度异常 ,研究其时空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并对热红外温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在张北地震前 1 3天沿张家口 -渤海断裂带确有显著的热红外温度异常出现。异常区域呈条带状 ,且与 NW向地质构造一致 ;温度异常的动态变化可大致分为初始、平缓发展和临震加速 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临震前兆 热红外温度异常 地震预报 震级
下载PDF
红河断裂热红外高温条带的成因及其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4
6
作者 屈春燕 单新建 马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2003年发生在云南大姚的两次6级以上地震,利用1999年、2003年和2004年的NOAA卫星资料,对川滇地区(22°~33°N,97°~107°E)的热红外影像进行了对比分析解译,对红河断裂高温条带的亮温年变特征作了分段和分... 针对2003年发生在云南大姚的两次6级以上地震,利用1999年、2003年和2004年的NOAA卫星资料,对川滇地区(22°~33°N,97°~107°E)的热红外影像进行了对比分析解译,对红河断裂高温条带的亮温年变特征作了分段和分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断裂高温条带的成因与水系和地形等地表环境因素有关,是由下垫面热辐射差异造成的红外影像特征.但在地震年份,高温条带内的亮温年均值明显高于非地震年份,这说明地震年份断裂的热活动性增强,能够引起高温年变异常.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通过监测不同年份之间高温条带的相对活动水平,可以对这种地震前的断裂热活动性进行监测和异常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遥感 高温年变 地震征兆 断裂活动
下载PDF
新青8.1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 被引量:64
7
作者 张元生 沈文荣 徐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T001,T002,共6页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资料 ,取 3 4°~ 3 8°N ,86°~ 94°E为研究区域 ,对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新青 8.1级地震前的热红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从 2 0 0 1年 1 0月 1 7日起出现明显的地温...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资料 ,取 3 4°~ 3 8°N ,86°~ 94°E为研究区域 ,对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新青 8.1级地震前的热红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从 2 0 0 1年 1 0月 1 7日起出现明显的地温异常条带 ,随着时间的变化 ,异常区域不断扩大并存在迁移现象 ,异常持续时间近一个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震前兆 热红外异常 新青8.1级地震 地温异常
下载PDF
基于实验数据的岩石变形过程中温度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旭耀 胡才博 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4-651,共8页
根据相关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对岩石变形过程中温度场演化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线弹性变形条件下,均匀岩石模型和含雁列构造岩石模型在加载情况下的弹性热效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力学理论相当吻合,为进一步研究热红外异常与... 根据相关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对岩石变形过程中温度场演化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线弹性变形条件下,均匀岩石模型和含雁列构造岩石模型在加载情况下的弹性热效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力学理论相当吻合,为进一步研究热红外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热效应 热红外异常 地震活动性 临震异常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前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治广 张元生 +1 位作者 王在华 徐衍刚 《内陆地震》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9月19日在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交汇部位、塔里木盆地内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9月19日在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交汇部位、塔里木盆地内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10月7日异常幅值和面积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变弱,2016年10月22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33天。异常结束后,分别于11月25日和12月20日发生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阿克陶Ms6.7 且末Ms 5.8
下载PDF
2017年8月9日精河M_S6.6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治广 张璇 +1 位作者 张元生 王在华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精河M_S6.6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7年7月12日在北天山地震带中、东部和阿尔泰地震带中部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精河M_S6.6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7年7月12日在北天山地震带中、东部和阿尔泰地震带中部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27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7年8月14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大约1个月,8月9日在异常区域边缘发生精河M_S6.6地震。地震震中所在的北天山地震带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时序变化特征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平均相对功率谱由最大值恢复至正常背景值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精河MS6.6地震
下载PDF
利用FY-2C资料研究于田7.4级地震前的红外增温异常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想 张元生 郭晓 《内陆地震》 2009年第3期345-350,共6页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风云二号静止卫星资料,经过去云等数据处理,选取热红外数据最佳的北京时间夜间11时至第2天凌晨4时之间的数据作为数据源,对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4级地震进行了热红外资料的时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震前1...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风云二号静止卫星资料,经过去云等数据处理,选取热红外数据最佳的北京时间夜间11时至第2天凌晨4时之间的数据作为数据源,对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4级地震进行了热红外资料的时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震前1个月内出现明显的亮温异常,最大幅度达18.51°,异常沿断层走向呈带状分布,沿康西瓦断层亮温异常长度可达200多公里,沿阿尔金断层亮温异常可达1 000多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卫星 临震前兆 热红外异常 于田7.4级地震 新疆
下载PDF
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治广 张元生 +1 位作者 王在华 徐衍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8-186,共9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8月12日在嘉黎—察隅断裂带、怒江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开始出现亮温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8月12日在嘉黎—察隅断裂带、怒江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开始出现亮温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9月1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6年9月21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近40天。异常结束后,分别于9月23日和10月17日在异常区域内发生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两次地震震中区域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时序曲线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恢复正常背景值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理塘Ms5 1地震 杂多Ms6 2地震
下载PDF
嵊州、新昌地震与低空大气增温异常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秀登 潘柳杰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1期23-30,共8页
从嵊州、新昌地震 (1998 0 8 17T 1∶4 6ML4 5)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三个方面 ,进行了研究。认为地震前几日 ,震区及周围大面积的突发性低空大气增温异常与卫星红外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 ,并总结了... 从嵊州、新昌地震 (1998 0 8 17T 1∶4 6ML4 5)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三个方面 ,进行了研究。认为地震前几日 ,震区及周围大面积的突发性低空大气增温异常与卫星红外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 ,并总结了增温异常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大气 增温异常 临震前兆 地震前兆
下载PDF
2015年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治广 张元生 王在华 《高原地震》 2019年第A01期33-39,共7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皮山Ms6.5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区域时空演化特征为2015年6月21日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开始出现小幅度亮温功率谱增强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皮山Ms6.5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区域时空演化特征为2015年6月21日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开始出现小幅度亮温功率谱增强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31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5年8月28日后基本恢复正常。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发生在异常持续增强的过程中,震中位于异常区域边缘的西昆仑断裂带。震中区域相对功率谱时序曲线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相对功率谱幅值增大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皮山Ms6.5地震
下载PDF
张北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
15
作者 冯亚静 陈勇 郭广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地震前的热异常大多是使用极轨卫星数据来研究,例如AVHRR和MODIS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一天2次.由于观测时间间隔约12小时,有可能会漏掉一些异常信息.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数据,研究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M s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 地震前的热异常大多是使用极轨卫星数据来研究,例如AVHRR和MODIS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一天2次.由于观测时间间隔约12小时,有可能会漏掉一些异常信息.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数据,研究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M s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首次精细地刻画了该热异常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月5日夜间热异常出现在北京西北部,随后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整体覆盖在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到1月6日凌晨消失;其温度高出周边地表温度4 K^5 K;热异常的扩张与风速、风向有关,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明显的随风摆动现象;该异常带之下的地表的温度与周边地表温度相同,据此推断该异常出现在空中,而不是地表,这是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结论.综合以上特征,推断认为该异常可能与地下气体溢出或者异常电磁场有关,而不是岩石受力破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地震 热红外 增温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