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of Weather Parameters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for Buildings with Long Thermal Lag 被引量:1
1
作者 GE Lian-feng1,2,LEI Ming3,CHEN You-ming1,2(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afety and Energy Efficiency,MOE,China (3.Aviation Theory Department,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 Force,Changchun,Jilin 13002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9-82,共4页
Two building factors-a longer thermal lag of more than one hour for building envelops and a lag of indoor radiation to convert into cooling load-have impact on the instantaneous heat input and instantaneous cooling lo... Two building factors-a longer thermal lag of more than one hour for building envelops and a lag of indoor radiation to convert into cooling load-have impact on the instantaneous heat input and instantaneous cooling load.So the two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selecting the weather parameters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This paper developed a new statistic method for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coincident solar irradiance,dry-bulb and wet-bulb temperatures.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historic weather records of 25 years in Hong Kong to generate coincident design weather data.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design solar irradiance,dry-bulb and wet-bulb temperatures may be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d in many conditions,and the design weather data for the three different constructions is not kept cons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rmal lag system capacity design WEATHER data AIR-CONDITIONING
下载PDF
An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Shear Lag Model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Residual Stresses on the Stiffness and Yield Strength of Short Fiber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被引量:1
2
作者 Zhonghao JIANG and Jianshe LIAN(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5, China)Shangli DONG and Dezhuang YA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3-221,共9页
The modified shear lag model proposed recently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rmal residual stresses and subsequent stress distributions under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loadings. The expressions for the elastic moduli and ... The modified shear lag model proposed recently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rmal residual stresses and subsequent stress distributions under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loadings. The expressions for the elastic moduli and the yield strengths under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loadings were derived which take account of thermal residual stresses. The asymmetries in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the yield strength were interpreted using the derived expressions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the stress calculations. The model predictions have exhibited good agreemen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lso with the other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Figure An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Shear lag Model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Residual Stresses on the Stiffness and Yield Strength of Short Fiber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下载PDF
Study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Hygro-Thermal Behavior of a Vernacular Earth Building in a Humid Tropical Climate
3
作者 Mouhamadou Nabi Kane Mapathe Ndiaye Emilie Pinard 《Journ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 2023年第3期69-85,共17页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know-how of local communities, to draw on techniques that make contemporary buildings more energy efficient. The impluvium hut in the locality of Enampore, Casamance, Southern Senegal, served a...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know-how of local communities, to draw on techniques that make contemporary buildings more energy efficient. The impluvium hut in the locality of Enampore, Casamance, Southern Senegal, serv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hut, including several rooms, is entirely built with earthen walls, earthen floor, earthen ceiling, covered by a double straw roof and its central courtyard. A room noted (L) and a semi-opened living space were chosen as spaces for hygro-thermal experimentation. The hottest average temperatu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in the room (L) and in the living space is 25.5˚C and 27˚C when outside is about 34˚C. The thermal amplitude inside room (L) is 0.88˚C, in semi-opened living space, is 2.6˚C and outside is 9.5˚C. With these results we can say that room (L) undergoes very low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d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air-condition in the enclosure. The thermal amplitude makes it possible to see the influence of the earthen walls on the interior temperature and its regularity compared to the fluctuation of the external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inertia of the building walls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also the time lag and the decrement factor. They was respectively 7.0 H and 0.093 for the room (L). With this result we can say that this material has a high thermal inertia. For humidity, it is high around 78.5% in the room (L), 66.0% at the semi-open living room, when it is 59.0% outside. Through this study,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revalorization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an be an alternative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lag Decrement Factor thermal Inertia Double Skin Impluvium
下载PDF
Time fractional dual-phase-lag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续焕英 蒋晓芸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7-213,共7页
We build a fractional dual-phase-lag mod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bioheat transfer equation, which we use to interpre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for processed meat that have been explained by applying the hyperbolic condu... We build a fractional dual-phase-lag mod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bioheat transfer equation, which we use to interpre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for processed meat that have been explained by applying the hyperbolic conduction. Analytical solutions expressed by H-function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Laplace and Fourier transforms method. The inverse fractional dual-phase-lag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for the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two relaxation times and orders of fractionality is solved by applying the nonlinear least-square method. The estimated model parameters are given. Finally, the measured and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s versus time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also given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l dual-phase-lag model thermal wave non-Fourier heat conduction analytical solution
下载PDF
Study of Time Lag in a Bioclimatic House Made of Eco Materials 被引量:1
5
作者 Fati Zoma Toguyeni David Yemboini Kader +1 位作者 Abdoulaye OUEDRAOGO Jean KOULIDIATI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5年第7期255-262,共8页
关键词 生物气候建筑 生态材料 时间滞后 时滞 仿真系统 热扩散系数 性能预测 平台建设
下载PDF
那曲-羊八井季节性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先志 曾超 +3 位作者 高智清 张卫 万豪杰 张茹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0,共9页
季节性冻土在温度的正负变化下会给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带来安全隐患。西藏那曲地区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那曲-羊八井段高速公路贯穿季节性冻土区,为明确该路段的温度场分布变化特征,通过对那曲-羊八井段典型路基断面展开温度、含水率现场监... 季节性冻土在温度的正负变化下会给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带来安全隐患。西藏那曲地区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那曲-羊八井段高速公路贯穿季节性冻土区,为明确该路段的温度场分布变化特征,通过对那曲-羊八井段典型路基断面展开温度、含水率现场监测,依据2020年的地温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室内试验对监测断面地温振幅、滞后时间和土体热扩散系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断面地温整体在外界气温的波动下大致呈正弦曲线状变化,地温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伴随着滞后时间的顺延,路基在0~4.7 m深度处的每米滞后时间约为24 d/m,路基在0~5.4 m深度处的每米滞后时间约为30.8 d/m;监测断面不同位置土体热扩散系数的不同导致地温对气温的响应程度不同,路基土体的热扩散系数为0.0414~0.0628 m^(2)/d,对气温的响应最明显,地基土体的热扩散系数为0.0223~0.0379 m^(2)/d,对气温的响应较弱;路基的修建增加了对热量的吸收,在路基中形成一个高温区,通过两侧边坡和坡脚向外散热;路基内部土体含水率较低,且不存在明显的水分迁移;对称式的路基结构不存在明显的阴阳坡效应。据此可以判定该路基监测断面整体不存在因冻胀产生不均匀变形引发路基失稳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 温度场 滞后时间 热扩散系数 路基稳定性 那曲-羊八井段高速公路
下载PDF
紫胶树脂的粘流—热硬化转变研究
7
作者 冀浩博 唐保山 +2 位作者 李冬丽 李坤 马金菊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明确紫胶树脂受热后发生的粘流转变过程,以及粘流转变后其特征指标的变化,进而确定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和温度的对应关系,采用热台显微镜观测法监测了紫胶树脂的粘流转变过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计算了粘流转变过程热力学参数,测定了... 为明确紫胶树脂受热后发生的粘流转变过程,以及粘流转变后其特征指标的变化,进而确定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和温度的对应关系,采用热台显微镜观测法监测了紫胶树脂的粘流转变过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计算了粘流转变过程热力学参数,测定了粘流转变后的热硬化时间、冷乙醇可溶物和红外光谱中特征峰的变化情况;采用国标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热硬化时间,并进行了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快,紫胶树脂的粘流转变峰值温度越高,分子的传热效率越低,传热会产生滞后,并且拟合得到了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方程,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发现紫胶树脂的热硬化时间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变化趋势按照所拟合方程所示的指数关系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树脂 粘流转变 交联 滞后 热硬化
下载PDF
香榧树干液流对主导环境因子响应的时滞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原 戴慧衍 +3 位作者 刘璇 姚荷婷 汪春霞 佘新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目的】探究香榧(Torreya grandis var.merrillii Hu)树干液流与主导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的时滞效应及使用白昼数据与全天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的差异性,阐明树体水分状态变化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特性。【方法】以生长于皖南地区的17年生... 【目的】探究香榧(Torreya grandis var.merrillii Hu)树干液流与主导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的时滞效应及使用白昼数据与全天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的差异性,阐明树体水分状态变化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特性。【方法】以生长于皖南地区的17年生香榧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法测定树干液流密度,使用生态定位观测法获取观测期内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PAR)数据,并依据气温、空气相对湿度计算饱和水汽压差(VPD)。基于2年的观测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及错位对比法,分析香榧树干液流密度和主导环境因子VPD、PAR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在1 d和0.5 h观测时间窗口下树干液流密度对VPD、PAR响应的时滞特性。【结果】VPD和PAR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春季和夏季的树干液流密度与秋季和冬季相比具有更好的集中趋势,且其树干液流密度均值与秋季和冬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1 d时间窗口下的树干液流密度对VPD、PAR的响应不存在时滞效应。在0.5 h时间窗口下,使用全天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时,树干液流密度在春季、冬季对VPD响应的时滞分别为15 h(相关系数(r)=-0.142)和14 h(r=0.144),对PAR响应的时滞分别为12.5 h(r=-0.097)和12 h(r=0.124);使用白昼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时,树干液流密度在春季、秋季、冬季对VPD响应的时滞分别为-7 h(r=-0.177)、-5 h(r=-0.272)和-14.5 h(r=0.206),在春季、冬季对PAR响应的时滞分别为14 h(r=-0.141)和-14.5 h(r=0.179);其他情况下树干液流密度对VPD、PAR的响应不存在时滞。【结论】树干液流密度对主导环境因子VPD、PAR的响应存在-14.5~15 h的提前或滞后;仅使用白昼数据进行树干液流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时滞效应分析,可以获得更好的响应性;进行树干液流与主导环境因子的时滞效应研究,应考虑季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树干液流密度 时滞效应 饱和水汽压差 光合有效辐射 热扩散法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卷烟烟丝快速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廖津津 李巧灵 +4 位作者 陈国钦 邓惜汝 胡泽君 陈晓东 李跃锋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50,共7页
为考察升温速率对卷烟烟丝快速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对卷烟烟丝在不同升温速率(200 K·min^(-1)~800 K·min^(-1))下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并建立了不同升温速率下卷烟烟丝的快速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随... 为考察升温速率对卷烟烟丝快速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对卷烟烟丝在不同升温速率(200 K·min^(-1)~800 K·min^(-1))下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并建立了不同升温速率下卷烟烟丝的快速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烟丝各主要成分热分解温度区间的叠加程度、热解速率以及释放特性指数均呈递增趋势,且有不同程度的热滞后现象。(2)引入升温速率校正因子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克服热滞后所引起的动力学参数偏差,可以更好地预测不同升温速率下卷烟烟丝的快速热解行为。(3)高升温速率下,热解烟气产物中质荷比(m/z)为56(丙烯醛)、79(吡啶)、84(烟碱)、94(苯酚)和117(吲哚)的化合物释放量减小。在高升温速率下卷烟烟丝的快速热解特性与卷烟燃烧的真实状态更为接近,建立的卷烟燃烧数学模型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烟丝 升温速率 快速热解 热重-质谱联用 热滞后 动力学
下载PDF
马占相思树干液流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间的时滞效应 被引量:58
10
作者 王华 赵平 +3 位作者 蔡锡安 马玲 饶兴权 曾小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应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测定华南丘陵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将液流与对应的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数据列分别进行逐行错位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探讨树干液流与蒸腾驱动因子之间的时滞效应,并对结果进行互相验证.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木蒸... 应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测定华南丘陵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将液流与对应的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数据列分别进行逐行错位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探讨树干液流与蒸腾驱动因子之间的时滞效应,并对结果进行互相验证.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木蒸腾主要驱动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树干液流的变化更多地依赖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且干季的依赖性比湿季更强;无论是干季还是湿季,树干液流都滞后于光合有效辐射,提前于水汽压亏缺;时滞效应季节差异显著;不同径级马占相思的时滞效应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冠幅并不能解释树干液流与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之间的时滞效应;干季树干液流与水汽压亏缺之间的时滞效应与夜间水分补充量显著相关,湿季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 Granier热消散探针法 时滞 夜间水分补充
下载PDF
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伪滞后研究及主轴热漂移在机实时补偿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建国 范开国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9-135,共7页
为研究数控机床热变形规律,实现数控机床误差在机实时补偿,进行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理论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与主轴温变在距热源约1/3位置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即主轴热变形存在伪滞后现象,这一结果为数控机床测温点优... 为研究数控机床热变形规律,实现数控机床误差在机实时补偿,进行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理论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与主轴温变在距热源约1/3位置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即主轴热变形存在伪滞后现象,这一结果为数控机床测温点优化布置及热误差鲁棒建模提供理论依据。为验证机床热变形伪滞后现象,对VM850加工中心主轴热漂移误差在机实时检测并建模,通过自主研发数控机床误差在线实时补偿系统对主轴热漂移误差进行实时补偿,经补偿,机床主轴热漂移误差减少90%以上,有效提高了数控机床主轴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 伪滞后 误差补偿 数控机床
下载PDF
太阳能夏存冬取——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中的建筑储能材料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永红 李金畅 高蕾 《新建筑》 2008年第2期37-41,共5页
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储能材料可以大大减轻室内昼夜温差波幅,保持室内热舒适度;在小区太阳能跨季储存项目中,利用储能材料还可实现太阳能的"夏存冬取"。对储能材料的储能方式、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简... 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储能材料可以大大减轻室内昼夜温差波幅,保持室内热舒适度;在小区太阳能跨季储存项目中,利用储能材料还可实现太阳能的"夏存冬取"。对储能材料的储能方式、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以李金畅教授所设计的几个节能建筑为例,对储能材料在一体化节能中的具体运用和节能效果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材料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 层化 热容量 热延迟 重质/轻质量建材
下载PDF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分布滞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3
作者 姚焕新 牛鹏程 +2 位作者 龚亚运 邵善敏 苗恩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温度敏感点选择及模型建立问题,提出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结合选择温度敏感点,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补偿模型的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滞...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温度敏感点选择及模型建立问题,提出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结合选择温度敏感点,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补偿模型的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在一台Leaderway V-450型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热误差建模实验,测量主轴分别在2000、4000、6000 r/min下的热误差及温度,结果表明分布滞后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任一转速下的实验数据建模时,分布滞后模型的稳健性低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而综合任意两个转速下的实验数据建模时,分布滞后模型的稳健性略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分布滞后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稳健性
下载PDF
西北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外墙构造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轶韵 张群 +1 位作者 刘加平 赵钦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分析了节能外墙构造方式对围护结构延迟和衰减作用的影响,以银川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计算了具有相同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不同构造方式的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比较分析了三种墙体的保温方式对室外...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分析了节能外墙构造方式对围护结构延迟和衰减作用的影响,以银川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计算了具有相同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不同构造方式的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比较分析了三种墙体的保温方式对室外温度扰量平抑能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墙体构造方式对热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外保温构造衰减倍数最大,而夹芯保温构造延迟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构造 热稳定性 衰减倍数 延迟时间
下载PDF
总日射表热滞后效应的实验研究──实验装置和结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国全 李申生 王炳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介绍了总日射表热滞后效应的测量装置、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并提出总日射表热稳定时间概念。采用微机控制的自动采集系统,测定了常用的六种总日射表的热稳定时间,其值都比铭牌上标明的时间常数长得多。
关键词 总日射表 热滞后效应 实验装置
下载PDF
传统夯土民居冬季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艳峰 刘加平 张继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4-206,共3页
以周期性不稳定传热理论分析了冬季传统夯土民居各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波动,并将之按照各自面积权重和相位进行逐一合成,得到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相对于室外的热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在室外温度波幅为5℃的条件下,对一典型建筑计算和测试... 以周期性不稳定传热理论分析了冬季传统夯土民居各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波动,并将之按照各自面积权重和相位进行逐一合成,得到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相对于室外的热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在室外温度波幅为5℃的条件下,对一典型建筑计算和测试得出室内平均温度和空气温度波幅分别为0.3℃和0.5℃。两者合成后的作用温度波幅约为0.4℃,说明此类民居在冬季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民居 衰减倍数 延迟时间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空调系统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琳 杨昌智 雷小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5-279,共5页
针对现有热舒适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能根据房间扰动进行实时控制、不能兼顾舒适和节能、控制模型参数整定不易精确及智能控制方法固有的限制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复合形法的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方法。复合形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热... 针对现有热舒适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能根据房间扰动进行实时控制、不能兼顾舒适和节能、控制模型参数整定不易精确及智能控制方法固有的限制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复合形法的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方法。复合形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热环境参数组合与测得的其相应的空调能耗值,求得在满足热舒适条件下使空调能耗值最小时的热环境参数的最优参数组合。扰动的变化和空调系统动作对室内热环境参数和PMV的影响必然出现滞后现象。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中扰动变化和空调系统动作对工作区热环境参数和PMV改变的滞后时间比较,得出了空调系统能够贴近最优参数组合运行的结论,因此在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内利用复合形进行的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控制 节能 实时控制 扰动 热环境参数 滞后时间
下载PDF
变压器顶层油温预测热模型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进 被引量:38
18
作者 陈伟根 苏小平 +2 位作者 陈曦 周渠 钱国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9-1335,共7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及负载能力与油温密切相关,运行在高温、强辐射地区的变压器容易因为过热而导致早期故障,顶层油温是变压器油温的重要指标。为此,在分析几种典型顶层油温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变压器所遭受的太阳辐射以及热时...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及负载能力与油温密切相关,运行在高温、强辐射地区的变压器容易因为过热而导致早期故障,顶层油温是变压器油温的重要指标。为此,在分析几种典型顶层油温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变压器所遭受的太阳辐射以及热时间常数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引入代表辐射的修正项,同时分析不同滞后时间变量与不同离散方法对热模型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改进的顶层油温预测热模型。通过对某750 000kVA/500kV变压器进行实际计算并与现场监测数据比较,同时对比分析考虑各不同因素后的模型的预测精度,发现综合考虑热辐射、滞后时间变量并采用改进欧拉离散方法的热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具有平均误差1.21、均方误差1.19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改进热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变压器顶层油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顶层油温 热模型 太阳辐射 热时间常数 滞后时间变量 离散方法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外保温系统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霍英涛 牛志荣 +1 位作者 熊厚仁 李珠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0-33,36,共5页
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是评估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选取外墙保温系统中保温层不同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厚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其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结... 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是评估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选取外墙保温系统中保温层不同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厚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其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外墙保温系统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的因素排序为:保温层厚度>导热系数>比热容;比热容对衰减系数的影响可忽视,保温层厚度和导热系数是影响衰减系数的主要因素;比热容对延迟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不及导热系数和保温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系数 延迟时间 保温系统 导热系数 比热容
下载PDF
保温层对墙体温度场的延迟和衰减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绍凯 牛志荣 庄伟晨 《建筑节能》 CAS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比了混凝土墙体和聚苯板外墙保温体系的温度场,并分析了保温层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的变化对墙体的延时和削弱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聚苯板保温层... 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比了混凝土墙体和聚苯板外墙保温体系的温度场,并分析了保温层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的变化对墙体的延时和削弱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聚苯板保温层对墙体的保温效果较好;其次,随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减少或热容的增加,墙体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因子呈指数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层 导热系数 热容 延迟时间 衰减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