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萍 张秋萍 +4 位作者 李冬玲 张仲明 杨燕梅 罗燕婷 单万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379-2382,共4页
目的探讨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取3.0、4.0、5.0μL的外周血标本制成0.8、1.0、1.2cm的厚血膜,参照厚血膜制片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选出得分最高者为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常规实验室条件下,将姬姆萨染液和配套缓... 目的探讨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取3.0、4.0、5.0μL的外周血标本制成0.8、1.0、1.2cm的厚血膜,参照厚血膜制片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选出得分最高者为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常规实验室条件下,将姬姆萨染液和配套缓冲液分别按1∶19、1∶9、3∶7、2∶8的比例稀释配制,染色时间分别为10、20、30、40 min,参照厚血膜染色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得分最高者为染色的最佳方法。结果直径1.0cm的厚血膜得分较高集中在用血量4.0μL和5.0μL,用血量为4.6μL得分最高的比例占最多,被推荐为制作厚血膜的最佳方法;疟原虫厚血膜的最适染液浓度和最适染色时间分别为3∶7稀释、染色10min和1∶9稀释、染色30min得分最高级"A"的比例为最多,均能达到优良的染色效果。结论制作诊断疟原虫厚血膜的最佳用血量为4.6μL,相应的最佳直径为1.0cm,以3∶7稀释、染色10min和1∶9稀释、染色30min均能达到最佳染色效果,便于识别疟原虫虫体,提高了检出率,可以在常规试验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厚血膜 姬姆萨染色
下载PDF
血气测试芯片的研制
2
作者 王鹏 张国联 《化学传感器》 CAS 2018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制作适合床旁诊断(POCT)使用的一次性血气测试芯片。方法:采用厚膜技术制作芯片PET基板的导电层和绝缘层,分别配制不同组分的膜溶液,使用点胶机滴入相应位点并干燥成膜,完成集成传感器pH/PO2/PCO2的血气测试芯片的制作。结果:静脉... 目的:制作适合床旁诊断(POCT)使用的一次性血气测试芯片。方法:采用厚膜技术制作芯片PET基板的导电层和绝缘层,分别配制不同组分的膜溶液,使用点胶机滴入相应位点并干燥成膜,完成集成传感器pH/PO2/PCO2的血气测试芯片的制作。结果:静脉血用不同比例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气体分压值的测试样本。分别使用电位法和电流法进行测试。上述芯片在3min内完成活化和样本测试。芯片的测试范围、精密度指标等同或超过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分析仪 血气测试芯片 床旁诊断 厚膜技术
下载PDF
巢式PCR在输入性疟疾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兵 田斌 +4 位作者 廖瑜 申晓君 曾苗 刘燕萍 文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评价巢式PCR方法用于输入性疟疾病例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引用Snounou and Perandin F等人描述的引物,对本实验室所冻存标本进行巢式PCR检测,并与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似然比χ2=21.8... 目的评价巢式PCR方法用于输入性疟疾病例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引用Snounou and Perandin F等人描述的引物,对本实验室所冻存标本进行巢式PCR检测,并与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似然比χ2=21.801,P=0.010,且在分型上较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方法容易被操作者接受。结论在当前应对输入性疟疾的特殊时期,采用巢式PCR对输入性疟疾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型,不仅可以作为显微镜检查的有效补充,并且能够发挥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巢式PCR 厚薄血膜涂片检查
原文传递
超声技术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洋洋 王效增 +6 位作者 周微微 刘楠楠 焦晓芳 曹剑峰 李贵申 王莲玉 邢小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4月临床上确诊为CHD的患者52例(CHD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管的超声检查...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4月临床上确诊为CHD的患者52例(CHD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管的超声检查。CHD组依据冠脉造影检查(CAG)结果显示累及的冠脉支数又分为3个亚组,其中,单支组17例,双支组16例,三支组19例。测量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各段血管的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斑块的大小等指标,并估算斑块的Crouse积分。分析相关数据,探讨外周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HD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内径增加,下肢血管的内径减小,且随着冠脉受累支数的增加差异更显著;CHD组IMT、粥样斑块检出率以及斑块的Crouse积分均比健康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MT、斑块的Crouse积分均与冠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有关,其中,颈动脉IMT、股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股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69、0.53、0.58,均为正相关。结论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随之加重。外周动脉的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可以为CHD的早期筛查、预防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冠心病 外周血管 内-中膜厚度 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