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夹层分布对正韵律非均质储层渗流规律的影响
1
作者 张翔宇 于田田 +5 位作者 李爱芬 张仲平 郑万刚 初伟 马爱青 冯海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针对水驱后储层非均质性加剧、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提高采收率难的问题,开展了低渗透夹层分布对正韵律非均质储层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CMG模拟了存在夹层条件下的正韵律油藏水驱油过程,同时基于相似... 针对水驱后储层非均质性加剧、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提高采收率难的问题,开展了低渗透夹层分布对正韵律非均质储层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CMG模拟了存在夹层条件下的正韵律油藏水驱油过程,同时基于相似准则建立了正韵律非均质储层的填砂物理模型,开展了水驱油实验研究。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夹层位置对正韵律油层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夹层的存在增加了层间非均质性,能够分割油层,起到渗流屏障和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驱替结束后,正韵律油层的剩余油在重力作用下会呈现“顶多底少”的分布形态;夹层附近是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区域。该研究对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和油田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夹层 非均质 正韵律油藏 渗流规律 剩余油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开发能量补充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崔传智 朱贵良 +2 位作者 刘慧卿 王延忠 赵晓燕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正韵律厚油层的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近年来针对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实施水平井调整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逐渐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产液量下降快等问题。以目前行列井网的孤岛中一区Ng53... 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正韵律厚油层的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近年来针对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实施水平井调整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逐渐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产液量下降快等问题。以目前行列井网的孤岛中一区Ng53单元为例,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能量补充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水平井投产同期和水平井投产一段时间两种情况下对老水井的注水方式、新钻注水井以及老油井的转注方式等能量补充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水井排水井隔井单注上部油层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而且水平井的能量补充越早,开发效果越好。这对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水平井 能量补充方式 油井 注水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富集区水平井段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延忠 陈德坡 +2 位作者 刘志宏 贾俊山 李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44,108,共4页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型,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平井段长度和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下的整个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的水平井挖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正韵律 厚油层 剩余油 水平井 数值模拟 胜坨油田
下载PDF
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抽象模型的建立及适应条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明生 许安著 +1 位作者 别爱芳 范海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7,101,共4页
水平井是挖潜剩余油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地层中剩余油存在的空间形态复杂,对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适用条件并不清楚。通过对剩余油的空间形态进行抽象处理,建立了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抽象模型。依据实际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利用抽象模型建立的... 水平井是挖潜剩余油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地层中剩余油存在的空间形态复杂,对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适用条件并不清楚。通过对剩余油的空间形态进行抽象处理,建立了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抽象模型。依据实际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利用抽象模型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段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剩余油形状、剩余油面积、油层厚度和生产压差6种因素对水平井挖潜剩余油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宽比为4的长条形,厚度为6m以上,面积达到0.04km2以上的剩余油适宜利用水平井进行挖潜;水平段长度为剩余油长度的0.8倍,位于油层顶部1/3处的水平井进行挖潜能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水平井 正韵律 抽象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清彦 廖广志 +2 位作者 宫文超 贾忠伟 李斌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63-65,共3页
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 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机理。又利用二维纵向正韵律3层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与水驱油的对比实验,将水驱后和三元复合驱后的一组岩心剖开摄像录入计算机中,利用彩色图像量化分析系统对内部各层进行量化分析,综合分析纵向非均质层状正韵律人造岩心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油水流度控制和原油乳化能够明显减缓层间矛盾,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且中渗透率层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驱油过程中,高渗透率层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中渗透率层既提高驱油效率也扩大波及体积,低渗透率层以扩大波及体积为主。驱油效率占提高采收率的比例平均为5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系 波及系数 驱油效率 正韵律模型
下载PDF
梁家楼油田沙三段中亚段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桂茹 李道轩 王东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8-49,共2页
梁家楼油田经过近2 0年的滚动勘探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层内、平面剩余油潜力大,剩余可采储量高达5 0 3×10 4 t。在重建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 梁家楼油田经过近2 0年的滚动勘探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层内、平面剩余油潜力大,剩余可采储量高达5 0 3×10 4 t。在重建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微构造高点、II、III类储层、BC类流动单元的油层顶部相对水淹程度轻,剩余油富集,采用不稳定注水、水平井、堵水复射技术等方法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3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家楼油田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含水饱和度 堵水复射 流动单元 采收率 水平井 不稳定注水
下载PDF
文15块沙三上段油层水淹模式及其测井解释 被引量:6
7
作者 宋子齐 何羽飞 +3 位作者 孙宝佃 成志刚 景成 张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地层电阻率随水淹减小变化,其微电极电阻率幅度差减小;水淹层中黏土矿物吸水膨胀致使声波时差增大;自然伽马在水淹层中随黏土矿物被注入水冲走而降低;其他放射性测井曲线随油层水淹亦相应变化。通过该区目的层段水淹层测井解释,阐明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水淹模式特征。正韵律层水淹模式分布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骨架砂体中,分布发育规模和范围大,在注水开发的油层中上部形成弱水淹和未水淹部位,剩余油分布富集较多,成为了该区水淹层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有利沉积微相带 正韵律层 水淹模式 水淹层测井解释 剩余油挖潜 实用效果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水平井挖潜——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5~3层为例 被引量:72
8
作者 束青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38,共5页
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粘度、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Ng3-4砂层为曲流河沉积,Ng5-6砂层为辫状河沉积。运用室内实验、矿场测井和动态监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 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粘度、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Ng3-4砂层为曲流河沉积,Ng5-6砂层为辫状河沉积。运用室内实验、矿场测井和动态监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状况,建立了水井钻遇夹层、油井钻遇夹层、夹层在油水井之间三种类型12种注采模式,研究了不同注采模式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层内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层内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夹层厚度、延伸规模和垂向位置。针对孤岛中一区Ng53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和特高含水期顶部剩余油富集规律,提出了实施水平井挖潜的原则,并优化了水平井位置、水平段长度、生产压差和提液时机等参数。矿场实施16口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井区综合含水率已达93.7%,采出程度高达45.3%的情况下,水平井初期产油量达18-33.5t/d,是周围直井的3-4倍,综合含水率只有38.8%,比周围直井低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正韵律 厚油层 注采 剩余油分布 孤岛油田 挖潜 富集规律 沉积 砂层
下载PDF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晨 孟立新 +3 位作者 黄芳 陈淑芹 朱红云 田菲 《录井工程》 2011年第2期65-69,78,共5页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于查明已开发油田的油藏潜力、措施制定、调整方案综合设计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河流相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的特点,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确立了港东开发区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应用该技术进...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于查明已开发油田的油藏潜力、措施制定、调整方案综合设计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河流相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的特点,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确立了港东开发区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应用该技术进行了油井提液方案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水率相同、提液倍数相同、原油粘度不同时,随着原油粘度增大,提液效果变差;当原油粘度一定、含水率一定时,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累增产油量随提液倍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原油粘度一定、提液倍数相同时,含水率越低提液效果越好。正韵律提液累计增产油量高于反韵律提液累计增产油量;压力系数为低、中、高组合的油藏模型提液效果要好于压力系数为高、中、低组合的提液效果。应用该技术还进行了注采井网调整方法研究,从4种井网部署模式累计产油量计算结果看,主体带注水、边部采油模式好于边部注水、边部采油注采模式。该研究对于确定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油藏潜力、确定合理的油井提液方案和合理部署注采井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 提液 注采井网 正韵律沉积 反韵律沉积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正韵律油藏动用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凡 姜汉桥 +2 位作者 贾俊山 李俊键 肖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3,148,共4页
胜利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渗透率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状况,利用物理模拟手段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水平井开采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分析低、中、高渗透层的孔隙动... 胜利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渗透率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状况,利用物理模拟手段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水平井开采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分析低、中、高渗透层的孔隙动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水平井开发可以有效控制高含水期顶部剩余油,尤其是主流线区和以水平井为中心的区域,中心区对采出程度的贡献最大且主要集中在高含水期。高含水期中—大孔隙相对含油饱和度分布较平均,而小孔隙相对含油饱和度分布变化很大。水驱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中—大孔隙中的原油,当开发至相对含油饱和度为38%时,开始动用小孔隙中的原油;当相对含油饱和度小于25%时,由于小孔隙的渗吸作用,小孔隙的动用程度甚至大于中—大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油藏 核磁共振 高含水期 孔隙动用程度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水平井挖掘正韵律厚油层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谷建伟 翟世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用整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对水平井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直井在上部注水效果较好;地层垂向渗透率应保持一个最佳值;无因次隔层... 用整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对水平井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直井在上部注水效果较好;地层垂向渗透率应保持一个最佳值;无因次隔层面积最好大于6.9。采用水平井挖潜,无因次水平段长度应大于0.25;剩余油富集地层厚度应大于4.3m;厚油层整体含水率应低于95%;生产压差和产液速度应保持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水平井 影响因素分析 正韵律 潜力 挖掘 垂向渗透率 概念模型 技术参数 研究结果 注水效果 地层厚度 合理水平 生产压差 无因次 采收率 最佳值 水平段 剩余油 含水率 油藏 直井 井组 注采 挖潜 产液
下载PDF
十二烷基磺酸插层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对烟嘧磺隆油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利利 路福绥 +1 位作者 夏慧 廖科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2-1207,共6页
以Mg-Al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了疏水的十二烷基磺酸插层类水滑石(DSO-LDHs),对其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XRD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成功插入到Mg-Al类水滑石层间。DSO-LDHs作为触变材料应用于4%烟嘧磺隆油悬浮剂时,流... 以Mg-Al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了疏水的十二烷基磺酸插层类水滑石(DSO-LDHs),对其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XRD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成功插入到Mg-Al类水滑石层间。DSO-LDHs作为触变材料应用于4%烟嘧磺隆油悬浮剂时,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农药颗粒通过静电作用附着在DSO-LDHs特殊的薄片层结构中。随着DSO-LDHs添加量的增加,油悬浮体系呈正触变性,且体系的屈服值增大,而析油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插层类水滑石 油悬浮剂 烟嘧磺隆 正触变性
下载PDF
夹层对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房士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95,共4页
针对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过程中底部容易形成大孔道,将储层参数演变模型与流体渗流微分方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夹层存在条件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 针对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过程中底部容易形成大孔道,将储层参数演变模型与流体渗流微分方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夹层存在条件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了夹层对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正韵律厚油层的底部及井底附近地带容易发育优势通道;靠近注入井附近地带的夹层上部地层更容易形成优势通道;正韵律厚油层中,夹层位置越靠下,其上部地层更加容易发育优势通道,而下部地层则相对不容易形成优势通道;夹层的展布面积越大,其下部地层越不容易形成优势通道;夹层渗透性越差,夹层下部地层越不容易发育优势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流固耦合 夹层 正韵律厚油层 控制作用
下载PDF
浅层正韵律厚油层高含水期挖潜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均荣 冯其红 韩松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用大庆葡萄花油层I砂岩组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人工隔板结合封堵高渗层技术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即人工隔板位置、人工隔板半径、措施时机及措施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高含水期能... 用大庆葡萄花油层I砂岩组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人工隔板结合封堵高渗层技术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即人工隔板位置、人工隔板半径、措施时机及措施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高含水期能够有效地起到降水、增油、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人工隔板位置宜选择在中-较高渗透率部位;较大的人工隔板半径以及较早的措施时机能取得更好的挖潜效果;并且水井上采取措施的效果要好于油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 油层 概念模型 人工隔板 高渗油层 封堵 剩余油 挖潜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孤岛油田曲流点坝构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会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了详细解剖点坝砂体的内部构型,在层次细分、模式拟合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利用砂顶相对深度法研究点坝的边界废弃河道。通过对现代曲流河沉积规模的统计分析,得到了点砂坝与满岸河道宽度的统计关系式,结合前人对点坝内部单一侧积体宽度... 为了详细解剖点坝砂体的内部构型,在层次细分、模式拟合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利用砂顶相对深度法研究点坝的边界废弃河道。通过对现代曲流河沉积规模的统计分析,得到了点砂坝与满岸河道宽度的统计关系式,结合前人对点坝内部单一侧积体宽度与河流满岸宽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及侧积层倾角与河流满岸宽度的研究成果,进而研究了点砂坝的沉积规模以及点坝内部侧积层的产状和分布范围。研究发现,孤岛油田中一区中11-J11井区曲流点坝的长度约为900m,侧积层的倾角约为5°~10°,单一侧积体水平宽度约为11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 剩余油 点坝 构型 孤岛油田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夹层对水平井挖潜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宗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47,共2页
水平井技术在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 ,层内夹层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该文论述了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研究了夹层面积和剩余油富集厚度对水平井开发效... 水平井技术在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 ,层内夹层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该文论述了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研究了夹层面积和剩余油富集厚度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水平井 剩余油 储层 非均质性
下载PDF
复合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伟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3,共4页
针对孤东油田厚油藏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沉积为主、层内水淹程度差异大的特点,在研究厚油层韵律段细分对比及层内夹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在孤东油田七区西63+4小层构造高部位选取典型区域建立概念模型.应用数... 针对孤东油田厚油藏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沉积为主、层内水淹程度差异大的特点,在研究厚油层韵律段细分对比及层内夹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在孤东油田七区西63+4小层构造高部位选取典型区域建立概念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研究水平井开发该类油层的生产动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韵律厚油层的顶部剩余油富集,适合水平井挖潜;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受厚油层内夹层、水平井段长度、剩余油富集厚度的影响,夹层的范围越大,垂向渗透率越低,对开发越有利,水平井的布置因夹层的存在与否对剩余油富集区有不同的厚度要求;水平井段的长度应依剩余油富集区的大小而定,无因次长度在0.23~0.3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正韵律 厚油层 水平井 生产动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胜利油田整装油藏高含水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挖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德庆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59-61,共3页
水平井技术是胜利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的一项有效技术。由于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受层内夹层、剩余油富集厚度、水平井生产参数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剩余油分布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水平井开... 水平井技术是胜利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的一项有效技术。由于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受层内夹层、剩余油富集厚度、水平井生产参数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剩余油分布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此研究结果在整装正韵律厚油层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装油田 特高含水期 正韵律 厚油层 水平井 剩余油
下载PDF
复杂构造多断层油藏小层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昱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6-50,共5页
针对小层对比工作在复杂构造、多断层油藏很容易出现分析失误,使油水井注采关系不清,区块完善程度不清,给地质研究、动态分析和开发决策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西区的小层对比分析为例,采用常规油层对比的同时,结合构... 针对小层对比工作在复杂构造、多断层油藏很容易出现分析失误,使油水井注采关系不清,区块完善程度不清,给地质研究、动态分析和开发决策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西区的小层对比分析为例,采用常规油层对比的同时,结合构造位置、构造趋势及钻井地质录井资料等,进行了多井分析判断,及时发现断层。通过对1984年以来728口新井小层对比分析,特别是对14口钻遇断层井的分析,经三维地震资料验证,与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完善了油层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小层 多断层 标准层 构造位置 动态分析 三维构造验证
下载PDF
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多层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付广 邓春 +1 位作者 于桐 梁木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8,共9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大断裂附近多套盖层上下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多层油气运聚条件和有利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上部断盖配置封闭部位和下部各断盖配置不封闭部位,将其叠合建立一套断盖配置封闭性组...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大断裂附近多套盖层上下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多层油气运聚条件和有利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上部断盖配置封闭部位和下部各断盖配置不封闭部位,将其叠合建立一套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多层油气运聚有利部位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南北大港地区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组3层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中。结果表明:南北大港地区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组3层油气运聚有利部位主要分布在其北部中南地区和南部边部地区,是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组3层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部位,与目前南北大港地区已发现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组油气分布部位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盖配置封闭性组合形成的多层油气运聚有利部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盖配置 封闭性组合 多层油气运聚 有利部位 预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