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Law and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y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in Narrow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1
作者 Xiaolin Zhu Zongbin Liu +2 位作者 Xinran Wang Zhiqiang Meng Qin Zhu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For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For this reason, taking the narrow ... For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For this reason, taking the narrow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of Oilfield A in Bohai Sea as a cas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ing reservoir structure, fault, gas cap energy, edge water energy and well pattern,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data of core, logging, paleogeomorphology and production. The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was summarized. Generally,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potato-shaped or strip-shaped in plane. Vertically, it depends on the energy of gas cap and edge water. For the reservoir with big gas gap and weak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lies in the bottom of oil column. And for the reservoir with small gas gap and strong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locates at the top of oil column. Aiming at different distribution modes of remaining oil, the corresponding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ies of horizontal well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late stage of development, for the reservoir with big gas gap and weak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concentr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oil column, and the position of horizontal well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lower 1/3 to the lower 1/5 of the oil column;for the reservoir with small gas cap and strong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locates at the top of the oil column, and the position of horizontal well should be put at the upper 1/5 to the upper 1/3 of the oil column height, vertically. Based on the study on remaining oil of Oilfield A, a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y of well pattern thickening and vertical 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was proposed. This strategy guided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plan of the oilfield. Moreover, 18 infill development wells were implemented in Oilfield A, and the average production of the infill wells is 2.1 times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old well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ultimate recovery factor of the oilfield will reach 33.9%, which is 2.3%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filling wells. This study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Remaining oil Vertical Position Optimization WELL PATTERN thickENING
下载PDF
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单元剩余油识别与评价
2
作者 李雪 罗洪飞 张进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高邮凹陷ZW油田垛一段6号砂层组为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开发后期仍存在局部剩余油富集。为定量识别和描述剩余油富集区域,通过对密闭取心井岩心、化验数据、测井等资料的深入分析,结合研究区66... 高邮凹陷ZW油田垛一段6号砂层组为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开发后期仍存在局部剩余油富集。为定量识别和描述剩余油富集区域,通过对密闭取心井岩心、化验数据、测井等资料的深入分析,结合研究区66口井测井曲线特征、钻井取心资料及生产动态的综合评价,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微构造高点和小断层遮挡处剩余油较富集;纵向上正韵律控制的小层顶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较低,但整体物性较为一致,因此韵律影响作用有限;物性稍差储层与隔夹层是控制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的最主要地质因素,在上有隔层、下有夹层的配置下,两者在平面上的展布区域即为剩余油有利挖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高采出程度 剩余油分布 微构造 正韵律 隔夹层
下载PDF
渗透率级差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道杰 田中敬 +2 位作者 孙彦春 王红 张雪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5,154-155,共4页
渗透率级差是影响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油水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油田投入开发后,纵向非均质底水油藏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使得油藏后期调整开发潜力及编制剩余油挖潜方案更加困难。基于不同渗透率级差,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 渗透率级差是影响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油水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油田投入开发后,纵向非均质底水油藏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使得油藏后期调整开发潜力及编制剩余油挖潜方案更加困难。基于不同渗透率级差,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韵律下4个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机理模型;研究不同渗透率级差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油水运移规律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正韵律储层下部剩余油分布越多;渗透率级差越小,反韵律、复合反韵律及复合反正韵律储层下部剩余油分布越多。实例证明,考虑储层不同渗透率级差能够准确有效地描述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剩余油分布 纵向非均质性 渗透率级差 韵律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富集区水平井段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延忠 陈德坡 +2 位作者 刘志宏 贾俊山 李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44,108,共4页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型,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平井段长度和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下的整个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的水平井挖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正韵律 厚油层 剩余油 水平井 数值模拟 胜坨油田
下载PDF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物理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玉章 吕静 +2 位作者 王家禄 高建 李宜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针对正韵律厚油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底部高渗层无效循环问题,提出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即在正韵律厚油层底部的高渗透、强水洗油层部位钻(侧钻)水平井,通过水平井注胶,形成"胶坝",使注入水转向驱替上部... 针对正韵律厚油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底部高渗层无效循环问题,提出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即在正韵律厚油层底部的高渗透、强水洗油层部位钻(侧钻)水平井,通过水平井注胶,形成"胶坝",使注入水转向驱替上部低渗透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上部低渗透层储量的动用程度,从而起到挖潜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作用。应用二维可视非均质填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水平井胶坝对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渗透油层建"挡水坝",增油降水效果明显,1个"挡水坝"模型,能够提高原油采出程度17.6%;2个"挡水坝"模型,能够提高原油采出程度27.3%。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突破了堵剂深部放置的技术瓶颈,能大幅度提高正韵律厚油层水驱波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水平井 胶坝 深部液流转向 物理模拟
下载PDF
胜北地区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在光 杨占龙 +4 位作者 李琳 郭精义 黄云峰 吴青鹏 李红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钻井、试油成果证实,胜北地区油气的纵向分布层位多,油气类型多,成藏规律比较复杂。通过对胜北地区已知油气层与区域生储盖、上覆地层岩性与油气层和产量、油气层位置与构造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J2q油气层是该地区自生自储式含油气组合... 钻井、试油成果证实,胜北地区油气的纵向分布层位多,油气类型多,成藏规律比较复杂。通过对胜北地区已知油气层与区域生储盖、上覆地层岩性与油气层和产量、油气层位置与构造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J2q油气层是该地区自生自储式含油气组合的主力油气层,在下生上储式含油气组合中,应将J3k、K1、K1l油气层作为主要勘探对象;油气大多保存于砂层组的顶部,油气层产量与上覆盖层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构造位置的升高,油气层地质层位也依次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北地区 油气层 油气类型 砂层组 盖层 构造位置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砂岩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喻高明 凌建军 蒋明煊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9-62,共4页
鉴于砂岩底水油藏开采特征有别于灰岩层水油藏,因此有必要研究砂岩底水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分析了单井产油量、储层沉积韵律、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油水粘度比、井距、油井射... 鉴于砂岩底水油藏开采特征有别于灰岩层水油藏,因此有必要研究砂岩底水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分析了单井产油量、储层沉积韵律、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油水粘度比、井距、油井射开程度以及油水毛管压力等9种因素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是单井产油量、夹层大小及位置、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储层沉积韵律和油水粘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动态 油藏数值模拟 砂岩 油气藏
下载PDF
砾岩油藏沉积韵律特征研究及对开发的影响——以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怀民 吴磊 +4 位作者 陈民锋 尚建林 王勇 李建国 鲁国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26,共4页
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砾岩油藏具有明显的沉积旋回和韵律性,加剧了注水开发中的层间、层内矛盾,使注入水单层突进严重,含水率上升快,开发效果不佳。根据砾岩储层沉积韵律特征,结合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研究总结出砾岩油藏的基本沉... 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砾岩油藏具有明显的沉积旋回和韵律性,加剧了注水开发中的层间、层内矛盾,使注入水单层突进严重,含水率上升快,开发效果不佳。根据砾岩储层沉积韵律特征,结合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研究总结出砾岩油藏的基本沉积韵律类型和特征,建立了3类不同韵律模式的典型水驱曲线,对比分析不同沉积韵律类型砾岩层的注水开发效果,结果表明正韵律层的底部、反韵律层的顶部以及复合韵律层的中部油层动用程度好、采出程度高;复合韵律层段的注水开发效果明显优于正韵律和反韵律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韵律 油层动用程度 注水开发效果 砾岩油藏 百口泉油田
下载PDF
正韵律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界限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涛 李相方 +1 位作者 姚约东 李保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用某实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底水油藏的数值模型,对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水平井水平段应垂直于最大渗透率方向;顶部水平段长不宜超过500m;当整个水平段的平... 用某实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底水油藏的数值模型,对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水平井水平段应垂直于最大渗透率方向;顶部水平段长不宜超过500m;当整个水平段的平均渗透率相等时,可以忽略水平段的渗透率变化,即可不考虑水平段沿渗透率等值线方向变化情况。对夹层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夹层下含油饱和度较低时,夹层渗透率越低,采出程度越大;夹层下含油饱和度较高时,垂向渗透率为水平渗透率的0.5%时采出程度最大。研究结果对于正韵律底水油藏的水平井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底水油藏 数值模型 水平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油田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浩 王香文 刘双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9,共5页
以小集油田为例,研究了老油田注水前后,储层孔渗参数变化的不同特征与剩余油的合理开采的关系。在比较小集油田水淹前后取芯井孔隙度与渗透率参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其储层物性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有3种类型,即孔隙度与渗透率主频分布变... 以小集油田为例,研究了老油田注水前后,储层孔渗参数变化的不同特征与剩余油的合理开采的关系。在比较小集油田水淹前后取芯井孔隙度与渗透率参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其储层物性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有3种类型,即孔隙度与渗透率主频分布变窄型、孔隙度与渗透率向高值收敛增大型和孔隙度与渗透率数值均匀增大型;探讨了沉积韵律、含水特征与3种孔渗参数变化类型的相关关系;根据油田注水后,注入水的冲刷作用对孔渗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油藏物性参数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确定不同的孔渗参数变化类型,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注采方案,是合理挖潜剩余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参数变化 老油田 沉积韵律 含水特征 剩余油
下载PDF
低饱和度油层的测井解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双莲 梁巧峰 赵连水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5期18-20,共3页
本文根据油藏工程理论 ,推导出地下力场与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的关系 ;根据沉积韵律、沉积能量所形成的储层孔、渗条件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低饱和度油层的成因特点 ,提出利用录井显示结合油水界面、沉积特征识别低饱和度油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油藏工程 沉积韵律 低饱和度油层 测井解释
下载PDF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静 刘玉章 +2 位作者 王家禄 王强 李宜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0,195-196,共5页
采用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分别以二层二维、韵律渐变的五层二维和四注九采复杂五层井网模型为对象,研究了胶坝位置、高度、组合以及措施时间等敏感因素对胶坝改善水驱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分别以二层二维、韵律渐变的五层二维和四注九采复杂五层井网模型为对象,研究了胶坝位置、高度、组合以及措施时间等敏感因素对胶坝改善水驱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胶坝位于注采井中部或是靠近油井的地方效果较好;胶坝的高度越高,改善水驱效果越好;多个胶坝组合使用,并且达到厚油层40%以上高度时,增油效果更加明显;采取措施时间越早,改善水驱效果越好,即使在油井高含水阶段开展措施,仍可以显著提高油层水驱采收率;多个胶坝结合使用或与堵水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为高含水油田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平井 胶坝 深部液流转向 正韵律厚油层
下载PDF
稠油油藏FAST-SAGD技术储层筛选标准 被引量:5
13
作者 裴艳丽 姜汉桥 +2 位作者 周赫 李林凯 陆祥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9,157,共5页
为加速FAST-SAGD技术的现场推广,以阿尔伯塔冷湖先导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地层韵律、页岩夹层、漏失层等非均质条件对FAST-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量化分析得到了FAST-SAGD的储层筛选标准。研究表明:正韵律FAS... 为加速FAST-SAGD技术的现场推广,以阿尔伯塔冷湖先导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地层韵律、页岩夹层、漏失层等非均质条件对FAST-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量化分析得到了FAST-SAGD的储层筛选标准。研究表明:正韵律FAST-SAGD开发效果远远优于反韵律FAST-SAGD,前者要求垂水渗透率之比大于0.15,渗透率级差在4左右,后者要求垂水渗透率之比大于0.25,渗透率级差小于3;注采井间的页岩尺寸约为15 m时,蒸汽的窜流现象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页岩夹层位于上部储层1/2及以上位置时,其对蒸汽腔发育的阻碍作用可以忽略;顶底水不利于FAST-SAGD的开发,但对于气顶油藏,当气顶与油藏体积比为0.10~0.20时,保留气顶开采效果较好。明确FAST-SAGD技术对于各种地质因素的适用性,有利于现场稠油开采技术的筛选,规避开发效果欠佳区块,实现稠油油藏的经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FAST-SAGD 地层韵律 页岩夹层 漏失层 筛选标准 阿尔伯塔冷湖油区
下载PDF
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抽象模型的建立及适应条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明生 许安著 +1 位作者 别爱芳 范海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7,101,共4页
水平井是挖潜剩余油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地层中剩余油存在的空间形态复杂,对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适用条件并不清楚。通过对剩余油的空间形态进行抽象处理,建立了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抽象模型。依据实际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利用抽象模型建立的... 水平井是挖潜剩余油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地层中剩余油存在的空间形态复杂,对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适用条件并不清楚。通过对剩余油的空间形态进行抽象处理,建立了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抽象模型。依据实际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利用抽象模型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段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剩余油形状、剩余油面积、油层厚度和生产压差6种因素对水平井挖潜剩余油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宽比为4的长条形,厚度为6m以上,面积达到0.04km2以上的剩余油适宜利用水平井进行挖潜;水平段长度为剩余油长度的0.8倍,位于油层顶部1/3处的水平井进行挖潜能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水平井 正韵律 抽象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崔传智 赵晓燕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4,153,共5页
针对河流相沉积正韵律储层特征,建立了底水油藏地质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底水区大小、水平井射孔段长度、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渗透率级差、水平渗透率和原油粘度这些参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确定了... 针对河流相沉积正韵律储层特征,建立了底水油藏地质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底水区大小、水平井射孔段长度、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渗透率级差、水平渗透率和原油粘度这些参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与水平井产能的关系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技术建立了水平井初期产量与递减率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评价、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 储层 底水油藏 水平井 数值模拟 产能预测模型
下载PDF
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清彦 廖广志 +2 位作者 宫文超 贾忠伟 李斌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63-65,共3页
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 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机理。又利用二维纵向正韵律3层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与水驱油的对比实验,将水驱后和三元复合驱后的一组岩心剖开摄像录入计算机中,利用彩色图像量化分析系统对内部各层进行量化分析,综合分析纵向非均质层状正韵律人造岩心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油水流度控制和原油乳化能够明显减缓层间矛盾,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且中渗透率层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驱油过程中,高渗透率层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中渗透率层既提高驱油效率也扩大波及体积,低渗透率层以扩大波及体积为主。驱油效率占提高采收率的比例平均为5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系 波及系数 驱油效率 正韵律模型
下载PDF
正韵律油藏聚驱后滞留聚合物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振岐 盖德林 杨兴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12,共3页
聚驱后的油层存有相当部分可动油及大量的聚合物,利用滞留聚合物开采这部分剩余油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内开展了非均质厚油层滞留聚合物分布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即使后续水驱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5时,油层内滞留聚合物量仍可达总注... 聚驱后的油层存有相当部分可动油及大量的聚合物,利用滞留聚合物开采这部分剩余油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内开展了非均质厚油层滞留聚合物分布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即使后续水驱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5时,油层内滞留聚合物量仍可达总注入量的50%~60%,其中,中渗透带滞留聚合物最多,占总滞留量的40%以上;随着注聚量和变异因数的增大,中渗透率层滞留聚合物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聚合物滞留 滞留量分布 正韵律油藏
下载PDF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宋广健 严建奇 +2 位作者 王丽珍 王春耘 卢印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19,共3页
油气上窜速度反映了钻开油气层能量的大小,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钻井施工的井控安全,也与评价和保护好油气层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施工井控安全和后效原始资料准确,针对目前施工现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不统一、误差大等问题,结合现... 油气上窜速度反映了钻开油气层能量的大小,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钻井施工的井控安全,也与评价和保护好油气层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施工井控安全和后效原始资料准确,针对目前施工现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不统一、误差大等问题,结合现场实际,通过对油气上窜速度计算中存在误差原因的分析,从如何确定关键计算参数出发,提出了完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该方法经过一年来近50口井的现场试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在钻井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上窜速度 计算方法 积极井控 油气层保护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正韵律油藏动用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凡 姜汉桥 +2 位作者 贾俊山 李俊键 肖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3,148,共4页
胜利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渗透率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状况,利用物理模拟手段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水平井开采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分析低、中、高渗透层的孔隙动... 胜利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渗透率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状况,利用物理模拟手段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水平井开采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分析低、中、高渗透层的孔隙动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水平井开发可以有效控制高含水期顶部剩余油,尤其是主流线区和以水平井为中心的区域,中心区对采出程度的贡献最大且主要集中在高含水期。高含水期中—大孔隙相对含油饱和度分布较平均,而小孔隙相对含油饱和度分布变化很大。水驱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中—大孔隙中的原油,当开发至相对含油饱和度为38%时,开始动用小孔隙中的原油;当相对含油饱和度小于25%时,由于小孔隙的渗吸作用,小孔隙的动用程度甚至大于中—大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油藏 核磁共振 高含水期 孔隙动用程度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水平井挖掘正韵律厚油层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谷建伟 翟世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用整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对水平井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直井在上部注水效果较好;地层垂向渗透率应保持一个最佳值;无因次隔层... 用整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对水平井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直井在上部注水效果较好;地层垂向渗透率应保持一个最佳值;无因次隔层面积最好大于6.9。采用水平井挖潜,无因次水平段长度应大于0.25;剩余油富集地层厚度应大于4.3m;厚油层整体含水率应低于95%;生产压差和产液速度应保持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水平井 影响因素分析 正韵律 潜力 挖掘 垂向渗透率 概念模型 技术参数 研究结果 注水效果 地层厚度 合理水平 生产压差 无因次 采收率 最佳值 水平段 剩余油 含水率 油藏 直井 井组 注采 挖潜 产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