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_(61)Ti_(2)Cu_(25)Al_(12)非晶态合金在四点弯曲加载模式下的弯曲弹性极限
1
作者 沈勇 温井龙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8期23-30,共8页
按照当前金属材料弯曲性能测试标准中推荐的跨厚比设计Zr_(61)Ti_(2)Cu_(25)Al_(12)非晶态合金的弯曲试验,试样将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经过推导证明,弯曲试样不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的跨厚比上限取决于材料的弹性应变极限,锆基非晶态合金... 按照当前金属材料弯曲性能测试标准中推荐的跨厚比设计Zr_(61)Ti_(2)Cu_(25)Al_(12)非晶态合金的弯曲试验,试样将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经过推导证明,弯曲试样不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的跨厚比上限取决于材料的弹性应变极限,锆基非晶态合金的弹性应变极限为2%,在四点1/4弯曲模式下不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的跨厚比上限值为22。在保证小挠度变形的前提下,通过四点弯曲循环加载-卸载试验,Zr_(61)Ti_(2)Cu_(25)Al_(12)合金试样最外表层发生初始剪切变形所对应的弯曲屈服应力约为1760 MPa,产生0.01%残余应变所对应的弯曲弹性极限σ_(p0.01)为20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四点弯曲 弯曲弹性极限 跨厚比 大挠度弹性变形
下载PDF
综采面回采速度对基本顶初次断裂失稳的影响规律
2
作者 赵毅鑫 韩鹏华 +3 位作者 杨玉亮 张村 宋红华 张修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12-2322,共11页
工作面推进速度会影响顶板岩层的应力分布状态与断裂结构,进而影响顶板系统的稳定以及工作面矿压。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分别建立了顶板力学模型和采场支架力学模型;其次,分析了推进速度对基本顶初次断裂极限跨距、三铰... 工作面推进速度会影响顶板岩层的应力分布状态与断裂结构,进而影响顶板系统的稳定以及工作面矿压。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分别建立了顶板力学模型和采场支架力学模型;其次,分析了推进速度对基本顶初次断裂极限跨距、三铰拱结构中临界滑落失稳系数和临界回转失稳系数的影响,揭示了推进速度对工作面支架阻力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神东矿区部分综采工作面来压步距和支架工作阻力,验证本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仅考虑厚跨比影响下,当厚跨比为0.67时,固支梁最大位移的位置由两端顶部向中部底端转变;当厚跨比由0.67减少至0.50时,固支梁最大位移由2.04 mm迅速增加至3.29 mm,基本顶易发生断裂失稳;随着推进速度增加,临界滑落失稳系数呈对数降低,而基本顶初次断裂极限跨距和临界回转失稳系数均呈对数增加;滑落失稳对支架产生的附加静载随推进速度增加而减小,表明增加推进速度可有效减少滑落失稳对支架产生的附加静载,从而减少工作面初次来压时压架事故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基本顶 推进速度 厚跨比 初次来压
下载PDF
跨厚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一超 李鹏 周菊萍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本文分别以日本东丽T700SC、T1100G碳纤维为增强体,自制树脂体系为基体,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跨厚比为16∶1、32∶1、40∶1、50∶1时三点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对应... 本文分别以日本东丽T700SC、T1100G碳纤维为增强体,自制树脂体系为基体,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跨厚比为16∶1、32∶1、40∶1、50∶1时三点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对应的弯曲破坏模式。结果表明:T700、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最佳跨厚比分别为32∶1和40∶1,对应的破坏模式均为上表面压缩和分层破坏。在32∶1的标准跨厚比下,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弯曲强度为1 779.87 MPa,仅比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高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跨厚比 三点弯曲 破坏模式
下载PDF
直线型立体桁架合理性设计指标的确定
4
作者 陈兵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3-47,共5页
相比于立体拱架,相关的规范标准针对直线型立体桁架并未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指标,不同的矢跨比、厚跨比、宽高比影响立体桁架的整体稳定性。以结构的屈曲临界荷载系数评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采用3D3S软件对某一钢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提供直线... 相比于立体拱架,相关的规范标准针对直线型立体桁架并未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指标,不同的矢跨比、厚跨比、宽高比影响立体桁架的整体稳定性。以结构的屈曲临界荷载系数评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采用3D3S软件对某一钢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提供直线型立体桁架的设计指标建议范围,为此类体系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直线型立体桁架矢跨比取值在0.15—0.30之间,厚跨比取值不小于1/30,宽高比在0.5—1.0之间时,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立体桁架 矢跨比 厚跨比 宽高比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马琦功 王晓东 +1 位作者 丁军晨 杜常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49-754,共6页
为探究型钢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使用ABAQUS软件对已有试验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骨架曲线与破坏模式,验证得到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和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16个型钢混凝土墙体模型研究型钢构造形式、轴压比、剪跨比、型钢厚度与型钢屈服强... 为探究型钢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使用ABAQUS软件对已有试验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骨架曲线与破坏模式,验证得到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和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16个型钢混凝土墙体模型研究型钢构造形式、轴压比、剪跨比、型钢厚度与型钢屈服强度对型钢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型试件的抗侧承载力与变形能力最好,当轴压比为0.3时,X型试件的抗侧承载力与变形能力最优;随剪跨比的增大,墙体的抗侧承载力逐渐减小,延性系数为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型钢厚度的增大,结构抗侧承载力逐步增大,但延性系数增幅逐步变缓;当型钢屈服强度为400MPa时对试件抗震性能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构造形式 轴压比 剪跨比 型钢厚度 型钢屈服强度
下载PDF
不同覆跨比下浅埋软弱隧道的破坏模式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俊 刘新荣 +2 位作者 赖勇 何春梅 王子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44-1751,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覆跨比条件下浅埋软弱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隧道围岩破坏的过程进行模拟;利用强度折减法原理对模型试验进行有限差分数值验证,得出了二者基本一致的结论;通过对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推导基于岩... 为了研究不同覆跨比条件下浅埋软弱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隧道围岩破坏的过程进行模拟;利用强度折减法原理对模型试验进行有限差分数值验证,得出了二者基本一致的结论;通过对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推导基于岩柱理论的修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浅埋软弱隧道围岩的破坏最早从拱顶开始,由于拱顶塌落区的形成,拱顶两边产生类似滑坡的塌落效应,即浅埋破碎围岩隧道的"二阶段"破坏;当覆跨比较小时,围岩的自承能力弱,围岩塌落速度快,塌落体积少,形成塌穿型塌方;当覆跨比为3.0时,形成了浅埋压力拱,破坏已不能到达地表;当覆跨比为2.5时,围岩塌落形成的塌落体体积及破裂区影响区域最大,施工时支护应及时,保证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软弱围岩 覆跨比 破坏模式 岩柱理论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浅埋暗挖隧道覆跨比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旭东 周生华 +1 位作者 迟建平 吴学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0-705,共6页
从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两方面分析了具有明显刚度差异地层中浅埋暗挖隧道的覆跨比影响因素。以青岛地铁某车站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覆跨比与地表位移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覆跨比下的开挖稳定性。研究表明地层条件是浅埋暗挖地铁... 从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两方面分析了具有明显刚度差异地层中浅埋暗挖隧道的覆跨比影响因素。以青岛地铁某车站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覆跨比与地表位移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覆跨比下的开挖稳定性。研究表明地层条件是浅埋暗挖地铁车站覆跨比的决定因素;在"微风化~强风化"花岗岩地层中,极限覆跨比不应小于0.419;加固区等效变形模量是影响浅埋暗挖车站开挖环境变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浅埋暗挖 地铁车站 覆跨比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既有隧道上方挖方承载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龚伦 马相峰 +4 位作者 敖维林 梁振宁 章慧健 仇文革 王希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2,共8页
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改变模型中既有隧道的围岩级别和衬砌刚度,采用在既有隧道上方挖方的方式,考察挖方过程中既有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变形和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既有隧道的承载拱效应。结果表明:衬砌刚度较大时Ⅴ级和Ⅵ级围岩的承载... 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改变模型中既有隧道的围岩级别和衬砌刚度,采用在既有隧道上方挖方的方式,考察挖方过程中既有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变形和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既有隧道的承载拱效应。结果表明:衬砌刚度较大时Ⅴ级和Ⅵ级围岩的承载拱外边界分别位于覆跨比1.3~1.6和1.6~2.2范围内,衬砌刚度较小时Ⅴ级和Ⅵ级围岩的承载拱外边界分别位于覆跨比1.6~1.9和1.9~2.5范围内;衬砌刚度越大承载拱范围越小,围岩级别越差承载拱范围越大;在既有深埋隧道上方不断挖方时,会逐渐对承载拱产生影响,使既有隧道经历无影响(覆跨比大于2.9)、弱影响(覆跨比处于1.4~2.9)和强影响(覆跨比小于1.4)3个阶段;既有隧道上方挖方过程中,拱顶相对其他部位受影响最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近接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隧道 隧道上方挖方 承载拱效应 覆跨比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中厚板理论的适用范围和精确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龙述尧 姜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Reissner中厚板理论边界元、Mindlin中厚板理论有限元和三维弹性力学有限元分析了各种厚跨比的板的位移和应力,以确定利用三维理论、中厚板理论和薄板理论分析板时厚跨比的适用范围以及精确程度,为分析板时选择采用薄板理论、中厚... 利用Reissner中厚板理论边界元、Mindlin中厚板理论有限元和三维弹性力学有限元分析了各种厚跨比的板的位移和应力,以确定利用三维理论、中厚板理论和薄板理论分析板时厚跨比的适用范围以及精确程度,为分析板时选择采用薄板理论、中厚板理论还是三维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验证了采用缩减积分的Mindlin中厚板理论有限元法缓解了剪切锁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有限元法 中厚板 薄板 厚跨比
下载PDF
崩落法转充填法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令义 潘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广东信宜银岩锡矿崩落法转充填法为例,采用厚跨比法、简化梁法和普氏压力拱法,对隔离层最小安全厚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所选的最小隔离厚度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对于确保矿山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隔离层安全厚度 厚跨比法 简化梁法 普氏压力拱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满流条件下管道破损诱发渗流侵蚀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成禹 陈博文 +1 位作者 罗洪林 阮家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富水砂层中地下管道破损诱发地面沉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视化试验装置,对骨架粒径d90=1.45~8.45mm的11种砂土样、5种满流流速下土体渗流侵蚀诱发地表沉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管道破损诱发的土体渗流侵蚀有3种模式,分别... 针对富水砂层中地下管道破损诱发地面沉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视化试验装置,对骨架粒径d90=1.45~8.45mm的11种砂土样、5种满流流速下土体渗流侵蚀诱发地表沉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管道破损诱发的土体渗流侵蚀有3种模式,分别为:只突水无沉降、形成土拱并发生沉降和溃砂沉降;(2)土体骨架粒径、破损口尺寸、厚跨比是决定土体产生何种渗流侵蚀模式的主要因素,满流流速主要影响土体沉降范围;(3)管道破损口上方土体形成土拱或溃砂时,土体骨架粒径d90与厚跨比r的关系为:当8.0≥r≥4.2时,d90随r的增大呈抛物线下降;当12.5≥r≥8.0时,d90保持不变;(4)管道破损口上方土体形成土拱或溃砂时,流速为0的初始沉降半径、沉降深度由破损口直径D与土体平均粒径d50的比值(D/d50)决定;沉降半径、沉降深度均随满流流速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形成土拱时,沉降半径、沉降深度随流速增大的扩展速度(VL、VH)与D/d50呈对数关系;溃砂时,沉降半径随流速增大的扩展速度VL规律如下:当23.0≥D/d50≥6.0时,VL随D/d50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当42.0≥D/d50≥23.0时,VL随D/d50的增大呈对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侵蚀 沉降 厚跨比 流速 粒径
下载PDF
地下工程涌水涌砂诱发的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成禹 张翔 +1 位作者 程凯 陈博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3-851,共9页
针对地下工程中涌水、涌砂诱发的沉降问题,设计了一套可以改变涌口直径模拟水、砂涌出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对不同厚跨比及砂土中不同细颗粒含量下涌水、涌砂诱发的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厚跨比大于某一数值时,砂土中无论细... 针对地下工程中涌水、涌砂诱发的沉降问题,设计了一套可以改变涌口直径模拟水、砂涌出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对不同厚跨比及砂土中不同细颗粒含量下涌水、涌砂诱发的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厚跨比大于某一数值时,砂土中无论细颗粒含量多大,土体均不会发生沉降;当厚跨比在一定范围内、细颗粒含量小于某一数值时,土体会发生沉降,大于该数值后,土体会发生溃砂;溃砂发生的临界细颗粒含量与厚跨比初期呈抛物线上升关系,后期保持水平;当厚跨比小于某一数值时,砂土中无论细颗粒含量多小,均会发生溃砂;圆形涌口涌水、涌砂诱发的沉降在平面上呈圆形,剖面上近似二次曲面;土体溃砂后的沉降范围与沉降曲面的形状破坏角有关,沉降曲面的形状破坏角大致比土体天然休止角大9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范围 厚跨比 细颗粒含量 溃砂
下载PDF
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Ⅱ)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小红 苏明周 +1 位作者 李慎 杨水成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37,共9页
为研究不同参数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以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结构高跨比以及支撑布置形式为参数,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耗能梁段为Q345钢,框架梁柱及支撑为Q460钢)进行... 为研究不同参数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以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结构高跨比以及支撑布置形式为参数,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耗能梁段为Q345钢,框架梁柱及支撑为Q460钢)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分别研究了各参数对结构周期、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耗能梁段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取为34.5~52.0较为合理;高跨比H/L1取为0.5~0.7并适当增大无支撑跨高跨比H/L2,可减小结构层间位移角和耗能梁段变形,使各框架柱受力更均匀;支撑沿竖向连续布置时,结构内力比支撑沿竖向错列、均匀布置时更均匀,支撑宜尽量沿同跨竖向连续布置,且各支撑跨水平方向不宜太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偏心支撑 腹板高厚比 高跨比 支撑布置方式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水平层状优势节理石灰岩采空区顶板破坏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立春 张浩 王建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233,共12页
为研究层状石灰岩采空区顶板的破坏特征及影响机制问题,在梅州某地下矿调研的基础上,构建采空区水平层状优势节理顶板力学模型,推导其应力分量表达式;结合M-C岩体强度准则,给出任意点岩体破坏判定值Z及其峰值数学式,分析顶板可能出现的... 为研究层状石灰岩采空区顶板的破坏特征及影响机制问题,在梅州某地下矿调研的基础上,构建采空区水平层状优势节理顶板力学模型,推导其应力分量表达式;结合M-C岩体强度准则,给出任意点岩体破坏判定值Z及其峰值数学式,分析顶板可能出现的变形破坏类型及失稳特征。结果表明:顶板的顶部、下部、两侧翼等位置出现4个判定峰值区域,依照Z值大小排序,分别对应脱落型(Ⅰ类)、挠曲型(Ⅱ类)、剪切型(Ⅲ类)等3种可能变形破坏形式。当Ⅰ、Ⅱ类变形破坏时,顶板具有“梯形拱”承载效应;当Ⅲ类变形破坏时,顶板具有类似“工”型承载特征。顶板破坏类型受安全系数m、跨厚比n和侧压系数k0等因素影响,其中,m、n为可控因素,k0为不可控因素。当k0和n既定时,m仅影响Ⅰ、Ⅱ类或Ⅰ、Ⅲ类破坏类型之间的转化,临界处m分别为2.02和1.22;当m和n既定时,k0影响方式与m的方式相同,临界处k0分别为1.25和1.33;当m和k0既定时,n将影响Ⅰ、Ⅱ、Ⅲ类等3种破坏类型之间转化,临界处n为1.6和3.5。采空区现场勘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成果为此类矿山采空区顶板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采空区 变形破坏类型 影响机制 顶板安全系数 跨厚比
下载PDF
考虑横向剪切效应的竹材层合板弯曲变形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泉中 张齐生 +1 位作者 朱一辛 蒋身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用层梁经典理论、一阶剪切变形理论以及有限单元法分别计算了竹材层合板梁的弯曲变形。为验证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对实际结构变形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竹材层合板梁在跨高比较小时具有十分显著的横向剪切效应 ;一阶剪切... 用层梁经典理论、一阶剪切变形理论以及有限单元法分别计算了竹材层合板梁的弯曲变形。为验证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对实际结构变形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竹材层合板梁在跨高比较小时具有十分显著的横向剪切效应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与有限单元法均能足够精确地反映含有剪切效应的梁的弯曲变形 ;横向剪切效应很小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层合板 横向剪切 一阶剪切变形 有限单元法 跨高比 弯曲变形
下载PDF
梁柱纤维模型在异形截面构件分析中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宗明 王玉芳 +1 位作者 陈名弟 杨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选取剪跨比和肢高厚比这2个影响异形柱剪切效应的主要参量,在构件层次上以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和实体有限元模型得出的柱顶侧移误差为依据,对处于弹性阶段的L形、T形和十形柱分别基于不考虑和考虑剪切效应影响纤维模型分析的适用性进行了... 选取剪跨比和肢高厚比这2个影响异形柱剪切效应的主要参量,在构件层次上以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和实体有限元模型得出的柱顶侧移误差为依据,对处于弹性阶段的L形、T形和十形柱分别基于不考虑和考虑剪切效应影响纤维模型分析的适用性进行了定量探讨,验证加入剪切效应影响纤维模型分析异形柱的正确性,并给出异形柱适用考虑剪切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分析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模型 剪切效应 异形柱 剪跨比 肢高厚比
下载PDF
采场顶板安全厚度与跨度及暴露面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畅 张见 +2 位作者 彭云 屈延嗣 覃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极限分析原理建立了基于采场跨度与暴露面积的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模型,利用反演算法深入分析发现,采空区长度与跨度比值k_a>2时,顶板安全厚度值取决于跨度的大小;k_a<2时,顶板安全厚度值取决于暴露面积的大小。结合某钨矿实际情... 采用极限分析原理建立了基于采场跨度与暴露面积的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模型,利用反演算法深入分析发现,采空区长度与跨度比值k_a>2时,顶板安全厚度值取决于跨度的大小;k_a<2时,顶板安全厚度值取决于暴露面积的大小。结合某钨矿实际情况,选取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不同跨度与暴露面积的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分别选取不同跨度和暴露面积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顶板安全厚度与采场跨度及暴露面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安全厚度 采场跨度 暴露面积 极限分析 长跨比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暗挖地铁隧道合理岩跨比探讨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自光 仇文革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5,42,共9页
岩跨比选择是上软下硬地层地铁隧道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章在对上覆软弱地层厚度、隧道跨度和下卧围岩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隧道合理岩跨比进行了综合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 岩跨比选择是上软下硬地层地铁隧道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章在对上覆软弱地层厚度、隧道跨度和下卧围岩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隧道合理岩跨比进行了综合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地铁隧道合理岩跨比受上覆软弱地层厚度影响较小,受隧道跨度和下卧岩层质量影响较大;隧道跨度越大、岩层质量越好,合理岩跨比值越小;将0.27-0.3和0.5-0.6作为青岛微风化岩层大跨地铁车站隧道和中风化岩层塔柱式地铁车站隧道合理岩跨比范围有可靠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合理岩跨比
下载PDF
钢板剪力墙结构的耗能能力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国华 顾强 +1 位作者 何若全 方有珍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2-428,共7页
在钢板剪力墙结构(简称SPSW)基于能量的性态抗震设计中,需要合理计算有不同滞回特征构件的滞回耗能。为反映剪力墙板滞回曲线的捏缩特征,本文提出了过程捏缩系数及平均捏缩系数,给出了剪力墙板滞回耗能的计算方法。采用数值方法细致分析... 在钢板剪力墙结构(简称SPSW)基于能量的性态抗震设计中,需要合理计算有不同滞回特征构件的滞回耗能。为反映剪力墙板滞回曲线的捏缩特征,本文提出了过程捏缩系数及平均捏缩系数,给出了剪力墙板滞回耗能的计算方法。采用数值方法细致分析1榀梁柱刚接的单层、单跨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性能及耗能能力,并设计了12榀梁柱铰接的单层、单跨SPSW试件,考察了跨高比及高厚比两个参数对剪力墙板滞回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捏缩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板 滞回耗能 捏缩系数 跨高比 高厚比
下载PDF
浅埋地下洞室上修建高层住宅的地基处理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颖人 赵燕明 刘东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7-384,共8页
介绍自贡市在具有浅埋地下洞室的山坡上修建10层高楼的地基处理方法。地下洞室净跨8m,洞顶上作为地基的覆盖层岩质条件较差,灰岩与泥岩相间,厚度仅为2~5m,覆跨比0.25~0.62。通过工程地质方法的分析及上部结构与岩... 介绍自贡市在具有浅埋地下洞室的山坡上修建10层高楼的地基处理方法。地下洞室净跨8m,洞顶上作为地基的覆盖层岩质条件较差,灰岩与泥岩相间,厚度仅为2~5m,覆跨比0.25~0.62。通过工程地质方法的分析及上部结构与岩石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计算,确定将覆盖层厚度用混凝土填高到6m,使覆跨比增至0.75,并在岩石与地下洞室衬砌之间进行灌浆处理。楼房修建过程中及修建完成后,一直在进行地基沉降量测,实测数据与计算吻合,确保了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开洞地基 覆跨比 地下工程 高层住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