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车组锥齿轮箱飞溅润滑特性及箱体结构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帅 张开林 +2 位作者 姚远 刘逸 王正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0-1071,共12页
为了分析动车组齿轮箱的润滑机理,以某型螺旋锥齿轮传动齿轮箱为研究对象,运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建立高精度的流场仿真模型.引入薄膜流动模型,对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进行改进,使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具有预测液膜流动特性的功能.研究输... 为了分析动车组齿轮箱的润滑机理,以某型螺旋锥齿轮传动齿轮箱为研究对象,运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建立高精度的流场仿真模型.引入薄膜流动模型,对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进行改进,使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具有预测液膜流动特性的功能.研究输入齿轮转速、初始润滑油量对箱体内壁和齿轮表面的润滑油覆盖率、油膜分布特性及功率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箱体内壁面的润滑油覆盖率和液膜厚度主要受润滑油飞溅效应的影响,齿轮表面受到润滑油飞溅效应和自身运动的共同影响.功率损失分析显示,功率损失与输入齿轮转速和初始润滑油油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对高转速更敏感.对箱体结构进行改进,消除箱体凸台,扩大与输出齿轮的距离,该措施可以显著改善齿轮箱的润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飞溅润滑 薄膜流动 油膜厚度 功率损失
下载PDF
PEEK滑块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及润滑油量理论计算
2
作者 陈忠富 杨正昊 +1 位作者 李岩舟 邓桂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0,共8页
针对高速薄膜生产线横拉轨道运行过程中PEEK滑块磨损和润滑油量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以PEEK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拉轨道PEEK滑块实际工况,搭建高温销-盘摩擦试验机,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在油润滑条件下温度、速度、载荷参数对PEEK滑块摩擦磨... 针对高速薄膜生产线横拉轨道运行过程中PEEK滑块磨损和润滑油量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以PEEK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拉轨道PEEK滑块实际工况,搭建高温销-盘摩擦试验机,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在油润滑条件下温度、速度、载荷参数对PEEK滑块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形貌分析摩擦磨损机理;依据平面接触混合润滑理论,对PEEK滑块摩擦副润滑供油量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高温销-盘摩擦副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对PEEK滑块摩擦磨损性能影响最显著,随温度的升高,PEEK滑块黏着磨损效应加剧,对其摩擦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PEEK滑块/钢导轨摩擦副润滑需油量理论计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正交试验 薄膜 油润滑
下载PDF
浓盐酸表面薄层分子识别优先分离铑
3
作者 杨之焯 周海涛 +3 位作者 吴雪琴 肖列发 王佳琦 黄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14-3124,共11页
Rh(Ⅲ)氯络阴离子的动力学惰性和易水化特性使其难以在传统溶剂萃取过程中优先于其他共存铂族金属离子分离。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分子识别剂苯并-15-冠醚-5(B15C5)选择性优先分离浓盐酸中Rh(Ⅲ)氯络阴离子的薄层油膜萃取新方法。考察了水... Rh(Ⅲ)氯络阴离子的动力学惰性和易水化特性使其难以在传统溶剂萃取过程中优先于其他共存铂族金属离子分离。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分子识别剂苯并-15-冠醚-5(B15C5)选择性优先分离浓盐酸中Rh(Ⅲ)氯络阴离子的薄层油膜萃取新方法。考察了水相流速和油膜厚度对Rh(Ⅲ)、Pd(Ⅱ)、Pt(Ⅳ)萃取率及其彼此间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分散油滴搅拌萃取法相比,在浓盐酸表面执行薄层油膜萃取可实现Rh(Ⅲ)>Pd(Ⅱ)>Pt(Ⅳ)的选择性识别分离顺序。由于Rh(Ⅲ)氯络阴离子的水化能力强于Pd(Ⅱ)和Pt(Ⅳ)氯络阴离子,在进入Rh(Ⅲ)氯络阴离子内界配位的水分子以及Rh(Ⅲ)氯络阴离子周围水化壳层的共同作用下,Rh(Ⅲ)氯络阴离子与B15C5分子间通过水分子为“桥”的氢键相互作用更强。同时,由于浓盐酸表面自由H_(3)O^(+)浓度较低,油膜层下方水相流速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界面处Rh(Ⅲ)氯络阴离子水化,油膜层厚度的减小则有助于界面更新,从而强化了Rh(Ⅲ)与Pd(Ⅱ)、Pt(Ⅳ)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盐酸 表面 薄层油膜 分离 分子识别
下载PDF
新型氧化锌薄膜乙烷气体传感器在油浸式变压器中的应用
4
作者 常洪燕 谭林斌 张冬至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在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中,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精准检测技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早期发现潜在故障方面。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变压器绝缘性能的稳定性。其中,气体传感器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发挥实时监管的作用,是该检... 在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中,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精准检测技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早期发现潜在故障方面。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变压器绝缘性能的稳定性。其中,气体传感器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发挥实时监管的作用,是该检测的技术核心。旨在探索一种全新的水热法工艺,结合高质量的金属氧化锌(ZnO)薄膜材料,同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2种专业分析技术,对ZnO薄膜的微观形态及其晶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凸显所制备材料在基础性能方面的优异性,并为后续实验工作的开展做好充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ZNO薄膜 气体传感器 乙烷
下载PDF
基于薄膜干燥-真空抽滤技术的核桃油体提取及破乳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鲁明 裴昊铭 +1 位作者 徐永杰 陈业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1-248,共8页
为降低实际生产中油体破乳的成本,实现油体的绿色、高值化综合利用,该研究通过低速离心(2 862 g,15 min)将去衣核桃仁水提物分离成油体富集物、清液和沉淀组分,其中,油体富集物通过薄膜干燥和真空抽滤破乳制备核桃油和富含磷脂和膜蛋白... 为降低实际生产中油体破乳的成本,实现油体的绿色、高值化综合利用,该研究通过低速离心(2 862 g,15 min)将去衣核桃仁水提物分离成油体富集物、清液和沉淀组分,其中,油体富集物通过薄膜干燥和真空抽滤破乳制备核桃油和富含磷脂和膜蛋白的高值附加产品。在此过程中,系统考察了脂质和蛋白质在3个离心组分中的分布和性质,并研究了油体富集物在薄膜干燥过程中的破乳机制。结果表明:去衣核桃仁中的脂质主要分布在油体富集物(占核桃仁脂质总量的85.69%)中,而蛋白质主要分布在清液(占核桃仁蛋白质总量的23.58%,主要是清蛋白和球蛋白)和沉淀(占核桃仁蛋白质总量的65.04%,主要是谷蛋白)中。油体富集物在薄膜干燥的过程中表现出向变稠-变软-液态的形态转变,液态物料通过真空抽滤分离为游离油(占核桃仁脂质总量的81.78%)和磷脂-膜蛋白富集物。磷脂-膜蛋白富集物主要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中性脂占67.23%、蛋白质占19.41%(其中,膜蛋白占蛋白成分的50%以上)、磷脂占6.61%和其他成分(如鞘氨醇)占6.7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导率分析表明,在薄膜干燥过程中,油体会随着水分的蒸发逐渐聚合为更大的油体,直至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同时,蛋白质-磷脂膜从油体上挤压出来,而释放的游离油导致电导率在干燥期间出现急剧下降。该研究为油体破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核桃油的综合高附加值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油体 破乳 磷脂 油体膜蛋白 薄膜干燥 真空抽滤
下载PDF
薄层油膜层流萃取分离稀土铕和钆 被引量:1
6
作者 隋娜 邓宇芹 +1 位作者 周海涛 黄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9-54,共6页
相邻稀土元素铕(Eu)和钆(Gd)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尤其困难。常规平衡萃取方法Eu、Gd的分离效率低。采用薄层油膜层流萃取法,不仅可以加快界面更新速度,还可以控制水相层流运动。以双功能离子液体[A336][P204]为萃取剂,发现萃取剂浓... 相邻稀土元素铕(Eu)和钆(Gd)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尤其困难。常规平衡萃取方法Eu、Gd的分离效率低。采用薄层油膜层流萃取法,不仅可以加快界面更新速度,还可以控制水相层流运动。以双功能离子液体[A336][P204]为萃取剂,发现萃取剂浓度升高和油膜层厚度减小,均有利于萃取,但不利于分离。而水相流速增加,不利于萃取,但有利于分离。基于薄层油膜层流萃取法,依靠Eu、Gd传质速度的差异,可以实现动力学调控相邻稀土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 Gd 双功能离子液体[A336][P204] 薄层油膜 层流萃取 分离
下载PDF
油水界面膜探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路 罗澜 +2 位作者 李宗琦 赵濉 俞稼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应用人造双层膜测定装置研究了油水界面膜随时间变化时膜电阻与电容的变化 ,考察了薄膜的排液机理 ,测定了不同物化条件下的油水界面膜厚度和膜寿命 ,并将油水界面膜寿命与动态界面张力相关联。
关键词 油水界面膜 薄油膜 稳定性 动态界面张力 相关性 人造双层膜法
下载PDF
破乳剂对油水界面膜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76
8
作者 康万利 张红艳 +3 位作者 李道山 吴肇亮 李明远 高慧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研究了破乳剂存在下油膜寿命、油膜薄化速率以及油水界面性质与破乳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破乳剂使油水界面弹性降低,导致油水界面强度减弱,界面膜寿命变短,界面膜厚度变薄.当膜厚度变薄到一临界值时,膜破裂,导致破乳脱水.同种破乳剂,随... 研究了破乳剂存在下油膜寿命、油膜薄化速率以及油水界面性质与破乳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破乳剂使油水界面弹性降低,导致油水界面强度减弱,界面膜寿命变短,界面膜厚度变薄.当膜厚度变薄到一临界值时,膜破裂,导致破乳脱水.同种破乳剂,随着其浓度的增加,界面弹性降低.当浓度超过某一值时,界面弹性值基本不变.不同种破乳剂,界面弹性降低幅度越大,其破乳效果越好.界面弹性值可以很好解释破乳剂的脱水率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油水界面膜 作用机理 油膜寿命 油膜薄化速率 界面张力 界面粘度 界面弹性
下载PDF
多功能防油污减反膜的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付秀华 吴冠岐 +2 位作者 刘冬梅 寇洋 韩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8-202,共5页
为了改善光学镜头表面的耐污染性,选取新型抗油污含氟有机材料、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材料、TiAl合金以及SiO2做为中、高、低折射率镀膜材料.借助TFCalc软件进行膜系设计,采用离子源辅助沉积的方法,通过电子柬真空镀膜设备进行制备.对... 为了改善光学镜头表面的耐污染性,选取新型抗油污含氟有机材料、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材料、TiAl合金以及SiO2做为中、高、低折射率镀膜材料.借助TFCalc软件进行膜系设计,采用离子源辅助沉积的方法,通过电子柬真空镀膜设备进行制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的真空度环境以及不同的膜层厚度,对于薄膜的防油污性能的影响有所差异.通过对防油污性能的测试,不断优化沉积工艺参量,获得了在350~700nm波段平均理论反射率小于1%的宽带减反射膜.该薄膜具有憎水憎油抗污染能力,牢固度好,抗辐射能力强,可应用于军事、医疗、民用等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防油污 宽带减反膜 离子源辅助沉积 抗辐射
下载PDF
薄膜-探头式超声法和注乙醇-DHPM法制备的鱼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宗财 马达 +2 位作者 王辉 张露 沙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7-130,共4页
通过比较优化后的薄膜-探头式超声法(脂质体Ⅰ)和注乙醇-DHPM法(脂质体Ⅱ)制备的鱼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初步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测定脂质体Ⅰ和脂质体Ⅱ的包封率、载量、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形态观察和4、25℃条... 通过比较优化后的薄膜-探头式超声法(脂质体Ⅰ)和注乙醇-DHPM法(脂质体Ⅱ)制备的鱼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初步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测定脂质体Ⅰ和脂质体Ⅱ的包封率、载量、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形态观察和4、25℃条件下贮藏p H变化、贮藏粒径变化。结果显示脂质体Ⅱ相比脂质体Ⅰ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小,TEM、AFM显示脂质体Ⅱ比脂质体Ⅰ的颗粒完整性更好。4℃和25℃条件下分别贮存35d的对比结果表明脂质体Ⅱ相比于脂质体Ⅰ在储存过程中的p H、平均粒径变化小,贮藏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薄膜-探头式超声 注乙醇-DHPM 纳米脂质体
下载PDF
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复合化学方法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立迎 刘传喜 +2 位作者 孙建芳 林长志 徐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针对叙利亚O油田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存在的"注不进、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利用O油田岩心分别开展自吸实验和驱替实验,研究50和150℃下地层水、薄膜扩展剂溶液的渗吸规律及其驱替效果。自吸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条件... 针对叙利亚O油田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存在的"注不进、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利用O油田岩心分别开展自吸实验和驱替实验,研究50和150℃下地层水、薄膜扩展剂溶液的渗吸规律及其驱替效果。自吸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条件下(地层水渗吸),O油田碳酸盐岩岩心呈明显的亲油或弱亲油的润湿特征;而薄膜扩展剂溶液渗吸后,岩石润湿性向亲水或弱亲水转变,实现了润湿反转。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对比150℃下注蒸汽,伴蒸汽注入耐高温薄膜扩展剂可明显降低注汽压力,约为2 MPa;驱替效率提高约10%。岩石润湿性反转后,毛管压力变为水驱油的动力,水易渗吸入岩石孔隙内,从而解决"注不进"的难题;而高温降低原油粘度可提高原油渗流能力,从而解决"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因此,伴蒸汽注耐高温薄膜扩展剂的热复合化学方法是针对叙利亚O油田及类似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碳酸盐岩 稠油 润湿性 薄膜扩展剂热复合化学方法
下载PDF
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的估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国金 叶元凯 林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4,20,共4页
从纳米摩擦学角度考察了车辆齿轮油的四球机测定结果,发现最大无卡咬负荷P_B和烧结负荷P_D值不能很好地代表承载能力,阐明了由这两个指标难于预测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的原因是:(1)钢球材质与实际摩擦副的不同;(2)钢球的接触方式是点接触... 从纳米摩擦学角度考察了车辆齿轮油的四球机测定结果,发现最大无卡咬负荷P_B和烧结负荷P_D值不能很好地代表承载能力,阐明了由这两个指标难于预测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的原因是:(1)钢球材质与实际摩擦副的不同;(2)钢球的接触方式是点接触,而齿轮是线接触;首次提出一套利用四球机测试估算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的方法,指出在实际选择齿轮油时可根据齿轮的啮合压力来确定油品在四球机试验中应达到的比压力(specific pressure at contact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齿轮油 纳米摩擦学 薄膜润滑 磨损 承载能力
下载PDF
高压下受限齿轮油成膜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华平 郭丹 +2 位作者 刘书海 路新春 刘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7-563,共7页
本文揭示了在实际应用中极端工况下齿轮油的润滑特性.为了测量在高接触压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齿轮油的成膜能力,制作了高精度的膜厚测量仪,采用相对光强法实现纳米级膜厚测量.试验中共采用了5种性质不同的齿轮油,在纯滚动条件下测量接触... 本文揭示了在实际应用中极端工况下齿轮油的润滑特性.为了测量在高接触压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齿轮油的成膜能力,制作了高精度的膜厚测量仪,采用相对光强法实现纳米级膜厚测量.试验中共采用了5种性质不同的齿轮油,在纯滚动条件下测量接触区的油膜厚度,结果表明:随着接触压力的升高油膜厚度明显降低,但压力对润滑状态影响不大;温度的改变不但能影响油膜厚度,对润滑状态的影响也很明显;GL-5 85W/190和GL-5 85W/90齿轮油在接触压力达3 GPa温度提高到120℃时仍能形成很厚的油膜,但其余3种润滑剂在极端工况下成膜能力不足.本文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还提出了含有丰富添加剂的齿轮油润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接触压力 润滑特性 齿轮油 薄膜润滑 弹流润滑
下载PDF
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热氧化安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永国 校云鹏 +2 位作者 赵媛莉 董仕宝 校云超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4期42-44,56,共4页
文章利用薄层油膜氧化试验与红外光谱分析联用技术模拟试验研究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油样氧化后沉积物含量、油样质量损失和红外面积比CSI随氧化时间变化的关系,对了解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氧化... 文章利用薄层油膜氧化试验与红外光谱分析联用技术模拟试验研究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油样氧化后沉积物含量、油样质量损失和红外面积比CSI随氧化时间变化的关系,对了解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氧化降解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 热氧化安定性 薄层油膜氧化试验 红外光谱分析
下载PDF
高压微间隙下4010航空油的润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善华 郭丹 +1 位作者 刘书海 路新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5-263,共9页
在自制的新型膜厚测量仪上,测量4010航空油在不同接触压力、温度和卷吸速度下的干涉图像,分析接触区的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高速区主要表现为弹流润滑,中心膜厚与接触压力呈负相关;而在低温低速、高温区主要表现为薄膜润滑,中心膜... 在自制的新型膜厚测量仪上,测量4010航空油在不同接触压力、温度和卷吸速度下的干涉图像,分析接触区的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高速区主要表现为弹流润滑,中心膜厚与接触压力呈负相关;而在低温低速、高温区主要表现为薄膜润滑,中心膜厚受接触压力的影响较小.在弹流润滑区内高接触压力下油膜形状呈平坦状分布,而薄膜润滑区内油膜形状总体上比较平滑.随着载荷的增加,弹流润滑区内由Ham rock-Dowson理论算得的膜厚值和实测值逐渐偏离,理论公式中卷吸速度和载荷的指数需要调整;而薄膜润滑区的膜厚值基本上保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微间隙 重载 高温 薄膜润滑 航空油
下载PDF
滤纸薄膜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4-硝基酚和2,4-二硝基酚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颖 安莹 +1 位作者 燕传勇 葛冬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8-1431,共4页
取样品1.00mL与正己烷9.00mL混匀,加入1mol·L^-1氢氧化钠溶液1O弘L,于此溶液投入滤纸条,并振荡120min。取出滤纸条,用正己烷荡洗2次去油后,用乙腈-盐酸(100+1)混合液1.00mL洗脱,分出洗出液;滤纸用甲醇1.0mL洗涤,洗... 取样品1.00mL与正己烷9.00mL混匀,加入1mol·L^-1氢氧化钠溶液1O弘L,于此溶液投入滤纸条,并振荡120min。取出滤纸条,用正己烷荡洗2次去油后,用乙腈-盐酸(100+1)混合液1.00mL洗脱,分出洗出液;滤纸用甲醇1.0mL洗涤,洗液与洗出液合并后进行色谱分离。以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4-硝基酚(4-NP)和2,4-二硝基酚(2,4-DNP)的质量浓度均在10-1000μ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4-NP及2,4-DNP的检出限(3s)分别为2.5,3.0μg·L^-1。加标回收率在81.3%-97.89/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3.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薄膜微萃取 植物油 4-硝基酚 2 4-二硝基酚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废机油再生现状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马云飞 刘大学 +1 位作者 许玮珑 沈利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0年第11期25-29,共5页
对国内外废机油回收再生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我国废机油再生行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对国内外废机油再生典型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薄膜蒸发加短程蒸馏法。
关键词 废机油 再生工艺 薄膜蒸发 短程蒸馏
下载PDF
模拟试验机的分类、特点和在高档油品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韦淡平 兰晓艳 张天舒 《润滑油》 CAS 2008年第5期52-61,共10页
模拟试验机按其运动模式和功能可分为三大类:Ⅰ类是仅有一种运动方式(可以是单向滑动或往复运动式滑动)的传统试验机,Ⅱ类是既能滑动也能滚动但不带弹流极薄膜测量装置的试验机,Ⅲ类是本身就是弹流极薄膜测试台或由Ⅰ类或Ⅱ类试验机添加... 模拟试验机按其运动模式和功能可分为三大类:Ⅰ类是仅有一种运动方式(可以是单向滑动或往复运动式滑动)的传统试验机,Ⅱ类是既能滑动也能滚动但不带弹流极薄膜测量装置的试验机,Ⅲ类是本身就是弹流极薄膜测试台或由Ⅰ类或Ⅱ类试验机添加EHL膜厚测量装置的试验机。模拟试验应能重复实际工况的特点,特别是润滑状态和磨损类型,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违背研究目的。传统的Ⅰ类试验机和标准试验方法在研究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并不完全反映油品和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性能,因为这类试验机无法研究润滑剂和添加剂在弹流润滑和混合润滑下的行为。研发新的试验机和研究传统试验机的新测试方法,正确使用3种不同类型的试验机并与表面分析工具相配合,在油品配方研究人员中普及弹流理论,以及吸取有关基础油和添加剂在薄膜润滑中行为的新知识,将有助于弥合在高端油品研发中我国与西方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试验 台架试验 薄膜润滑 燃料 润滑油 添加剂 摩擦化学
下载PDF
薄层油膜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机制转变
19
作者 钟庆东 徐乃欣 周国定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3-18,共6页
薄层油膜在电解质中的电位变化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采用组合式微电极研究了薄层油膜在 5 %Na2 SO4溶液中导电机制转变行为 .结果表明 :薄层油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导电机制由电子导体向离子导体转变现象 ,表现为薄层油膜在浸泡初期 ,电... 薄层油膜在电解质中的电位变化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采用组合式微电极研究了薄层油膜在 5 %Na2 SO4溶液中导电机制转变行为 .结果表明 :薄层油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导电机制由电子导体向离子导体转变现象 ,表现为薄层油膜在浸泡初期 ,电位随时间变化发生正移 .当浸泡一段时间后 ,薄层油膜的电位开始随时间变化发生负移 .理论分析说明 :当油膜为电子导体时 ,所测得的电位值实际上反应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剂在油膜 /电解质界面发生还原反应时的平衡电位 ;当油膜为离子导体时 ,所测得的电位值实际上反应了金属在金属 /油膜界面发生氧化反应时的平衡电位 .因此 ,采用组合式微电极 ,通过对薄层油膜电位的精确测量 ,可以研究高阻薄膜 (如薄层油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油膜 电解质溶液 导电机制 绝缘薄膜
下载PDF
绿泥石膜对胡尖山地区长6储层孔隙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星 王海红 +1 位作者 王成玉 梁晓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23期103-106,共4页
绿泥石膜是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岩中最常见的粘土矿物之一。根据铸体薄片和X衍射分析得出:绿泥石膜形成于早成岩时期,该层段孔隙度随着绿泥石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该地区储层孔隙度具有建设性作用。这种作用主... 绿泥石膜是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岩中最常见的粘土矿物之一。根据铸体薄片和X衍射分析得出:绿泥石膜形成于早成岩时期,该层段孔隙度随着绿泥石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该地区储层孔隙度具有建设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石英次生加大、增加颗粒间抗压实强度、抑制压溶以及挤占碳酸盐岩胶结物生长空间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膜 孔隙衬里 石英胶结物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