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ffective Thin Reservoir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Fine Oilfield Development
1
作者 Zheng Lv Xin Wang +1 位作者 Chunyuan Shi Junting Zhang 《Engineering(科研)》 CAS 2023年第5期342-351,共10页
Thin reservoirs prediction method such as spectral inversion has drawn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avoid extracting wavelets within the whole field area purposeless and to make the filtered dat... Thin reservoirs prediction method such as spectral inversion has drawn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avoid extracting wavelets within the whole field area purposeless and to make the filtered data has preferable fidelity as well as signal-to-noise ratio, an effective structural constrained thin reservoir description method which combines spectral inversion and wide-band Ricker wavelet filte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given here is more credibl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prediction of middle-deep thin reservoirs. We take LD-A structure within Bohai Bay Basin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implement of our method. Several sets of thin sand layers which are hardly to recognize originally have been finally identified. Also,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 high-production thin reservoir of LD-B structure has been identified accurately, which provides credible information for subsequent fin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Constrained thin reservoir Spectral Inversion Wide-Band Ricker Wavele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下载PDF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bed reservoirs by broad frequency band seismic 被引量:12
2
作者 Li Zishun Guo Xuebi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118-126,共9页
识别薄内部在在 Songliao 盆的中间浅的阶层的 bedded 水库是一个大困难。以便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场为预言使用一个宽广频率乐队和极端高分辨率的薄水库的分发的一种技术地震。基于向前当模特儿,我们认出了那一张薄床地震思考被与改... 识别薄内部在在 Songliao 盆的中间浅的阶层的 bedded 水库是一个大困难。以便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场为预言使用一个宽广频率乐队和极端高分辨率的薄水库的分发的一种技术地震。基于向前当模特儿,我们认出了那一张薄床地震思考被与改变频率改变振幅描绘(振幅对频率, AVF ) 。我们从他们的 AVF 特征计算薄水库的厚度并且用宽广频率乐队和极端高分辨率预言薄床水库的分发地震。这种技术在 3D 被使用了在 Songliao 盆的北部分的 Zhaoyuan 的地震区域。地震决定在的上到二或三次被增加常规地震并且许多薄水库被识别了。这种技术有广泛的申请到油和气体的探索和发展,例如优化探索井的地点,井(特别水平的井) 的设计,生产测试层的选择,等等在发展井分析水库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频率 预报模式 检测方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星火井区深层薄储层地震预测
3
作者 李涛 孙致远 +3 位作者 梁宏刚 丁辉 费娥 张珈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星火井区巴什基奇克组顶部储层埋深超过5 000 m,为超深层强非均质性碎屑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重要生产层段。储层埋藏深度大、厚度薄、研究区完钻井数量少,勘探开发难度很大。由于传统的地震预测技术精度不够,薄储层预测一直是... 星火井区巴什基奇克组顶部储层埋深超过5 000 m,为超深层强非均质性碎屑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重要生产层段。储层埋藏深度大、厚度薄、研究区完钻井数量少,勘探开发难度很大。由于传统的地震预测技术精度不够,薄储层预测一直是制约星火井区超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瓶颈技术。为落实星火井区薄储层分布特征,利用模型正演明确了星火井区超深薄储层在不同分辨率模型下的地震响应特征、基于谱反演方法的拓频技术提高地震分辨率,识别出超深层6 m以内的薄储层,进而使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刻画出薄储层的展布特征。薄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钻井结果的吻合率超过87%,证明正演-拓频-反演技术在星火井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以为与星火井区地质背景相同地区的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地震预测 深层储层 薄储层 谱反演 波形指示反演 塔里木盆地 星火井区
下载PDF
薄储层厚度对地震反射波的影响规律研究
4
作者 秦喜林 杨飞 刘媛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2,共10页
薄储层的衰减机制主要包含固有衰减和散射衰减,在地震频带范围内,散射衰减主要表现为薄层调谐效应,固有衰减主要由介质的黏弹性导致。为了厘清储层厚度对地震波的影响规律,应用广义传播矩阵正演算法对比分析了各向同性楔状模型和各向异... 薄储层的衰减机制主要包含固有衰减和散射衰减,在地震频带范围内,散射衰减主要表现为薄层调谐效应,固有衰减主要由介质的黏弹性导致。为了厘清储层厚度对地震波的影响规律,应用广义传播矩阵正演算法对比分析了各向同性楔状模型和各向异性楔状模型地震波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改进的反演谱分解技术和频变AVO反演方法提取模型正演数据的频散属性,最后分析储层厚度对地震波频散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固有衰减会明显减小储层的反射振幅,而散射衰减使储层反射振幅随着厚度先增加后减小;地震波频散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呈“M”型变化,其两个极大值分别出现在λ/20和λ/2附近(λ为波长),极小值对应厚度为λ/4;当储层厚度小于λ/4时,散射衰减对反射振幅和频散的影响明显强于固有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 调谐效应 速度频散 各向异性 薄储层
下载PDF
马家嘴油田戴南组薄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5
作者 陈洪才 李朝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马家嘴油田戴南组断裂发育,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储层具有纵向厚度薄、横向分布变化快的特点,对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较高,常规的地震反演方法难以满足需求。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了波形指示模拟方法对研究区薄储层进行预测,此方法... 马家嘴油田戴南组断裂发育,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储层具有纵向厚度薄、横向分布变化快的特点,对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较高,常规的地震反演方法难以满足需求。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了波形指示模拟方法对研究区薄储层进行预测,此方法以波形相控为指导,通过地震波形在横向上的变化代替变差函数,对目标参数进行模拟,从而得到更符合沉积地质规律的高精度反演结果。利用研究区内开发井多且密的优势,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优选对储层敏感的自然电位曲线进行波形指示模拟,对主力含油砂组展布进行预测;结合反演结果对参与运算井、后验井及过断层井进行分析,表明波形指示模拟具有较高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能够较精细反映储层的空间变化;提取主要含油砂组平面展布图,与研究区的沉积规律相符,结合油层分布图对目标含油砂组分布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马3断层下降盘向西具有滚动扩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嘴油田 断裂发育 薄储层预测 波形指示模拟 滚动扩边
下载PDF
西加盆地Cardium组薄砾岩储层水驱可行性分析
6
作者 吴双 滕彬彬 +2 位作者 项云飞 陈桂菊 陈志海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6,I0007,I0008,共13页
为明确西加盆地Cardium组Cardium A薄砾岩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基于岩心观察、压汞及相渗实验、现场注水试验数据和油藏数值模拟等,划分储层类型,分析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结果表明:西加盆地Cardium组Cardium A薄砾岩储层类型可划分为Ⅰ类纯... 为明确西加盆地Cardium组Cardium A薄砾岩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基于岩心观察、压汞及相渗实验、现场注水试验数据和油藏数值模拟等,划分储层类型,分析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结果表明:西加盆地Cardium组Cardium A薄砾岩储层类型可划分为Ⅰ类纯净砾岩和Ⅱ类含杂质砾岩,油井产能受控于砾岩储层厚度和储层类型;砾岩储层非均质发育、平面岩相相变快,现场注水无法形成连片有效的水驱通道,油井动态响应呈快速水窜型和轻微受效型;水驱开发数值模拟显示温和注水方案的整体增油效果优于强化注水方案的,注水方案相比不注水方案轻微增油,Cardium A薄砾岩油藏的水驱增油可行性较低。该结果为其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加盆地 Cardium组 薄砾岩 储层类型 产能 水驱
下载PDF
利用长水平井实现超薄层未动用储量有效开发——以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为例
7
作者 李伟才 刘宇 +2 位作者 张云 杨璐 闫荣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受有效厚度薄、含油层位单一、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等因素限制,探明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为提高该区储量动用程度,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技术,通过加强油藏地质综合研究,进一步落实了可动用潜力...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受有效厚度薄、含油层位单一、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等因素限制,探明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为提高该区储量动用程度,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技术,通过加强油藏地质综合研究,进一步落实了可动用潜力;地质工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通过多靶点+近钻头方位伽马技术严控水平段轨迹,提高了储层及油层钻遇符合率;通过优化射孔井段,提高了单井产量,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河南油田薄层油藏长水平井开发技术。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水平井实钻水平段长达892 m,储层钻遇符合率为100%,油层钻遇符合率为91.4%,初期日产油14.1 t。该区块水平井的成功实施,为超薄层油藏挖潜技术指出方向,对河南油田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梨树凹区块 未动用储量 长水平井 薄层油藏
下载PDF
用于薄层油气藏的聚丙烯酰胺全悬浮压裂液
8
作者 游兴鹏 王历历 +3 位作者 高杨 王世彬 李健山 赵金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基于薄层油气资源开发中控制缝高和低排量的需求,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乙基溴化铵(DAMA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等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 基于薄层油气资源开发中控制缝高和低排量的需求,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乙基溴化铵(DAMA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等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PMASD)。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MASD的临界缔合浓度、黏弹性和微观结构;同时,研究了PMASD压裂液的静态、动态携砂性能,并与聚丙烯酰胺滑溜水进行对比;最后,将PMASD压裂液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PMASD压裂液存在胶束结构,临界缔合浓度为0.127%。PMASD压裂液体系表现出较好的黏弹性,线性黏弹区范围为0.01~1.00 Pa,疏水缔合后强度大,抗剪切能力强。在低排量(20 L/min)的注入过程中,PMASD压裂液形成的网络结构呈无规则分布,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携带支撑剂。PMASD压裂液的静态和动态携砂性能均较好。在砂液体积比为12%的实验条件下,PMASD质量分数≥0.25%(黏度为147 m Pa·s)时,在常温及80℃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悬浮及携砂能力。相较于聚丙烯酰胺滑溜水,PMASD压裂液的携砂效果同比提高160%。在江苏油田X5-X井现场应用中,以2 m3/min的排量泵入PMASD压裂液,日产液由1.4 t增至6.5 t,日产油由0.6 t增至4.2 t,增产效果明显。全悬浮压裂液PMASD体系能满足薄层油气资源在低施工排量下有效携砂的压裂改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 携砂性 全悬浮压裂液 薄层油气藏
下载PDF
基于波形指示反演的窄薄储层定量预测
9
作者 张岚 王少鹏 +2 位作者 张立安 唐何兵 曹龙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渤海湾KL油田古近系沙三段单砂层厚度薄、砂体变化快、薄互层沉积、储层预测精度低等难题,提出利用地震高频段的波形信息代替变差函数,优选出能够反映岩性的敏感参数参与储层模拟,有效提升储层反演的纵、横向分辨率,更精确地刻画砂... 针对渤海湾KL油田古近系沙三段单砂层厚度薄、砂体变化快、薄互层沉积、储层预测精度低等难题,提出利用地震高频段的波形信息代替变差函数,优选出能够反映岩性的敏感参数参与储层模拟,有效提升储层反演的纵、横向分辨率,更精确地刻画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范围,实现了波形指示反演下的窄薄储层预测。开发井实钻表明:砂体识别厚度达到5 m以下,储层符合率提高至85.7%。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窄薄储层预测精度,对海上稀井网条件下窄薄储层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波形指示反演 井震联合 窄薄储层 符合率
下载PDF
松辽盆地XS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形成演化
10
作者 许继策 白晓龙 李刚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为研究确定松辽盆地XS气田营城组致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优质储层成因,综合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资料,在XS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储集空间研究基础上,恢复致密火山岩孔隙的形成演化。结果表明:(1)XS气田营城组火山... 为研究确定松辽盆地XS气田营城组致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优质储层成因,综合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资料,在XS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储集空间研究基础上,恢复致密火山岩孔隙的形成演化。结果表明:(1)XS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次生孔和裂缝3大类16种类型;(2)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经历了初始成岩、表生淋滤和埋藏成岩3个阶段,初始成岩期的冷凝成岩和气体逸出形成各类原生孔隙,虽然表生淋滤期热液蚀变和深埋成岩期碳酸盐胶结造成储层物性大量损失,但大气淡水和有机酸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有利于物性改善,构造破裂形成的裂缝作为流体运移通道促进了次生溶蚀作用的进行;(3)岩性、岩相、构造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火山岩储集空间和物性的演化,其中岩性为次生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岩相控制了原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构造作用形成不同规模的裂缝,增加储集空间、沟通不同类型孔隙提高渗透性,不同类型胶结物的沉淀等成岩作用,造成原生孔隙丧失和次生孔隙破坏。该研究为XS气田优质储层预测和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火山岩 营城组 储集空间类型 岩石薄片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神经网络反演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素华 余洋 +3 位作者 李蓉 卢齐军 赵黔荣 朱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402,共11页
川西南井研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分布稳定,地震反射特征整体呈“两强波峰夹一波谷”,火山岩内部发育两套储层,且上部储层由厚度小于7 m的多个薄层组成,受地震分辨能力限制,常规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均不能精确识别两套储层及其分布。... 川西南井研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分布稳定,地震反射特征整体呈“两强波峰夹一波谷”,火山岩内部发育两套储层,且上部储层由厚度小于7 m的多个薄层组成,受地震分辨能力限制,常规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均不能精确识别两套储层及其分布。利用孔隙度可表征储层特征且与波阻抗具有良好拟合关系的特点,提出采用拓频地震数据和神经网络孔隙度非线性反演技术预测火山岩上、下储层。地震数据经谱分解处理后得到低、中、高频数据体及其对应的分频地震属性,通过神经网络反演建立分频地震属性与孔隙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孔隙度反演结果。综合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反演结果与实钻井吻合;纵、横向分辨率明显提高,能有效识别井研地区火山岩两套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在中、下部,平面上主要发育在工区西部。研究结果可指导后期勘探评价或开发井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薄储层 神经网络 谱分解 孔隙度反演
下载PDF
超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厄瓜多尔安第斯14和17区块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光付 徐海 +2 位作者 李发有 孙建芳 段文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63,共17页
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针对中等埋深(2500~3500 m)砂岩储层预测的极限厚度一般可以达到5~10 m,而小于5 m的超薄储层准确预测仍为工业界难题。基于厄瓜多尔安第斯14和17区块不同时期采集和处理的多工区叠后地震数据,采用构造趋势面驱... 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针对中等埋深(2500~3500 m)砂岩储层预测的极限厚度一般可以达到5~10 m,而小于5 m的超薄储层准确预测仍为工业界难题。基于厄瓜多尔安第斯14和17区块不同时期采集和处理的多工区叠后地震数据,采用构造趋势面驱动叠后连片一致性处理,压制了多工区相位、能量、频率及闭合差等因素对薄层反射的干扰,降低了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基于时-频衰减高精度合成记录标定方法,消除由于地层吸收产生的时间累积误差,精确标定和解剖薄层反射特征,确定了超薄储层分辨的最低主频。基于无井驱动的“稳态变时频子波”叠后宽频有效信号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有效恢复了薄层弱反射系数。基于宽频地震波形约束,优化了相控非线性反演的算法与工作流程。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超薄砂岩储层综合预测方法和技术体系,成功地实现了埋深3000 m、厚度2~5 m潮汐水道砂体的精准预测,新钻滚动评价井和开发井验证其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信号重建 相控波形反演 构造面 潮汐水道 超薄层 储层预测 厄瓜多尔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油藏井网调整开发效果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秀田 苏鑫坤 +3 位作者 郑昕 马军 盖丽鹏 崔传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5,共7页
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井网调整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基于三维水驱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基础井网、井网抽稀及井网加密的正韵律储层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比井网不调整与调整(井网抽稀与井网加密)的开发效果。实验结... 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井网调整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基于三维水驱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基础井网、井网抽稀及井网加密的正韵律储层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比井网不调整与调整(井网抽稀与井网加密)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础井网相比,井网抽稀和井网加密都可以提高采收率,且井网抽稀的采收率提高幅度比井网加密大;当累积注水量相同时,注入速度越大,水驱波及系数越大,采收率越大,且井网调整后提液的采收率要比井网调整后不提液的采收率要大。与基础井网、井网加密相比,井网抽稀水驱开发效果最好;井网调整后提液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井网抽稀 井网加密 提液 三维物理模拟
下载PDF
川中龙女寺构造栖霞组薄储层预测地质模型
14
作者 刘宏 王双琴 +2 位作者 谭磊 唐松 陈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0,共12页
近年来,川中地区多口井在栖霞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该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较之川西北台缘带,位于台内的龙女寺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滩体规模小,储层厚度薄,远低于地震纵向分辨率,一直未取得较好的储层预测效果,严重制约着广大台内... 近年来,川中地区多口井在栖霞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该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较之川西北台缘带,位于台内的龙女寺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滩体规模小,储层厚度薄,远低于地震纵向分辨率,一直未取得较好的储层预测效果,严重制约着广大台内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为此,针对台内地区薄储层预测难点,综合利用岩芯、薄片、测井及地震等资料,以地质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思路,对川中龙女寺地区栖霞组储层控制因素及预测地质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栖霞组储层主要为滩相白云岩储层,储集岩以晶粒云岩、云质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溶)孔、溶洞,可见少量裂缝。控制栖霞组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栖霞期古地貌位置、沉积微相及断裂发育情况,据此建立了“栖霞期古地貌高地+滩核和滩缘微相区+断裂发育区”的龙女寺栖霞组薄储层预测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优选出储层发育有利区,为栖霞组台内地区油气勘探部署优选有利区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女寺地区 栖霞组 薄储层预测 地质模型 颗粒滩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台缘—台内过渡带薄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及识别新技术
15
作者 黄旭日 张冠宇 +2 位作者 徐云贵 陈康 彭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61,共11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明确台缘—台内过渡带的储层发育模式和地震响应特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支撑该区天然气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基于安岳气田高石18井区的测...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明确台缘—台内过渡带的储层发育模式和地震响应特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支撑该区天然气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基于安岳气田高石18井区的测井、地震和钻井资料开展了以储层预测为目的的研究,确定了台缘—台内过渡带的储层发育模式,运用地震正演方法总结了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并利用导航金字塔处理方法提升了地震资料品质,再结合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完成了薄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储层的典型响应特征为灯四段顶界波峰相对弱振幅和宽波谷响应;②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储层位置3种因素对顶部储层振幅产生影响,其中储层物性越好、储层厚度越大,储层顶部振幅越弱,储层位置不同,对顶部振幅的影响不同,每类因素的影响效果可定量化体现;③导航金字塔处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原地震数据的分辨率,消除了灯四段顶界强波峰干涉现象并表征了全区普遍发育的硅质夹层在地震上的响应,同时增强了断层的局部线性特征,更加准确地刻画了研究区内走滑断层的发育位置;④基于地震振幅属性并消除走滑断层影响的储层预测结果与研究区内井产能符合率高,具有较高可靠性。结论认为,针对四川盆地灯四段台缘—台内过渡带薄储层,灯四段顶界的振幅特征是储层预测的关键,导航金字塔处理方法可以突出薄储层振幅特征并精确表征断层,结合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可实现薄储层的精确预测,该技术系列为隐蔽性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和高精度储层预测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灯影组四段 薄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地震正演 储层地震响应 导航金字塔
下载PD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Law and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y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in Narrow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16
作者 Xiaolin Zhu Zongbin Liu +2 位作者 Xinran Wang Zhiqiang Meng Qin Zhu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For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For this reason, taking the narrow ... For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For this reason, taking the narrow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of Oilfield A in Bohai Sea as a cas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ing reservoir structure, fault, gas cap energy, edge water energy and well pattern,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data of core, logging, paleogeomorphology and production. The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was summarized. Generally,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potato-shaped or strip-shaped in plane. Vertically, it depends on the energy of gas cap and edge water. For the reservoir with big gas gap and weak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lies in the bottom of oil column. And for the reservoir with small gas gap and strong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locates at the top of oil column. Aiming at different distribution modes of remaining oil, the corresponding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ies of horizontal well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late stage of development, for the reservoir with big gas gap and weak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concentr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oil column, and the position of horizontal well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lower 1/3 to the lower 1/5 of the oil column;for the reservoir with small gas cap and strong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locates at the top of the oil column, and the position of horizontal well should be put at the upper 1/5 to the upper 1/3 of the oil column height, vertically. Based on the study on remaining oil of Oilfield A, a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y of well pattern thickening and vertical 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was proposed. This strategy guided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plan of the oilfield. Moreover, 18 infill development wells were implemented in Oilfield A, and the average production of the infill wells is 2.1 times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old well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ultimate recovery factor of the oilfield will reach 33.9%, which is 2.3%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filling wells. This study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Remaining OIL Vertical Position Optimization WELL PATTERN THICKENING
下载PDF
地震勘探高分辨率资料处理的挑战与对策
17
作者 曹思远 孙耀光 陈思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7-288,共12页
地震勘探发明以来,其分辨率的极限准则一直是波长的四分之一。在探索压缩地震子波方法的过程中,前期最突出的矛盾是信噪比和分辨率;后期的矛盾,则是高分辨率与高保真。与此同时,利用井资料信息,研发了跨越四分之一波长的很多反演方法。... 地震勘探发明以来,其分辨率的极限准则一直是波长的四分之一。在探索压缩地震子波方法的过程中,前期最突出的矛盾是信噪比和分辨率;后期的矛盾,则是高分辨率与高保真。与此同时,利用井资料信息,研发了跨越四分之一波长的很多反演方法。这些方法依赖于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地震解释的正确性和井震资料的匹配性;后来又摆脱了井资料的约束,实现了无井约束反演,分辨率达到了反射系数的尺度,此时问题焦点又转化成阻抗信息的可信性。在梳理地震勘探过程中处理部分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借助于地震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不用井资料约束的储层精细分离方法,既超越了四分之一波长的极限,又有了精度的保证。以实际资料为例,给出了四分之一波长范围叠置河道分离结果。这对石油和煤炭企业老资料挖潜,以及新资料开发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超薄储层超小断距的确定,采空区及废弃巷道的探测等迫切的生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 四分之一波长 薄储层 河道分离
下载PDF
出砂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8
作者 阴艳芳 董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33-37,70,共6页
为缓解曙三区杜家台油层高含水期出现的油水井利用率低、水驱动用不均衡、采油速度低等问题,开展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将室内实验数据与矿场生产数据相结合,运用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出砂强度分级评价、聚合物驱... 为缓解曙三区杜家台油层高含水期出现的油水井利用率低、水驱动用不均衡、采油速度低等问题,开展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将室内实验数据与矿场生产数据相结合,运用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出砂强度分级评价、聚合物驱可行性评价及先导试验方案设计。认为在出砂油藏聚合物驱当中,应基于层段优选,以井组为单元按照出砂等级设计配套的防砂工艺和合理的注采参数,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并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先后在11个井组实施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日产油量得以大幅提高,综合含水率大幅下降,提高采收率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出砂油藏 稀油油藏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延川南气田近薄层煤层气开发实践及其示范意义
19
作者 杨松 刘晓 +4 位作者 申建 陈贞龙 崔彬 张国林 张文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川南气田自2013年启动产能建设以来,下二叠统山西组2号煤层已累计生产天然气23.3×10^(8)m^(3),实践重复压裂、氮气泡沫洗井等开发措施后,气田仅能保持天然气产量稳定。为保障气田的高效开发,聚焦该区2号煤层下...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川南气田自2013年启动产能建设以来,下二叠统山西组2号煤层已累计生产天然气23.3×10^(8)m^(3),实践重复压裂、氮气泡沫洗井等开发措施后,气田仅能保持天然气产量稳定。为保障气田的高效开发,聚焦该区2号煤层下伏的上石炭统太原组的近薄10号煤层(煤层发育厚度不足2 m),通过对比10号和2号两套煤层含气性、渗透性和可压性的差异,查明了10号煤层地质—工程条件,分析了增效压裂后裂缝形态和产气效果,形成了近薄层煤层气的勘探理论和开发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10号煤埋藏深、变质程度高、镜质组含量高、灰分产率低、生气潜力大;(2)10号煤吸附能力强,顶底板封隔性好、含水性弱,滞留水环境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含气量高达44 m^(3)/t,资源基础好;(3)10号煤心割理更发育,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大,压裂易形成主裂缝且不易突破顶底板,成缝效率更高,可压性更好;(4)增效压裂能“横向”延伸储层缝长以弥补“纵向”厚度不足、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应用后天然气提产效果显著。结论认为,延川南气田近薄层煤层气的开发实践,坚持从地质条件和开发工艺两方面出发,形成了针对于近薄煤层的开发关键技术,为延川南气田的天然气长期稳产明确了方向,为我国沁水盆地、楚雄盆地等多层叠置煤层气藏中的近薄层煤层气开发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川南气田 煤层气 近薄层 地质条件 储层改造 增效压裂 开发实践
下载PDF
E区块薄差层井网调整优化研究
20
作者 张承丽 王健平 +3 位作者 赵震 王鹏 孙铎 刘灏亮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5期133-136,143,共5页
E区块由于水驱阶段开发时间较长且井距较大,井网波及效果差、含水率高,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需要对井网进行调整。试验区油层整体上发育较差,层间差异大,好层、差层垂向上交互分布,如果同时开采,差层难以得到有效动用,所以确定先开发... E区块由于水驱阶段开发时间较长且井距较大,井网波及效果差、含水率高,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需要对井网进行调整。试验区油层整体上发育较差,层间差异大,好层、差层垂向上交互分布,如果同时开采,差层难以得到有效动用,所以确定先开发差层、再开发好层的开发次序。目前,E区块葡Ⅰ3层处于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产量低,需上返到萨Ⅱ、萨Ⅲ、葡Ⅰ1-2层组,结合三元上返井网和目前水驱井网共设计4套井网调整方案,对薄差层进行井网调整优化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地质模型,然后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分析,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边部及井网控制不住的区域。根据方案效果对比结果,推荐方案4(即利用三元上返井网结合14口水驱井的方案),初期含水率为90.34%,初期产能43.15 t,阶段采出程度为16.77%,最终采收率为5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优化 数值模拟 剩余油 薄差层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