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minance of rock exposure and soil depth in leaf trait networks outweighs soil quality in karst limestone and dolomite habitats
1
作者 Min Jiao Jiawei Yan +3 位作者 Ying Zhao Tingting Xia Kaiping Shen Yuejun He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632-641,共10页
Leaf trait networks(LTNs)visualize the intricate linkages reflecting plant trait-functional coordination.Typical karst vegetation,developed from lithological dolomite and limestone,generally exhibits differential comm... Leaf trait networks(LTNs)visualize the intricate linkages reflecting plant trait-functional coordination.Typical karst vegetation,developed from lithological dolomite and limestone,generally exhibits differential communities,possibly due to habitat rock exposure,soil depth,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variations,leading to a shift from plant trait variation to functional linkages.However,how soil and habitat quality affec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eaf trait networks remains unclear.LTNs were constructed for typical dolomite and limestone habitats by analyzing twenty-one woody plant leaf traits across fifty-six forest subplots in karst mountain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olomite and limestone LTNs were compared using network parameters.The network association of soil and habitat quality was analyzed using redundancy analysis(RDA),Mantle's test,and a random forest model.The limestone LTN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edge density with lower diameter and average path length when compared to the dolomite LTN.It indicates LTN differentiation,with the limestone network displaying a more compact architecture and higher connectivity than the dolomite network.The specific leaf phosphorus and leaf nitrogen contents of dolomite LTN,as well as the leaf mass and leaf carbon contents of limestone LTN,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network degree and closeness,serving as crucial node traits regulating LTN connectedness.Additionally,both habitat LTN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stoichiometric ratios,pH,and organic carbon,as well as soil depth and rock exposure rates,with soil depth and rock exposure showing greater relative importance.Soil depth and rock exposure dominate trait network differentiation,with the limestone habitat exhibiting a more compact network architecture than the dolomite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trait networks Functional traits Woody plant community KARST dolomitE limestone
下载PDF
Origin of Dolomitization in Demirkazik Formation(Adana-Turkey)
2
作者 Cengiz Yetis Bayram Ali Mert Meryem Yesilot Kapla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7年第6期135-146,共12页
Demirkaz&#305k formation consisting of the limestones and dolomites is common in the Adana, Turkey. In this study, it is aimed to find the origin of dolomitization by preparing a detailed geological map. For this ... Demirkaz&#305k formation consisting of the limestones and dolomites is common in the Adana, Turkey. In this study, it is aimed to find the origin of dolomitization by preparing a detailed geological map. For this purpose, firstly, thin section/polished sec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twenty-one samples characterizing dolomitization of the field were prepared and examined. In the chemical analyzes, 21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MgO-CaO ratio. Geological map was prepared by field study and MgO contents of the samples that are known coordinates in the chemical data, and the regions where dolomitization was effective were determined. Dolomitization in these carbonates occurs at early stages and late stages. Two dolomite types are petrographically determined;(1) fine crystalline dolomite (TD-1) with 10 - 25 μm crystal size and (2) coarse crystalline dolomite (TD-2) with 50 - 120 μm crystal size. TD-1 is formed by synsedimentary replacement and TD-2 derived from TD-1. The evidence of dolomitization due to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TD-2 dolomites is evidence of late diagenetic.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carbonate by chemical data;limestone, dolomitic limestone, calcitic dolomite and MgCO3 ratio of these is increased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dolomitization is very variable and at the fracture regions, the Mg ratio increases, indicating that tectonism is the cause of dolomi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lomitE limestone REPLACEMENT dolomitIZATION
下载PDF
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3
作者 钟佳倚 王尉 +6 位作者 刘冉 李阳 杨西燕 白晓亮 范存辉 彭思桥 袁小玲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为阐明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厘清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大量测井资料,开展了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亮晶颗粒灰岩、颗粒云岩与细—中晶白云岩为川东地区茅口组主要储集岩;2)溶洞与裂缝在... 为阐明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厘清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大量测井资料,开展了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亮晶颗粒灰岩、颗粒云岩与细—中晶白云岩为川东地区茅口组主要储集岩;2)溶洞与裂缝在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均有发育,孔隙主要分布于细—中晶白云岩中;3)茅口组储层主要分布于茅二a,b亚段,平面上受到颗粒滩及断裂带的控制;4)颗粒岩为茅口组储层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形成储层的最重要因素,断裂系统决定了储层的最终分布,表生期岩溶以及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了大量储集空间,是改善储层质量的关键。研究认为,邻水—丰都一带沿15#基底断裂分布的茅二a,b亚段地层中的颗粒滩可以作为重点勘探开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储层 白云岩储层 主控因素 茅口组 川东地区
下载PDF
湘中南西阳岭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与其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4
作者 杨新春 申锡坤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湘中南西阳岭地区水泥用石灰岩矿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塘阶组石磴子段,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矿层厚度大且稳定,矿石质量较好。沉积相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矿床属浅海相化学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与其共生的建筑用白云质灰岩资源丰富,开发... 湘中南西阳岭地区水泥用石灰岩矿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塘阶组石磴子段,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矿层厚度大且稳定,矿石质量较好。沉积相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矿床属浅海相化学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与其共生的建筑用白云质灰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较好。本文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可为指导本地区同类型共生矿产找矿勘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矿 白云岩矿 泥灰岩矿 地质特征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白云石、石灰石中高含量氧化钙
5
作者 赵建峰 侯淘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白云石、石灰石中高含量氧化钙。样品经10 mL盐酸溶液(1∶1)、1.5 mL浓硝酸溶解后,设定测试功率为1 150 W,分析谱线波长为373.6 nm,氩气流量为0.7 L/min,辅助气流量为0.5L/min,氩气压力为0.2 MPa,观...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白云石、石灰石中高含量氧化钙。样品经10 mL盐酸溶液(1∶1)、1.5 mL浓硝酸溶解后,设定测试功率为1 150 W,分析谱线波长为373.6 nm,氩气流量为0.7 L/min,辅助气流量为0.5L/min,氩气压力为0.2 MPa,观测高度为13 mm,泵转速为50 r/min,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钙的质量浓度在0~10.0μg/L范围内与信号强度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3.2μg/L。采用所建方法分别测定白云石和石灰石标准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8%~0.31%、0.19%~0.25%(n=6),测定平均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0%~0.48%、0.18%~0.22%。分别用所建方法与GB/T 3286.1—2012方法测定白云石、石灰石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6%~0.29%、0.34%~0.48%。该方法满足白云石、石灰石中高含量氧化钙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快速测定 白云石 石灰石 高含量氧化钙
下载PDF
蜀南地区下二叠统孔洞型碳酸盐储层特征
6
作者 何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1期91-94,113,共5页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重要的天然气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对蜀南地区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储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蜀南地区的储集岩主要包括...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重要的天然气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对蜀南地区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储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蜀南地区的储集岩主要包括微生物粘结灰岩、颗粒灰岩和白云岩。其中,栖霞组的储集岩主要为喀斯特改造的微生物粘结灰岩,次为白云岩;茅口组则以颗粒灰岩为主,其次为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孔隙、洞穴和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表明,栖霞组和茅口组普遍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部分区域存在较高孔隙度的段位。尽管下二叠统白云岩储层的地质资料不足,相关数据仍显示白云岩孔隙度普遍高于其他岩石类型,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本研究为蜀南地区下二叠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储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灰岩 白云岩 孔隙类型 储集空间
下载PDF
安徽省东至县柯家村熔剂用碳酸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7
作者 孙鹏 张徐 +1 位作者 郝文俊 施维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1期158-161,共4页
柯家村熔剂用碳酸盐矿区隶属东至县洋湖镇及葛公镇。矿区出露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上段及红花园组下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粗晶白云岩及微晶灰岩,矿层厚度大,质量稳定,是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优质原料。文章结... 柯家村熔剂用碳酸盐矿区隶属东至县洋湖镇及葛公镇。矿区出露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上段及红花园组下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粗晶白云岩及微晶灰岩,矿层厚度大,质量稳定,是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优质原料。文章结合前期地质勘查结果,根据矿体特征、规模、矿石矿物成分、矿石自然类型及成因分析,认为该矿床属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浅滩相与开阔台地相交替沉积成因类型矿床。该研究为矿区后续勘查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用白云岩 熔剂用石灰岩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川西栖霞组的热液白云化作用及其后的倒退溶解——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思静 潘小强 +4 位作者 吕杰 齐世超 黄可可 兰叶芳 王春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8-300,共13页
热液白云岩具有特殊的形成机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以原始结构不保存的结晶白云岩为主,形成于缺乏蒸发盐的地层中,普遍发育非平直晶面他形晶和鞍形晶等在相对高温环境中沉淀的白... 热液白云岩具有特殊的形成机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以原始结构不保存的结晶白云岩为主,形成于缺乏蒸发盐的地层中,普遍发育非平直晶面他形晶和鞍形晶等在相对高温环境中沉淀的白云石。113个不同结构白云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平均值为136℃,变化在平直晶面半自形晶的67℃到非平直晶面鞍形晶的243℃之间,主要温度区间为80~180℃。结构观察表明,白云化作用发生在埋藏深度只有数百米的浅埋藏环境,地热增温难以导致如此高的温度,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热事件提供的热源造成的温度升高克服了低wMg/wCa比值条件下白云石沉淀的动力学屏障。在矿物组成上,栖霞组缺乏白云石质量分数在90%以上的碳酸盐岩,岩石中白云石的质量分数主要集中在40%~60%的范围内,说明白云化作用是一种不彻底的过程,这与峨眉山玄武岩热效应持续时间很短(257±3)~(263±5)Ma B.P.、难以使碳酸盐岩完全白云化有关。结构观察还表明,川西栖霞组白云岩普遍经历了溶解作用和破碎作用,以形成温度最高的非平直晶面鞍形晶白云石的溶解和破碎作用最为发育,由白云石溶解或破碎形成的孔洞缝中主要充填方解石。但这些方解石具有比其主晶白云石(尤其是鞍形白云石)低得多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主要分布在70~80℃之间),显示鞍形白云石沉淀后至少经历了70℃(最大值达150℃)的温度倒退。温度倒退的物理效应导致已沉淀白云石的破碎,化学效应则导致白云石的溶解和方解石的重新沉淀(去白云化作用),因而四川盆地西部栖霞组的白云化也是一种回头白云化作用。这种不彻底的和回头白云化作用形成了具特殊构造的豹斑状白云岩或灰岩(灰斑云岩或云斑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栖霞组 热液白云岩 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 豹斑状白云岩 灰岩
下载PDF
石灰岩、白云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维胜 赵培荣 +1 位作者 聂鹏飞 王先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6-811,共6页
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是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发现可能是在深埋藏条件下,白云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要比石灰岩高,然而,目前表明这种差异的定量信息却很少。虽然大多数研究实例表明白云岩的孔隙... 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是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发现可能是在深埋藏条件下,白云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要比石灰岩高,然而,目前表明这种差异的定量信息却很少。虽然大多数研究实例表明白云岩的孔隙度更高,但是也有少量的不同观点。利用来自不同沉积背景、不同年代、不同埋藏深度的5个碳酸盐岩台地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分析了石灰岩和白云岩互层储层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在浅埋藏的台地中,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平均孔隙度很接近,而白云岩的渗透率要比要比石灰岩的高。3个深埋藏的台地岩心的主要特征是石灰岩的平均孔隙度比相邻的白云岩要低很多,但是它们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却十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渗透率 石灰岩储层 白云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下载PDF
东营沙四段古盐度对碳酸盐岩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宋国奇 王延章 +2 位作者 石小虎 路达 闫瑞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4,共7页
以硼含量以及Sr/Ba、Sr/Ca作为指标,计算了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各个沉积时期的古盐度值,盐度垂向上由下到上总体上变小,即湖侵初期盐度较高,湖侵后期盐度变低;平面上东部较高,北部较低,盐度分布受到古水深的控制古盐度对不同类型的碳酸... 以硼含量以及Sr/Ba、Sr/Ca作为指标,计算了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各个沉积时期的古盐度值,盐度垂向上由下到上总体上变小,即湖侵初期盐度较高,湖侵后期盐度变低;平面上东部较高,北部较低,盐度分布受到古水深的控制古盐度对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具有控制作用,碳酸盐岩所要求的古盐度范围为10.0‰~35.0‰,其中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古盐度大于15.0‰的区域,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古盐度小于20.0‰的区域。水体的高盐度为白云岩的形成及成岩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介质条件,在古盐度较高的区域以白云岩沉积为主,或者将已经形成的石灰岩白云岩化;在古盐度较低的区域以石灰岩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盐度 沙四段 白云岩 石灰岩 控制作用
下载PDF
白云石和石灰石对废轮胎热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阴秀丽 赵增立 +3 位作者 徐冰燕 吴创之 陈勇 D.Y.C.Leung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5,共3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ffect of dolomite and limestone on waste tyre pyrolysis When waste tyre was pyrolyzed in 700?℃, the derived gases was passed through the catalyst zone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was control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ffect of dolomite and limestone on waste tyre pyrolysis When waste tyre was pyrolyzed in 700?℃, the derived gases was passed through the catalyst zone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was controlled at 700?℃, 800?℃and 900?℃,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both dolomite and limestone affect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tyre pyrolysis with erhancing gas yield and effective absorption of H 2S The effect of these catalysts on tar cracking is obvious at 900?℃, however, the life of catalyst is short The product yields are about 40% for gas, 30% for liquid and 30% for char in the presence of dolomite and limeston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multi use of the pyrolysed product is highly recommended [WT5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热解产物 白云石 石灰石 气化处理 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类型鲕粒灰岩储集层溶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炜 黄康俊 +1 位作者 鲍征宇 钱一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502,共8页
采用溶解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四川盆地东北部鲕粒灰岩储集层中孔-洞-缝等油气储集空间的发育、演化规律。不同温度和CO2分压(pCO2)条件下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温度为50℃、pCO2由1 MPa升高至4 MPa时,鲕粒灰岩的... 采用溶解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四川盆地东北部鲕粒灰岩储集层中孔-洞-缝等油气储集空间的发育、演化规律。不同温度和CO2分压(pCO2)条件下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温度为50℃、pCO2由1 MPa升高至4 MPa时,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增大,并且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大于白云石化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pCO2为3 MPa、温度由25℃升高至150℃,鲕粒灰岩溶蚀呈弱—强—弱的变化趋势,最大溶蚀速率在100℃左右,但白云石化鲕粒灰岩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高于非白云石化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扫描电镜图像显示,除原生构造裂隙外,白云石化鲕粒灰岩比非白云石化鲕粒灰岩更容易形成粒间孔、粒内孔等微观孔隙,说明溶蚀作用不是深埋环境下鲕滩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单一控制因素,白云石化和溶蚀的共同作用更利于形成优质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鲕粒灰岩 溶解动力学 白云石化 溶蚀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白云岩与石灰岩上喀斯特植被时空变化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艳芳 王克林 +2 位作者 祁向坤 岳跃民 童晓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0-189,共10页
喀斯特土壤主要由白云岩和石灰岩风化而来,植被生长及其分布究竟怎样响应这一特殊地质背景?以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的喀斯特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法对1990年和2011年两期TM影像进行植被分类,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两种岩... 喀斯特土壤主要由白云岩和石灰岩风化而来,植被生长及其分布究竟怎样响应这一特殊地质背景?以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的喀斯特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法对1990年和2011年两期TM影像进行植被分类,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两种岩性上植被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990年和2011年研究区内两种母岩上均以乔木林和乔灌为主,草灌和草丛分布少,白云岩上乔木林的面积比例大于石灰岩上的比例,而草灌和草丛小于石灰岩上的比例;近20年来白云岩与石灰岩上草丛、草灌、灌丛和乔灌均以正向演替为主,但白云岩上正向演替比例大于石灰岩上的比例;两种岩性上植被斑块连接性均增强、破碎程度均降低,白云岩上植被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石灰岩上低,内部连接性强。由此可见,喀斯特白云岩较石灰岩有利于草丛、草灌的自然恢复,岩性引起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养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差异制约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时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遥感 白云岩 石灰岩
下载PDF
石灰岩与白云岩坡地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孟凡德 彭韬 +2 位作者 王世杰 蔡先立 张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下垫面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对两类坡地表层土壤性质及其土壤饱和导水率(Ks)的影响。[方法]以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下垫面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坡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uleph稳定入渗仪和土壤分析的方法。[结果](...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下垫面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对两类坡地表层土壤性质及其土壤饱和导水率(Ks)的影响。[方法]以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下垫面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坡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uleph稳定入渗仪和土壤分析的方法。[结果](1)石灰岩和白云岩表层土壤在受到放牧作用影响后,土壤均呈现显著退化趋势,其容重、黏粒含量增大,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降低。(2)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坡地表层土壤在未受到人为干扰的自然植被条件下,由于表层岩溶带的发育,Ks都很高,平均值分别为328.6和257.2mm/h。其中,石灰岩坡地相比白云岩坡地,Ks具有更高的空间变异性,二者Ks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90.71%~95.62%和59.60%~67.32%。(3)受到放牧作用影响后,石灰岩和白云岩坡地表层土壤Ks相比自然植被状态下呈显著降低趋势,Ks分别降低52.2%和86.7%,白云岩坡地Ks降低程度大,高于石灰岩坡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白云岩 喀斯特 饱和导水率(稳渗率) 土壤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礁灰岩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立银 张建勇 +3 位作者 胡安平 王小芳 韦东晓 王永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共5页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台地边缘的长兴组礁灰岩,沉积时具有很高的原生孔隙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现今多数礁灰岩致密无孔。研究表明礁灰岩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早期白云石化流体供应不足有关,而并非如前人...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台地边缘的长兴组礁灰岩,沉积时具有很高的原生孔隙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现今多数礁灰岩致密无孔。研究表明礁灰岩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早期白云石化流体供应不足有关,而并非如前人推测的是由于早期海水胶结作用将孔隙完全充填堵塞造成白云石化流体无法进入所致。早期海水胶结作用结束后,长兴组礁灰岩中仍存在大量孔隙及流体活动空间,但由于礁灰岩(礁核相)位于台地边缘靠近海槽的高能区,受早期沉积环境的控制,成岩流体为活跃循环的正常海水,不具备发生白云石化作用所需的轻度咸化海水渗透回流的条件。埋藏成岩环境下块状亮晶方解石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礁灰岩中孔隙完全丧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长兴组 碳酸盐岩储层 礁灰岩 白云石化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桂林毛村不同地质背景主要元素迁移特征及与植物蒸腾作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为 刘彦 +3 位作者 吴耿 项俊 栗茂腾 余龙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6-752,共7页
对桂林毛村不同地质背景(石灰岩、白云岩和砂页岩)土壤中Ca、Mg、Cu、Fe、Mn、Zn等主要元素的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岩的地球化学背景对岩溶土壤系统的元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以不同地质背景生长的典型植物黄荆为例,研究... 对桂林毛村不同地质背景(石灰岩、白云岩和砂页岩)土壤中Ca、Mg、Cu、Fe、Mn、Zn等主要元素的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岩的地球化学背景对岩溶土壤系统的元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以不同地质背景生长的典型植物黄荆为例,研究了上述元素的迁聚与植物蒸腾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蒸腾作用对土壤中Ca、Mg、Cu、Fe、Mn、Zn等主要元素迁聚的影响程度因不同地质背景以及不同元素而有明显差异。植物蒸腾作用对Mn、Cu等较难迁移元素的迁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土壤中Cu、Fe、Mn、Zn等微量元素的迁聚对植物吸收系数的影响程度因不同地质背景而有显著差异。岩溶山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必须考虑不同地质背景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蒸腾作用 不同地质背景 黄荆 石灰岩 白云岩
下载PDF
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及其控制因素:以湖南郴州礼家洞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再华 吴孔运 +3 位作者 汪进良 李强 孙海龙 韩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2004年2月、9月、12月和2005年3月,利用澳大利亚产的微侵蚀计(M EM,M icroe-rosion m eter)对湖南郴州礼家洞观测点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试块进行了侵蚀速率的精确测定,共取得数据1550个。用SPSS应用软件对数据... 2004年2月、9月、12月和2005年3月,利用澳大利亚产的微侵蚀计(M EM,M icroe-rosion m eter)对湖南郴州礼家洞观测点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试块进行了侵蚀速率的精确测定,共取得数据1550个。用SPSS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礼家洞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异常的高,最大的达到了13.6mm/a。在每次测量碳酸盐岩侵蚀速率的同时,使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MultilineP3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每个碳酸盐岩试块放置点的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取回水样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通过对这些水化学资料的分析,发现礼家洞非岩溶流水的侵蚀能力很强,表现在水的CO2分压很高(可达到12882Pa),而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很低(分别达到-4.78和-10.35)。对比发现,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与其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即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愈低,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就愈高。此外,观察发现,碳酸盐岩试块本身的结构特别是本试验中白云岩的粗晶结构对其侵蚀速率有巨大的影响,反映了机械侵蚀(流水的物理搬运)对侵蚀速率的贡献(可达90%以上),这与传统的将碳酸盐岩试片放入土壤中测得的主要是化学溶蚀速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岩溶水(外源水) 化学溶蚀 物理侵蚀 侵蚀速率 流速 石灰岩 白云岩
下载PDF
石灰石和白云石高温循环脱除CO_2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英杰 孙荣岳 +3 位作者 刘红玲 赵建立 韩奎华 路春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93-1700,共8页
在N2气氛和高浓度CO2气氛两种典型煅烧气氛下,对石灰石和白云石在循环煅烧/碳酸化捕集CO2过程中的主要系统参数包括长周期循环碳酸化转化率、平均碳酸化转化率、CO2捕集效率和煅烧炉能量需求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吸收剂... 在N2气氛和高浓度CO2气氛两种典型煅烧气氛下,对石灰石和白云石在循环煅烧/碳酸化捕集CO2过程中的主要系统参数包括长周期循环碳酸化转化率、平均碳酸化转化率、CO2捕集效率和煅烧炉能量需求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吸收剂补充流率和吸收剂循环流率对平均碳酸化转化率、CO2捕集效率和煅烧炉所需能量具有直接影响。在相同吸收剂补充流率和循环流率条件下,采用白云石时的平均碳酸化转化率、CO2捕集效率均高于采用石灰石时;在CO2捕集效率为95%和相同煅烧气氛时,采用白云石的煅烧炉所需最小能量至少比石灰石节省82 kJ.(mol CO2)-1。与N2气煅烧气氛相比,在高浓度CO2煅烧气氛下得到的吸收剂平均碳酸化转化率、CO2捕集效率均下降,煅烧炉所需最小能量增加,但采用白云石时主要系统参数的变化均小于石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白云石 煅烧/碳酸化 CO2捕集
下载PDF
陕西韩城寒武系白云岩和石灰岩固硫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雒昆利 王五一 +2 位作者 姚改焕 史江峰 阎黎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
选用韩城7个分别采自于寒武系白云岩和石灰岩的样品,以10%和25%为基准,加入韩城的高硫煤中,进行固硫试验。研究表明:中、下寒武系白云岩固硫率为10%~15%,石灰岩的固硫率为15%~26%,上寒武统下部白云岩的固硫... 选用韩城7个分别采自于寒武系白云岩和石灰岩的样品,以10%和25%为基准,加入韩城的高硫煤中,进行固硫试验。研究表明:中、下寒武系白云岩固硫率为10%~15%,石灰岩的固硫率为15%~26%,上寒武统下部白云岩的固硫率为30%~47%。上寒武统中上部的白云岩固硫率为10%~20%。岩石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含量相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石灰岩 固硫 寒武系 煤田地质
下载PDF
白云质石灰岩—水玻璃灌浆材料的性能及其反应机理 被引量:25
20
作者 殷素红 文梓芸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研究了白云质石灰岩—水玻璃灌浆材料的性能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这种灌浆材料粘度较小 ,流动性好 ,可实现单液灌浆 ,凝固时间在 5~ 2 0h可调节 ,稳定性好 ,结石体强度和固砂强度达 1~ 3MPa。液固比或水玻璃浓度、养护温度和湿度、... 研究了白云质石灰岩—水玻璃灌浆材料的性能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这种灌浆材料粘度较小 ,流动性好 ,可实现单液灌浆 ,凝固时间在 5~ 2 0h可调节 ,稳定性好 ,结石体强度和固砂强度达 1~ 3MPa。液固比或水玻璃浓度、养护温度和湿度、石灰岩颗粒细度、不同工艺路线是影响浆材性能的主要因素。还探讨了白云质石灰岩—水玻璃灌浆材料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质石灰岩 水玻璃 反应机理 灌浆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