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涛
王惠君
+4 位作者
李瑶
钟凯
曾丽蓉
邵琳琳
张国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27-30,共4页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必修课之后的一门重要拓展课程,于2005年首次开课,2006年起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传...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必修课之后的一门重要拓展课程,于2005年首次开课,2006年起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班必修课程。该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为目标,以伤寒论必修课程以外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在本轮改革与创新中,此课程教学团队倡导贯彻“在学,不在教”的教学理念,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思维与临床相关的教学内容,缩减了教学学时,丰富了教学方法,借助学习通平台统计功能,依据课程报告、课程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目前已取得可信任、可评价、可反思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
中医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伤寒论》本科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2
作者
孙松娴
凌云
+2 位作者
张静远
周春祥
濮文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25-27,共3页
《伤寒论》是第一部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中医学经典,是紧密联系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从诞生之日便备受推崇。随着时代的推进,后世医家在学习的基础上,对伤寒学亦有着诸多的补充与发展,学术流派层出不穷。在现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学...
《伤寒论》是第一部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中医学经典,是紧密联系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从诞生之日便备受推崇。随着时代的推进,后世医家在学习的基础上,对伤寒学亦有着诸多的补充与发展,学术流派层出不穷。在现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会接收到大量课堂之外的信息,这对《伤寒论》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教学理念
中医思维
量辨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宪海教授基于恒动思维辨治肺系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加路
陈宪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128-130,共3页
陈宪海教授在《伤寒论》等医学经典的熏陶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贯穿于《伤寒论》的病、脉、证、治每一阶段的恒动思维,在分析、处理临床肺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恒动思维所构建起的“分层次辨治”“截断疗法”“...
陈宪海教授在《伤寒论》等医学经典的熏陶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贯穿于《伤寒论》的病、脉、证、治每一阶段的恒动思维,在分析、处理临床肺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恒动思维所构建起的“分层次辨治”“截断疗法”“扶助正气”等临床思路,往往可以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在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获效颇佳,这为肺系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考,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宪海
恒动思维
伤寒论
肺系疾病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运象思维浅述六经病之基本“生-传-治”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惠昌
谢露
+1 位作者
毛垚耀
刘光伟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0期29-31,共3页
基于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学术思想,围绕胃、津液、表里、寒热、气机五大要素,以“运象”思维结合现代医学观点阐述六经病的证候产生、传变及治则,使之形象化、简明化、整体化,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脱离中医的核心理念,为深化六经方证...
基于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学术思想,围绕胃、津液、表里、寒热、气机五大要素,以“运象”思维结合现代医学观点阐述六经病的证候产生、传变及治则,使之形象化、简明化、整体化,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脱离中医的核心理念,为深化六经方证辨证思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运象思维
胃与津液
六经传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象思维的《伤寒论》六经提纲刍议
5
作者
赵奉钦
张沁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27-2830,共4页
历来诸多医家对六经提纲存在与否持不同看法,由此引发的辩论数不可数。“象”“境”“意”“神”由王永炎院士提出,今重归象思维,从取象、筑境、会意、通神4个层次探讨《伤寒论》六经提纲。以象思维理论阐述六经提纲的确实存在性,象思...
历来诸多医家对六经提纲存在与否持不同看法,由此引发的辩论数不可数。“象”“境”“意”“神”由王永炎院士提出,今重归象思维,从取象、筑境、会意、通神4个层次探讨《伤寒论》六经提纲。以象思维理论阐述六经提纲的确实存在性,象思维重在体悟,象以言意,境以扬神。从象思维来认识六经提纲是回归传统,回归古人认识事物的思维,从思维层面切入六经提纲,对把握其主旨,临床更好地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更客观地认识当下疾病状况,更灵活地用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六经提纲
《伤寒论》
辨证
阴阳
原文传递
经方多维思辨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体会
6
作者
苏怡
张兴涵
+2 位作者
刘曦昀
刘方柏
杨国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45-4748,共4页
经方主要指记载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它不仅是方药,更是发展成为中医药界居于主导地位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于恶性肿瘤,经方也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杨国旺教授承习刘方柏教授,在传统经方辨证基础上守正创新,重视经方潜在的病机并结...
经方主要指记载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它不仅是方药,更是发展成为中医药界居于主导地位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于恶性肿瘤,经方也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杨国旺教授承习刘方柏教授,在传统经方辨证基础上守正创新,重视经方潜在的病机并结合现代思维方法,提出经方多维思辨体系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文章结合典型案例,介绍经方多维思辨方法的核心构成和具体运用,总结经方多维思辨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多维思辨
肿瘤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
《伤寒杂病论》
原文传递
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被引量:
7
7
作者
沈洪
张露
朱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0-254,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六经辨证施治体系和经典方剂在溃疡性结...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六经辨证施治体系和经典方剂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中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爰从中医病名演变、病理机制、常用经方及应用要点论述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伤寒杂病论》
溃疡性结肠炎
临证思路
原文传递
《伤寒杂病论》取象思维初探
被引量:
9
8
作者
姜德友
李三洋
+1 位作者
韩洁茹
孟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75-6278,共4页
取象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临证实践体系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试图...
取象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临证实践体系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的各种象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张仲景运用象的方法及规律。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取象思维,对于正确把握张仲景学术思想以及启发中医临床思维具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
取象思维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原文传递
中医传统思维发展之“伤寒论”“内伤学说”到“外损致虚”的认识推进
被引量:
11
9
作者
徐雯洁
王键
徐世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62-2364,共3页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继承发扬古医经家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外感伤寒病为研究对象与实践基础,撰写《伤寒论》,后世将其奉为"方书之祖",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发展,渐成"治病之宗本";至于金元,李东垣由"此百万人岂...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继承发扬古医经家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外感伤寒病为研究对象与实践基础,撰写《伤寒论》,后世将其奉为"方书之祖",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发展,渐成"治病之宗本";至于金元,李东垣由"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的思考,创立"内伤学说";清代吴澄羽翼东垣,提出"外损致虚"说,强调外感类内伤的虚损辨治法。这3次理论的突破和丰富伴随着临床积累与实践需求,体现了中医传统思维的发展与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内伤学说
外损致虚
思维方法
原文传递
六经辨证中象思维的运用浅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纪鑫毓
王燕平
+1 位作者
范逸品
张华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45-2148,共4页
象思维作为中医最主要的思维模式,对六经辨证的形成、临床应用有深刻的影响。文章拟从"象思维"的角度,认识《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方证对应的内涵。认为六经辨证的传变规律、方证对应、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象思维&...
象思维作为中医最主要的思维模式,对六经辨证的形成、临床应用有深刻的影响。文章拟从"象思维"的角度,认识《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方证对应的内涵。认为六经辨证的传变规律、方证对应、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象思维"的动态整体性、象的流动与转化、时空性等特点。同时,结合王永炎教授的医案,剖析象思维在六经体系中的实践运用,以期挖掘六经辨证理论中"象思维"模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象思维
六经辨证
方证对应
原文传递
《伤寒论》中“病-证-症”结合的量化思维探析
被引量:
6
11
作者
赵红玉
杨杰
+1 位作者
王伶改
蒋小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78-4580,共3页
《伤寒论》是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辨治专书,且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定量思想。通过对《伤寒论》条文和汤证的综合分析,可以说明张仲景的量化思维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文章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在&...
《伤寒论》是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辨治专书,且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定量思想。通过对《伤寒论》条文和汤证的综合分析,可以说明张仲景的量化思维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文章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在"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辨治过程中,探讨《伤寒论》中"病""证""症"3个方面的量化思维,以期为学习研究《伤寒论》和临床辨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病-证-症”三位一体
量化思维
原文传递
《伤寒杂病论》“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探析
被引量:
8
12
作者
杨凤
李芊芊
+4 位作者
侯鉴宸
李冉
李伊然
周冉冉
陶晓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76-5079,共4页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学第一部临床专著,被无数医家奉为临证圭臬,其中蕴含的临床思维与辨治理论对临床诊疗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书创立了“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思维模式,以辨病为首要环节,区分外感与内伤,强调辨脉与平脉的...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学第一部临床专著,被无数医家奉为临证圭臬,其中蕴含的临床思维与辨治理论对临床诊疗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书创立了“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思维模式,以辨病为首要环节,区分外感与内伤,强调辨脉与平脉的诊断方法,注重辨证与析证的过程,最终制定详细周全的治疗方案。同时,“病→脉→证→治”4个环节体现了《伤寒杂病论》诊疗思维模式所具备的程式化与逻辑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动态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病脉证并治
诊疗模式
中医临床思维
原文传递
题名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涛
王惠君
李瑶
钟凯
曾丽蓉
邵琳琳
张国骏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27-30,共4页
基金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20JY004】。
文摘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必修课之后的一门重要拓展课程,于2005年首次开课,2006年起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班必修课程。该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为目标,以伤寒论必修课程以外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在本轮改革与创新中,此课程教学团队倡导贯彻“在学,不在教”的教学理念,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思维与临床相关的教学内容,缩减了教学学时,丰富了教学方法,借助学习通平台统计功能,依据课程报告、课程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目前已取得可信任、可评价、可反思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
中医教育
Keywords
shanghan
lun
thinking and discrimination of shanghan l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4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伤寒论》本科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2
作者
孙松娴
凌云
张静远
周春祥
濮文渊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25-27,共3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No.22SWC-49】
江苏教育厅研究课题【No.2019SJA0313】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No.YB2002】
江苏省高教学会成人高等教育改革课题【No.CJY-23】。
文摘
《伤寒论》是第一部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中医学经典,是紧密联系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从诞生之日便备受推崇。随着时代的推进,后世医家在学习的基础上,对伤寒学亦有着诸多的补充与发展,学术流派层出不穷。在现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会接收到大量课堂之外的信息,这对《伤寒论》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伤寒论》
教学理念
中医思维
量辨思维
Keywords
shanghan
lun
teaching philosophy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nking
of
quantity-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宪海教授基于恒动思维辨治肺系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加路
陈宪海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128-13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0189)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967)。
文摘
陈宪海教授在《伤寒论》等医学经典的熏陶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贯穿于《伤寒论》的病、脉、证、治每一阶段的恒动思维,在分析、处理临床肺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恒动思维所构建起的“分层次辨治”“截断疗法”“扶助正气”等临床思路,往往可以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在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获效颇佳,这为肺系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考,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陈宪海
恒动思维
伤寒论
肺系疾病
辨证论治
Keywords
Chen Xianhai
Perpetual-motion
thinking
shanghan
lun
Pulmonary diseases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运象思维浅述六经病之基本“生-传-治”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惠昌
谢露
毛垚耀
刘光伟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0期29-31,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学科建设项目(STG-ZYXKY-2020017)
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2100601-CZ0174-01)
河南省首批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2100601-CZ0133-45-02)。
文摘
基于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学术思想,围绕胃、津液、表里、寒热、气机五大要素,以“运象”思维结合现代医学观点阐述六经病的证候产生、传变及治则,使之形象化、简明化、整体化,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脱离中医的核心理念,为深化六经方证辨证思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伤寒论》
运象思维
胃与津液
六经传变
Keywords
shanghan
lun
The Yunxiang
thinking
Stomach
and
body fluid
Transmission
of
six channels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象思维的《伤寒论》六经提纲刍议
5
作者
赵奉钦
张沁园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27-2830,共4页
基金
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整理推广项目——齐鲁伤寒六经辨证中医药特色技术(No.鲁卫函[2021]45号)。
文摘
历来诸多医家对六经提纲存在与否持不同看法,由此引发的辩论数不可数。“象”“境”“意”“神”由王永炎院士提出,今重归象思维,从取象、筑境、会意、通神4个层次探讨《伤寒论》六经提纲。以象思维理论阐述六经提纲的确实存在性,象思维重在体悟,象以言意,境以扬神。从象思维来认识六经提纲是回归传统,回归古人认识事物的思维,从思维层面切入六经提纲,对把握其主旨,临床更好地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更客观地认识当下疾病状况,更灵活地用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象思维
六经提纲
《伤寒论》
辨证
阴阳
Keywords
Xiang
thinking
Six meridians outline
shanghan
lun
Differentiation
Yin-yang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经方多维思辨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体会
6
作者
苏怡
张兴涵
刘曦昀
刘方柏
杨国旺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乐山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45-474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1705101)。
文摘
经方主要指记载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它不仅是方药,更是发展成为中医药界居于主导地位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于恶性肿瘤,经方也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杨国旺教授承习刘方柏教授,在传统经方辨证基础上守正创新,重视经方潜在的病机并结合现代思维方法,提出经方多维思辨体系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文章结合典型案例,介绍经方多维思辨方法的核心构成和具体运用,总结经方多维思辨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经方
多维思辨
肿瘤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
《伤寒杂病论》
Keywords
Classical formula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Tumour complications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medicine
shanghan
Zabing
lun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被引量:
7
7
作者
沈洪
张露
朱磊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0-25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项目(No:BE2019769)。
文摘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六经辨证施治体系和经典方剂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中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爰从中医病名演变、病理机制、常用经方及应用要点论述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
经方
《伤寒杂病论》
溃疡性结肠炎
临证思路
Keywords
Jingfang
shanghan
Zabing
lun
ulcerative colitis
clinical
thinking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伤寒杂病论》取象思维初探
被引量:
9
8
作者
姜德友
李三洋
韩洁茹
孟璐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75-6278,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LPGZS2012-14)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研究项目(No.ZHY12-Z095)。
文摘
取象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临证实践体系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的各种象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张仲景运用象的方法及规律。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取象思维,对于正确把握张仲景学术思想以及启发中医临床思维具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象
取象思维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Keywords
Imagery
Imagery
thinking
shanghan
Zabing
lun
ZHANG Zhong-jing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医传统思维发展之“伤寒论”“内伤学说”到“外损致虚”的认识推进
被引量:
11
9
作者
徐雯洁
王键
徐世杰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徽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62-2364,共3页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No.YZ-1419)
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项目(No.Y-1401)~~
文摘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继承发扬古医经家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外感伤寒病为研究对象与实践基础,撰写《伤寒论》,后世将其奉为"方书之祖",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发展,渐成"治病之宗本";至于金元,李东垣由"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的思考,创立"内伤学说";清代吴澄羽翼东垣,提出"外损致虚"说,强调外感类内伤的虚损辨治法。这3次理论的突破和丰富伴随着临床积累与实践需求,体现了中医传统思维的发展与创造力。
关键词
伤寒论
内伤学说
外损致虚
思维方法
Keywords
shanghan
lun
Theory
of
internal injury
Outside damage leading to weakness
thinking
method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六经辨证中象思维的运用浅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纪鑫毓
王燕平
范逸品
张华敏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45-214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1704400)。
文摘
象思维作为中医最主要的思维模式,对六经辨证的形成、临床应用有深刻的影响。文章拟从"象思维"的角度,认识《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方证对应的内涵。认为六经辨证的传变规律、方证对应、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象思维"的动态整体性、象的流动与转化、时空性等特点。同时,结合王永炎教授的医案,剖析象思维在六经体系中的实践运用,以期挖掘六经辨证理论中"象思维"模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象思维
六经辨证
方证对应
Keywords
shanghan
Zabing
lun
Xiang-
thinking
Six channel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rrespondence
of
prescriptions
and
syndromes
分类号
R241.5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伤寒论》中“病-证-症”结合的量化思维探析
被引量:
6
11
作者
赵红玉
杨杰
王伶改
蒋小敏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78-4580,共3页
基金
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5151900615)。
文摘
《伤寒论》是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辨治专书,且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定量思想。通过对《伤寒论》条文和汤证的综合分析,可以说明张仲景的量化思维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文章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在"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辨治过程中,探讨《伤寒论》中"病""证""症"3个方面的量化思维,以期为学习研究《伤寒论》和临床辨治提供思路。
关键词
伤寒论
“病-证-症”三位一体
量化思维
Keywords
shanghan
lun
‘Disease-syndrome-symptoms’trinity
Quantitative
thinking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伤寒杂病论》“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探析
被引量:
8
12
作者
杨凤
李芊芊
侯鉴宸
李冉
李伊然
周冉冉
陶晓华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76-5079,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709200,No.2019YFC1709201)。
文摘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学第一部临床专著,被无数医家奉为临证圭臬,其中蕴含的临床思维与辨治理论对临床诊疗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书创立了“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思维模式,以辨病为首要环节,区分外感与内伤,强调辨脉与平脉的诊断方法,注重辨证与析证的过程,最终制定详细周全的治疗方案。同时,“病→脉→证→治”4个环节体现了《伤寒杂病论》诊疗思维模式所具备的程式化与逻辑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动态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病脉证并治
诊疗模式
中医临床思维
Keywords
shanghan
Zabing
lun
ZHANG Zhong-jing
Disease-pulse-syndrome combined treatm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TCM clinical
thinking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张涛
王惠君
李瑶
钟凯
曾丽蓉
邵琳琳
张国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期《伤寒论》本科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孙松娴
凌云
张静远
周春祥
濮文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陈宪海教授基于恒动思维辨治肺系疾病经验介绍
马加路
陈宪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运象思维浅述六经病之基本“生-传-治”
何惠昌
谢露
毛垚耀
刘光伟
《中医临床研究》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象思维的《伤寒论》六经提纲刍议
赵奉钦
张沁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6
经方多维思辨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体会
苏怡
张兴涵
刘曦昀
刘方柏
杨国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7
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沈洪
张露
朱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
7
原文传递
8
《伤寒杂病论》取象思维初探
姜德友
李三洋
韩洁茹
孟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原文传递
9
中医传统思维发展之“伤寒论”“内伤学说”到“外损致虚”的认识推进
徐雯洁
王键
徐世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原文传递
10
六经辨证中象思维的运用浅析
纪鑫毓
王燕平
范逸品
张华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11
《伤寒论》中“病-证-症”结合的量化思维探析
赵红玉
杨杰
王伶改
蒋小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12
《伤寒杂病论》“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探析
杨凤
李芊芊
侯鉴宸
李冉
李伊然
周冉冉
陶晓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