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经灰结节入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手术经验
1
作者 谢涛 张晓彪 +6 位作者 刘腾飞 杨亮亮 李泽阳 陈品 杨翰涛 谢强 唐一帆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经灰结节入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行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经灰结节入路切除的1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的...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经灰结节入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行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经灰结节入路切除的1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可充分暴露三脑室底灰结节区域,打开灰结节能进入三脑室内全切除肿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后床突切除垂体移位经灰结节入路为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提供了一种新的入路。此入路能较好地由下而上暴露三脑室内前部病变,避免了视交叉的牵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鼻蝶入路 灰结节 三脑室 颅咽管瘤
下载PDF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志亮 唐汉玮 侯剑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2-827,共6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希望,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原理、结构、尺寸、机械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已有多种产品投入临床应...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希望,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原理、结构、尺寸、机械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已有多种产品投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有植入需求的心衰患者。本文主要对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技术发展、临床应用、国内外现有产品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悬浮技术 终末期心力衰竭
下载PDF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评价中晚孕期胎儿心室功能变化研究
3
作者 姜新魁 卫红艳 +4 位作者 庞慧贤 洪菲 程健怡 张红梅 李静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fetal HQ)分析正常中晚孕胎儿不同孕周左心室(LV)、右心室心脏功能和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行产前超声检查的60例中晚孕正常单胎孕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0.7岁;孕周21~40周,平均孕周29.5周;胎龄21... 目的探讨应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fetal HQ)分析正常中晚孕胎儿不同孕周左心室(LV)、右心室心脏功能和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行产前超声检查的60例中晚孕正常单胎孕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0.7岁;孕周21~40周,平均孕周29.5周;胎龄21~40周,平均胎龄29.3周;按照孕周分为3组,即21~25周组、28~32周组和35~40周组,每组20例。对孕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四腔心动态图像,应用fetal HQ分析各组LV、右心室24个节段球形指数(SI)及短轴缩短率(FS),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将同一孕周、同一心室24个节段SI值进行比较,各孕周组内,左右心室心尖部第24个节段与组内其余23个节段SI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孕周增长,各组间的同一个节段SI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2周组左心室基底部第1~4段FS值低于21~25周组同节段FS值[LV-FS1(12.50±2.60)%vs(17.19±4.89)%、LV-FS2(14.88±3.48)%vs(18.42±4.84)%、LV-FS3(17.09±4.07)%vs(21.20±4.86)%、LV-FS4(18.03±4.37)%vs(23.13±5.44)%。P<0.05],余节段两组间F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40周组左心室基底第1~6段FS值低于21~25周组同节段FS值[LV-FS1(12.71±3.96)%vs(17.19±4.89)%,LV-FS2(14.29±4.62)%vs(18.42±4.84)%,LV-FS3(15.73±5.81)%vs(23.13±5.44)%,LVFS4(17.92±5.88)%vs(23.13±5.44)%,LV-FS5(19.81±6.39)%vs(24.62±5.97)%,LV-FS6(22.04±6.45)%vs(27.24±5.94)%。P<0.05]。余节段的FS值与21~25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2周组胎儿右心室所有节段FS值均低于21~25周组同节段FS值(P<0.05)。随着孕周推进,35~40周组所有节段FS值与28~32周组同节段F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al HQ可对胎儿左右心室24个节段SI值和FS值进行定量检测,为预测中晚期胎儿的心功能及形态学改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功能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fetal HQ) 中晚期胎儿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伍学斌 曾胜田 +2 位作者 彭远强 卢来明 陈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联合分流组和传统分流组,每组21例。内镜联合分流组采用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VPS治疗,传统分流组单纯应用V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术后并发症(发热、颅腔积气、硬脑膜下积液、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痫)、术后分流管堵管、术后近期(术后≤3个月)疗效及远期(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内镜联合分流组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患者比例[95.2%(20/21)比71.4%(15/21);χ^(2)=4.286,P=0.038]、术后远期总临床有效率[85.7%(18/21)比57.1%(12/21);χ^(2)=4.200,P=0.040]均高于传统分流组,术后分流管堵管发生率低于传统分流组[4.8%(1/21)比28.6%(6/21);χ^(2)=4.286,P=0.038],术后发热[66.7%(14/21)比33.3%(7/21);χ^(2)=4.667,P=0.031]、颅腔积气[42.9%(9/21)比14.3%(3/21);χ^(2)=4.200,P=0.040]发生率均高于传统分流组,两组术后硬脑膜下积液、颅内出血、低颅压、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总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正常压力脑积水总有效率高于单纯VPS,具有远期疗效好、穿刺至预设位置成功率高、术后堵管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正常压力 脑室腹膜分流术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妊娠晚期室性早搏的发生状况和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文思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室性早搏的发生状况和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孕检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依据是否伴有室性早搏分为正常妊娠组及合并室性早搏组,...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室性早搏的发生状况和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孕检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依据是否伴有室性早搏分为正常妊娠组及合并室性早搏组,收集两组年龄、体重、分娩情况、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合并原发心脏疾病、焦虑、抑郁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先开展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妊娠晚期室性早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80例妊娠晚期孕妇共检出28例伴有室性早搏,发生率为35.00%(28/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体重、高脂血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合并原发心脏疾病、焦虑、抑郁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β=2.920,OR=18.545,95%CI:5.203~66.107)、体重≥75 kg(β=1.310,OR=3.706,95%CI:1.410~9.738)、高脂血症(β=1.870,OR=6.491,95%CI:2.329~18.092)、妊娠高血压(β=1.852,OR=6.370,95%CI:2.257~17.978)、妊娠糖尿病(β=1.848,OR=6.346,95%CI:2.203~18.278)、合并原发心脏疾病(β=2.197,OR=9.000,95%CI:2.540~31.893)、焦虑(β=1.746,OR=5.730,95%CI:2.103~15.611)、抑郁(β=1.819,OR=6.167,95%CI:2.233~17.032)为影响妊娠晚期室性早搏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合并室性早搏组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室性早搏发生率偏高,与年龄≥35岁、体重≥75 kg、高脂血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合并原发心脏疾病、焦虑、抑郁关系密切,且室性早搏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风险,还需及早开展针对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室性早搏 危险因素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累及三脑室底部颅咽管瘤与下丘脑的生长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保国 漆松涛 +2 位作者 潘军 彭玉平 方陆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累及三脑室底部颅咽管瘤组织中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来分析肿瘤组织与下丘脑的生长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5及ICAM-1蛋白在30例累及三脑室底部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5标记... 目的通过检测累及三脑室底部颅咽管瘤组织中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来分析肿瘤组织与下丘脑的生长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5及ICAM-1蛋白在30例累及三脑室底部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5标记的炎症反应在累及三脑室底部的颅咽管瘤组织广泛存在,ICAM-1主要在肿瘤内层细胞及间质细胞表达,向三脑室底部生长的肿瘤基底层细胞无阳性表达。CD45及ICAM-1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的颅咽管瘤有明显差异,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的表达显著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P<0.05)。结论累及三脑室底部颅咽管瘤与下丘脑间主要为炎症粘连而非侵袭性生长,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炎症差异可能影响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三脑室底部 下丘脑 CD45 细胞间粘附分子
下载PDF
脑室镜治疗33例梗阻性脑积水 被引量:7
7
作者 奚健 刘景平 +3 位作者 杨治权 沈沉浮 袁贤瑞 刘运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209-1210,121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室镜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脑室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3例,术前均行头部CT、MRI、同位素99mTc-DTPA脑池显像检查,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结果 32例造瘘成功,1例瘘口下出血放... 目的 探讨脑室镜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脑室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3例,术前均行头部CT、MRI、同位素99mTc-DTPA脑池显像检查,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结果 32例造瘘成功,1例瘘口下出血放弃治疗死亡.13例手术后发热,1例手术后6个月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后痊愈),3例术后6个月手术侧硬脑膜下积液(因无特殊不适予以随访观察).随访2~42个月,平均16.7月,32例手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32例造瘘手术前腰穿测压平均26(16~39) cm H2O,手术后7天为22(11~28) cm H2O,术后7天颅内压显著下降(t=2.903,0.005<P<0.01).术后7天复查CT、MRI,25例侧脑室体部横径较术前缩小,平均缩小2.3(0.7~4.6)mm,7例侧脑室大小无变化;32例侧脑室旁水肿均消失.1例术前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者手术后7天复查MRI见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向上移位4 mm. 结论 脑室镜手术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镜 脑积水 第三脑室造瘘术
下载PDF
右心室起搏与双心腔起搏术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曹佳齐 崔克俭 +2 位作者 丁跃有 曹维锷 顾水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器术(VV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分为VVI组和DDD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器术(VV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分为VVI组和DDD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比较:VV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53.8±2.1)%下降至(49.5±3.4)%,P<0.05;DDD组LVEF从(54.1±2.6)%下降至(52.7±2.8)%,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两种起搏方式的比较,DDD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保护及房颤更低发生率均优于VVI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起搏器术 双心腔起搏术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第三脑室漏斗区表面结构与动情周期的关系——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保芝 傅志良(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107-112,146,共7页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成年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时期第三脑室漏斗区室管膜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成年雌性大鼠第三脑室漏斗医室管膜表面形态、微绒毛及球状结构,呈现与动情周期相关的变化。动情前期直径2—5微米的球状结构数量多于动情间期...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成年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时期第三脑室漏斗区室管膜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成年雌性大鼠第三脑室漏斗医室管膜表面形态、微绒毛及球状结构,呈现与动情周期相关的变化。动情前期直径2—5微米的球状结构数量多于动情间期。本文并对这种表面结构变化的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情周期 第三脑室漏斗区 室管膜 球状结构 室管膜上细胞
下载PDF
0°视角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转归观察
10
作者 宋毅 刘明冬 +1 位作者 张铃铛 段国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探讨0°视角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转归。方法:纳入31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采用0°视角内镜下行脑室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结果:29例患者术后短期疗效满意。随访中,1例症状复发改... 目的探讨0°视角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转归。方法:纳入31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采用0°视角内镜下行脑室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结果:29例患者术后短期疗效满意。随访中,1例症状复发改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VCR的减小以及mRS预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0°视角内镜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迅速有效地改善非交通性脑积水症状,脑脊液通过瘘孔进入生理性循环,可避免感染和过度分流,操作简单,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视角内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积水 预后
下载PDF
术前自身QRS波时限是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下降的预测因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群 吴红平 +4 位作者 陈震 王垚 姜晓宏 侯小锋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2-947,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自身QRS波时限(intrinsic QRS duration,IQRSd)对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患者心功能下降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植入双腔全自动型起搏器(DDD)或单腔同步型起搏器(VVI... 目的:探讨术前自身QRS波时限(intrinsic QRS duration,IQRSd)对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患者心功能下降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植入双腔全自动型起搏器(DDD)或单腔同步型起搏器(VVI)患者42例。其中,末次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下降的绝对值(ΔLVEF)≥5%的患者22例(ΔLVEF≥5%组,DDD 12例,VVI 10例),同期ΔLVEF<5%患者20例(ΔLVEF<5%组,DDD 11例,VVI 9例),两组比较,研究起搏引起心功能下降的可能原因和可能的预测因子。每例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前行12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时记录起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室累积起搏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77.3个月,ΔLVEF≥5%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由术前(64.20±6.30)%降至(40.60±10.00)%(P<0.001),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由术前(34.77±6.42)mm增大至(41.00±7.45)mm(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由术前(49.82±4.86)mm明显增大至(55.59±8.44)mm(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ΔLVEF<5%组LVEF由术前(65.40±3.25)%降低至(64.94±3.00)%(P=0.543),LAD由术前(37.40±4.84)mm增加至(38.15±5.83)mm(P=0.347),LVEDD由术前(48.30±3.95)mm增加至(49.00±3.87)mm(P=0.090),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四格表卡方检验提示植入起搏器后术前IQRSd≥110 ms组较术前IQRSd<110 ms组患者发生心功能下降比率更高(P=0.002);Kaplan-Meier分析发现植入起博器后术前IQRSd≥110ms患者较术前IQRSd<110 ms患者心功能下降发生时间更早。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IQRSd≥110 ms是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P<0.05)。结论:RVA长期起搏可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前IQRSd≥110 ms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发生率高且时间更早,术前IQRSd≥110 ms是起搏依赖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独立预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自身QRS波时限 心脏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正常妊娠期间母体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2
作者 张蔷 南会兰 +2 位作者 曹丽 王长丽 王佩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母体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了解其特殊时期的生理状态。方法 :对142例正常妊娠母体用无创超声心动技术及II导心电图 ,参照Weyman氏方法用录像带慢回放 ,测量各项指标。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 ,并与未... 目的 :探讨妊娠母体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了解其特殊时期的生理状态。方法 :对142例正常妊娠母体用无创超声心动技术及II导心电图 ,参照Weyman氏方法用录像带慢回放 ,测量各项指标。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 ,并与未妊娠的健康志愿者作对照 (对照组 )。结果 :妊娠期血压无明显变化 ,心输出量(CO)、心率孕早期增加 ,随孕期逐渐增加 ,至孕末期分别增至最大和最快 ,每搏输出量 (SV)孕早期无明显提高 ,孕中期开始升高并维持。总外周阻力 (TPR)随孕期逐渐递减 ,对照组、孕早、孕中和孕晚期TPR[dynes/(sec·cm -5)]分别为1044 85±318 95、992 95±174 51、926 24±170 98和853 15±187 40(P<0.01)。结论 :正常妊娠期间为高流低阻血流动力学状态。早期CO的升高是由于心率的增快 ,随后才是心率和SV共同增高的结果。孕中期左心室的收缩功能略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母体 左室收缩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置管于三脑室联合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志富 黄学平 +4 位作者 甘玉兰 李东 黄小林 孔冰 吴文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评价经侧脑室穿刺置管于三脑室联合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脑室置管组30例与常规脑室穿刺组32例,两组患者术后注射尿激酶8万U溶解血... 目的评价经侧脑室穿刺置管于三脑室联合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脑室置管组30例与常规脑室穿刺组32例,两组患者术后注射尿激酶8万U溶解血肿,比较两组术后颅内感染率、死亡率、再出血率、血肿溶通时间,术前、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三脑室置管组术后血肿溶通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脑室穿刺组(P<0.01);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Ba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脑室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脑室穿刺置管于三脑室联合尿激酶能有效溶解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四脑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侧脑室穿刺 三脑室
下载PDF
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 被引量:4
14
作者 万金中 蔡岳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8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肿室出血的方法与疗效观察。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原发病,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和/或辅以侧脑室液化引流术、脑脊液/生理盐水差额置换术,清除出... 目的研究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肿室出血的方法与疗效观察。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原发病,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和/或辅以侧脑室液化引流术、脑脊液/生理盐水差额置换术,清除出血,抢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结果治疗53例,出院44例(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9例,无变化4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12例(病死率22.6%):门诊或家庭随访35例(6个月~7年),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ADLI 15例(42.9%),ADL Ⅱ10例(28.6%),ADL Ⅲ6例(17.1%),ADLⅣ3例(8.6%),ADLV1例(2.9%)。结论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真正地实现微创,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出血 第三脑室穿刺术 液化引流术
下载PDF
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越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分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组(对照组)和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3例,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评价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分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组(对照组)和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3例,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疗效相当,但脑室镜辅助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镜 第三脑室造瘘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后的心功能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莉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1期142-145,共4页
目的:了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后的心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心脏起搏方式。方法:13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被分为VVI组66例和DDD组70例,两组置入的心脏起搏器分别为心室抑制型起搏(单腔起搏,VVI)和全自动双腔起搏(DDD)。两... 目的:了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后的心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心脏起搏方式。方法:13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被分为VVI组66例和DDD组70例,两组置入的心脏起搏器分别为心室抑制型起搏(单腔起搏,VVI)和全自动双腔起搏(DDD)。两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观察以下指标:左室收缩末径(LVDs)、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室壁增厚率(ΔT%)、左心室短轴缩短率(Δ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BNP水平。结果:术后1年,VVI组LVDd、LAD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99、4.748,P<0.05);术后1年,VVI组LAD显著高于D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0,P<0.05)。术后1年,两组BNP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73、26.711,P<0.05);VVI组术后LVEF、CI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81、6.218,P<0.05);术后1年,VVI组LVEF显著低于DDD组,BNP显著高于DD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5、11.853,P<0.05)。在随访期间,VVI组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7.88%(25/66),DDD组为8.57%(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580,P<0.05);VVI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4.55%(3/66),DDD组为2.86%(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273,P>0.05)。结论:对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DDD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更小,且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更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VVI起搏 DDD起搏 左室射血分数 血脑钠素
下载PDF
第三脑室后部肿瘤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活检术疗效随访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飞 宗绪毅 +3 位作者 王新生 李储忠 鲁润春 张亚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合并脑积水使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活检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内镜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第三脑室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随访信息,分析...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合并脑积水使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活检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内镜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第三脑室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随访信息,分析该术式的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4.5年,22例患者中,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8例;显著改善2例,其中1例仍有视物模糊,1例轻度头痛;恶化者2例,1例术后1个月发生全脑转移,1例术后1年复查头颅MRI显示肿瘤明显增大,2例患者均为星形细胞瘤Ⅲ级。随访发现17例患者肿瘤大小未见明显改变;3例明显缩小;1例患者发生全脑转移,经全脑放疗和化疗后症状改善;1例术后1年复查肿瘤明显增大,考虑接受显微外科切除术。结论第三脑室后部占位多为低级别肿瘤,生长缓慢,可使用神经内镜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活检术:前者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后者获取病理样本以指导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 神经内镜 造瘘术
原文传递
显微切除三脑室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30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危文娅 陈敏智 张莉琼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21,共2页
三脑室肿瘤位于大脑的中线,此位置深,具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手术切除该区肿瘤,对神经外科医师和护士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1997~2000年对30例经纵裂入路行三脑室肿瘤显微切除术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显微技术 三脑室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原文传递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三度房室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俞霏 宿燕岗 +3 位作者 柏瑾 潘翠珍 王蔚 葛均波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了解长期持续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基础心功能正常、因三度房室阻滞(AVB)而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或因心力衰... 目的了解长期持续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基础心功能正常、因三度房室阻滞(AVB)而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或因心力衰竭入院,同时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并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心力衰竭的定义为随访中出现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左心室(LV)结构、功能受损是指超声心动图观察到的LV局部或总体收缩活动减弱、LVEF〈0.50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6mm之任意一项。结果共141例患者平均随访8.3年后,8例(5.7%)出现心力衰竭,20例(14.2%)出现左心室结构、功能受损;其发生率均随起搏时间增长而增加。随访中患者平均LVEF下降、平均LVEDD增加,但其起搏前后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性别、植入起搏器时年龄、起搏模式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因素均与心力衰竭发生或左心室结构、功能受损无关。结论长期RVA起搏者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的可能,起搏时问越长发生几率越高,但其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三度房室阻滞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室问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三度房室阻滞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元 宗刚军 秦永文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分析国内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以“室间隔缺损”和“传导”为任意字段进行检索,在纳入的文献中,重点对患者年龄、性... 目的分析国内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以“室间隔缺损”和“传导”为任意字段进行检索,在纳入的文献中,重点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处理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总计纳入23篇文献,共报道了73例术后出现三度房室阻滞的患者,女性和儿童多见。88%的三度房室阻滞发生于术后3~7d。80%的病例均在症状出现后的7—15d恢复窦性心律。有3例患者植入了永久起搏器。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的三度房室阻滞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多数为一过性,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 三度房室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