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术后患者口渴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颖 王欣琦 +2 位作者 吕剑虹 蔡梦怡 张伟英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总结外科术后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处理口渴症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为基础,以“口渴/口干/口腔干燥/干渴”“术后/围术期/围手术期”“thirst/drymouth/xerostomia/thirsty/polydipsia/... 目的总结外科术后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处理口渴症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为基础,以“口渴/口干/口腔干燥/干渴”“术后/围术期/围手术期”“thirst/drymouth/xerostomia/thirsty/polydipsia/mouthdryness/hyposalivation/asialia”“perioperativeperiod/perioperative/postoperative/after operation/post operation”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与外科术后口渴相关的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推荐实践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开展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证据综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1篇实践指南、3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和3篇专家共识,分别从口渴评估、干预策略、效果评价、教育培训4个方面归纳出13条证据,其中证据等级1级7个、5级6个。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外科术后患者的口渴管理,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口渴症状、制订个性化干预策略以缓解其口渴,最大程度提升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口渴 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早期饮水的临床实践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翠 朱福香 +5 位作者 张丛丛 宫慧 袁美玲 孔娜 崔振泉 魏丽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拔管后4 h经口饮水),选取于2022年6月1日—9月30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经口饮水干预方案)。记录两组病人口渴程度、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的平均饮水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口渴程度得分和口唇黏膜湿润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饮水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3.01±6.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29±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饮水时间为(18.75±14.9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45.06±17.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安全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立即评估并早期经口饮水有利于缓解术后口渴程度,增加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减轻口咽部不适感,改善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且未增加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实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早期饮水 口渴 气管插管 拔管 护理
下载PDF
周军怀运用五苓散经验
3
作者 褚雪菲 刘道龙 周军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22-625,共4页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一首临床常用经方,通过整理周军怀教授对五苓散条文、主治证候的解析,以及记录了临证经验等,以点窥面,五苓散的核心病机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病机关键是水邪内蓄,滞留三焦。核心症状为小便不利、口渴...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一首临床常用经方,通过整理周军怀教授对五苓散条文、主治证候的解析,以及记录了临证经验等,以点窥面,五苓散的核心病机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病机关键是水邪内蓄,滞留三焦。核心症状为小便不利、口渴。周军怀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蓄水证 膀胱气化不利 小便不利 口渴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管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萍 李阳 +3 位作者 朱晓岩 姜艳 范丰艳 邱莹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83-3989,共7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10月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5月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104例作为...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10月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5月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104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6月—10月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9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ICU病人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给予病人常规口渴干预措施;干预组在ICU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制订的管理和改进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口渴管理风险优先指数(RPN)值、口渴程度、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谵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6个高危失效模式RPN值均为125以下;干预组病人口渴程度得分为(2.09±2.76)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得分(1.44±0.58)分,均低于干预前[口渴程度得分为(7.16±2.87)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得分(3.19±0.94)分]及同期对照组[口渴程度得分为(3.88±2.86)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得分(1.78±0.74)分];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为21.21%,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FMEA制订的管理和改进措施有利于规范口渴管理流程,降低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程度,提高病人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重症监护室(ICU) 经口气管插管 口渴 护理
下载PDF
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卞红 俞萍 +2 位作者 周之音 何平 孙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730-1734,共5页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证据,同时归纳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文献,文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原始研究、推荐实践、最佳临床实...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证据,同时归纳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文献,文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原始研究、推荐实践、最佳临床实践信息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2名研究人员负责评价纳入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国际指南图书馆、中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文献的质量,同时负责与质量标准相符文献的证据提取。结果最终纳入证据10篇,其中4篇为系统评价,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分别从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影响因素、评估内容、评估工具、干预措施、效果评价及人员管理6个方面,形成16条最佳证据。结论在临床应用证据方面,应对所处医院的临床条件/环境、医护方应用证据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患者意愿等展开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证据选择。在时间推移下,最佳证据持续更新,应用者还应持续更新证据,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有效应对成人危重症患者口渴管理问题,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口渴 管理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治疗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萍 杨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149-151,168,共4页
目的分析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拟选取宜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发热、咳嗽、全身症状... 目的分析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拟选取宜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发热、咳嗽、全身症状、局部症状)、血糖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发生情况(消化道反应、皮疹、心动过缓等)、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 下呼吸道感染 清金化痰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7
作者 马秀琴 郭宁 +4 位作者 王永超 尹晓华 崔静 于明辰 殷玉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糖、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的变化。结果对于Ⅲ、Ⅳ期DKD患者,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糖、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DKD效果满意,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延缓DKD进程、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 补阳还五汤 升降散 经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循证护理实践
8
作者 李家乐 花文娟 +1 位作者 黄云云 伍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4期2427-2431,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循证护理实践效果,以期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组建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确定临床问题,获取最佳证据,以知识转化模式为指导,结合临床情景与利益相关者主观意愿,对最佳证据进行筛选,评价总结出19条最...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循证护理实践效果,以期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组建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确定临床问题,获取最佳证据,以知识转化模式为指导,结合临床情景与利益相关者主观意愿,对最佳证据进行筛选,评价总结出19条最佳证据,制定11条质量审查指标,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该科收治的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循证实践时间将2023年7-10月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30例患者作为循证组,在证据应用前进行基线审查,分析其障碍因素,制定解决策略,最后进行证据临床应用。比较证据实施前后护士对实践证据的知晓率、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2组患者口渴强度、口渴痛苦的程度及对干预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实践后14名护士对实践证据的知晓率从42.85%~64.29%上升至92.85%~100.00%,对主要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从40.63%~84.38%上升至95.00%~100.00%,循证组患者口渴程度、口渴痛苦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提高护士对实践证据的知晓率、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降低患者口渴程度、口渴痛苦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知识转化模式 消化道出血患者 口渴
下载PDF
基于共同土壤学说探析三参三消丸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
9
作者 吕沛宛 李颖颖 +1 位作者 王赛男 杨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550-3552,共3页
基于“共同土壤”学说,探讨三参三消丸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机制。笔者认为T2DM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五脏虚损、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情志失调、瘀血和络脉不通等,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难愈。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自制三参三消丸可发挥... 基于“共同土壤”学说,探讨三参三消丸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机制。笔者认为T2DM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五脏虚损、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情志失调、瘀血和络脉不通等,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难愈。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自制三参三消丸可发挥平补五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养阴清热等功效,标本兼顾,不仅能控制血糖,还有助于改善血脂和血压等,同时方中重用山药、薏苡仁、芡实、白扁豆等,可增加饱腹感,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临证灵活化裁,共同改善机体内环境,改良“土壤状态”,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2型糖尿病 三参三消丸 共同土壤学说
下载PDF
基于脾虚论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
10
作者 赵燕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74-77,共4页
《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虚为百病之源,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阻中焦,膏浊内生,从而导致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 《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虚为百病之源,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阻中焦,膏浊内生,从而导致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痰、湿、浊、瘀为脾失运化的病理产物,加重了病程的进展,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司。此文从脾虚致病理论出发,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提出肥胖型2型糖尿病应从脾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肥胖 2型糖尿病 脾虚 湿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杞菊地黄汤联合通窍明目针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吴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杞菊地黄汤联合通窍明目针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非增殖期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羟苯磺酸钙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杞菊地黄汤联合通窍明目针法治疗... 目的 探讨杞菊地黄汤联合通窍明目针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非增殖期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羟苯磺酸钙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杞菊地黄汤联合通窍明目针法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视网膜渗漏总面积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总面积,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CAT)、体积(CV)及中央区厚度(CST)。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视网膜渗漏总面积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总面积较低,黄斑区CAT、CV及CST较低(P<0.05)。结论 杞菊地黄汤联合通窍明目针法能明显改善DR患者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缓解黄斑区视网膜水肿,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目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杞菊地黄汤 通窍明目针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滤纸法在心力衰竭病人口渴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佳丽 王静 张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滤纸法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病人口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监护病房104例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力衰竭病人口渴痛苦量表(TDS-HF)、数字评分法(NRS)进... 目的:探讨滤纸法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病人口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监护病房104例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力衰竭病人口渴痛苦量表(TDS-HF)、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调查,并采用滤纸法检测小唾液腺体唾液。结果:24 h出入量、尿素肌酐比对心力衰竭病人唾液量有影响(P<0.05)。NRS得分与TDS-HF总分呈正相关(r=0.862);唾液净重与滤纸刻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1),与NRS得分、TDS-HF总分、尿素肌酐比、脑钠肽、尿比重、血钠呈负相关(P<0.01)。结论:滤纸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心力衰竭病人口渴状况,口渴状况与心力衰竭病人容量状态指标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纸法 心力衰竭 口渴 评估 容量 心功能
下载PDF
芪归通络汤配合雷火灸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13
作者 胡艺 喻淑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究芪归通络汤配合雷火灸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芪... 目的探究芪归通络汤配合雷火灸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芪归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周围神经电流阈值。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30/33),高于对照组的69.70%(23/33)(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右两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电流阈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芪归通络汤配合雷火灸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2型糖尿病 气虚血瘀证 芪归通络汤 雷火灸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玉竹水煎液对阴虚口渴患者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小英 叶熙君 +2 位作者 叶永福 郑洋 张宝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阴虚口渴患者使用玉竹水煎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阴虚口渴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列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灭菌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玉竹水煎液治... 目的分析阴虚口渴患者使用玉竹水煎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阴虚口渴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列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灭菌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玉竹水煎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口渴程度指数(TI)、口渴痛苦程度(TD)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I、TD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I、TD评分分别为(2.44±0.52)、(1.61±1.3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8±1.01)、(3.82±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为(78.66±6.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7±5.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口渴患者使用玉竹水煎液进行临床干预治疗,能够很好改善患者口渴程度及其痛苦程度,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并切实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水煎液 阴虚口渴 生命质量 口渴程度指数
下载PDF
从“瘀毒”论治消渴肾病机制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虎虎 何泽 南征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肾病”范畴,是消渴日久不愈所并发的疑难病症。本文通过对“瘀毒”理论分析以及对消渴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认为“瘀毒”与消渴肾病关系密切,“瘀毒损伤肾络”是消渴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基于此,本文... 糖尿病肾脏疾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肾病”范畴,是消渴日久不愈所并发的疑难病症。本文通过对“瘀毒”理论分析以及对消渴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认为“瘀毒”与消渴肾病关系密切,“瘀毒损伤肾络”是消渴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消渴肾病“解毒化瘀通络”的治疗原则,并根据消渴肾病“本虚标实”的病性,祛邪不忘扶正,攻补兼施,辨证施治。同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以期为消渴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肾病 瘀毒 瘀毒损伤肾络 解毒化瘀通络
下载PDF
陈锐治疗脆性糖尿病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昊天 闫淼 +2 位作者 陈锦英 聂维辰 陈锐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脆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陈锐基于仝小林院士理论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脆性糖尿病病位主要在脾肾,涉及肺心。脆性糖尿病主要病因病机为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寒邪内侵,肾阳亏虚关系密切,“阳气不足”贯穿该病始终,故以“去阴... 脆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陈锐基于仝小林院士理论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脆性糖尿病病位主要在脾肾,涉及肺心。脆性糖尿病主要病因病机为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寒邪内侵,肾阳亏虚关系密切,“阳气不足”贯穿该病始终,故以“去阴霾,温补脾肾之阳,兼顾养心固肺”为治疗原则,全程应用“重阳思想”辨治。自拟中药复方消肾方为治疗脆性糖尿病基础方,态靶兼顾,剂量精准,既病防变,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糖尿病 消渴 消肾方
下载PDF
外科围术期病人口渴不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梦徽 宁宁 +3 位作者 陈佳丽 李佩芳 张林 朱红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43,共5页
对外科围术期病人口渴不适进行综述,概述口渴不适研究的起源、定义、机制、现状及围术期管理策略等内容,旨在梳理口渴不适的研究脉络,为外科围术期口渴不适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科 围术期 口渴不适 综述
下载PDF
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治疗糖尿病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瞿秋燕 邵燕蓉 朱立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24-126,145,共4页
目的 观察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各2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及便秘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A组在... 目的 观察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各2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及便秘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互联网+视频宣教;试验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视频宣教及穴位揿针治疗。三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便秘改善程度、饮食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试验B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P<0.05);三组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SCBM)均增加,试验B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评分,试验A组及试验B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P<0.05)。结论 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便秘 穴位揿针疗法 互联网+视频宣教
下载PDF
围术期病人口渴管理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倩倩 顾玮瑾 +1 位作者 范鹃 张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7期3108-3112,共5页
综述了围术期病人口渴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工具等内容及护理人员可以在围术期为病人安全实施的管理策略以及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工作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口渴 围术期 护理干预 症状管理 综述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的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存 宁宁 +5 位作者 陈佳丽 李佩芳 张林 马燕飞 高梦徽 朱红彦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9期933-938,共6页
近年来患者口渴不适的现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的现象更加普遍,为了减轻患者口渴不适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学者们展开了多项研究。本文从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的现状、发生机制、相关因素、主观和客观评估法... 近年来患者口渴不适的现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的现象更加普遍,为了减轻患者口渴不适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学者们展开了多项研究。本文从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的现状、发生机制、相关因素、主观和客观评估法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解决危重症患者口渴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渴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医疗干预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