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acet approach decompression for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caused by anterior compression
1
作者 熊伟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2期96-97,共2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iacy and safety of transfacet approach decompression to treat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caused by anterior compression. Methods Thirty-three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caused by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iacy and safety of transfacet approach decompression to treat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caused by anterior compression. Methods Thirty-three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caused by anter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LL JOA Transfacet approach decompression for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caused by anterior compression OLF
下载PDF
"Cave-in"technique: 360° circumferential decompression for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with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2
作者 刘晓光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2期99-100,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echniqueand efficiency of the "Cave-in" 360° circumferential decompression for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with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echniqueand efficiency of the "Cave-in" 360° circumferential decompression for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with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Methods From October 2005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LL Cave-in"technique circumferential decompression for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with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下载PDF
A Case of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Secondary to Paget's Disease
3
作者 Yu Zhao Yi-peng Wang Gui-xing Qiu Jian-xiong Shen Xi-sheng Weng Xiang Li Nai-guo W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PAGET'S disease, also called osteitis deformans, is a metabolic bone disord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bone resorption and the compensatory formation of new bones. The increased bone conversion and remodelin... PAGET'S disease, also called osteitis deformans, is a metabolic bone disord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bone resorption and the compensatory formation of new bones. The increased bone conversion and remodeling lead to the incrustation of woven bones and lamellar bones and finally result in the expansion, loosening, and excessive vascularization of the affected bones, rendering them susceptible to deformity and fracture. Paget's disease occurs much more commonly in Anglo-Saxons than in Asians and Afric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s disease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surgical decompression
下载PDF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canal stenosis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若先 刘晓平 +2 位作者 田勇 周银 张云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490-2490,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racter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and to analysis effective pathway of spinal function recovery. Methods We took re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racter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and to analysis effective pathway of spinal function recovery. Methods We took respective analysis 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ecovery results of 12 cases, whose symptoms, signs and MR were explicit. Results Follow ups times were from 9 months to 5 years and 8 months. Nerve function of 8 cases recovered completely or nearly completely; that of 2 cases improved apparently and that of 2 cases improved slightly. Conclusion Detailed disease history collection, particular body examination and MR reading are very important to early diagnosi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Early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al canal decompression at same time or at different stages is the single effective method to patients’ function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胸椎管狭窄症 康复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
5
作者 王海波 李欣 +2 位作者 王子然 陈德纯 卢一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 评估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MCS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MCSMS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AF组(n=28)... 目的 评估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MCS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MCSMS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AF组(n=28)和ACCF组(n=33)。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C_(2~7) Cobb角评价颈椎曲度恢复情况,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 6个月。2组末次随访JOA评分、VAS评分及C_(2~7) Cobb角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ACAF组末次随访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优于AC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A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6/28),ACCF组为36.4%(1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手术节段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ACAF和ACCF治疗MCSMSS均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ACAF可作为治疗MCSMSS的一种选择方案,其远期临床疗效尚须进一步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脊髓线分型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孙龙 倪励斌 +5 位作者 施益锋 陈衍 黄业恒 盛孙仁 吴爱悯 王向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3-851,共9页
目的:介绍脊髓(spinal cord,SC)线的定义、临床分型及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检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目的:介绍脊髓(spinal cord,SC)线的定义、临床分型及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检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进行脊髓减压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34~77岁,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术前MRI上SC线与前方致压物的关系,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致压物在SC线前方,Ⅱ型为致压物与SC线接触,Ⅲ型为致压物超过SC线。由5位脊柱外科医师对患者的MRI图像进行独立评估与分型,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其可信度及可重复性。2021年1月~2022年12月招募50例多节段颈髓压迫疾病(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尽量改善SC线分型的原则决定开门节段,随访12~34个月,对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的患者均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型手术前后评分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型间评分差异,评估不同SC线分型患者术后脊髓减压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回顾性分析的86例患者中SC线Ⅰ型38例,Ⅱ型31例,Ⅲ型17例。观察者间一致性的Kappa系数0.817~0.945;观察者内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891~0.963,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满意。患者术前各型之间脊髓压迫程度评分、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压迫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最低,Ⅲ型患者最高(P<0.05);Ⅰ型JOA评分改善率为(73.49±11.26)%,Ⅱ型为(67.08±9.01)%,Ⅲ型为(53.74±7.93)%,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瞻性分析的50例患者中SC线Ⅰ型27例,Ⅱ型15例,Ⅲ型8例。术前脊髓压迫程度评分Ⅰ型为3.67±0.47分,Ⅱ型为3.84±0.37分,Ⅲ型为4.00±0.00分,末次随访时Ⅰ型为1.24±0.62分,Ⅱ型为2.60±0.58分,Ⅲ型为3.40±0.52分;Ⅰ型VAS评分由术前6.48±0.85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11±0.51分,Ⅱ型由术前6.67±0.90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73±0.59分,Ⅲ型由术前7.13±0.6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38±0.52分(P<0.05)。Ⅰ型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压迫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最低,Ⅲ型患者最高(P<0.05)。Ⅰ型JOA评分由术前12.07±1.1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5.59±0.69分,Ⅱ型由术前10.93±0.80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4.67±0.72分,Ⅲ型由术前10.13±1.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3.63±0.74分(P<0.05)。Ⅰ型JOA评分改善率为(72.50±12.38)%,Ⅱ型为(61.99±9.78)%,Ⅲ型为(51.25±5.19)%,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C线分型实用可靠,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较好。选择适宜开门节段使SC线分型为Ⅰ型的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可解除前方脊髓压迫;当SC线分型为Ⅲ型时,后路手术后前方仍有压迫,需考虑行前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线 分型 减压 颈椎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7
作者 谢小东 梁磊 李春晓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情况、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132±2687)min,术中出血量为(95460±7509)ml。术后1周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6±13)分,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为(17±06)分,均较术前明显减轻(t=6429、23780,P均<0001)。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融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1例、D级8例,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压疮、肋间神经痛、背痛、继发性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有效减轻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疼痛程度,促进骨性融合及脊髓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后路减压 胸椎 骨折 脱位 脊髓功能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与内固定选择(2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赵慧毅 梅芳瑞 +2 位作者 叶欣 冯庆烈 陈国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7例。结果:221例获得平均4年2个月随访。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91.53%、87.50%和85.4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69%、15.87%和20.11%。结论:对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证和减压范围掌握恰当,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的神经减压术,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正确选择病例和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应用内固定器械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减压术 内固定术 临床表现 手术适应证 疗效
下载PDF
胸椎管狭窄症漏诊误诊及再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晓光 蔡钦林 +2 位作者 党耕町 刘忠军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分析胸椎管狭窄症漏诊、误诊及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漏、误诊及再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 4例再手术的原因有 :10例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做了颈椎减压手术 ,漏诊了此症... 目的 :分析胸椎管狭窄症漏诊、误诊及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漏、误诊及再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 4例再手术的原因有 :10例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做了颈椎减压手术 ,漏诊了此症 ;4例误诊为腰椎病变 ,行腰椎减压手术无效 ;首次胸椎减压手术范围不够及节段错误各1例 ;3例首次胸椎减压手术后 ,其它节段又发生狭窄 ;3例因全身性骨疾患致胸椎管狭窄 ,术后其原发病进一步发展 ;2例为胸脊髓前、后方同时压迫而单行后方减压。结论 :上述原因可导致胸椎管狭窄症的漏、误诊及再手术 ,应避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管狭窄 漏诊 误诊 再手术
下载PDF
大通道内镜经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6
10
作者 叶丙霖 王想福 +5 位作者 李淑玲 李盛华 孙凤歧 范有福 李晨旭 雒永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评价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32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14例,年龄65~84(7... 目的:评价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32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14例,年龄65~84(70.6±8.4)岁,病程1~12年。32例患者均伴有下肢麻木或疼痛,其中28例伴间歇性跛行,以下肢症状为著。狭窄节段:L3,42例,L4,519例,L5S113例,其中2例双节段狭窄。术前影像学资料显示中央管狭窄型3例,双侧侧隐窝狭窄型21例,混合狭窄型8例。记录手术用时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复查X线、CT和MRI;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单次连续步行距离(single continuous walking distance,SCWD),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手术时间70~160(85.64±11.94)min,随访时间12~24(17.68±2.43)个月。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术后减压通道对侧下肢短期内感觉障碍2例,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术后影像学显示较术前责任节段的椎管明显扩大,神经根松解充分。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1年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62±1.41,2.73±1.35,1.21±1.17,1.11±0.34;腿痛VAS评分分别为6.83±1.71,3.10±1.50,1.08±0.19,0.89±0.24。腰腿痛VA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1年ODI评分分别为38.40±6.48,18.42±2.40,5.48±0.77,3.05±0.28;SCWD分别为(47.48±5.32)m,(52.89±11.23)m,(245.43±18.94)m,(468.97±55.87)m。ODI评分及SCW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 d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优15例,良14例,可3例。结论:采用大通道后路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LSS是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减压充分,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最大限度减少对腰椎稳定结构的破坏,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内窥镜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勇 王建华 +3 位作者 郭文通 刘广辉 路全立 赵建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不同 ,采用后入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6例。结果 :36例平均随访 2 6个月 ,术前后凸成角平均 2 4°,术后平均 10° ;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 5...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不同 ,采用后入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6例。结果 :36例平均随访 2 6个月 ,术前后凸成角平均 2 4°,术后平均 10° ;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 5 5 % ,术后平均 10 %。 33例获得Frankel分级 1~ 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诸多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骨折 环椎管减压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卫星 徐荣明 +5 位作者 蒋伟宇 丁伟国 祝卫民 张春 王健 卢笛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和其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男59例,女35例;年龄20~63岁,平均36.8岁。骨折按Denis分型:A型17例,B型32例,C型6例,D型24例,E型15例。神经损伤按ASIA分...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和其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男59例,女35例;年龄20~63岁,平均36.8岁。骨折按Denis分型:A型17例,B型32例,C型6例,D型24例,E型15例。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23例,D级38例,E级26例。其中42例选择后路手术复位、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8例同时行后外侧植骨;36例选择前路手术减压、植骨,TSRH钉棒系统内固定16例,Zeplate钢板固定20例;16例因三柱严重损伤骨折块明显突入椎管并且压迫脊髓行Ⅰ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术,8例同时行前路钉棒、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52个月,平均22.8个月。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均获得较好的疗效,Cobb角由术前的(25.00±5.50)°矫正至术后(4.20±1.80)°,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50.80±2.82)%恢复至(94.85±1.80)%及(79.30±3.08)%恢复至(98.20±1.40)%,CT显示椎管狭窄率从术前(33.10±1.40)%恢复至(6.70±1.50)%。矢状面的畸形矫正,随访中无明显的后凸角丢失和高度丢失。无内固定松动和钛网移位。除1例ASIA功能评定为A级的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恢复至B级2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6例、E级7例;D级恢复至E级38例。结论:只要术前病情判断准确,手术方式选择合理,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决定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对有不完全神经功能操作且影像学检查证实压迫来自椎管前方者,通常需要前路减压;对有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破坏者,通常需要后路手术;对两种损伤均存在者通常需要前后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减压
下载PDF
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一衡 徐丁 +3 位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王向阳 黄其杉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30例行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45岁。手术在L4,... 目的:评价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30例行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45岁。手术在L4,5节段20例,L5S1节段9例,1例同时行L4,5、L5S1双节段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影像学观察指标包括X线中立位椎间隙腹、背侧高度,动力位手术节段上下两椎体的边缘与其相邻椎体的边缘连线的夹角变化;CT测量指标包括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硬膜囊横矢状径。手术采用椎板开窗或部分切除,椎管减压后棘突间植入Coflex装置。结果:随访5~19个月,ODI分值由术前的平均(62.41±10.38)分下降到平均(10.49±5.93)分(P<0.01),JOA分值由术前的平均(8.96±2.76)分提高到平均(25.36±1.55)分(P<0.01)。3例术后疼痛改善不明显而需药物或封闭治疗,3例麻痹及感觉减退症状无改善,其余患者症状均获明显改善,未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神经根压迫症状。未发现与Colfex装置本身相关的并发症。X线检查椎间隙背侧高度明显增大,手术节段相邻椎体间运动幅度无明显增大。CT检查术后椎管内空间,硬膜囊面积均有所增加。结论: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短期相关并发症少,同时对增加椎管及硬膜囊面积,增加椎间隙后缘高度,防止相邻节段运动幅度增加以及预防邻椎病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内固定器 骨科手术方法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洪斌 张兴群 +2 位作者 陈四木 金伟强 郑俊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技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41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观察术后伤椎椎管大小、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技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41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观察术后伤椎椎管大小、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1~3年的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7%,Cobb角由术前平均24.6°恢复至术后1.8°。伤椎椎管剩余容积由术前43%恢复至术后93%。瘫痪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中1例无变化,余40例均提高1~3级。结论: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彻底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重建了后柱结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椎管狭窄 骨折 骨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和全椎板切除后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老年腰椎管狭窄症:适应证及预后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立 杨红林 曹晓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195-5202,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由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疾病的复杂与特殊性以及腰椎退变程度的不同,需要十分谨慎的选择修复方式与修复技术。目的:探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和全椎板切除修复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适应证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背景:研究发现,由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疾病的复杂与特殊性以及腰椎退变程度的不同,需要十分谨慎的选择修复方式与修复技术。目的:探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和全椎板切除修复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适应证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患者采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治疗,为选择减压组,均有明确神经根受压,无中央管狭窄;85例行全椎板切除同时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为椎板全切组,均有明显的中央管狭窄。分析对比不同修复方法所对应患者的适应证,术前、术后根据腰椎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修复手术,治疗期间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术后各时间点及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2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预后效果均显著;3结果提示,对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中央管狭窄的老年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并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疗效显著;对于神经根管狭窄明确且不合并中央管狭窄的老年患者,行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疗效可靠。两种方法适合不同的患者,均是疗效可靠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板切除术 脊神经根 减压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根管减压术 全椎板切除术 适应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广泉 罗建平 +4 位作者 郑稼 田书建 赵永强 刘继军 金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探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1年3月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本组获得随访3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a及术后2 a进行JOA评分.[... [目的]探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1年3月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本组获得随访3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a及术后2 a进行JOA评分.[结果]术后1 a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术后2 a JOA评分与术后1 a无显著差异.[结论]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腰椎 神经减压术 内固定术 腰椎管狭窄症 内固定治疗 植骨融合 JOA评分 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俊明 雷涛 +5 位作者 申勇 丁文元 张为 杨大龙 刘法敬 康立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9-615,共7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3月,收治单节段腹侧压迫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5岁。病程1~18个月...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3月,收治单节段腹侧压迫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7个月。椎间盘突出部位:T7/81例,T8/94例,T9/109例, T10/118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1例,D级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采用Otani等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并计算临床优良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5~5h,平均3.2h,出血量400~1800ml,平均800ml。2例患者术后即刻有短暂脊髓功能障碍加重,经及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消肿、营养神经等治疗,分别于术后8h及24h开始逐渐恢复,其余20例患者术后即刻脊髓功能较术前恢复。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0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6例,E级13例。根据Otani等分级标准,优1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6%。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管狭窄 骨化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开窗减压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文天林 刘秀梅 +3 位作者 杜培 张天阳 王飞 李放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31±4.31)岁;减压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9例.B组50例,采用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3±4.28)岁;减压1个节段38例,2个节段12例.术前术后均采用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腿痛和行走耐受性(行走距离和耐受程度).结果:8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8个月(10.9~43.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狭窄节段、术前腰腿痛VAS和OD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时间比B组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B组少.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保留后方稳定结构的前提下使神经结构得到充分减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减压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啸 刘晓光 +5 位作者 祝斌 刘忠军 姜亮 韦峰 于淼 吴奉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MRI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部位、范围所制定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新的综合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9例,其中男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8... 目的:探讨基于CT、MRI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部位、范围所制定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新的综合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9例,其中男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8±8.7岁(36~71岁),平均病程15.2±21.9个月(1~120个月)。根据术前CT及MRI矢状位和轴位影像将TOPLL分为四型:Ⅰ型为上胸椎(T1~T4)局灶压迫型(1~2节段);Ⅱ型为中下胸椎(T5~T12)局灶压迫(1~2节段),ⅡA型为不合并同节段黄韧带骨化(OLF)者,ⅡB型为合并OLF者;Ⅲ型为连续腹侧压迫(≥3个节段);Ⅳ型为跳跃型TOPLL,ⅣA型为间隔≥3个节段者,ⅣB型为间隔<3个节段者。将此分型应用于临床实践,记录患者的分型、手术相关数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记录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本组Ⅰ型6例,手术方案为经后路的环形减压(360°涵洞塌陷法);ⅡA型2例,采用侧前方经胸/腹膜外入路减压,ⅡB型3例,采用经后路的环形减压;Ⅲ型30例,13例后纵韧带为平坦型,行单纯后壁切除术,余17例行广泛后壁切除联合局部环形减压;ⅣA型7例,采用经后路的环形减压术,ⅣB型1例,采用单纯后壁切除术。1例术后26个月死于脑干出血,余48例获得大于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2~85个月,平均47±24个月。48例术前JOA评分4.6±1.8分(0~9分),术后JOA评分为8.8±2.1分(4~11分),平均改善率为69%±28%(14%~100%)。依据Hirabayashi法对改善率进行分级,优23例、良9例、中16例。术前1例Frankel A级患者末次随访时改善为B级,22例Frankel B级患者中17例改善为C级,26例Frankel C级中2例改善为D级,余无变化。术后共11(22%)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单纯后壁切除1例,环形减压10例;均等引流液清亮后拔管,深缝伤口后沙袋加压包扎,俯卧位卧床2d,末次随访仅1例(T8~T12后壁切除、T8/9环形减压者) MRI提示T8/9水平筋膜外脑脊液囊肿存在(无症状),余10例MRI提示脑脊液已吸收。49例中无脊髓损伤及感染发生。结论:根据CT、MRI的影像形态学特征及病变所处位置、范围制定的胸椎OPLL临床实用分型方法,初步临床应用显示其对制定合理、安全的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后纵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症 分型 手术策略
下载PDF
“微创”操作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世庆 王沛 +7 位作者 郭世绂 马信龙 邰杰 郑永发 孙景成 张义修 阮文东 孙振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操作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削薄”、“打磨”、“漂浮”、“蚕食”等微创操作行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8年(平均20个月),根据脊髓功能评分进行疗效综合评...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操作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削薄”、“打磨”、“漂浮”、“蚕食”等微创操作行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8年(平均20个月),根据脊髓功能评分进行疗效综合评价。结果:68例患者中优27例(39.7%),良24例(35.2%),可10例(14.7%),差7例(10.2%),优良率为75.0%。疗效差的7例患者中2例为脊髓压迫时间过长导致不可逆性脊髓损伤;3例为外院术后疗效不佳于我院行二次手术;2例为胸椎管狭窄合并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结论:后路“微创”操作减压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脊髓功能 减压术 微创外科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