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胜红 杨大飞 郭继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讨论单纯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 目的:讨论单纯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脊柱功能障碍情况、影像学检查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6.53±25.78)min,高于对照组的(84.46±4.57)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6.48±6.43)d,低于对照组的(21.57±6.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ODI得分、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Cobb角均较手术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但会导致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 椎体成形治疗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脊柱功能
下载PDF
Titanium mesh fusion devi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被引量:3
2
作者 WANG Yi-sheng YIN Li BAO Heng WANG Wei-d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6-247,共2页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a common condition in clinic, often leads to severe spinal instability and neurologic deficit. In most cases, the compression that caused by backward protrusion of the fracture fragments ...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a common condition in clinic, often leads to severe spinal instability and neurologic deficit. In most cases, the compression that caused by backward protrusion of the fracture fragments to the spinal cord, makes complete decompression difficult through a posterior approach. Here, we reviewed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22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treated by anterior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ord, and implantation of titanium mesh c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titanium mesh fusion divice SURGERY
原文传递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50
3
作者 李健 肖斌 +2 位作者 赵洪普 高梁斌 范震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35%,脊柱后凸角(Cobb角)26°,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5例,D级6例,E级7例。[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3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7%,脊柱后凸角(Cobb′s角)为3.5°,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2%,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5例,E级16例。术后骨折均获得复位,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损伤 爆裂骨折 椎弓根钉 经椎弓根 植骨术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东风 史亚民 +2 位作者 侯树勋 吴文闻 唐家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 ,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复位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术前、后摄X线片、CT扫描。结果...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 ,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复位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术前、后摄X线片、CT扫描。结果 术后伤椎高度明显恢复 ,后凸显著矫正 (P <0 0 5 ) ;术后 1年 ,后凸矫正度数大量丢失 (P <0 0 5 )。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不能阻止后凸矫正度数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短节段 椎弓根 内固定 无神经损伤性 胸腰段 爆裂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或后路固定治疗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5
5
作者 元虎 郑光彬 +2 位作者 陈继良 黄雄延 金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评价经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或后路固定治疗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 is分类,对28例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或后路固定进行... [目的]评价经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或后路固定治疗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 is分类,对28例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或后路固定进行治疗。28例患者中单一节段椎体骨折为25例,2个相邻段椎体骨折为2例,隔1个椎体发生2个节段椎体骨折为1例,椎体的破坏程度采用M cCorm ack的LSC评分。[结果]26例获得随访,病人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s角平均改善14.5°)。经术后平均21.5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椎体间支撑植骨愈合好,无Cobb′s角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或后路固定术能即时增加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压充分,在椎体间支撑植骨的同时结合各种内固定,使患者早期活动,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路融合 固定
下载PDF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反弓折顶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 固定 骨折愈合 COBB角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椎间盘完整性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昌详 郑晓青 +6 位作者 梁国彦 顾宏林 尹东 肖丹 詹世强 曾时兴 昌耘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2-509,共8页
目的 :探讨在采用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融合或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时椎间盘的完整性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我科收治的85例接受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资料,根... 目的 :探讨在采用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融合或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时椎间盘的完整性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我科收治的85例接受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椎间盘是否损伤及是否采用椎间融合术将患者分为4组:椎间盘完整未融合组(A1组)、椎间盘完整融合组(A2组)、椎间盘破坏未融合组(B1组)、椎间盘破坏融合组(B2组)。统计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上下邻椎间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伤椎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ODI评分、VAS评分及Denis腰痛分级等指标。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9±12.4个月(43~82个月)。4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节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均能有效地矫正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A1组患者Cobb角丢失率为(1.5±2.4)%,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4.9±3.8)%,ODI为9.1±3.6,VAS为0.87±0.50分;A2组分别为(2.1±2.2)%、(4.2±3.4)%、8.4±3.3和0.56±0.76分;B1组分别为(3.6±2.3)%、(7.6±3.1)%、15±4.2和1.64±1.10分;B2组分别为(2.8±1.8)%、(5.8±3.7)%、10.0±3.5和1.16±0.48分。A组内比较:A1与A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比较:B1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ODI评分值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B1组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ODI评分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Cobb角丢失度大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椎间高度丢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间盘的完整性影响手术的临床疗效,对于椎间盘有明显撕裂损伤的患者,需切除受损椎间盘并进行椎间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间盘 伤椎置钉 短节段固定 融合
下载PDF
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想 洪毅 +4 位作者 张军卫 唐和虎 吕振 陈世铮 关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0-406,共7页
目的:探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技术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三柱的... 目的:探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技术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2例,包括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33±9.4岁(21~47岁)。所有患者首先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2周后接受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通道,融合节段包括T11/124例,T12/L1节段5例,L1/2节段3例,分别记录前后路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在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ASIA2011标准以及Cobb角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以及矫正维持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Suk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后路手术时间平均125.8±29.0min,手术出血量平均460.5±88.1ml;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手术时间平均127.1±21.7min,手术出血量平均185.8±62.3ml。侧入路椎间融合相关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穿刺侧血胸1例.穿刺侧神经根损伤1例。随访时间平均12.75±4.6个月。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31°±8.7°,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后平均Cobb角5.1°±3.5°,随访过程中平均矫正丢失4.3°±2.1°。末次随访时骨性融合8例(66.7%),可疑融合4例(33.3%),无植骨不融合及暇关节病例;术前不完全损伤者中有5例出现至少1个级别的神经功能提高,其他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作为传统前后路开放手术的替代或补充有待更多病例更长时间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侧入路椎间融合 脊柱微创 短节段固定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欣建 王正国 +2 位作者 朱佩芳 李晓炎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 :评价不同内固定器械的三维稳定性和对椎管的减压作用 ,为今后临床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13例中、重度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标本进行不同内固定器械的固定 ,判断和观察脊柱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椎管减压情况... 目的 :评价不同内固定器械的三维稳定性和对椎管的减压作用 ,为今后临床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13例中、重度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标本进行不同内固定器械的固定 ,判断和观察脊柱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椎管减压情况和椎间植骨的固定作用。结果 :Steffee,Kaneda器械可使重度爆裂骨折在屈曲、后伸及侧弯方向上较好地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Harrington在后伸时可保持稳定 ,在前屈、侧弯时虽优于Luque ,但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 ;在旋转方向上 ,除Kaneda外的其余器械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明显(P<0.05)。当椎间植骨后 ,除Luque外的所有器械节段的稳定性明显增加 ,但轴向旋转也仅有Kaneda能阻止节段的活动。除后伸活动外 ,Luque器械与其余器械组对节段的稳定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严重爆裂骨折以前路减压、植骨及Kaneda最理想 ;Steffee即可保持节段稳定 ,又可使椎管间接减压 ;Harrington的稳定作用不甚理想 ,但对椎管减压最佳 ;Luque无稳定和减压作用 ,应避免使用 ;脊柱前中柱植骨可防止继发后凸畸形和器械固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冷燕奎 陈有芬 +5 位作者 朱家骏 叶春平 郑艳峰 宋永进 郑文寅 吴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G 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2例,并与前期(2004年前)及同期未行椎弓根植骨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作对照研究。术前、术...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G 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2例,并与前期(2004年前)及同期未行椎弓根植骨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作对照研究。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及矫正Cobb角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治疗组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矫正后凸Cobb角丢失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GSS-Ⅱ型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经椎弓根 骨移植
下载PDF
三种后路脊柱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疲劳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宏慧 范清宇 +1 位作者 孙宏伟 沈万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059-2060,共2页
目的探讨3种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的疲劳特性。方法制备L3椎体损伤模型。按临床手术方法分别安装RF、改良Edwards装置(ED)和NSPF内固定器。在SANS材料实验机上,以频率2Hz加载变化(440±165)N对标本进行10万次疲劳试验。观察:3种内固定... 目的探讨3种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的疲劳特性。方法制备L3椎体损伤模型。按临床手术方法分别安装RF、改良Edwards装置(ED)和NSPF内固定器。在SANS材料实验机上,以频率2Hz加载变化(440±165)N对标本进行10万次疲劳试验。观察:3种内固定器失败时的平均循环次数;初始状态和10000次疲劳后各组刚度变化及固定节段下位椎间盘位移变化。结果3种内固定器失败时的平均循环次数为:ED(52700次),RF(73300次),NSPF(70000次);疲劳前ED、RF和NSPF3组间无明显差异;10000次疲劳后RF和NSPF组位移变化明显高于ED组(P<0.05);疲劳前后各组固定节段下位椎间盘位移与完整标本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F和NSPF内固定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特性;短节段内固定器对固定节段下位椎间盘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柱内固定器 疲劳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东军 欧云生 +4 位作者 涂平华 刘渤 朱勇 赵增辉 蒋电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1月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2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男8...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1月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2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CT片及神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植骨融合、神经功能恢复、矫正丢失、腰椎活动度及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等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50-200min,平均160 min。出血量200-700 ml,平均450ml。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5个月。所有患者伤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6月时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随访中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神经功能获得1-2级恢复,平均提高1.5级。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者钛笼下沉等并发症,患者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度好,邻近节段椎间盘未见明显退变征象。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钛笼椎体间支撑植骨内固定术能有效的恢复脊柱生理曲度,能达到椎管充分减压和前中柱的支撑重建,同时保留伤椎相对正常的中下份椎体及下位未受损伤的椎间盘,降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南军 元虎 李康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54-57,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纯内固定,B组16例在单纯内固定基础上联用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椎体内植骨。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12、24个月的伤椎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Denis疼痛与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内固定断裂。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楔变角、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A组伤椎楔变角[(11.2±1.7)°]、后凸角[(11.2±2.0)°]、椎体前缘压缩比[(0.79±0.15)]与B组[(9.5±2.2)°、(9.7±2.1)°、(0.87±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个月A组伤椎楔变角[(12.2±2.6)°]、后凸角[(12.3±2.6)°]、椎体前缘压缩比[(0.78±0.13)]与B组[(10.1±2.7)°、(10.3±2.7)°、(0.8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Danis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可以有效的协助术后矫形度数的维持,维持脊柱的矢状序列,防止内固定失效,但是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像有待长期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爆散骨折 羟基磷灰石 经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不同植骨方式结合短节段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煜文 刘海峰 +4 位作者 黄明光 李飞 赵洪斌 陈伟 杜庆钧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2368-2370,共3页
目的评价单纯后外侧植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及联合植骨三种植骨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三种植骨方式治疗的17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后外侧植骨(A组)72例,经伤椎椎... 目的评价单纯后外侧植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及联合植骨三种植骨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三种植骨方式治疗的17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后外侧植骨(A组)72例,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B组)63例,联合两种植骨方式植骨42例(C组)。观察伤椎Cobb角以及矫正度丢失、骨性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情况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A组和B组Cobb角及矫正丢失度均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和B组骨性融合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OD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准确的评估非常重要,联合植骨融合可能较单纯后外侧或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融合获得更好的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 后外侧植骨 联合植骨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手术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峰 张智达 +2 位作者 任应清 孙成群 魏娜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融合与非融合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受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共78例。研究组采用非融合手术方式共3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研究融合与非融合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受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共78例。研究组采用非融合手术方式共35例,对照组采用融合手术方式共4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以及1年后伤椎Cobb角,判断矫正丢失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腰部功能情况。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1.42±0.20)h]少于对照组[(1.60±0.40)h](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63±51)m L]与对照组[(290±94)m 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伤椎Cobb角度数方面[(6.23±2.61)°]与对照组[(6.44±1.70)°]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研究组的伤椎Cobb角度数[(11.83±3.91)°]大于对照组[(8.78±2.86)°](P<0.05),矫正度丢失[(5.45±0.82)°]也大于对照组[(3.02±0.71)°](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1.77±0.62)分]与对照组[(1.65±0.49)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时,无需常规进行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取骨区并发症及减轻费用,且可获得与融合手术相似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融合 非融合 后路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库建斌 郭新辉 +3 位作者 曹阳 肖斌 熊学华 刘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前路手术治疗组(27例)与后路手术治疗组(9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前路手术治疗组(27例)与后路手术治疗组(9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100)ml]少于前路手术组[(1100±150)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9.853,P〈O.01)。后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0±10)min]短于前路手术组[(145±30)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1.291,P〈O.01)。术后2年后路手术组植骨融合率(19.2%)低于前路手术组(6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28.61,P〈0.01)。比较后路手术组手术前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提示,后路手术组患者术后2年的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改善1—3级,且无一例患者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无一例患者发生新的神经症状。结论:后路手术同前路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远期植骨融合率低等优势,疗效基本一致,但需要保持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选择后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植骨融合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对断钉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操儒道 郑军 +1 位作者 马维初 辛宗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82-483,共2页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断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作为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单纯经椎弓根...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断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作为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单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2年,对两组患者伤椎平均高度及Cobb角进行观察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螺钉松动及断裂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伤椎平均高度为(23.1±3.2)mm,Cobb角为(12.1±1.9)°,对照组分别为(17.9±3.0)mm,(16.6±2.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2年期间仅1例(3.57%)出现螺钉松动,无一例发生螺钉断裂;对照组螺钉松动和(或)断裂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可减少椎体矫正度丢失及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的发生,患者术后功能得以更好地恢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三种术式治疗无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涛 郑永宏 +2 位作者 许正伟 郝定均 钱立雄 《骨科》 CAS 2020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三种术式治疗无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9...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三种术式治疗无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9例无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KP组(40例)、经皮复位组(27例)和切开复位组(32例)。收集各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伤椎Cobb角及相关并发症;以随访X线片评价骨折复位情况。结果PKP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0.7±0.1)h、(4.6±1.6)ml、(2.4±0.9)d,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且经皮复位组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病人术后、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KP组术后、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KP组术后骨水泥渗漏9例,无需处理。经皮复位组1例术后皮下血肿,处理后伤口愈合良好;2例术后钉道松动,无症状,术后1年取出。切开复位组术后病人伤口延迟愈合5例,处理后伤口延迟愈合。结论治疗无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这三种术式均可安全、有效缓解病人腰背部疼痛症状,但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还需根据病人诉求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 爆裂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复位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伟 杨庆国 +2 位作者 张银顺 申才良 张建湘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05-2016-12的46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TLICS评分平均6.3分(5-8分),LCS评分平均7.7分(7-9分),合并脊髓神经功能障碍40例。所有患者实施一期后路减压复位以及前...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05-2016-12的46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TLICS评分平均6.3分(5-8分),LCS评分平均7.7分(7-9分),合并脊髓神经功能障碍40例。所有患者实施一期后路减压复位以及前中柱重建(TLIF或PLIF技术)。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患者后凸Cobb角、椎间高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采用Frankel分级。结果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除了6例A级的无恢复外,其他患者均较术前有改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分别为20.2°、2.1°、2.4°和2.5°;椎间高度分别为32.9、57.8、56.4、55.1 mm;患者术后1周的后凸Cobb角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及椎间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矫正后凸和维持椎体间的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爆裂性骨折 椎间融合
下载PDF
不同融合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峰 张智达 +2 位作者 孙成群 任应清 陶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0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融合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间本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的病例共89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采取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 目的研究不同融合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间本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的病例共89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采取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对照组进行后外侧植骨融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植骨容量,记录其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术后1年时伤椎Cobb角的数值,评估术后1年时矫正度丢失情况,对两组患者1年后骨性融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即刻伤椎Cobb角度数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1年后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度数以及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于术后1年进行随访发现,其骨性融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中实施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效果优于实施后外侧植骨融合,患者骨融合程度好,矫正程度丢失少,有利于后期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 外侧植骨融合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