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rum of mucin-producing neoplastic conditions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Cross-sectional imaging evalu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Nam Kyung Lee Suk Kim +6 位作者 Hyun Sung Kim Tae Yong Jeon Gwang Ha Kim Dong Uk Kim Do Youn Park Tae Un Kim Dae Hwan K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3期4757-4771,共15页
Various mucin-producing neoplasms originate in different abdominal and pelvic organs.Mucinous neoplasms differ from non-mucinous neoplasm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outcome and imaging appearance.Mucinous... Various mucin-producing neoplasms originate in different abdominal and pelvic organs.Mucinous neoplasms differ from non-mucinous neoplasm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outcome and imaging appearance.Mucinous carcinoma,in which at least 50%of the tumor is composed of large pools of extracellular mucin and columns of malignant cells,is associated with a worse prognosis.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intracytoplasmic mucin vacuoles that expand in the malignant cells with the nucleus displaced to the periphery.Its prognosis is also generally poor.In contrast,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 and pancreas,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proliferation of ductal epithelium and variable mucin production,has a better prognosis than other malignancies in the pancreaticobiliary tree.Imaging modaliti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ifferentiating mucinous from non-mucinous neoplasms.Due to high water content,mucin has a similar appearance to water on ultrasound(US) ,computed tomography(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xcept when thick and proteinaceous,and then it tends to be hypoechoic with fine internal echoes or have complex echogenicity on US,hyperdense on CT,and hyperintense on T1and hypointense on T2-weighted images,compared to water.Therefore,knowledge of characteristic mucin imaging features is helpful to diagnose various mucinproducing neoplastic conditions and to facilitate appropriat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in neoplasm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abdomen and pelvis
下载PDF
Contribution of EFAST Ultrasound in the Management of Chest and Abdomen’s Blunt Trauma in the City of Parakou, Benin
2
作者 Tchaou Blaise Adelin Savi De Tovè Kofi-Mensa +3 位作者 Tchégnonsi N’vènonfon Charles Frederic Gandji Elohonnan Wilfred Ngamo Deugoue Gabriel Marie Allodé Salako Alexandre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0年第11期388-407,共20页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Blun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s are frequent and have a poor prognosis in the absence of prompt diagnosis and adequate management. An ultra...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Blun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s are frequent and have a poor prognosis in the absence of prompt diagnosis and adequate management. An ultrasound performed in the emergency room allows a precise diagnosis and a better orientation of the victims.</span><span> </span><b><span>Objective:</span></b><span>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EFAST ultrasound in the management of blun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s.</span><span> </span><b><span>Patients and method:</span></b><span>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study with p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carried out from February 20</span><sup><span style="vertical-align:super;">th</span></sup><span> to August 20</span><sup><span style="vertical-align:super;">th</span></sup><span>, 2017 in the emergency and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the Parakou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re. An ultrasound machine fitted with a 3.5 MHz convex probe was used to search for post-traumatic effusion by the EFAST technique on admission and then as needed over 24 hours and after surgery.</span><span> </span><b><span>Results:</span></b><span> Sixty-thre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with an 85.71% male predominance. The average age was 31.36 ± 13.29 years. The time to perform the EFAST ultrasound was 7 ± 3 min. EFAST was positive in 50.79% of patients. Five patients (7.93%) received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and positive EFAST within an average of 3.46 ± 2 hours. Eighteen patients (27.58%) received after monitoring by EFAST, surgery within 9 hours 12 minutes (hemoperitoneum) and 27 hours 58 minutes (hemothorax). Two patients were tested positive</span><span>ly</span><span> for EFAST after surgery.</span><span> </span><b><span>Conclusion:</span></b><span>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FAST ultrasound as a sorting tool in an environment with limited resources is desirable and feasible.</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ENCIES Blunt Trauma EFAST thorax abdomen
下载PDF
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正平 牛建栋 +4 位作者 侯晓婧 王志涛 田兴仓 孟淑萍 王志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可疑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胸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经手术证实膈肌破裂128例,膈肌无破裂128例。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CT征象包括膈肌连续性中断或膈肌部分未显示、领口... 目的探讨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可疑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胸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经手术证实膈肌破裂128例,膈肌无破裂128例。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CT征象包括膈肌连续性中断或膈肌部分未显示、领口征、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腹部内脏依靠、膈肌移位、膈肌增厚,计算各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膈肌连续性中断或部分未显示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96/128)和93.75%(120/128),领口征为84.37%(108/128)和98.43%(126/128),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为78.13%(100/128)和98.43%(126/128),腹部内脏依靠为76.56%(98/128)和99.21%(127/128),膈肌移位为54.68%(70/128)和93.75%(120/128),膈肌增厚为46.87%(60/128)和84.38%(108/128)。MSCT征象综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2.18%(118/128),特异度为100%(128/128)。结论 MSCT征象对创伤性膈肌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 腹部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腹部是心肺复苏“不可或缺”之部位——论胸部与腹部心肺复苏的优势及互补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立祥 孟庆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腹部是心肺复苏中不可或缺之部位,通过胸腹联合建立循环与呼吸进行个体化心肺复苏是精准心肺复苏医学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腹部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解析胸部、腹部和胸腹联合心肺复苏的机制,讨论胸部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各自... 腹部是心肺复苏中不可或缺之部位,通过胸腹联合建立循环与呼吸进行个体化心肺复苏是精准心肺复苏医学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腹部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解析胸部、腹部和胸腹联合心肺复苏的机制,讨论胸部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各自的优势及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心脏停搏 胸部 腹部
下载PDF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道)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波 王如文 +4 位作者 蒋耀光 谭群友 龚太乾 马铮 周景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胸部的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预后等,提高胸部SFT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胸部SF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纵隔胸膜SFT1例,肺SFT2例,均予以手术切除,并行... 目的:探讨累及胸部的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预后等,提高胸部SFT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胸部SF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纵隔胸膜SFT1例,肺SFT2例,均予以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病理检查示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34阳性。3例均诊断为SFT。2例分别随访7个月及1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1例(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术后6个月复发。结论:手术是目前治疗胸部SFT的最佳疗法,但易复发,需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科手术 孤立性纤维瘤 诊断
下载PDF
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广泛清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4 位作者 孙伟 斯坎达尔 张国庆 瓦热斯江 范志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淋巴结的广泛清除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 淋巴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Castleman病的CT表现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承凯 韩萍 +2 位作者 梁波 柳曦 李欣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巨大淋巴结增生 (Castleman病 )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分析 3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巨大淋巴结增生患者的CT表现 ,总结其特征。结果 :3例中 2例病灶位于肠系膜 ,1例位于纵隔。动态增强CT扫描 ,所有的病灶在动脉期明... 目的 :提高对巨大淋巴结增生 (Castleman病 )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分析 3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巨大淋巴结增生患者的CT表现 ,总结其特征。结果 :3例中 2例病灶位于肠系膜 ,1例位于纵隔。动态增强CT扫描 ,所有的病灶在动脉期明显强化 ,在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结论 :纵隔或肠系膜富血供的病变 ,在动脉期明显强化 ,延迟期持续强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CT表现 淋巴结增生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具有详实解剖学结构的国人第5百分位女性胸腹部有限元模型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岩 孙孝海 +4 位作者 贺丽娟 冉令华 吕文乐 崔世海 阮世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预测与评估汽车碰撞中小身材女性胸腹部的生物力学响应及损伤机制。方法基于国人第5百分位女性志愿者CT图像,提取精确的胸腹部几何轮廓,借助相关软件构建具有详实解剖学结构的国人第5百分位女性胸腹部有限元模型,并重构3组胸腹部尸... 目的预测与评估汽车碰撞中小身材女性胸腹部的生物力学响应及损伤机制。方法基于国人第5百分位女性志愿者CT图像,提取精确的胸腹部几何轮廓,借助相关软件构建具有详实解剖学结构的国人第5百分位女性胸腹部有限元模型,并重构3组胸腹部尸体实验,即胸部正面撞锤冲击实验、腹部正面棒击实验和胸腹部侧面撞锤冲击实验,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仿真实验所得接触力-变形量曲线及胸腹部组织器官损伤生物力学响应与尸体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该模型可用于小身材女性胸腹部损伤机制的研究,也能应用于小身材女性乘员约束系统的研发及司法鉴定案例分析,并为开发中国体征第5百分位女性整人有限元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人第5百分位女性 胸腹部 损伤机制 生物力学响应
下载PDF
腹部肿瘤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鹏 朱旭 +6 位作者 徐海峰 王晓东 曹广 郭建海 高嵩 朱林忠 陈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表现和栓塞治疗情况,评价栓塞治疗效果、休克指数<1.0、1.0~1.5、>1.5时血管造...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表现和栓塞治疗情况,评价栓塞治疗效果、休克指数<1.0、1.0~1.5、>1.5时血管造影和栓塞止血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69例共进行88例次血管造影,血管造影阳性率75.00%(66/88),行介入栓塞治疗67例次,止血成功49例次(49/67,73.13%);休克指数1.0~1.5时,血管造影阳性率达89.19%(33/37),栓塞止血成功率77.42%(24/31)。8例患者介入止血术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腹部肿瘤术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止血时应关注休克指数,尽早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在血管造影为阴性结果时,经验性栓塞治疗并不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肿瘤 外科手术 出血 血管造影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胸腹部大血管成像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春玲 陈正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MRA(3DDCEMRA)成像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应用的价值。方法 使用 1.5T超导磁共振全身成像仪对 3 5例疑有胸部、腹部大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静脉手推团注磁共振造影剂法的 3DDCEMRA检查。一次屏气 2 2s可采集 14~ 2 ...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MRA(3DDCEMRA)成像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应用的价值。方法 使用 1.5T超导磁共振全身成像仪对 3 5例疑有胸部、腹部大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静脉手推团注磁共振造影剂法的 3DDCEMRA检查。一次屏气 2 2s可采集 14~ 2 4层图像。结果 所有 3 5例 3DDCEMRA均一次检查成功 ,清楚地显示了胸部、腹部大血管解剖结构 ,包括血流信号 ,血管壁及其壁周组织 ,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相关性均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  3DDCEMRA成像在采用了快速的梯度回波成像技术 ,合理的静脉团注造影剂 ,以及正确的图像分析和后处理后可以实现无创性的准确的胸部 ,腹部大血管的诊断 ,有可能替代常规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造影剂 血管病变 胸部 腹部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仕庭 李子平 +5 位作者 崔敏毅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 孟悛非 周旭辉 彭振鹏 孙灿辉 范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A在腹部中小血管肿瘤侵犯程度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机,在进行腹部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中,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腹部肿瘤25例,其中胰腺癌9例,肝癌8例,其他腹腔恶性肿瘤8例。采用动脉、门脉期双期扫... 目的探讨64层CTA在腹部中小血管肿瘤侵犯程度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机,在进行腹部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中,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腹部肿瘤25例,其中胰腺癌9例,肝癌8例,其他腹腔恶性肿瘤8例。采用动脉、门脉期双期扫描方式,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动脉、门脉期血管三维重建,总结以上各相关血管的CTA表现并分类统计,在各类CTA表现的血管中,分别随机选取血管3支,应用血管探针(VP)技术显示,分析征象表现。结果当肿瘤与血管有脂肪间隙或凸面接触时,本组血管均表现管壁规则、管腔无狭窄(48支)。肿瘤与血管为凹面接触或部分包绕时,动脉多表现管壁规则、管腔无狭窄(11/11支),而静脉则较多见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3/11支)。肿瘤完全包绕血管时,动脉表现为管壁规则、管腔正常的6支,血管狭窄,管壁不规则7支,但无1例见肿物侵入管腔内。静脉被完全包绕时则多见肿物破坏管腔,向内侵犯甚至闭塞(10/16支)。VP表现与VR、MIP、MPR等较一致。结论64层CTA多种成像方式充分显示肿瘤与血管的毗邻、接触面、包绕程度等相互关系,并清晰反映管壁的形态、管腔改变及血管阻塞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部 肿瘤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彪 潘荣华 +2 位作者 王大铮 夏焱 俞继卫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我科近 2年来收治并接受营养支持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 96例 ,其中EN组 4 9例和PN组 4 7例 ,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我科近 2年来收治并接受营养支持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 96例 ,其中EN组 4 9例和PN组 4 7例 ,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及促炎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α)等指标。同时对两组病人排便时间、消化道出血及腹泻、住院时间和费用等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PN组病人于营养支持第 10天血糖、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显著高于EN组 (P <0 .0 5 ) ;EN组各临床症状均优于PN组 ,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明显低于PN组 (P <0 .0 1) ;两组病人的促炎细胞因子、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及氮平衡等指标较营养支持前均明显升高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营养支持能改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的预后 ,促进创伤痊愈 ,而肠内营养支持有费用低、实施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更适应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营养支持 合并损伤 胸腹 腹腔 EN 肠内营养 伤病 结论 指标
下载PDF
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黎军 崔华中 +3 位作者 韩溟 黄铿 蔡新琦 蔡桂嘉 《现代医院》 2004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 提高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对 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以及B超、X线、CT检查术前诊断率达 91 4 %。保守治疗 17例 ,其中胸腔闭式引流 16例 ,胸腔穿刺 1例... 目的 提高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对 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以及B超、X线、CT检查术前诊断率达 91 4 %。保守治疗 17例 ,其中胸腔闭式引流 16例 ,胸腔穿刺 1例。手术治疗 19例 ,其中闭合伤开胸探查 2例 ,闭合伤开腹探查 5例 ;开放伤开胸探查 2例 ,开放伤开腹探查 10例。治愈 31例 ,生存率 86 1% ,死亡 (包括病情加重自动出院在院外死亡 ) 5例 ,病死率 13 9%。结论 严重胸腹部多发伤应强调急救处理 ;体格检查、胸腹腔穿刺、B超、X线及CT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争取时间及早手术、重视术后处理、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多发性创伤 急救处理 X线检查 CT检查 B超检查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穿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腹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汪建华 左长京 +3 位作者 邵成伟 马小龙 张建 田建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1枚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2~4.7 cm)接受经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1枚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2~4.7 cm)接受经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植入量遵循Halarism 125Ⅰ经验公式确定,粒子活度为0.5~0.85 mCi,以间距1.0~1.5 cm布源。植入完毕后即行CT扫描,了解粒子分布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植入术后3个月行CT或PET-CT复查,参考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结果 27例中,25例手术一次植入成功,达到剂量要求,粒子分布满意率92.6%(25/27例),2例首次术后未达到要求而补种粒子。术前8例伴有明显疼痛患者中,6例于术后1~3周疼痛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27例患者均生存。2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4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74.1%(20//27)。本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剧烈疼痛、大出血、感染、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是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能谱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潘召城 林晓珠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CT能谱成像的技术,随后以肝脏、胰腺和肾脏为例说明CT能谱成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能谱CT能够优化图像质量,提高肝脏、胰腺病变的检出率;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有助于肝癌及门静脉栓塞性质的鉴别,...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CT能谱成像的技术,随后以肝脏、胰腺和肾脏为例说明CT能谱成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能谱CT能够优化图像质量,提高肝脏、胰腺病变的检出率;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有助于肝癌及门静脉栓塞性质的鉴别,有助于胰腺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肾脏复杂性囊肿与肾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肿瘤 腹部
下载PDF
一站式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腹部复合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成明富 常小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评价一站式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腹部复合伤(AT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ATACI患者行一站式MS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49例胸部CR、94例腹部US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300例ATACI患者行16层螺旋CT... 目的评价一站式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腹部复合伤(AT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ATACI患者行一站式MS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49例胸部CR、94例腹部US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300例ATACI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MPR、CPR、MIP、MinP以及VR等,并与轴位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对胸壁外伤、胸膜外伤、肺损伤、纵隔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检出与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少量积血、气腹、膈肌以及骨损伤与U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T轴位图像与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胸壁损伤、胸膜损伤、纵隔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损伤、腹部损伤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壁损伤、胸膜损伤、纵隔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损伤、腹部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MSCT检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及时、准确救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应列为ATACI首选检查手段;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ATACI作出准确和"立体"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腹部 复合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胸腹部不同部位撞击伤特点及损伤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新林 庄祥昌 +1 位作者 郝卫亚 孙长祝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6-39,共4页
用摆锤式冲击台对113只家兔胸、腹不同部位进行了钝性撞击实验。撞击速度6.7~10.5m/s,相对压缩量0.18~0.50。观测到侧胸撞击伤重于正胸撞击,侧胸撞击易引起升主动脉损伤和肋骨骨折,还易引起肝脏损伤。上腹撞... 用摆锤式冲击台对113只家兔胸、腹不同部位进行了钝性撞击实验。撞击速度6.7~10.5m/s,相对压缩量0.18~0.50。观测到侧胸撞击伤重于正胸撞击,侧胸撞击易引起升主动脉损伤和肋骨骨折,还易引起肝脏损伤。上腹撞击损伤重于侧腹撞击,上腹撞击易引起肝脏损伤。提出胸部撞击要着重于侧胸部防护,腹部撞击要着重于上腹部防护。提出用冲量MI和冲击功WI分别估计胸部和上腹部撞击损伤程度及其DE,5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伤 胸腹部 撞击速度 相对压缩量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海玲 张凌宇 +3 位作者 梁敏 黄景峰 梁富球 曾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经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对照组(N组)。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TAP阻滞...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经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对照组(N组)。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TAP阻滞,TAP组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单侧20 mL,双侧共40mL;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_0)、拔除气管导管时(T_1)、出麻醉后恢复室时(T_2)、术后8h(T_3)、术后24h(T_4)和术后48h(T_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rince-Henry疼痛(PH)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TAP组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P<0.05);与N组比较,TAP组T_(2~5)时MAP和HR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可减少老年患者经腹胃癌根治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腹部 麻醉 全身 镇痛 情绪障碍
下载PDF
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滕育英 由广兴 +2 位作者 董桂焕 张云然 林华中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本文研究了动物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动态响应。共用了9头猪、5条狗和6只猴。实验是在发动机试车台上进行的,用来模拟从飞机上应急弹射时的气流吹袭。动压q_c的范围为47.1~81.4kPa.损伤严重性用AIS(Abbreviated Injury Scale)来定量。在... 本文研究了动物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动态响应。共用了9头猪、5条狗和6只猴。实验是在发动机试车台上进行的,用来模拟从飞机上应急弹射时的气流吹袭。动压q_c的范围为47.1~81.4kPa.损伤严重性用AIS(Abbreviated Injury Scale)来定量。在这些实验中记录了胸内压和腹内压。还用电影摄影方法测量了胸部挠度。结果表明,在这样的q_c范围内,猪胸腹部损伤为AIS 4或AIS 5。猴的损伤为AIS 0到AIS 1。狗损伤的AIS值为1到3。胸部峰值挠度和胸部压缩随q_c增加而增大。动物胸部压缩达到34.9%~57.0%。大多数猪都有多处骨折,但狗和猴没有发生肋骨骨折。当动物弹射进入气流时,它们的胸内压(P_x)和腹内压(P_f)迅速升高,但P_x和P_f与q_c的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吹袭 动态响应
下载PDF
不同类型约束系统对6岁儿童胸腹部损伤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海岩 周兵兵 +3 位作者 阮世捷 娄磊 贺丽娟 崔世海 《汽车工程学报》 2021年第4期272-279,共8页
依据ECE R129法规,采用已获取的台车试验加速度波形加载到6岁儿童人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研究不同类型的约束系统对6岁儿童胸腹部损伤的防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尽管3种儿童安全座椅对胸腹部没有造成损伤,但从胸腹部压缩量、... 依据ECE R129法规,采用已获取的台车试验加速度波形加载到6岁儿童人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研究不同类型的约束系统对6岁儿童胸腹部损伤的防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尽管3种儿童安全座椅对胸腹部没有造成损伤,但从胸腹部压缩量、胸腹部VC值等损伤评价指标可以看出,自带五点式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对儿童胸腹部防护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不同安全带材料对儿童胸腹部损伤防护的效果,发现不同安全带材料对儿童胸腹部内脏器官的最大第一主应变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儿童安全座椅 安全带 胸腹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