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1
作者 林胜华 《理论观察》 202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学说之一,儒家学说体系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全方位的内容,其不仅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教化标准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学说之一,儒家学说体系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全方位的内容,其不仅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教化标准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学生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怀仍需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价值观易受不良思想浪潮影响,据此,文章从儒家思想出发探寻实践策略,具体包括以“仁爱”“舍生取义”思想涵养爱国情感,明确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君子”修为,注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管理方式的应用,构建以和为贵、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百家 儒家学说 教育管理 因材施教 以和为贵
下载PDF
基于“第二个结合”探讨儒家仁学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据
2
作者 黄冠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作出了深刻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大论断。立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由于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其育人目标与“思想道德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作出了深刻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大论断。立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由于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其育人目标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一脉相通,而且儒家仁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相互契合,因而推动儒家仁学思想深度融入课程教学是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儒家仁学思想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思政课教学改革
下载PDF
儒家教育思想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科学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娟 刘书逊 王全兴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发展和文化进步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代也依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特点,科学借鉴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中... 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发展和文化进步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代也依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特点,科学借鉴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思想、治学态度,合理应用其主张的"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由博返约、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能力、锻炼其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将浅谈科学借鉴儒家教育思想,以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实践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儒家教育思想
下载PDF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56-159,共4页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不能准确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局变动。儒家对民心作用的鼓吹,只是价值追求,难以得到事实证据的有力支持。在秦汉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着眼于暴力战争的胜利,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成败;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心决定论 民心向背 秦亡汉兴 儒家思想 战争胜败
下载PDF
儒家生命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亚淼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0-33,共4页
当前体育教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命异化现象,可以从儒家的生命思想中获得改革发展的启示。借鉴儒家"立德养性"的生命观,突显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意义;借鉴"仁爱"思想,达到完善学生人格、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借鉴儒... 当前体育教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命异化现象,可以从儒家的生命思想中获得改革发展的启示。借鉴儒家"立德养性"的生命观,突显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意义;借鉴"仁爱"思想,达到完善学生人格、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借鉴儒家的养生观,加强体育课中的理论指导,凸显其为生命健康服务的宗旨;借鉴儒家的生死观,不断调适师生双方的心态,帮助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命思想 体育教学 生命异化
下载PDF
“FEELS”: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课程理念 被引量:1
6
作者 谢邦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102,共6页
"FEELS"是用五个英语词语的首字母编造的一个首字母缩写词,用来代表成功的教育五个方面的观念。这五个英语词语是:Flexible-goals(灵活的目标)、Engaged-learner(融入的学习者)、Embodied-knowledge(体现的知识)、Lively-inte... "FEELS"是用五个英语词语的首字母编造的一个首字母缩写词,用来代表成功的教育五个方面的观念。这五个英语词语是:Flexible-goals(灵活的目标)、Engaged-learner(融入的学习者)、Embodied-knowledge(体现的知识)、Lively-interactive-learning(活泼互动的学习)和Supportive-teacher(支持性教师)。这一理念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建设性后现代理论:以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哲学为基础的过程思想(也称"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威廉.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中经验的认识论及其基于此的"四R"课程思想和王红宇的课程自传及其"第三空间"的舞蹈的课程理论。作为一个概念,"FEELS"同英语词"feels",指人的"感受",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角度关注教育事件中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基于怀特海的宇宙论思想,它甚至可以被理解为宇宙的本质:即宇宙中时时、事事、处处均存在感受。"FEELS"可以被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用来理解和欣赏成功的教育。其基本假设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LS 过程思想 经验的认识论 经验 感受 互动
下载PDF
试析中国文化心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赖招仁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文化心理可按层次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深层文化心理埋藏于民族心理的底层,其形成过程连续、持久和漫长,是整个民族文化心理最具特色、最传统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并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控制和规范着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活动。以儒家思... 文化心理可按层次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深层文化心理埋藏于民族心理的底层,其形成过程连续、持久和漫长,是整个民族文化心理最具特色、最传统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并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控制和规范着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活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国民的民族心理留下深深的烙印,并且内化为一种影响其行为和价值判断的中国文化心理。崇尚权威、中庸心态、主体缺失是中国文化心理中重要特点,它们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文化心理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心理 儒家思想 英语教学 启示
下载PDF
追寻“求实重情”的教育之旅——苏轼教育思想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范琐哲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苏轼经过"兴学—重教—办学"的教育之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求实重情"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求实重情"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理念的解读,人们可以发现,"求实重情"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 苏轼经过"兴学—重教—办学"的教育之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求实重情"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求实重情"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理念的解读,人们可以发现,"求实重情"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求实重情 教育思想 教学理念
下载PDF
也谈朱熹“《诗》教”旨趣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倩 《晋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从教育学的立场来说,朱熹“《诗》教”的核心目标在于“导性情之正”;实施的具体途径,则是根据诗歌的特点令受教育者在《诗经》的阅读和学习中感发志意,将正性情内化为自觉的言行规范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 朱熹 “《诗》教”旨趣 正性情 感发志意
下载PDF
儒家友善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静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友善观教育是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友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典型代表。挖掘儒家友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新媒体传播等途径将其融入思政教学,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友善观教育是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友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典型代表。挖掘儒家友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新媒体传播等途径将其融入思政教学,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友善思想 高校思政教学 友善教育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学问修身与文化传家——论《颜氏家训》的勉学重教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国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8-45,共8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所撰著的《颜氏家训》是一部流传广、影响深的家训名著。书中的勉学重教思想,既体现了传统儒家修身学说的内在逻辑,又反映了士族制时代文化传家的历史要求;既看重安身立命、扬名显亲的世俗功利...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所撰著的《颜氏家训》是一部流传广、影响深的家训名著。书中的勉学重教思想,既体现了传统儒家修身学说的内在逻辑,又反映了士族制时代文化传家的历史要求;既看重安身立命、扬名显亲的世俗功利,又关注学问修德的伦理意蕴。这种思想在后世的家训及蒙学读物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它对世俗社会的文化意义更直接地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前途命运。从《颜氏家训》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只有把功利追求与道德追求结合起来,把扬名显亲的世俗目标与修身养性的精英价值结合起来,勉学重教的思想才能转化为促成世俗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动力,并充分体现儒家世俗伦理的社会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颜之推 勉学重教 教育思想 儒家世俗伦理
下载PDF
曾镛学术思想简论
12
作者 孙邦金 边春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7-52,共6页
清代中期理学呈衰微之势,考据学术渐成主流,温州学界亦随之沉浮。泰顺人曾镛,在当时温州属于一位坚守程朱理学的学者,尊经信古、讲求义理、强调经世,与时兴的考据风潮格格不入,致使时人对其学术思想评价不高,关注不多。而今细绎其"... 清代中期理学呈衰微之势,考据学术渐成主流,温州学界亦随之沉浮。泰顺人曾镛,在当时温州属于一位坚守程朱理学的学者,尊经信古、讲求义理、强调经世,与时兴的考据风潮格格不入,致使时人对其学术思想评价不高,关注不多。而今细绎其"一真堪自怡"的真情诗文及其所学所思,亦能自成一格,有守先待后之功。相信勾勒曾镛的生平、诗文及其学术思想,对于更深入理解整个清代理学和温州区域文化的近代变迁当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情诗论 理学 经世思想
下载PDF
由刘勰写作观谈写作教学思想的回归与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陶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3,共3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关于写作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心物论、艺术想象思维论、文质并重论。本文试图由刘勰的写作论出发,从三个方面论述写作教学思想的重建:即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生创新性艺术想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关于写作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心物论、艺术想象思维论、文质并重论。本文试图由刘勰的写作论出发,从三个方面论述写作教学思想的重建:即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生创新性艺术想象力如何培养;文质并重是写作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回归重建 感兴体验 创新思维 创意传达
下载PDF
论余阙散文的儒家情怀
14
作者 魏红梅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9-52,56,共5页
余阙是元代后期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立身处世以儒家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忧国忧民为己任。他用汉语创作的散文,能够鲜明地体现其宣扬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主张,洋溢着积极进取的儒家情怀。
关键词 余阙 散文 汉化 经世致用 儒家情怀
下载PDF
儒家教学思想与当今若干教学观念的辩证思考
15
作者 张有德 宋晓平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4期73-77,共5页
我国教学传统素以儒学为主导主流。继承发扬儒家教学思想,有助于对当今若干教学观念进行辩证思考,正确把握和处理教学的有关问题:温故知新与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与主动建构,学思结合与体验“再创造”,虚心善问与自主探索,释疑解惑与合作促... 我国教学传统素以儒学为主导主流。继承发扬儒家教学思想,有助于对当今若干教学观念进行辩证思考,正确把握和处理教学的有关问题:温故知新与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与主动建构,学思结合与体验“再创造”,虚心善问与自主探索,释疑解惑与合作促进,举一反三与实践创新,循序渐进与螺旋式上升,因材施教与为每个人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想 教学观念 儒家
下载PDF
杨龟山“救世修身本无二道”之探讨
16
作者 陈国代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杨时“救世修身本无二道”之说,契合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具有“内圣外王”的含义。从“传道脉络:承绪二程,开启道南学派”“理一分殊:理性基础,实现明体达用”“通明世变:是非分明,心系经世安邦”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反映了杨时的弘... 杨时“救世修身本无二道”之说,契合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具有“内圣外王”的含义。从“传道脉络:承绪二程,开启道南学派”“理一分殊:理性基础,实现明体达用”“通明世变:是非分明,心系经世安邦”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反映了杨时的弘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修齐治平”思想 弘道
下载PDF
孔颖达《礼记正义》的教育思想
17
作者 陶广学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8-51,120,共5页
孔颖达《礼记正义》对《礼记》的教育思想进行讨论并加以发挥。整体看,《礼记正义》主要围绕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内容、教育者、受教者等4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化民成俗"的政教内涵及其政治意义;明确了教育内容就是儒家经典;特... 孔颖达《礼记正义》对《礼记》的教育思想进行讨论并加以发挥。整体看,《礼记正义》主要围绕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内容、教育者、受教者等4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化民成俗"的政教内涵及其政治意义;明确了教育内容就是儒家经典;特别强调了教育者必须兼备学识、品德两方面的素养,以及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师法"得当的重要性;也要求受教者尊师重道,努力勤学儒经并践行圣人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礼记正义》 教育思想 儒家经典 尊师重道
下载PDF
柳宗元文学思想中的“情”“意”观述论
18
作者 刘绍卫 《柳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柳宗元由于本身"明道"思想的困惑,晚期文学思想的发展主要一方面以鲜明的情感为本位的理论特色,营构了晚期颇具特色的"快意累累"的抒情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儒学情怀的惯常作用,文学创作的内敛的气质也颇浓,这是柳宗... 柳宗元由于本身"明道"思想的困惑,晚期文学思想的发展主要一方面以鲜明的情感为本位的理论特色,营构了晚期颇具特色的"快意累累"的抒情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儒学情怀的惯常作用,文学创作的内敛的气质也颇浓,这是柳宗元晚期诗与文的风格大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文学思想 “明道”思想 快意累累 儒学情怀 抒情理论 文学风格
下载PDF
涂又光先生的道儒情怀
19
作者 陈晓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1-25,共5页
涂又光先生认为,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根,儒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两者相互依存。自觉的天人合一也就是有限的血肉之躯与无限的精神愿望的统一,是个体的一种自觉或哲学世界观。只有论定个体的存在、价值、权利、尊严,在此主根上发展下去,中... 涂又光先生认为,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根,儒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两者相互依存。自觉的天人合一也就是有限的血肉之躯与无限的精神愿望的统一,是个体的一种自觉或哲学世界观。只有论定个体的存在、价值、权利、尊严,在此主根上发展下去,中国哲学才能与时俱进,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涂先生的"道家主根论"接续了冯友兰的"新理学"。他在宣称道家是中国哲学之主根的时候,把儒家称作中国哲学的主干。儒家以家(集体)为本位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永远有其价值。儒家的宇宙是"道德的宇宙",而道家的宇宙则是"超道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又光 冯友兰 道儒情怀
下载PDF
浅谈唐诗魅力
20
作者 袁法周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唐诗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言志”的魅力 ;“政治”的魅力 ;“宗教”的魅力。
关键词 言志 政治情怀 三教合流 民族诗性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