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收期及后熟期对野生西瓜种子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古斌权 严蕾艳 +1 位作者 黄芸萍 王毓洪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解决野生西瓜制种时间较长的问题,以野生西瓜砧木‘野壮101’为材料,通过研究果实不同发育时间及种子后熟时间的发芽率等种子质量相关性状,分析采收期及后熟期对野生西瓜砧木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收期及后熟时间均影响种... 为解决野生西瓜制种时间较长的问题,以野生西瓜砧木‘野壮101’为材料,通过研究果实不同发育时间及种子后熟时间的发芽率等种子质量相关性状,分析采收期及后熟期对野生西瓜砧木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收期及后熟时间均影响种子质量及外观。当果实发育60 d、果实采收后种子后熟10 d时,野生西瓜砧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千粒质量均最高,分别为92%、90%、25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质量 发芽率 发芽势 千粒质量 种皮颜色
下载PDF
昆山地区偏迟播小麦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雅菁 史平 +1 位作者 孙柳青 吴建明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偏迟播栽培条件下,对镇麦10号等3个品种,按穗数高、中、低3个类型在小局域地段进行随机取样,调查穗数、株高、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结果表明,3个品种都表现穗型偏小、每穗粒数较少。穗数变化对每穗粒数、千粒重变化影响相... 在偏迟播栽培条件下,对镇麦10号等3个品种,按穗数高、中、低3个类型在小局域地段进行随机取样,调查穗数、株高、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结果表明,3个品种都表现穗型偏小、每穗粒数较少。穗数变化对每穗粒数、千粒重变化影响相对较小。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调查区间范围内,3个品种的穗数与产量符合直线回归关系。穗数与每穗粒数均呈负相关,中镇麦10号、镇麦15相关达极显著水平,扬麦16相关未达显著水平。穗数与株高呈正相关,3个品种都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扬麦16穗数达37.34万/667 m 2及以上时发生斜倒。根据结果本文提出了偏迟播小麦以足穗高产的栽培途径及必须重视的三项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偏迟播 产量 穗数 千粒重 相关性
下载PDF
抽穗期补充灌溉对河套灌区地膜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苗庆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为了提高地膜春小麦的千粒质量及产量,以河套灌区春小麦常规灌溉为对照,在地膜春小麦抽穗期分别补充灌溉90、70和50 mm水量,监测不同补灌量对土壤水分和地膜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补充灌溉提高了地膜春小麦在扬花期、灌浆... 为了提高地膜春小麦的千粒质量及产量,以河套灌区春小麦常规灌溉为对照,在地膜春小麦抽穗期分别补充灌溉90、70和50 mm水量,监测不同补灌量对土壤水分和地膜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补充灌溉提高了地膜春小麦在扬花期、灌浆期及成熟期的土壤水分含量,且补灌量越大,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水分蒸散强度越高,春小麦的成熟期越晚,不孕小穗数越少,千粒质量及产量越高。而补灌量越少,春小麦的增产强度越高,但补充灌溉对地膜春小麦的经济系数、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生产效率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河套灌区地膜春小麦抽穗期补充灌溉50~70 mm水量,可有效提高地膜春小麦的千粒质量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春小麦 抽穗期 补充灌溉 土壤水分 千粒质量 产量
下载PDF
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株高和千粒重的抗旱遗传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德龙 张国宏 +4 位作者 李兴茂 幸华 程宏波 倪胜利 陈晓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9-1576,共8页
以小麦重组近交系(RIL)群体(陇鉴19×Q9086)12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株高动态发育和千粒重的遗传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评价群体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2种水分条件下,小麦RIL群体表... 以小麦重组近交系(RIL)群体(陇鉴19×Q9086)12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株高动态发育和千粒重的遗传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评价群体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2种水分条件下,小麦RIL群体表型变异广泛且存在超亲分离,对水分环境敏感,拔节期株高具有较高的旱胁迫系数(DSC=0.851).不同发育时期株高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时期相比,拔节期株高与千粒重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2DS=0.32,R2WW=0.28).拔节期株高和开花期株高对千粒重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作用,但间接总效应为负向作用;抽穗期株高和成熟期株高的作用与此相反.各性状遗传力普遍较低,为0.27~0.60;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控制千粒重的基因对数分别为10和13,控制株高的基因对数分别为3~7和4~14.表型DSC聚类将小麦RIL群体分为5类,群体内表型和对水分敏感程度变异丰富,该群体适合进行抗旱性状数量遗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IL 干旱胁迫 株高 千粒重 数量遗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