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胰腺癌相关腹部顽固性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组(试验组):采用硬膜外腔...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胰腺癌相关腹部顽固性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组(试验组):采用硬膜外腔导管介入自控镇痛技术,经侧腹壁做皮下隧道,外接自控镇痛泵。药物联合镇痛组(对照组):采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建议的非介入性治疗,主要为三阶梯镇痛药物的联合,包括口服、静脉、肌注、黏膜、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等用药方式的联合。随访3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镇痛效果,记录VAS降低>20%和降低>50%的病例数,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oxicity Criteria,NCI-CTC)标准(纳入15项观察指标)计算药物毒性评分,记录通用毒性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CTC)降低>20%的病例数,计算等效口服吗啡节俭效应,记录两组患者3个月后存活率。结果镇痛治疗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VAS和CTC评分同时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79.2%和39.1%,VAS降低>50%和CTC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87.5%和34.8%;对照组VAS评分均值由7.8下降到4.8,CTC评分均值由6.8下降到5.8;试验组VAS评分均值由7.9下降到3.2,CTC评分由6.9下降到2.9;试验组和对照组等效口服吗啡节俭率分别94.5%和31.2%(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79.2%和33.3%(P<0.01)。结论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比较,经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镇痛效果更好,镇痛药相关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胰腺癌相关腹部顽固性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组(试验组):采用硬膜外腔导管介入自控镇痛技术,经侧腹壁做皮下隧道,外接自控镇痛泵。药物联合镇痛组(对照组):采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建议的非介入性治疗,主要为三阶梯镇痛药物的联合,包括口服、静脉、肌注、黏膜、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等用药方式的联合。随访3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镇痛效果,记录VAS降低>20%和降低>50%的病例数,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oxicity Criteria,NCI-CTC)标准(纳入15项观察指标)计算药物毒性评分,记录通用毒性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CTC)降低>20%的病例数,计算等效口服吗啡节俭效应,记录两组患者3个月后存活率。结果镇痛治疗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VAS和CTC评分同时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79.2%和39.1%,VAS降低>50%和CTC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87.5%和34.8%;对照组VAS评分均值由7.8下降到4.8,CTC评分均值由6.8下降到5.8;试验组VAS评分均值由7.9下降到3.2,CTC评分由6.9下降到2.9;试验组和对照组等效口服吗啡节俭率分别94.5%和31.2%(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79.2%和33.3%(P<0.01)。结论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比较,经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镇痛效果更好,镇痛药相关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