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潜螺杆泵入口处气液比动态变化特性分析
1
作者 刘学森 刘新福 +3 位作者 郝忠献 黄守志 刘春花 李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螺杆泵采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近年来,在高含气和稠油等非常规油气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游离气和溶解气的存在,气体进入泵内会影响螺杆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综合考虑油气水三相流...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螺杆泵采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近年来,在高含气和稠油等非常规油气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游离气和溶解气的存在,气体进入泵内会影响螺杆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综合考虑油气水三相流体对螺杆泵运行工况的影响,结合钻井液密度、生产气油比、含水率和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螺杆泵入口处的气液比计算模型,并以大港油田J36-6和J36-8油井的生产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液面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下泵深度有利于降低泵入口处的气液比,高密度、高含水和低生产气油比是保证泵入口气液比较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螺杆泵 螺杆泵入口 气液比动态变化 油气水三相 下泵深度
下载PDF
一起35 kV专线用户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分析与研究
2
作者 何程 杨红平 +4 位作者 朱贺 李念 牟攀 张森 常仕亮 《电工技术》 202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某35 kV专线用户,智能电能表接线方式为三相三线,电压互感器采用V-V接线,计量综合倍率为35000,由于新装工作人员疏忽将智能电能表a相电流极性反接,造成计量异常,同时电压相序误接为逆相序cba,ac两相电流接线对换。以该计量故障为案例,... 某35 kV专线用户,智能电能表接线方式为三相三线,电压互感器采用V-V接线,计量综合倍率为35000,由于新装工作人员疏忽将智能电能表a相电流极性反接,造成计量异常,同时电压相序误接为逆相序cba,ac两相电流接线对换。以该计量故障为案例,结合采集系统及现场检验数据,从故障现象、更正措施、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分析。为保证计量准确、运行可靠,从管理机制、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三线 计量异常 综合倍率 极性反接 逆相序
下载PDF
麦玉复种连作田土壤性状及周年产量对耕作与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雅琦 王亚南 +3 位作者 霍瑞轩 乔月静 郭来春 杨珍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保护性耕作与有机肥施用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缓解生态脆弱问题的有效解决手段之一,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措施对山西中部旱区实现麦玉一年两熟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旱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种耕作方式(深翻(DT)、深... 保护性耕作与有机肥施用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缓解生态脆弱问题的有效解决手段之一,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措施对山西中部旱区实现麦玉一年两熟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旱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种耕作方式(深翻(DT)、深松(SS)、免耕(NT)),副区为4种施肥水平(不施肥对照(CK)、全量化肥(CF)、50%化肥+50%有机肥(OF)、全量有机肥(OM)),探究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速效养分及麦玉周年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后SS、NT处理0~20 cm土壤容重较DT处理有所下降,其中小麦季SS+OF处理下耕层土壤容重为1.13 g/cm^(3),显著低于DT+OF处理。整个周年复种连作体系中,以NT+OM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最高,较其他施肥处理平均升高7.88百分点;SS+OM处理下土壤的三相比更为理想,三相比偏离值偏低。3种耕作方式下,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大小总体呈现OM>OF>CF>CK的趋势,速效钾含量与施肥方式存在极显著关系,其中CF处理下含量最高;玉米季增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糯玉米鲜穗产量,但有机肥施用比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SS+OM处理下麦玉周年产量最高,达19145 kg/hm 2。综上,该试验条件下,SS、NT耕作方式与有机肥施用结合可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SS+OM处理更有利于黄土高原地区麦玉周年复种连作田产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玉周年产量 耕作措施 施肥方式 土壤容重 土壤三相比 速效养分
下载PDF
污泥和聚氯乙烯共热解三相产物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佳琪 黄亚继 +5 位作者 李志远 丁雪宇 祁帅杰 张煜尧 刘俊 高嘉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2-2129,共8页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扩张,生活污泥和废塑料的处置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热解作为一种资源化处置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手段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开展生活污泥(SS)和废聚氯乙烯塑料(PVC)在500~900℃共热解实验,探究了温度和PVC掺混比对热解三...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扩张,生活污泥和废塑料的处置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热解作为一种资源化处置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手段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开展生活污泥(SS)和废聚氯乙烯塑料(PVC)在500~900℃共热解实验,探究了温度和PVC掺混比对热解三相产物分布及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温度的升高,热解的固相产率下降,气相产率上升,液相产率先上升后下降;与此同时,热解气中的CH_(4)和CO含量上升,CO_(2)的含量下降;热解油中有机物含碳数减小,烃类和芳香类有机物比例增大;热解炭表面孔隙结构变得不规则,官能团减少。与污泥单独热解相比,PVC的加入会在降低产炭率的同时提高产气率,且高温下将抑制液相产物的产生。除此之外,PVC有利于提升热解气品质,提高高温热解油中重质组分的含量,并在增大热解炭表面不规则程度的同时使其含氧官能团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聚氯乙烯 共热解 三相产物 掺混比
下载PDF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结构和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周旭姣 张晓娟 +3 位作者 吕陇 徐彦花 柳小妮 王琦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6期81-93,共13页
【目的】探寻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紫花苜蓿可持续生产的适宜有机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平作(FP)为对照,研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连续种植第5年不同秸秆炭覆盖量(0、30和60 t/hm^(2))和不同垄沟... 【目的】探寻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紫花苜蓿可持续生产的适宜有机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平作(FP)为对照,研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连续种植第5年不同秸秆炭覆盖量(0、30和60 t/hm^(2))和不同垄沟比(垄宽∶沟宽分别为30∶60、45∶60和60∶60(cm∶cm))对种植沟和集雨垄表层土壤结构和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结果】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降低沟和垄中表层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同土层土壤孔隙度和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垄沟比增加,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结构影响不显著;随秸秆炭覆盖量增加,土壤容重和广义土壤结构系数(TSPI)呈减小趋势,土壤孔隙度呈增加趋势,>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和紫花苜蓿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FP相比,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实际干草产量提高3.6%~24.0%。与0和60 t/hm^(2)秸秆炭覆盖量相比,30 t/hm^(2)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具有较低土壤容重、较高土壤孔隙度和较好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其土壤三相结构分布接近理想状态,促使紫花苜蓿产量提升。【结论】当秸秆炭覆盖量为30 t/hm^(2)和垄沟比为30∶60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产量提升效果最佳。未来生物炭应用长期时间尺度内土壤结构变化规律与紫花苜蓿根系构型间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垄沟集雨 水稳性团聚体 容重 孔隙度 三相比
下载PDF
基于活性组分微化学状态调控的高性能Rh/CeO_(2)-ZrO_(2)-Al_(2)O_(3)催化剂构筑及三效催化性能
6
作者 牟嘉琳 陈柳伶 +5 位作者 范君 曾路 江雪 焦毅 王健礼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144,共13页
近年来,贵金属Pt、Pd、Rh价格不断攀升,提高贵金属利用效率成为未来汽油车三效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协同液相还原和气氛热处理技术精细调控贵金属铑(Rh)的微化学状态,以优化低含量Rh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 近年来,贵金属Pt、Pd、Rh价格不断攀升,提高贵金属利用效率成为未来汽油车三效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协同液相还原和气氛热处理技术精细调控贵金属铑(Rh)的微化学状态,以优化低含量Rh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漫反射红外(COFTIR)、透射电镜(TEM)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in situ DRIFTS)等催化剂表征方法,详细研究了Rh微化学状态(价态比例、分散性等)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协同方法制备的re-Rh/CeO_(2)-ZrO_(2)-Al_(2)O_(3)-H2(re-Rh/CZA-H2)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并且拓宽了空燃比操作窗口,其T90值分别比液相还原法和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低30–73℃和51–86℃。此外,通过协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老化后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其T50和T90值均低于新鲜样品。构效关系结果表明,re-Rh/CZA-H2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Rh物种具有最佳价态比例和高分散性,从而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数量。同时,re-Rh/CZA-H2-a催化剂具有相当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这归因于载体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活性Rh物种的高含量和高分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反应物的吸附和转化。因此,采用本工作提出的协同方法来调整贵金属的微化学状态,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温稳定性以及空燃比操作窗口,为设计低负载量Rh基三效催化剂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学状态 三效催化剂 液相还原 价态比例 气氛热处理技术
下载PDF
Study of ionizable drugs transfer across the water/1,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with phase volume ratio equal to unity using a three-electrode system
7
作者 ZHANG Meiqin SUN Peng +3 位作者 CHEN Yong LI Fei GAO Zhao SHAO Yuanhu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2期1234-1239,共2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ionizable drugs (Amitriptyline, Diphenhydramine and Trihexyphene- dyl) at the water/1,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with the phase volume ratio (r = Vo/Vw) equal to 1 are investigated by c...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ionizable drugs (Amitriptyline, Diphenhydramine and Trihexyphene- dyl) at the water/1,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with the phase volume ratio (r = Vo/Vw) equal to 1 a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an aqueous droplet supported at an Ag/AgCl disk electrode and it was covered with an organic solution. In this manner, a conventional three-electrode potentiosta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oni-zable drugs transfer process at a liquid/liquid interfac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formal transfer potential, the Gibbs energy of transfer and the standard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ionized forms of these drugs can be evaluated from cyclic voltammograms obtained. The ob-tained results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ionic partition dia-grams, which are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transfer mechanisms of ionizable drugs at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s and biological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1 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ionizable drug trans-fer three-electrode SYSTEM phase volume ratio ionic partition dia-gram.
原文传递
Study of ionizable drugs transfer across the water/1,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with phase volume ratio equal to unity using a three-electrode system
8
作者 ZHANGMeiqin SUNPeng +3 位作者 CHENYong LIFei GAOZhao SHAOYuanhu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2期1234-1239,共6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ionizable drugs (Amitriptyline, Diphenhydramine and Trihexyphene- dyl) at the water/1,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with the phase volume ratio (r = Vo/Vw) equal to 1 are investigated by c...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ionizable drugs (Amitriptyline, Diphenhydramine and Trihexyphene- dyl) at the water/1,2-dichloroethane interface with the phase volume ratio (r = Vo/Vw) equal to 1 a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an aqueous droplet supported at an Ag/AgCl disk electrode and it was covered with an organic solution. In this manner, a conventional three-electrode potentiosta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onizable drugs transfer process at a liquid/liquid interfac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formal transfer potential, the Gibbs energy of transfer and the standard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ionized forms of these drugs can be evaluated from cyclic voltammograms obtained. The obtained results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ionic partition diagrams, which are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transfer mechanisms of ionizable drugs at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s and biological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药物转移 1 2-二氯乙烷 三电极系统 电化学行为 界面化学 ITIES 非互溶电解液
原文传递
不同深耕方式对土壤三相比及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晓龙 高聚林 +4 位作者 胡树平 于晓芳 王志刚 苏治军 谢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9,共8页
以先玉335为材料,采用条深旋(TS)35 cm、深松(SS)35 cm、深翻(SF)35 cm三种深耕方式,以浅旋耕作15 cm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三相比和玉米根系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探明不同深耕方式对土壤三相比及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深... 以先玉335为材料,采用条深旋(TS)35 cm、深松(SS)35 cm、深翻(SF)35 cm三种深耕方式,以浅旋耕作15 cm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三相比和玉米根系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探明不同深耕方式对土壤三相比及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通过提高土壤的气相比和液相比降低固相比,使得耕层土壤结构指数(GSSI)升高,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SD)降低,使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更加逼近理想状态;SF能够显著改善耕层20~60 cm土层的土壤物理结构,SS对40~60 cm土层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较为明显,SS和SF的土壤改良作用效果好于TS;深耕条件下玉米的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均高于浅旋耕处理,土壤中下层根系的生物量明显增加,并且0~0.5 mm径级的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在玉米根系根长的分布中0~0.2 mm径级的根系所占比例最大,在根表面积的分布中以0.1~0.3 mm径级的根系为主;土壤气相比与玉米根系的细根长和细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液相比和固相比则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深耕能够改良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密度降低,含水量升高,同时增加了玉米根系的根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根系中细根所占比例增大。土壤三相比与玉米根系的细根长和细根表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气相比会促进玉米细根的生长,较高的固相比和液相比会抑制细根的生长,土壤三相比共同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方式 土壤三相比 玉米 根系构型
下载PDF
短期翻耕和有机物还田对东北暗棕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娜 龙静泓 +4 位作者 韩晓增 张凤琴 雷琬莹 盛明 韩智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7,共9页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层构建模式试验,分析不同翻耕深度(15、35 cm)和不同有机物还田(秸秆和牛粪)对暗棕壤物理性质、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田间试验包括:1)对照处理:常规浅翻15 cm,无有机物还田(T15);2)深翻35 cm,无有机物还田(T35);3)浅翻15 cm,秸秆浅混还田(T15+S);4)深翻35 cm,秸秆深混还田(T35+S);5)免耕秸秆全覆盖(NT+SM1);6)免耕秸秆条覆盖(NT+SM2);7)深翻35 cm,有机肥深混还田(T35+OM);8)深翻35 cm,有机肥加秸秆深混还田(T35+S+OM),秸秆和有机肥的还田量分别为10000和30000 kg/hm^(2)。2019年和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和有机物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较大,与T15处理相比,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优化土壤三相比;T15+S处理对0~15 cm耕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土壤三相比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影响显著,而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改善15~35 cm亚耕层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耕层构建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也产生影响,且在不同降水年型间存在差异:与T15处理相比,在降水正常年(2019年),T35+S、T35+OM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丰水年(2020年),T15+S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了27.6%~37.0%和22.75%~28.57%(P<0.05),免耕可导致玉米减产。翻耕配合有机物还田通过增加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减少秃顶长,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深翻配合秸秆或有机肥还田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优化土壤三相比,增加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在东北北部暗棕壤地区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有机物还田 物理性质 三相比 玉米产量 暗棕壤
下载PDF
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永利 廖万有 +2 位作者 王烨军 苏有健 孙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3-878,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设置免耕(MG)、高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机械卧式旋耕(WX)、立式旋耕(LX)、深松铲耕(SS)和小型茶园翻耕机翻耕(FG)5种耕作方式,分析其对茶园0~45 cm土壤紧实度、容...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设置免耕(MG)、高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机械卧式旋耕(WX)、立式旋耕(LX)、深松铲耕(SS)和小型茶园翻耕机翻耕(FG)5种耕作方式,分析其对茶园0~45 cm土壤紧实度、容重和固、液、气三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相比,深松铲耕处理对0~30 cm土壤紧实度的降低作用最好,卧式旋耕处理对30~45 cm土壤紧实度的降低作用最好;卧式旋耕、立式旋耕处理对0~15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的改善作用最好,翻耕处理对15~30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的改善作用最好。可见,高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机械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卧式旋耕,在不适宜大型机械作业的茶园,选用小型茶园翻耕机亦可达到较好的耕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机械 耕作方式 土壤容重 三相比 土壤紧实度
下载PDF
深松35 cm可改善潮棕壤理化性质并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 被引量:20
12
作者 梁海 陈宝成 +2 位作者 韩惠芳 王少博 王桂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79-1886,共8页
【目的】我国传统耕作深度一般为20 cm,长期不变的翻耕深度降低耕层厚度,增加了犁底层厚度,影响作物的生长。研究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下深松耕作的效果,为大田耕作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田间试验在山东烟台潮棕壤上进行。... 【目的】我国传统耕作深度一般为20 cm,长期不变的翻耕深度降低耕层厚度,增加了犁底层厚度,影响作物的生长。研究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下深松耕作的效果,为大田耕作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田间试验在山东烟台潮棕壤上进行。设计4个耕作处理,分别为常规翻耕20 cm(CK)、深松30 cm、深松35 cm、深松40 cm。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所有处理均结合耕作一次性基施腐殖酸复合肥(N–P2O5–K2O=18–10–12)1125 kg/hm^2。玉米免耕,在拔节期追施一次化肥。于小麦、玉米收获期取0-10 cm、10-20 cm、20-30 cm及3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土壤容重,计算三相比,并调查小麦、玉米产量。【结果】与CK相比,深松30 cm、35 cm、40 cm小麦季分别增产10.9%、15.3%和15.5%,玉米季分别增产12.0%、14.9%和9.4%(P<0.05);1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了0.03~0.18 g/cm^3。其中,小麦季0-10 cm土层中CK处理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各深松处理,深松35 cm处理0-10 cm与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玉米季0-10 cm与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最低的处理为深松35 cm,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小麦季深松30 cm处理各土层土壤三相比(R值)在13.2~15.9之间,总体最小,玉米季则以深松40 cm三相比值总体最小,在6.03~8.81之间。深松处理增加了20-40 cm土层有效养分含量,其中深松35cm处理的20-40 cm土层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分别为0.56~37.4 mg/kg与31.9~77.8 mg/kg;速效钾各土层的增加则以深松30 cm最为显著,为24.3~100 mg/kg;有机质含量以深松40 cm增加量最大,为0.95~0.69 g/kg。【结论】深松耕作可显著降低当季土壤容重,增加当季与下一季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耕层以下20-40 cm土层的养分有效性,综合各机械能耗与耕作效果,以深松35 cm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容重 土壤三相比 土壤有效养分
下载PDF
连续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国峰 陈留根 +3 位作者 刘红江 张岳芳 盛婧 郑建初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1,106,共4页
通过连续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比例,增加耕层土壤毛管... 通过连续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比例,增加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中气相部分所占比例。就水稻产量而言,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年平均增产428 kg/hm^2,增幅为4.50%,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总之,本试验条件下,翻耕秸秆粉碎还田措施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容重 紧实度 毛管孔隙度 三相比 水稻产量
下载PDF
基于短网压降比的矿热炉供电系统二次侧数据实时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沛 阳春华 +1 位作者 贺建军 桂卫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99-4107,共9页
针对硅锰合金矿热炉冶炼过程中电极电流过大无法直接测量,而短网参数工程计算值不准导致对供电系统二次侧进行直接计算时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网压降比的矿热炉供电系统二次侧数据在线计算方法。通过引入短网压降比,显著... 针对硅锰合金矿热炉冶炼过程中电极电流过大无法直接测量,而短网参数工程计算值不准导致对供电系统二次侧进行直接计算时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网压降比的矿热炉供电系统二次侧数据在线计算方法。通过引入短网压降比,显著降低短网参数工程计算误差对二次侧关键参数计算所造成的干扰,并保留冶炼过程中电炉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耦合信息,使得该方法对短网参数计算误差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可提供电极电流、熔池单相功率、单相操作电阻等矿热炉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短网参数工程计算值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下仍能将总体计算误差控制在3%以内,其所提供的高精度供电系统二次数据可为矿热炉埋弧冶炼过程的精细控制及冶炼过程优化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热炉 二次侧数据 三相变压器 短网压降比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地下流体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姜凤光 胡永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2,129,共4页
目前国内注入CO2提高采收率开发项目由于矿场试验周期短,对开发机理和气驱油特征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对CO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鲜有报道。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相平衡计算模型和PVTi流体分析软件包,分析CO... 目前国内注入CO2提高采收率开发项目由于矿场试验周期短,对开发机理和气驱油特征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对CO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鲜有报道。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相平衡计算模型和PVTi流体分析软件包,分析CO2含量对地下流体相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任何CO2—原油体系都存在临界点,在临界点的下方,当低于一定温度时,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加,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CO2与原油体系会出现三相区;同时CO2含量对CO2—原油体系黏度及体积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影响,随着CO2溶解量的增加,CO2—原油体系黏度降低,膨胀系数增加。该研究可对CO2驱油藏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相平衡 采收率 流体 相态特征 三相区
下载PDF
管道气力提升系统运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光国 阳宁 +1 位作者 唐达生 金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分析提升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高30 m,管径100 mm的提升管模拟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调节浸没率、注气量和浆体输送浓度等参数进行分组测试,得出了浆体输送流量、结核提升流量、扬矿效率与注气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总结了各参... 为分析提升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高30 m,管径100 mm的提升管模拟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调节浸没率、注气量和浆体输送浓度等参数进行分组测试,得出了浆体输送流量、结核提升流量、扬矿效率与注气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总结了各参数变化时系统的运行规律。同时,用试验结果验证了颗粒起动临界条件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气力提升 三相流 注气量 浸没率
下载PDF
电流互感器中性线电阻增大对线路差动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少锋 陈搏威 伍叶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7-82,共6页
针对电流互感器(TA)中性线电阻增大导致线路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进一步分析了此类误动产生的原理和机理。TA中性线电阻大于一定数值时,故障相二次回路电流在中性线上产生的电压降会使非故障相TA在二次侧出现类似励磁涌流的效应,从而产... 针对电流互感器(TA)中性线电阻增大导致线路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进一步分析了此类误动产生的原理和机理。TA中性线电阻大于一定数值时,故障相二次回路电流在中性线上产生的电压降会使非故障相TA在二次侧出现类似励磁涌流的效应,从而产生波形偏向一侧的异常电流,其本质原因是TA磁链的累积。此外,通过改变二次回路方程的参数研究了中性线电阻大小、非周期分量大小、剩磁水平,以及TA容量对异常电流幅值的影响。在研究、归纳了此类误动的各种特征后,提出将三相最大电流引入制动判据中,结合该相二次谐波基波比,识别TA中性线异常后短时闭锁分相差动保护的动作逻辑。经仿真与录波图回放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线 电流微分方程 三相最大电流制动 二次谐波基波比
下载PDF
三端口DC/DC变换器预测电流移相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国荣 李智 +2 位作者 陆翌 王朝亮 许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17,共10页
针对微电网储能系统中三端口DC/DC变换器,研究了基于半开关周期采样和全开关周期采样的预测电流移相控制。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开关模态,采用Y-△等效变换得到电感电流斜率,在每个开关周期驱动信号的中点时刻采样电感电流,计算不... 针对微电网储能系统中三端口DC/DC变换器,研究了基于半开关周期采样和全开关周期采样的预测电流移相控制。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开关模态,采用Y-△等效变换得到电感电流斜率,在每个开关周期驱动信号的中点时刻采样电感电流,计算不同阶段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增量。基于电流采样值和电流参考值预测变换器下一个开关周期上升沿和下降沿移相比,更新该移相比使电感电流达到参考值。然后分析了两种采样模式下电感电流中直流分量消除机理,并给出三端口DC/DC变换器闭环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三端口DC/DC变换器直流偏置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变换器 预测控制 移相比 直流分量
下载PDF
双三步三角形相移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剑英 付瑶 +2 位作者 王洋 王晓东 孙晓明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5,共5页
为了减小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的误差,对三步三角形相移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强度比偏差的方法,构建了初始强度比相差T/6的两组三角形相移编码图案,两次使用传统三步三角形相移算法得到两幅折叠强度比图,再利用所提出... 为了减小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的误差,对三步三角形相移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强度比偏差的方法,构建了初始强度比相差T/6的两组三角形相移编码图案,两次使用传统三步三角形相移算法得到两幅折叠强度比图,再利用所提出的减小强度比偏差的方法,可以提高强度比的准确度。建立了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减小强度比偏差的效果,比强度比先展开再补偿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比传统三步三角形相移方法准确度明显提高,展开强度比的均方根误差值减小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双三步三角形相移 强度比偏差 相移法
下载PDF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中的光耦合器(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晔 张赟 +2 位作者 邹建龙 王采堂 苏彦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4-504,共1页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是以 Faraday磁光效应为基础 ,以电力系统三相电流为测量对象的新型电力计量装置 ,它在电力系统计量和继电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论述了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 ,重点分析了系统中光...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是以 Faraday磁光效应为基础 ,以电力系统三相电流为测量对象的新型电力计量装置 ,它在电力系统计量和继电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论述了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 ,重点分析了系统中光耦合器性能改变对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影响 ,为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 光耦合器 电力系统 磁光效应 电力计量装置 继电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