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通道转杯纺混色毛机织物混配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瑞华 徐亚亚 +3 位作者 邓茜茜 韩晨晨 薛元 高卫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7,共6页
文章提出了利用三通道转杯纺纱技术生产纯羊毛混色纱,研究其对应的混色机织物的显色规律。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纯羊毛粗纱纺制不同混色比例、相同纱线线密度的混色纱,并织成机织物。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及相对值法建立Kubelka-Munk... 文章提出了利用三通道转杯纺纱技术生产纯羊毛混色纱,研究其对应的混色机织物的显色规律。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纯羊毛粗纱纺制不同混色比例、相同纱线线密度的混色纱,并织成机织物。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及相对值法建立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关于三通道转杯混色毛机织物的混色模型,并对其进行模型验证,计算样本色差及混色纤维比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建立的混色模型,预测样本的平均色差均小于1,混色纤维的平均比例误差分别为1.77%、2.38%;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三通道转杯混色毛机织物的混色模型的预测样本色差及平均比例误差均比相对值法的小,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转杯毛纺 纤维混色 机织物 K-M模型 色差
下载PDF
毛/腈转杯混纺纱工艺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婷 陈廷 梁金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8,共6页
文章以毛30/腈70混纺纱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决策和模糊聚类方法对不同型号和组合的纺纱元器件(分梳辊、假捻盘)进行优选,选出适用的纺纱元器件,在此基础上应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有关工艺参数(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和捻系数)与成纱... 文章以毛30/腈70混纺纱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决策和模糊聚类方法对不同型号和组合的纺纱元器件(分梳辊、假捻盘)进行优选,选出适用的纺纱元器件,在此基础上应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有关工艺参数(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和捻系数)与成纱质量(条干、细节、粗节、毛羽、毛粒、断裂强度、强度不匀、断裂伸长、伸长不匀和最小捻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在现有条件下,纺制出了综合质量较好的毛/腈转杯混纺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腈转杯纱 分梳辊 假捻盘 工艺参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纱线捻度测试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尧明 颜晓青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81-82,共2页
对几种纱线用4种不同的捻度测试方法进行了测试,比较了其误差大小,为纺织厂选择捻度测试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转杯纱 环锭纱 棉纱 毛纱 捻度 测试
下载PDF
三通道转杯混色毛针织物Kubelka-Munk理论配色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亚亚 杨瑞华 +3 位作者 邓茜茜 韩晨晨 薛元 高卫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研究三通道转杯混色毛纱用于针织物时的混色规律,提出了利用有色纯羊毛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上生产混色毛色纱。利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在线调控纤维比例、混色与成纱同步进行的特点,生产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混色羊毛纱,并编织... 为研究三通道转杯混色毛纱用于针织物时的混色规律,提出了利用有色纯羊毛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上生产混色毛色纱。利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在线调控纤维比例、混色与成纱同步进行的特点,生产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混色羊毛纱,并编织针织平纹织物。分别利用相对值法及最小二乘法研究三通道转杯毛纺混色针织物关于Kubelka-Munk(简称K-M)双常数理论的配色模型。结果表明:2种方法预测的样本色差均值均在1左右,比例误差均值在3%以下。最小二乘法对3组分样本的配色效果较好,相对值法对2组分样本的配色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转杯纺 混色纱 针织物 Kubelka-Munk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